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我的學思歷程11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03804
曾道雄,蔡清彥,張懋中,陳錫煌,劉大潭,高希均,馬斐森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20年1月15日
160.00 元
HK$ 144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503804
叢書系列:
我的學思歷程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我的學思歷程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教育學習
>
大學出版中心
同
類
書
推
薦
工業4.1:零缺陷的智慧製造
留學生華語:Mandarin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外籍生留台生存手冊
太魯閣語指示詞的語法化研究
大學中原住民族文化永續教學的課程研究
內
容
簡
介
本書選錄7位在科學界、經濟學界、教育界、藝文界等各領域創新與人文關懷的人物,看他們如何矢志肩負文化傳承、繼往開來的偉大使命。
臺灣歌劇教父曾道雄為國家文藝獎得主,他以學貫中西之深厚底蘊,將臺灣歌劇、表演藝術推向國際;大氣科學家蔡清彥,盡力為臺灣青年打造一方沃土的豪情壯志;臺灣本土博士出身的張懋中校長,憑藉自身的堅強學術實力而獲聘為美國名校講座教授;國寶級藝師陳錫煌在繼往與開來中,篤行傳承傳統布袋戲文化的堅定志願;出生於大時代的經濟人與出版人高希均教授,不遺餘力地推廣文化事業,俾達發展經濟、創造文明社會之目標;不撓於先天缺陷的劉大潭,秉持著「以己之所需,解人之所難」的精神,成為世界級的發明家;醫學背景出身的馬斐森校長,如何透過教育的力量扭轉自己的人生,並為未來的世界栽下新生的苗子。
名人推薦
做研究就好比打仗,若你在所有可被預測出現的地方進攻,敵人早就做好埋伏,等著一舉殲滅你。致勝的方法只有一種,就是在敵人料想不到的地方攻其不備。── 張懋中
我一直在提倡要「讀一流書,做一流人」,人生的終點不是死亡,而是與好書絕緣的那一刻;人生的起點也不是你出生那一刻,而是跟好書開始結緣的那一刻。── 高希均
?
目
錄
序�管中閔
解讀音樂密碼的歌劇教父──曾道雄
心懷傳承的點燈人──蔡清彥
本土博士的傳奇一生──張懋中
傳藝未完成 誓願老不休──陳錫煌
建造文明社會之經濟文化人──高希均
用關懷的心活出無礙人生──劉大潭
改變個人與社會的教育力量──馬斐森(Peter William Mathieson)
?
序
序
管中閔(國立臺灣大學校長)
「我的學思歷程」講座是本校極具指標性的通識性質講座。此一講座由共同教育中心創辦,自一九九八年迄今,連續不斷,已逾二十載,場次亦過百。講座由中外各領域學者和先賢們講述其真實人生故事與個人經驗反思,希望藉此打破專才教育和學科的藩籬,提供生活中不同面向的思考,從而有助於同學們找到屬於自己,堅定篤實而生命意義圓足的人生道路。
本書精選科學界、經濟學界、教育界、藝文界等七位先進的學思故事與經驗,輯為一冊:
一為〈心懷傳承的點燈人〉,可見沉穩謙恭而跨界多方的蔡清彥董事長,盡力為臺灣青年打造一方沃土的豪情壯志;
一為〈用關懷的心活出無礙人生〉,可見不撓於先天缺陷的劉大潭董事長,秉持著「以己之所需,解人之所難」的精神,成為世界級的發明家;
一為〈建造文明社會之經濟文化人〉,可見出生於大時代的高希均教授,於翻轉臺灣「經濟學」認知之外,更不遺餘力地推廣文化事業,俾達發展經濟、創造文明社會之目標;
一為〈本土博士的傳奇一生〉,可見臺灣本土博士出身的張懋中校長,憑藉自身的堅強學術實力而獲聘為美國名校講座教授的精彩故事;
一為〈改變個人與社會的教育力量〉,可見醫學背景出身的馬斐森校長,如何透過「教育」的力量扭轉自己的人生,進而創造出屬於他的「幸運」;
一為〈解讀音樂密碼的歌劇教父〉,可見臺灣歌劇教父曾道雄教授如何以學貫中西之深厚底蘊,將臺灣歌劇、表演藝術推向國際;
一為〈傳藝未完成 誓願老不休〉,可見國寶級藝師陳錫煌大師在繼往與開來中,篤行傳承布袋戲文化的堅定志願。
本書縷述諸位先進追求生命價值的歷程,每個故事都是卓越的生命篇章。他們不僅成為各自領域之翹楚,更在個人事業之外,一肩擔起文化傳承、社會和諧與國家福祉的重責大任。凡此種種,令人動容,更生嚮往之心!
見善如不及,見賢而思齊,謹此與本校師生共勉。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