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民初財政總長更迭錄(1912-1926)

民初財政總長更迭錄(1912-1926)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924871
賈士毅
新銳文創
2020年3月27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578924871
  • 叢書系列:血歷史
  • 規格:平裝 / 274頁 / 14.8 x 21 x 1.3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血歷史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人物史/傳記












      熊希齡減少行政費、舉借內債;


      梁士詒勵行節餉減政,增加新稅;


      梁啟超以庚子賠款改革幣制;


      顧維鈞提出關稅自主,裁廢釐金;


      曹汝霖主張經售債票、撥還部欠、切銷京鈔。


    ?


      看1912-1926年短短15年內,多達22位專家如何整頓中國金融!


    ?


      民初財政總長更迭之頻繁,可以知道當時政治是多麼不穩定。由於政治不上軌道,連年用兵,財政問題便益形困難。在這二十餘位總長中,論才識,論魄力,論操守,的確有些不錯的;……這種政治上的牽制,使得他們的努力,並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賈士毅《民初財政總長》


    ?


      賈士毅(1887─1965),字果伯,號荊齋。江蘇宜興萬石小塘村人。民國時期的財政學家,青年時東渡日本明治大學求學,獲政治學士學位。求學期間,清朝政府授予其「法政科舉人」頭銜。歸國後在民國政府擔任要職,並熱衷於教育事業,擔任民國多所大學專任教授,促進民國財政學發展。曾著《民國財政史》、《民國續財政史》等書,被學界奉為研究民國財政的開山之作。


    ?


      他以獨到的觀察,詳實記錄了民國元年到十五年之間,上位的所有財政總長的生平事蹟與施政觀點,計有陳錦濤、熊希齡、周學熙、梁士詒(代理部務)、周自齊、梁啟超、李思浩、顧維鈞、羅文榦、王克敏、曹汝霖等多人,其中任滿一年以上的只有周學熙、周自齊和李思浩三人,而任期最短的是張勳復辟時候的張鎮芳和黎元洪總統時候的羅文榦,僅僅十一、二天。


    ?


      賈士毅不僅以財政之學聞名,詩詞的造詣也備受推崇,風格近似白居易、陸游,在公暇之餘,偶寄吟詠,留下相當多的篇什,成《荊齋詩鈔》一冊。由於屬於自印本之類,印量極少,坊間難以得見,實屬珍貴。本書將此篇復刻於後,希望藉由「因詩證史」的方式,還原一個時代的見證,呈現更多面相的學者面貌。


    ?


    本書特色


    ?


      ★詳實記錄了民國元年到十五年之間,上位的所有財政總長的生平事蹟與施政觀點!


      ★另收錄賈士毅所著《荊齋詩鈔》復刻本於書後,藉由「因詩證史」的方式,還原大時代的見證。


      ★文史專家蔡登山專文導讀,完整剖析梁啟超、顧維鈞、曹汝霖等歷史名人如何整頓中國金融!



     





    【導讀】賈士毅眼中的《民初財政總長更迭錄(一九一二—一九二六)》�蔡登山



    【輯一】民國初年的幾任財政總長

    引言

    陳錦濤(一八七一—一九三九)

    熊希齡(一八七○—一九三七)

    周學熙(一八六六—一九四七)

    梁士詒(一八六九—一九三三)

    周自齊(一八六九—一九二三)

    梁啟超(一八七三—一九二九)

    李思浩(一八八二—一九六八)

    顧維鈞(一八七一—一九三九)

    羅文榦(一八八八—一九四一)

    王克敏(一八七九—一九四五)

    曹汝霖(一八七七—一九六六)

    張弧(一八七五—一九三七)

    董康(一八六七—一九四七)

    龔心湛(一八七一—一九四三)

    潘復(一八八三—一九六一)

    劉恩源(一八七三—?)

    張鎮芳(一八六三—一九三三)

    高凌霨(一八七○—一九四○)

    汪大燮(一八六○—一九二九)

    張英華(一八八六—?)

    李士偉(一八八三—一九二七)

    賀德霖(生卒不詳)

    其他

    尾語

    附錄一:兼長交通財政兩部的回憶

    附錄二:周學熙一生的業績

    附錄三:李思浩與「金佛郎案」



    【輯二】荊齋詩鈔







    導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