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數學不好不是你的錯

數學不好不是你的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7638359
吳秉翰,吳作樂
五南
2020年2月28日
120.00  元
HK$ 114  






ISBN:9789577638359
  • 叢書系列:博雅科普
  • 規格:平裝 / 216頁 / 14.8 x 21 x 1.08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博雅科普


  • 自然科普 > 數學 > 概論

















      1. 大多數人僅要學會基礎的數學、邏輯、統計,三者應獨立成一科,並要了解到這三者與民主具有高度相關

      2. 可以不懂或沒興趣數學,但不需要怕數學

      3. 不教怎麼學會數學,而是教你選擇對自己有價值的數學



      本書目的

      1. 讓學生知道數學不好不是你的錯,是考試制度及連帶影響的錯誤、以及做出建議方法。



      2. 讓學生明白即便懂數學不一定考試拿高分,拿高分也不一定懂數學,但不論懂不懂都不用怕數學,如同不喜歡讀英文也不用怕英文。



      3. 建議統計、邏輯要該抽離數學的框架,以免被一概而論的討厭,進而放棄學習。但生活中太需要基礎的統計與邏輯,我們要找出一套解決的方法。



      4. 讓學生知道數學真正的意義,就是民主.



      5. 建議一套真正的有意義的數學學習內容,改正國中、高中教學內容、不該是每個人都一模一樣的數學,應該要因材施教,也不要過多的幾何證明,代數練習,要讓人認識到數學對自己有用之處。



      波提思三大核心價值

      1. 學數學是先學唱歌再看譜,可以不懂數學,但不需要怕數學

      2. 數學不會沒關係,但需要會基礎統計與邏輯

      3. 邏輯是民主的基石,邏輯非數學,不必借助數學就能學會邏輯

    ?


     





    前言



    第一章 數學不好是誰的錯與數學恐懼症


    1-1 數學不好是考試制度的錯,認識數學恐懼症&先學唱歌,再學看譜

    1-2 數學不好的影響,不敢冒險,不敢嘗試錯誤

    1-3 數學不好的影響,不誠實、不敢承認失敗、錯誤



    第二章 數學教育的嚴重錯誤

    2-1 不該發生卻發生的數學教育錯誤

    2-2 不要迷信資優數學

    2-3 諾貝爾獎告訴我們台灣數學課本需要教改



    第三章 數學怎麼學

    3-1 建議老師應該怎麼做

    3-2 建議課本應該怎麼改

    3-3數學要如何先學唱歌再看譜

    3-4建議家長與社會改變部分價值觀

    3-5如何學習數學,應該借薦芬蘭教育

    3-6台灣數學教育往哪走?建議修改數學教綱



    第四章 數學與統計、邏輯、哲學、民主

    4-1 邏輯比你想像中的更重要,數學、邏輯與民主的關係

    4-2 過度的考試制度及家長的行為,造就不民主的社會

    4-3 台灣充斥不邏輯的討論,容易被錯誤新聞誤導,怎麼辦

    4-4 統計邏輯錯誤,危害民主,嘆!不曾有正確民調與認知

    4-5 統計邏輯錯誤,不要再看平均所得,要看中位數所得

    4-6 統計邏輯錯誤,空汙中的PM2.5主要來自境外,而不是汽機車與火力發電

    4-7 假新聞就是劣幣驅逐良幣,也是妨礙民主

    4-8 邏輯非數學,邏輯是哲學與民主的基礎

    4-10 孟德斯鳩、伏爾泰、盧梭有關民主與思考、教育的名言



    第五章 結論

    5-1 學不好數學的原因、影響、與解決方案

    5-2 數學到底該學會什麼、應該要考什麼、如何教改

    5-3 淺談世界AI化後對教育的衝擊與改變

    5-4 作者感想



    ?









      數學恐懼症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常見的課題,而大多數的處理方式,都是以引發興趣為主,然而未必有效,但其中以芬蘭與瑞典的教育方式較為成功,因此在面對數學恐懼症大家紛紛掀起了「芬蘭熱」。然而台灣只注重到「引發興趣」的外觀,用「快樂學習」一詞來包裝,卻沒有注意到數學學習的核心本質是什麼?芬蘭是用「少即是多」的教育,也就是「寧可少些也要透澈」的方式,並佐以重視語言與數學的教育方針,而數學是以引發興趣為主,更重要的是降低考試制度的不良影響。但台灣因考試的升學制度幾乎都與芬蘭的方式背道而馳,也就難怪我們的數學能力一直沒有起色。



      台灣的數學教育相對歐美其它國家還有一個劣勢,台灣的數學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是升學的一道門檻,對於他們而言不管數學有用還是無用,考完就忘記。即便有用也會認為是科學家與數學家的事,因此不會去思考數學的內涵。而歐美的價值觀相對於台灣,文憑與過度學習的情況不會那麼嚴重,學生會以未來需求來加強應該念的內容,對於數學的恐懼不會因考試而加深一層,因為他們知道哪些數學自己用得上,不像台灣是強調有備無患,最後發現只是浪費生命。換言之,數學教育對於台灣學生只是口頭上的有用,而非實際有用。因此國外相對於台灣若能改善課本就應能拿到不錯的成效,但台灣還要改善考試制度,才能改善延伸下去的不良影響,如:明星學校、家長與社會的價值觀、老師與課本、因考試制度變得無趣的課本與習題及考題..等。所以台灣有必要打破國高中的考試制度,打破明星學校的迷思,打造社區化國高中的制度,僅需保留考大學是考試制度即可(芬蘭就是如此),讓學生可以念該念的書,節省時間。



      台灣的課本因考試制度的影響,缺乏數學的人文、歷史、藝術及真實應用,讓數學變得相當枯燥且無趣,使學生難以有興趣,或是有興趣的人也因無趣的教綱,導致在國中接觸過多的代數運算與幾何證明後,就對數學沒有興趣。同時台灣的教育並沒有點出懂數學精神才能容易理解邏輯與民主,這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情,也沒有把邏輯、統計兩者抽離出數學,導致大家混淆成一團,因討厭數學連帶兩者都不願意接觸,但殊不知基礎統計與邏輯,是判斷社會言論,降低口水戰、增加效率,也是民主社會進步重要的一環。因此修正數學課綱、與有趣的課本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事務。



      希望台灣的未來可以有正確的教育環境、升學制度、課本、教綱、師資、價值觀,讓每個人可以不懂數學,或對數學沒興趣,但不需要怕數學。並讓數學、統計、邏輯能力提升,學到對自己有所幫助的數學,最後讓台灣更加民主、邏輯、進步、更有效率。

    ?




    其 他 著 作
    1. 什麼是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