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很高興得知《透過案例演練學習BIM》系列新書的出版。回想五年前獲得謝尚賢教授贈送一本《透過案例演練學習BIM:基礎篇》,當時聽他談到目標是要出版一系列的專書,就很佩服謝教授團隊的毅力,在教學與研究之外,還立志埋首寫書,讓有心學習BIM技術的人有一盞明燈指引。這幾年來得知臺大BIM研究中心陸續出版了應用篇、元件篇、機電篇等BIM書籍,並錄製了線上教學放在臺大開放式課程及國際知名的Coursera課程網站,供國內外各界人士自學,讓人不禁對臺大BIM研究中心團隊為理想付出的精神感到敬佩。
業界對於BIM的期盼始終非常強勁,但是就如國內外許多調查所顯示,人才缺口一直都是推動BIM的隱憂。雖然大家體認到導入BIM不僅是技術層次的提升,更是工作流程的改造,對於企業經營有莫大的幫助,但在缺乏熟悉BIM技術及管理人員的環境下,似乎大家都在等待,等待一個契機。其實這個契機已經在醞釀中!近十年來,許多大學院校甚至高工職校,已陸續開設BIM方面的課程,近年來投入職場的年輕學子除了熟悉CAD外,大多都有接觸過BIM。目前最欠缺的,其實是BIM在工程實務上的磨練。本書的內容以Tekla Structures為工具,教導大家按部就班、由基礎到上部結構,完成一棟廠房的設計,姑且不提這是否就是營建4.0或是虛實整合,透過新一代設計工具的導入及作業方式的轉變,無疑反映出一個營建新世代的到來。
BIM是一門需要動手實作的技術,BIM的學習也從來沒有捷徑,要能夠把BIM軟體操作到純熟,勢必要有相當的投入跟決心。BIM的領域看似龐雜,由建築到結構、由Revit到Tekla、由建模到自動化程式開發,然而BIM的各領域其實都是有待開發的藍海,能否成功端看是否願意一步一腳印的練習,熟悉軟體功能,同時應用到工程實務,才能一窺BIM的堂奧。BIM更是一個團隊的工具,要提升國內營建業的效率及產值,舉目所望,非資訊技術莫屬。早期的CAD達成了製圖上的目標,順利將徒手繪圖轉變成電腦繪圖;現今BIM的浪潮已經來襲,推展能否成功,就看我們了。
藉由本書的出版,個人一方面對歐亞電腦公司在國內BIM推動方面積極參與表示感謝,一方面也對作者們致上謝忱,感謝您們撰寫這一本以案例為主的技術專書,讓在校學生及業界有一本練功的秘笈。也期望讀者們能仔細鑽研,將Tekla Structures練到一身好功夫,成為具備BIM能力的營建人才。
?
周頌安(中興工程顧問公司總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