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收購為導向的公司通常不會為股東增加價值。只要問那些參與Matthew Clark 收購案的投資人就知道了。Matthew Clark 是老字號的英國酒水產業,收購這間公司的是Bargain Booze 的所有人,也就是初出茅廬的英國零售巨頭Conviviality,他們當時一定是喝醉了。我們從帳目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他們大概是被收購沖昏了頭,所以才會在該筆收購大約22 個月以後不得不重新評估並調降從Matthew Clark所獲得資產的公允價值。這也透露了關於Conviviality 我們需要知道的事:該公司的財務狀況、管理大型收購的能力,甚至是管理自身公司業務的能力。這也難怪他們會沒考慮到稅收,又做了錯誤的預測。
IT 守護者(Guardian IT)曾經是英國領先的災難恢復公司,卻在收購領先的競爭對手安全網(Safetynet)時發生了災難,這筆收購一點也不不安全,因為安全網的營運並不如預期。IT 守護者曾是科技熱潮中的明星公司,卻被美國SunGard 數據系統公司僅以原本股價的一小部分價格收購。
AO World 是洗衣機和其他大型家電的網路零售商,在該公司首次公開募股的文件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的搜索引擎廣告支出暴增,這代表新的支出模式正在產生,而過往的獲利模式將難以複製。某些投資人要不是沒看見,就是忽略了AO World 靠Google 等搜尋引擎投放廣告所得到的成長趨勢已經過去了。AO World 自上市以來一直沒有報告盈利(一部分正是因為行銷支出的增加),但奇怪的是,當他們在行銷支出比較少,以及董事們將股票轉讓給某些老牌的股票投資人時,也就是股票上市的前一年,卻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