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戰時交通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357168
常雲平,鄭洪泉,徐斌
崧燁文化
2019年12月27日
267.00 元
HK$ 240.3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7357168
叢書系列:
CT(西南師大)
規格:平裝 / 514頁 / 19 x 26 x 2.5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CT(西南師大)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交通/公共工程
>
交通運輸
同
類
書
推
薦
臺北捷運公司年報2021[USB電子書]
高快速公路匝道分匯流區容量及服務水準分析之研究(3/3)-快速公路分析及 容量手冊研訂[111淺黃]
應用鐵道容量分析方法進行營運改善規劃[111淺黃]
汽車客運業路線別成本計算制度檢討規劃及應用軟體建置計畫(1/2)[111藍]
我國電動大客車推動策略規劃與自動輔助駕駛技術導入初探[111粉]
內
容
簡
介
《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是一套中國抗日戰爭時期首都——重慶的歷史資料叢書,本叢書各卷史料以1937年11月(國民政府移駐重慶)至1946年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作為中華民國抗戰首都史的時限。叢書的內容對於開展中國抗戰首都史的研究,有助於推動中國抗日戰爭史、國民政府史以及近代重慶地方史、城市史的研究,以豐富中國現代史、中華民國史的研究內容。
本書為系列叢書分冊,主要內容以抗戰期間中國西南地區的交通設施與建設狀況為主,包括了水運、機構組織、輪船業、公路運輸、驛運、鐵路、郵電與重慶市內交通的運作文獻內容,是研究近代史不可或缺的珍貴文獻資料。
?
目
錄
前言
?
第一章交通部暨戰時交通設施與建設概況
?
第二章水運
一、管制、管理法規
二、機構、概況
三、輪船業
四、民船業
?
第三章公路運輸
一、管制、管理法規
二、機構
三、概況
?
第四章航空
一、管制、管理法規
二、概況
?
第五章驛運
一、管制、管理法規
二、概況
?
第六章鐵路
一、修築綦江鐵路
二、興築成渝鐵路
?
第七章郵電
一、管制、管理法規
二、概況
三、東川郵政
四、重慶電信
?
第八章重慶市內交通
一、公共汽車
二、輪渡
三、纜車
四、馬車
五、板車
六、人力車
七、轎業
八、籌辦無軌電車和籌建兩江大橋
?
後記
?
序
序
「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是一套中國抗日戰爭時期首都——重慶的歷史資料叢書,由《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戰時政治》《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戰時經濟》《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戰時文化》《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戰時教育》《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戰時科技(上、下)》《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戰時外交(上、下)》《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戰時交通》《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反轟炸(上、下)》和《中國戰時首都檔案文獻·黨派活動》共9卷12冊專題歷史資料組成。這套叢書是在重慶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前身即重慶師範學院歷史系與重慶市檔案館編研處合作建立的「中國抗戰陪都史課題組」於1996年編纂的「中華民國抗戰陪都史料叢編」的基礎上,經過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大力支持,重慶雙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積極參與,由重慶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會同重慶市檔案館、重慶圖書館等單位的專家學者用五年多的時間,重新進行了大量歷史資料的搜集、增補、整合、編輯而成。
本叢書各卷史料以1937年11月(國民政府移駐重慶)至1946年5月(國民政府還都南京)作為中華民國抗戰首都史的時限。我們認為:開展中國抗戰首都史的研究,有助於推動中國抗日戰爭史、國民政府史以及近代重慶地方史、城市史的研究,以豐富中國現代史、中華民國史的研究內容。而這套史料叢書的編成是原「中國抗戰陪都史課題組」和現今繼續參與這套歷史資料編纂任務的重慶師範大學歷史與社會學院以及校外專家學者的一項研究成果。這套史料叢書從「中國抗戰陪都史課題組」成立到最後編纂完成正式出版,前後經歷了三十多年的時間,也算是我們為中國抗戰首都歷史(或中國抗戰「陪都史」)、中國抗戰大後方史這一新興的史學研究領域提供全面、系統、翔實的史料基礎工作盡了一份力。
為了使讀者對本書的編纂價值和編纂思路有一個大體瞭解,特將本課題組成員在編纂過程中撰寫的《中國抗戰陪都史初探》《論國民政府遷都重慶的意義與作用》《關於「陪都」史研究的幾個問題》《試論蔣介石與四川抗日根據地的策定》等幾篇論文編入本叢書《戰時政治》後,以供參考。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