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海爾轉型筆記

海爾轉型筆記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55874
郝亞洲
龍時代
2020年1月01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5755874
  • 叢書系列:龍時代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7 x 23 x 1.0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大陸
    龍時代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經營策略











    Haier

    從流水線到資源平台──

    ──打造生態型組織 ,人人都可創業當小微──

    家電巨擘改寫管理新頁,全世界都在學



      在數位時代新一波商業變革中,海爾是極少數能成功轉型並走出一條自己的平臺經濟之路的傳統企業之一。在轉型的過程中,海爾集團經歷了哪些艱辛的探索、承擔了什麼樣的壓力,又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而海爾轉型帶來哪些商業思想的創新和啟示?CEO 張瑞敏是一位什麼樣的企業家呢?



      作者郝亞洲堅持六年深入海爾,從其長期對海爾的觀察和思考中,以生動的筆墨記錄下了海爾轉型路徑、張瑞敏管理思想的進化,以及商業世界從海爾的實踐中得到的管理啟示。無論是企業家、創業者,還是企業研究者、財經記者,都可以從本書中重新認識海爾、重新思考商業的進化。



    本書特色



      海爾在張瑞敏的帶領下,探索出了一條自己的數位化轉型之路。



      以「用戶價值」「人人都是 CEO」等理念為核心的「人單合一」模式塑造了數位經濟下的海爾。今天的海爾是全球數位化轉型的標杆,無數的管理學家和企業家研究海爾、學習海爾。



      本書作者郝亞洲長期對海爾進行零距離的觀察,他旁聽海爾例會、訪談海爾高管、跟隨張瑞敏出訪,從源頭上思考海爾轉型的發展脈絡及張瑞敏管理思想的進化。作者通過 27 篇文章以極富感染力的語言,從不同角度闡述了海爾轉型所帶來的經驗和智慧,本書不僅是對海爾數位轉型的總結和思考,更是一部管理思想的進化史。



    ?


     





    引子 / 1

    ?

    上篇 從流水線到資源平臺

    1. 海爾週六例會 / 7

    2. 海爾生態圈戰略 / 13

    3. 海爾不想擠 / 25

    4. 在 AOM 年會闡述「人單合一」 / 29

    5. 讓二次元瘋狂的海爾和作為陪伴者的海爾 / 34

    6. 從流水線到資源平臺 / 44

    7. 這裡沒有帝國,只有平臺 / 48

    8. 迷失的獨角獸和進擊的大公司 / 52

    9. 海爾辯證法 / 59

    10. 作為金融衍生品的牛 / 68

    11. 海爾你學不會 / 72

    12. 海爾會在紅利期停留多久 / 79

    13. 海爾電商簡史 / 88

    14. 人單合一的高度 / 105

    ?

    下篇 從泰勒到張瑞敏

    15. 致管理者 / 119

    16. 29 條軍規 / 123

    17. 要蒲公英,不要蘭花 / 127

    18. 從泰勒到張瑞敏 / 130

    19. 打領帶、穿布鞋的張瑞敏 / 139

    20. 關於矽谷悖論 / 146

    21. 誰終將聲震人間 / 156

    22. 消滅時間的人 / 159

    23. 張瑞敏的大數據觀 / 173

    24. 不二 / 177

    25. 觀自在三章 / 180

    26. 你若是芙蕖,就在紅淚清露裡盛開吧 / 190

    27. 重新定義創新和企業家精神 / 193

    ?









    讀懂海爾已中年




      陰晴朝暮幾回新,

      已向虛空付此身。

      出本無心歸亦好,

      白雲還似望雲人。

      ──蘇軾〈望雲樓〉



      需要為新書寫個序,我真不知道該從何寫起。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段獨一無二的感受,串在一起就是我這幾年的人生故事。其實就是這麼簡單,我這幾年只幹了一件事——研究海爾。這也是我最值得自豪的,我咬緊牙關,全力以赴地做了一件事,或許不算做得好,但我的確打造了一個全然不同的人生。



      2012 年,我跟隨胡泳教授深入海爾。一開始,胡教授和海爾文化中心的朋友就為我打開了方便之門,直接讓我近距離觀察張瑞敏、楊綿綿,把我這個還有些茫然的年輕人一下子扔到了變革的風暴眼。暴風驟雨般的變革現場讓我有些猝不及防,稀里糊塗中始終懷揣著幾分忐忑,我甚至用了很久才搞明白海爾內部的話語體系。現在想起來,就像是從中學到大學的跳躍,你突然間發現高等數學和代數、幾何是全然不同的思維模式,大學教授們又不可能像中學老師那樣每天給你掰開了揉碎了講,這種斷裂感持續衝擊著我大學四年的學習和生活。



      我記得剛去海爾的時候,胡教授要求我只聽不說,不懂再問。但我總是自恃老編輯人出身,擔心問了會沒面子,於是默默地攥緊了拳頭,自己去翻閱資料學習。直到有一天,《海爾人》跟我約了一篇文章,我寫好之後才覺得那種斷裂感有所緩解。



      斷裂感的由來是間接經驗的行雲流水和直接經驗的磕磕絆絆之間產生了衝突。我們以前寫評論做案例,是在既定的框架思維之下就地取材。但在近距離直擊一個企業時,進入眼簾的都是局部現象,每個局部背後都會有複雜的形成過程,把這些拼到一起之後會是什麼,完全是未知的。而我當時能依賴的就是胡教授此前寫過的《海爾中國造》《海爾的高度》兩本書。可海爾變了,變得很多,變得也很快。



      現在我也想對希望從事公司研究的朋友們說的是,不間斷的浸入式體驗非常重要。胡教授對海爾的心得就是建立在長達十幾年的追蹤研究之上,我相信他對張瑞敏的直觀感受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正是由於斷裂感的存在,加之我生性愚鈍,迫使我把管理學的邊邊角角都打掃了一遍。因為張瑞敏是一個思維極其活躍的人,他在認知上的自我進化能力超出常人太多,想跟上他的節奏沒有別的辦法,就是不斷讀書,反覆把現實和理論做對照。直到有一天,發現現實超越了理論,我居然感到了莫名的興奮。



      在這種情況下,胡教授的指導是要敢於創新、勇於創造。



      首先,要學會「斷章取義」,如果發現管理學的解釋乏力的話,要跨出去,從哲學、社會學和更寬泛的理論系統中尋求營養,然後自己搭建解釋系統,這才有了《知識論導言》的誕生。



      (未完待續……)



    引子



      飛機緩緩落在流亭機場的跑道上,夜幕已然降臨。



      空姐廣播說,青島的室外溫度接近零下 10 攝氏度,請乘客做好防寒準備。就在大家紛紛起身從行李箱中拿出羽絨外套的時候,我還在四處張望,希望可以看到認識的人。



      2011 年年底,30 歲的我決定離開北京,離開這座閉著眼開車都可以找到精確位置的城市。當時的我看似意氣風發,職業生涯發展非常順利,心中對未來的憧憬自然也只有成功和掌聲,但我只想換一個方式來證明自己,換一座城市開啟自己 30 歲之後的生活。



      2012 年年初,我隻身開車,帶著一床被子和幾件衣服就來到了上海。我的目標只有一個,通過創業獲取在新環境中立足的財富。



      2012 年年中,南京。悶熱,潮濕,幾杯酒下肚後憂愁迸發。



      我和胡泳教授在南京一段保存尚好的古城牆上散步,談心。我們有一年多沒有見面了,我這半年在上海發展得並不順利,實在沒有臉去面對這位我曾經的領導和啟蒙老師。最後,還是他主動聯繫我,說要到南京出差,我可以陪他去跟南京知識界的幾位朋友吃吃飯,散散心。



      我記得當時開車去酒店接我們的是袁劍。胡教授在車上主動向他介紹我:「這是亞洲,我們一起做雜誌的時候,就是他在編你的稿子。」袁劍一邊開車,一邊嘆了口氣:「刊登不出來吧?」「是啊,海爾轉型筆記可惜了。」



      我在做編輯時,選編了袁劍《奇跡的黃昏》中的一個章節,最後因為風險問題,被大老闆叫停。但過了兩年,這本書還是以另一種方式在中國大陸出版了。



      飯後,我們在古城牆上散步時,胡泳教授問我對未來如何打算,我大腦一片空白。創業的經歷讓我並不愉快,且挫敗感極強,甚至出現了一種讓自己都感到不適的幻覺:對財富的渴望大於對事情的渴望。



      「和我一起做兩年研究吧,」胡教授沉默了一會兒對我說,「2014 年是海爾成立 30 周年,按照海爾的戰略週期來算,今年(2012年)年底會開啟一個全新的變革。這個時點的變革,從我們的立場來看,一定是極具研究價值的。」



      「好啊。」我說出這兩個字的時候,表情是僵硬的。在我的印象中,那幾年的張瑞敏和海爾都處於沉寂期,鮮有相關深度報導。一場戰況極為慘烈的「千團大戰」之後,互聯網還處於打掃戰場殘局的狀況,而移動互聯網的火速崛起,尤其是微信的橫空出世,又把人們的熱情吸引到了一個 3.5 英寸的螢幕上。



      當胡教授說出海爾這個幾乎很難形成話題,且看似跟互聯網不沾邊的公司的時候,我的下意識是先答應再說,起碼能讓自己忙起來。我當時實在不知道一臺碩大、安靜的冰箱和一個方寸之間盡顯人間喧嘩的手機之間會有怎樣的邏輯關聯。



      三年前的下意識,成為我今天的幸運。海爾今日之變革,早已跨越了新舊產業的分野,更是以管理變革為切入口彌合了互聯網公司和傳統公司之間那道已經被人為製造了很多年的鴻溝。



      全球變革看海爾。是張瑞敏以及海爾這三年來的孜孜不倦成就了我今天的幸運,我很可能是距離這場具有史詩意義的組織革命最近的那個「局外人」。



      我在 30 歲的時候,被動歸零;海爾在 30 歲的時候,主動歸零。我作為一個渺小的個體重新構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尚感到疼痛和苦悶。而海爾作為全球白電領導者,曾經擁有 6 萬名員工,若是將自己推倒重來的話,會是怎樣的感覺?



      在「時代」這條路上,成功或者失敗,都是塵埃。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