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瀕窮女子:正在家庭、職場、社會窮忙的女性

瀕窮女子:正在家庭、職場、社會窮忙的女性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406547
飯島裕子
洪于琇
大塊文化
2020年2月27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865406547
  • 叢書系列:Mark
  • 規格:平裝 / 232頁 / 14.8 x 21 x 1.6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Mark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潛藏在家庭裡、無止盡的找工作、疏離的人際關係??

    血緣、社緣、地緣薄脆如紙的女性,

    妳可能正在不知不覺的走入貧窮。



      日本根據「國民生活基礎調查」計算相對貧窮率,得出二十歲到六十四歲的單身女性中,有百分之三二的人可支配所得不到國民人均的一半(二○○七年時為不到一百一十四萬日幣)。就職冰河期的世代,面對至今仍根深柢固的性別不等,以及在此之下必須兼顧工作、結婚生兒育女,甚或單身的女性,無法自立更生,種種默默掙扎生存的真實樣貌,台灣是否也有既視感?



      本書採訪了日本十六歲到四十七歲的四十七名女性,分別就家庭安全網、職場現況、結婚生子問題、政府政策等面向,探討女性瀕臨貧窮的風險:



      女子貧窮為何不易被看見?



      經濟不穩定的單身女性多數會在老家生活,但是在家中也會面臨各種風險。住在家裡算是貧窮嗎?家事料理?還是女性尼特族、繭居族?

    工作到倒下、沒有訓練餘裕的職場、職場霸凌,疾病、人際關係碰壁等導火線,景氣倒退下的非典型雇員,女性在工作上當真更加順利嗎?

    關於結婚、生產等女性生活的困境,特別是少子化對策對女性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女性活躍計畫」卻讓遇到困難狀況的女性更加被孤立化,



      同時增加更多心理問題?



      「在訪問這些女性的過程裡,我經常會有『果然是這樣對吧』、『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感同身受。我終於才發現,原來她們的聲音替我說出了自己一直以來感到的生活困難。」



      我們又該如何追求一個任誰都不會感到生活困難的社會呢?



    推薦



      朱剛勇 (NGO「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賀照緹(《未來無恙》紀錄片導演)

      賴芳玉(家事法、婦女援助專業律師)



      (以姓氏筆畫為序)

    ?


     





    序章 何謂女性貧困

    貧窮女子登場!�男性非典型雇用衝擊的背後�難以掌握的女性貧窮�連貧窮都沒資格的女性�男性養家模式�女性活躍的推動與年輕女性�訪談概要



    第1章 名為家人的危險安全網

    只能在原生家庭生活�單身寄生蟲的凋零�令人坐立難安的原生家庭�逃離暴力�徬徨街頭、無家可歸的女子�家裡無容身之處�關係上的貧窮�同居陷阱



    第2章 潛藏在料理家務裡的黑暗

    中途退學成為失去連結的開端�尼特族、繭居族都是男生?�連家人也漠不關心�父親死亡,生活急轉直下�開始工作前的困難�女子講座�埼玉的方針



    第3章 正職員工也艱難

    工作到倒下的女性們�消耗新人的血汗企業�一路下滑�為了付房租開始外送茶�增加中的精神障礙與霸凌�沒有餘裕的職場�使用身心障礙者名額工作�雖然當上了正職



    第4章 非典型的負面連鎖

    學歷與非典型雇用率�高中畢業女性的困境�肄業更艱難�高學歷窮忙族�官製窮忙族�無止盡的找工作�製造聯繫的場所�急病與非典型職的單身者�非典型雇用的黑暗



    第5章 結婚生子的壓力

    想要小孩�「單身女王」的登場�連「敗犬」都當不成�無緣社會、震災、聯繫�目標一億總活躍社會的「育兒協助」�不是優等生的妹妹現在是女人中的上位�全方位的少子化對策�就算勉強,當初有先懷孕就好了�非典型雇用者尋找結婚對象也很不利�即使是貧窮女子也要生�極端低迷的非婚出生率�少子化的大旗



    第6章 女性的分裂

    事業、丈夫、小孩,什麼都沒有�分裂的一九八五年�行政職減少所帶來的影響�女性活躍推動的光與影�生育且繼續工作的女性們�累積的孤獨感�不存在的一群人�往上推擠的壓力�頻繁發生的心理問題�超越分裂,建立聯繫



    終章 追求一線曙光

    「貧充」潛藏的陷阱�所謂的貧窮是什麼?�勞動的包容與脫離�家庭的包容與脫離�「男性養家模式」崩毀與意識落差�超越貧窮女子



    後記



    ?





    推薦序



    不是她們,是我們




      永遠「不夠好」的她



      我一直記得她告訴我們,現在是她人生難得自由的時候。



      這個「現在」,是阿秋阿姨成為街友的不知第幾個十年。阿秋年幼時家境並不寬裕,她很早便開始工作,下田、進工廠、打工,以上學的時間交換,支撐起一家人的生活。後來她嫁到另一個縣市,從女兒身分轉換成妻子、媳婦、母親,為新的家付出、奉獻,卻仍遭受到越來越嚴重的暴力對待。



      當阿秋在長年吞忍後,終於從第二個家逃出,開始可以為自己而活,卻也幾乎一無所有,連住的地方都沒了;睡在無牆無門的室外,除了無法遮風擋雨,也躲不開社會的不友善,阿秋時常遇到陌生人對她劈頭就問:「妳為什麼不回家?」「妳怎麼不多體諒丈夫婆家?」我們出生時,長壽劇《阿信》才剛完結。第一次聽到阿秋姨的故事時,直覺得不可思議;那些遭遇彷彿來自古早時,或戲劇,女性生來必須擔任各種角色,這些角色從不屬於她自己。



      然後我們遇見了敏敏,一位年紀與我們相仿的單親媽媽。她在二十歲時與當時有穩定工作、不菸不酒的男友結婚,生了四個孩子。婚後卻仍遇到家暴。敏敏帶著四個孩子,毅然決然地離婚,回到她的原生家庭與家人住。現在的敏敏上午陪著遇到學習挫折的其中一個孩子上學、待在教室讓他安心。放學後,再把所有孩子一起接回家照顧。



      陪伴孩子長大是敏敏的期待,卻仍不斷遭受他人的質疑,「妳該去工作養家,才能讓孩子有好的榜樣。」「當初為什麼不考慮清楚?妳太早結婚了,還生這麼多。」



      活在不同世代的阿秋和敏敏,際遇與選擇不完全相同,面臨的卻是同一種檢視眼光,督促她們扮演好角色,尤其在家庭中。若不符合對盡責女兒、妻子、媳婦、母親的想像模板,似乎這些女生便理應接受生活困頓等後果。

    ?

      她們,其實也是我們



      二?一八年初,團隊展開了女性無家者陪伴計畫,固定上街陪伴在火車站、公園與捷運站外露宿的女性。除了日常生活困難的協助外,也記錄下她們的故事——關於那一段段自家庭脫落,來到街頭,一邊與過往傷痕抗衡,一邊在當下嘗試與之共存的過程。



      雖然我們主要陪伴的是露宿街頭的女性,藉由她們的引領、指路,又發現了更多女性掙扎求生的灰色地帶,例如簡陋破舊的租屋、以低消換取在位子上打盹的速食店、網咖,或依附在關係中交換資源、庇護。台北市目前無家者列冊人數近七百人,男女比例為九比一,女性乍聽是相對少數落入無家谷底的一群人;然而,正在墜落的人們,遠遠超越了這數字。



      「人是怎麼掉落的?」這始終是行動者內心的叩問。我們期待透過記錄、研究,能尋獲社會中被隱蔽的裂縫,將其補足,使人不再落入街頭。然而,接觸到愈多人,卻愈感受到每段生命的歧異:有些人自幼家境便困苦,缺少了改變的資源,只能任由階級複製;有些人擁有不錯的學歷與工作經驗,卻在中年時做出不同人生規劃時,遭逢重挫;有人的情緒負荷超載,周圍的社群卻無法承接,導致人最後潰堤、產生精神疾病。



      這些女生,其實跟妳我十分相似:我們可能剛好來自同一個家鄉,為了生活漂至另個城市打拚;我們可能喜歡的東西很類似,於是常聚在一起聊電影、美食;我們可能都背著難以評估的風險重擔,若某日突然垮下,其實我們都不知道可以向誰求援;我們真的、真的像,期待的不過是一處收納自己的空間,安穩的生活,多的時間樂意分享給人。



      《瀕窮女子》書中所收錄的訪談,是身為女性都曾聽過,在生命歷程中艱難的選項:一定得結婚生子嗎?何時算是離家獨立的生活?如何爭取到有保障能養活自己的工作?沒想到真的發生意外後,人竟會如此無招架、無處求援。



      目前台灣在制度上對弱勢者的定義仍以兒童(十八歲以下)、年長(六十五歲以上)以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障礙者為主,這是墜落在灰色地帶的人們反而抓不到支持的浮木,只能持續墜落著。



      邀請身邊的男性一起,面對共同的困境



      社會的期待與壓力並非只降臨在女性身上。家父長制度同樣使許多生理男性,從小被賦予養家、傳宗接代,甚至要堅強、不可以展現脆弱等沈甸甸的期待。討論女性遭受的迫害時,常使人誤會這些迫害的對立面是男性。然而,在我們投入許多時間,一邊引出街頭女性長久被壓抑後的無聲,一邊也陪男性無家者整理他們的焦慮與受冒犯感。深深體會到:造成女性男性受傷害的,其實是同一個黑影,即是父權。



      父權一詞,在學術領域有長久討論,日常生活中也不斷被提出。然而未有充分理解此一詞的意涵、成因,以及影響範圍;建立在這樣的共識基礎下,雙方的討論才有意義——若我們對於討論的期待是找到出路的話。



      關於「貧困女子」大可以使用煽情的方式,勾起女性面臨共同困境時的憤慨,進而激起正反兩方的相互怒斥。然而本書作者選擇以嚴謹的方式書寫,大量採訪、補上看似是單一事件後,那共同的時代脈絡,並佐以清晰數據,使人即便揪心,仍能守住分際,辨別道理。



      在任何國度、性別上,壓迫的黑影只要未離開,我們便要盡力牽起手,使人不被遺落。


    朱剛勇 (NGO「人生百味」共同創辦人)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