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從秦火灰燼中燃起的漢家王朝:此乃秦始皇駕崩後,大漢日漸興盛的過程,故曰「漢興八十年」

從秦火灰燼中燃起的漢家王朝:此乃秦始皇駕崩後,大漢日漸興盛的過程,故曰「漢興八十年」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885706
軒轅之秋
清文華泉事業有限公司
2020年3月20日
193.00  元
HK$ 164.05  






ISBN:9789869885706
  • 規格:平裝 / 480頁 / 17 x 23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秦漢/三國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劉邦〈大風歌〉

      「自始皇崩而至龍城大戰,倏忽八十載,

      秦亡漢興,多少英雄喟嘆,雲起雲落,盡在笑談中。」

      歷史是客觀的存在,但用文字寫出來的歷史從來都不客觀。



      讀史,有時候其實是在讀人,讀《史記》是在讀它背後的司馬遷,讀《漢書》是在讀它背後的班固,明明講的是同樣的故事,但給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如果再去看《資治通鑑》中漢代的部分,又是另一番氣象,因為那背後是司馬光。這也是歷史的魅力所在。



      漢代建國八十年對漢代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在這之前他們屢經波折,外受欺壓,內鬥不止;而在這之後,漢代國力逐漸達到巔峰,在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帶領下,創造了中華民族史上第一個受到全世界矚目的盛世。



      從秦始皇駕崩到晉破蜀漢一共四百七十三年的時間,這中間包括了秦末紛爭、楚漢爭雄、西漢十二帝、王莽新朝、東漢十二帝以及三國鼎立幾個階段。這將近五百年的時間可以算是漢朝政權能覆蓋影響的時期,而作者以八十年為一段的方式來進行劃分。本書涉及的內容即漢代的第一個八十年,西元前二一?至前一二九年,從秦始皇駕崩開始,到諸侯反秦、楚漢相爭、劉邦統一天下,再到呂后掌權、文景之治,以及漢武帝初年的動作,這是一個大漢朝從無到有並且逐漸興盛起來的過程,故曰「漢興八十年」。



      本書採用編年體的寫法,全書共分為八卷,從秦嬴氏的緣起至武帝龍城大捷,希望帶給讀者一個更加清晰的歷史年代脈絡的定位。



    ?


     





    自序



    第一卷 嬴秦緣起


    第一章 從秦國祖先講起

    第二章 秦國六世之烈

    第三章 秦皇一統,海內大同



    第二卷 反秦戰役

    秦始皇三十七年 西元前二一?年

    第四章 禍患常起於忽微

    秦二世元年 西元前二?九年

    第五章 得天下難,失天下易

    第六章 大澤鄉的隊伍

    第七章 反秦大浪起,誰是弄潮兒

    第八章 劉邦的身世

    第九章 高祖斬白蛇

    秦二世二年 西元前二?八年

    第十章 陳勝敗亡

    第十一章 內亂紛擾

    第十二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張良便化龍

    第十三章 項家軍崛起

    第十四章 秦王朝的內亂

    第十五章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秦二世三年 西元前二?七年

    第十六章 破釜沉舟楚霸王

    第十七章 劉邦西進



    第三卷 楚漢相爭

    漢高帝元年 西元前二?六年

    第十八章 千古至寶和氏璧

    第十九章 誰是關中王

    第二十章 天下命運,決於鴻門

    第二十一章 分封的問題

    第二十二章 韓信出世

    漢高帝二年 西元前二?五年

    第二十三章 詭計專家

    第二十四章 彭城大戰

    漢高帝三年 西元前二?四年

    第二十五章 韓信稱雄北方

    第二十六章 眾叛親離

    漢高帝四年 西元前二?三年

    第二十七章 韓信破齊

    第二十八章 三分天下

    漢高帝五年 西元前二?二年

    第二十九章 項王的隕落

    第三十章 八大異姓王

    第三十一章 五陵風流誰與共

    第三十二章 郡縣與諸侯相結合



    第四卷 高帝平亂

    漢高帝六年 西元前二?一年

    第三十三章 車前力士擒韓信

    漢高帝七年 西元前二??年

    第三十四章 匈奴民族的崛起

    第三十五章 白登之圍

    漢高帝八年至九年 西元前一九九至前一九八年

    第三十六章 用女人換和平

    漢高帝十年至十一年 西元前一九七至前一九六年

    第三十七章 刺要一根一根拔

    漢高帝十二年 西元前一九五年

    第三十八章 英布,最後一根刺

    第三十九章 安得猛士守四方



    第五卷 呂后當權

    漢惠帝元年 西元前一九四年

    第四十章 呂后的報復

    漢惠帝二年至六年 西元前一九三至前一八九年

    第四十一章 蕭規曹隨,低調對外

    第四十二章 三公九卿制

    漢惠帝七年至漢高后七年 西元前一八八至前一八一年

    第四十三章 呂后時代

    漢高后八年 西元前一八?年

    第四十四章 呂氏家族對抗齊王兄弟

    第四十五章 平定諸呂,絳侯定天下



    第六卷 文帝承前

    漢文帝前元年 西元前一七九年

    第四十六章 剷除異己 穩定朝局

    第四十七章 千古一帝

    漢文帝前二年 西元前一七八年

    第四十八章 基本國策

    漢文帝前三年至前五年 西元前一七七至前一七五年

    第四十九章 大哉賈誼

    漢文帝前六年至前八年 西元前一七四至前一七二年

    第五十章 天才的悲劇

    漢文帝前九年至前十二年 西元前一七一至前一六八年

    第五十一章 晁錯,另一個賈誼

    漢文帝前十三年至後二年 西元前一六七至前一六二年

    第五十二章 文帝中葉

    第五十三章 千古制衡

    漢文帝後三年至後七年 西元前一六一至前一五七年

    第五十四章 匈奴人的威脅



    第七卷 景帝啟後

    漢景帝前元年至前二年 西元前一五六至前一五五年

    第五十五章 晁錯削藩

    漢景帝前三年 西元前一五四年

    第五十六章 兩個關鍵人物

    第五十七章 十面埋伏的謀劃

    第五十八章 為天下者,不顧身家

    第五十九章 決戰的方式

    第六十章 戰事全面爆發

    第六十一章 戰局的轉機

    第六十二章 追亡逐北完成

    漢景帝前四年至前五年 西元前一五三至前一五二年

    第六十三章 出將入相

    第六十四章 選定儲君

    漢景帝前六年至前七年 西元前一五一至前一五?年

    第六十五章 宮心計

    漢景帝中元年至中二年 西元前一四九至前一四八年

    第六十六章 「蒼鷹」郅都

    漢景帝中三年至中六年 西元前一四七至前一四四年

    第六十七章 血雨腥風

    漢景帝後元年 西元前一四三年

    第六十八章 下一個,周亞夫

    漢景帝後二年至後三年 西元前一四二至前一四一年

    第六十九章 後文景之治,盛世可期



    第八卷 武帝出征

    漢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二年 西元前一四?至前一三九年

    第七十章 武帝的兄弟姐妹

    第七十一章 失敗的嘗試

    漢武帝建元三年至建元六年 西元前一三八至前一三五年

    第七十二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

    漢武帝元光元年至元光二年 西元前一三四至前一三三年

    第七十三章 馬邑之謀

    漢武帝元光三年至元光四年 西元前一三二至前一三一年

    第七十四章 田竇之爭

    第七十五章 遺詔事件

    漢武帝元光五年 西元前一三?年

    第七十六章 鳳求凰的騙局

    第七十七章 開通西南

    漢武帝元光六年 西元前一二九年

    第七十八章 主動出擊

    第七十九章 龍城大捷

    第八十章 漢興八十年



    後記





    自序



      歷史是客觀的存在,但用文字寫出來的歷史其實從來都不客觀。



      從《尚書》開始,《春秋三傳》、《史記》、《漢書》、《資治通鑑》,再到後來的《通典》、《文獻通考》,每部歷史其實都是一個建立在客觀之上的主觀存在。作者個人的色彩必定也會融入他所描述歷史的文字中。



      如果描述出來的歷史純粹客觀了,反而沒有意思,同時也失去其價值了。讀史,有時候其實是在讀人,讀《史記》是在讀它背後的司馬遷,讀《漢書》是在讀它背後的班固,明明講的是同樣的故事,但給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如果再去看《資治通鑑》中漢代的部分,又是另一番氣象,因為那背後是司馬光。



      這才是歷史真正的魅力所在。



      大家如此,通俗化寫歷史小說的人也是如此,看《明朝那些事兒》,雖然看的是明朝的故事,但其實接受的是當年明月的明朝世界,並不是歷史上真正的明朝。



      所以我要給大家呈現的是一個軒轅之秋的漢代世界,這個世界也許膚淺,也許太過通俗,也許還有些錯誤,但它絕對會是一個完整而有趣的漢代世界,九分的真實歷史,一分的演繹。



      就像羅貫中給大家呈現的三國世界一樣,雖然那不是真實的三國歷史,但他保留了絕大部分的史實,也進行了一些趣味化的演繹。其實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一直琢磨於「史實」與「故事趣味性」之間的取捨。作為一部通俗化的歷史小說,書中肯定得有一些演繹的成分,但我又不甘於讓自己的書太過「庸俗化」。



      對於我的取捨,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還望諒解。

      《漢興八十年》採用的是編年體的寫法,希望能給讀者一個更加清晰的歷史年代脈絡的定位。



      之前我在讀《資治通鑑》的時候,沒有體會到司馬光在史料選擇上的考究,可這次編年體的寫作過程卻讓我深深地感受到,《資治通鑑》每一年的史料選擇都精巧至極,細細體會後令人回味無窮。



      我的程度和司馬光自然是差了不知道多少光年,但在史料的選擇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不過和司馬光「資治」的定位不同,通俗化講歷史的書更多地考慮了故事的邏輯性和趣味性。



      一本寫漢代歷史的書,為什麼我沒有選在某個皇帝駕崩的時間點截稿,而要掐頭去尾地描述從秦末到漢武帝元光六年這八十年的歷史呢?

      這其中其實有很多想法。



      漢代建國八十年對漢代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在這之前他們屢經波折,外受欺壓,內鬥不止;而在這之後,漢代國力逐漸達到巔峰,在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帶領下,創造了中華民族史上第一個受到全世界矚目的盛世。



      從秦始皇駕崩到晉破蜀漢一共四百七十三年的時間,這中間包括了秦末紛爭、楚漢爭雄、西漢十二帝、王莽新朝、東漢十二帝以及三國鼎立幾個階段。這將近五百年的時間可以算是漢朝政權能覆蓋影響的時期,而在我的概念裡,它恰好可以按照八十年一段的方式來進行劃分:



      本書涉及的內容就是漢代的第一個八十年,西元前二一?至前一二九年,從秦始皇駕崩開始,到諸侯反秦、楚漢相爭、劉邦統一天下,再到呂后掌權、文景之治,以及漢武帝初年的動作,這是一個大漢朝從無到有並且逐漸興盛起來的過程,所以我稱它為「漢興八十年」。



      漢代的第二個八十年,是西元前一二八至前四十八年,從漢武帝主動出擊匈奴開始,之後有整個武帝時期的文治武功,然後有霍光輔佐昭帝、民間皇帝宣帝即位、中興漢朝等等,大概是武帝四十年、霍光掌權二十年、宣帝二十年。這一段時期先有「漢武盛世」後有「昭宣中興」,是漢朝國力最為強盛的八十年,所以我稱它為「漢盛八十年」。



      漢代的第三個八十年,是西元前四十七至三十二年,從漢元帝即位開始、宦官起勢,之後成帝即位、外戚當權、王家崛起、五司馬相繼輔政,然後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天下大亂,再後來赤眉軍綠林軍紛起、王莽政權被推翻、更始帝和劉盆子相繼成為起義軍的傀儡皇帝,最後劉秀先後擊敗各路兵馬、剿滅隴右隗囂和蜀中公孫述,統一天下。這是漢朝國力由盛轉衰的八十年,是從強盛到衰落、再到混亂、最後重建的八十年,所以我稱它為「漢衰八十年」。



      漢代的第四個八十年,是西元三十三至一?六年,從光武帝劉秀統一天下開始,重新恢復漢朝國力,大漢經歷了明帝和章帝兩代明君的統治,以及和帝的中央集權,一個東方的大國再度興起。此時的漢朝北有竇憲滅匈奴,西有班超定西域,科技文化各方面迅速發展,蔡倫發明造紙術也在這一時期,所以我稱它為「漢威八十年」。



      漢代的第五個八十年,是西元一?七至一八四年,從漢和帝駕崩開始,漢朝政權進入昏暗的年代,宦官弄權、外戚干政、連續年幼皇帝的出現、連續皇帝的非正常死亡,更有兩次黨錮之禍的腥風血雨,直到桓帝、靈帝時期的徹底崩潰,十常侍為禍天下。這是漢朝最為昏庸懦弱的八十年,所以我稱它為「漢庸八十年」。



      漢代的最後一個八十年,是西元一八五至二六三年,就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所涉及的時期,從黃巾之亂開始,董卓亂權、曹操崛起、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劉備定西蜀、孫氏霸江東,最後司馬氏統一天下,漢家江山的火種正式消失。所以我稱它為「漢末八十年」。



      當然,這種對漢代歷史的劃分純粹是我個人的觀點,沒有經過嚴謹的學術討論,也不是從別人身上剽竊而來,算是一個不成熟的一家之言吧!供諸位看官一笑。



      謹此感謝顧濤老師在成書過程中的細心指導。

    ?
    軒轅之秋




    其 他 著 作
    1. 漢興,自秦末亂世至劉氏崛起的八十年:從秦火灰燼中燃起的漢家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