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年青生活哲思20則

年青生活哲思20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620758478
曾瑞明
商務
2020年3月18日
117.00  元
HK$ 105.3  






ISBN:9789620758478
  • 規格:平裝 / 182頁 / 13 x 18.8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人文史地 > 哲學 > 概論











      用中學生也看得明白的文字,討論20個深邃的人生哲學問題

      內容發人深省,引發讀者反覆思考咀嚼




      校園裏從沒教過的哲學思維法,你在生活中能領略得到嗎?

      一位80後哲學系老師的20堂輕鬆哲學課,引發你思考日常



      哲思是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在生命和生活中的一些觀念和看法。它們孕育自生活,卻比生活精煉,能直指人心。



      現今青年人自覺生活乏味和無奈。如果哲思能讓人有多一點瀟灑,多一點「哲學的陌生感」,我們會不會看到另一道風景?會不會看到多一些可能性?



      本書借中西學術的資源、古今的智慧,從青年人日常生活中提取20個讓人細意反思的題目,使讀者能在尋常不過的生活中,看到不一樣的道理。



      希望你看完這本書,會說一聲「活?多好」吧!



    本書特色



      1. 本書不走高深路線,以短小篇幅從生活中抽出20個讓年輕人反思的智慧,並配以哲學家或思想家的金言,讓讀者從生活中思考哲學課題。



      2. 書末附上參考書目,讓讀者可參考進深有興趣的課題。平衡了本書的可讀性及學術性。

    ?


     







    1. IG︰濾鏡的我才是真的?

    2. 早會︰是不是罰企?

    3. 成績︰是不是等於快樂?

    4. 粗口︰我有傷害他人嗎?

    5. 戀愛︰為甚麼要愛?

    6. Project︰老師又不教書了?

    7. 遲到︰世界會因此變壞?

    8. 朋友︰要一世的?

    9. 玩樂︰做一隻滿足的豬不好嗎?

    10. 大學︰很好玩的?

    11. 未來︰不是活在當下嗎?

    12. 女神︰我是凡人怎麼辦?

    13. 創意︰這東西不屬於我們

    14. 政治︰我才不理這些骯髒的東西!

    15. 父母︰我真的需要湯水嗎?

    16. 無力︰做廢青不好嗎?

    17. 英文︰與面子最攸關

    18. 旅行︰可唔可以唔去到盡?

    19. 知識︰不如給我分數

    20. 死亡︰活?真的很好?

    後記 每個人心裏都應有一座岳陽樓

    那年我們儲下的一瓶陽光









      有朋友說,我的前作《香港人應該思考的40個哲學問題》適合中學生閱讀,甚至曾在課堂向學生推薦。

    ?

      我亦收過一些中學生對這本書的「閱讀報告」,既開心也有點惘然。老實說,我原初設定的閱讀對象是老師,和對哲學有興趣的成年人。設定是重要的,它讓作者能站穩陣腳。即使有哲學博士對我說那本書不夠「深」,中學生又說不夠「淺」,但我也能不慌不亂;就像做人一樣,不去定位,就容易左搖右擺。

    ?

      話說回來,之所以有拙作「未必適合中學生閱讀」這種看法,或許是我以為中學生水平不足,故不能讀哲學嗎?那不是重點,我的看法是︰更應去問其實青年人是需要思考,還是需要哲學?思考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技能,從簡單推論、陳構論證到判別是非,都需要思考能力。沒錯,哲學是可以訓練思考,但並不是唯一方法。

    ?

      另一方面,作為哲學出身、在中學任教通識科的我,不乏擔任哲學學會顧問老師的經驗。據我觀察,參加哲學學會的同學,都對生活的問題充滿好奇,才願意在午飯後或下課後,騰出寶貴的空餘時間,去思考比平時課業還要艱深,還要沉重(當然有時候會比課業有趣!)的問題。但無奈,哲學本身是一門艱難的學問,要一探究竟,需要付出甚多。你要細閱文本(有些文章可能要看30多遍!),明白定義,然後理解論證。這還不夠,也要提出評論(至少理解其他人的評論)。這是基本要求,別說還要了解哲學史,要有創造力,要意識到哲學跟其他學科的關係和合作了。

    ?

      這很有意思,也很具挑戰性。但很多時候,探討問題的興致都在了解哲學的活動中消耗掉。



      希哲柏拉圖在《理想國》(Republic)中提到,人們到了30歲才夠成熟學習哲學。哲學對人或有不良影響,包括多疑、每事都辯論……而哲人就是如此懂得反思,包括反思哲學自身;也驅使每個讀哲學或從事哲學工作的人反思︰哲學有沒有令我變得更好?

    ?

      要學得其所,是一生的功課。我仍願意在此條路上學習,也在當中受益匪淺。雖然我絕對同意哲學能幫助我們想問題時更深入、更嚴密、具備更多角度,但比起哲學,思考卻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都會做的,特別是對青年人來說。青年人應該對生命有激情,對世界充滿好奇。青年人不一定要讀哲學,但一定要保持好奇心。

    ?

      哲學是專門的學問,並不一定適合所有人,但哲學的精神,優美的哲思,都能令人對世界的複雜、人事的糾結、平凡中的不平凡等產生驚訝。這也是柏拉圖所說︰「哲學始於驚奇,驚奇是哲學家的態度」(“Philosophy begins in wonder, and wonder is the attitude of a philosopher.”)的意義所在。

    ?

      這種對世界的好奇心,姑且稱之為「哲學氣質」(或「哲學態度」),或許是在當今社會、當今世界上,比「讀哲學」更殷切需求的一種特質。我是一位通識科老師,常接觸學生,發現他們對生活已有定論︰「一定係咁?喎」、「唔係點呀」,這些話很容易掛在口邊。彷彿世事已被他們看透了,再也沒有研究、欣賞和了解的價值。有了互聯網後,好像甚麼都能擁有,反而欠缺了喬布斯(Steve Jobs)所說的stay hunger和stay foolish。

    ?

      當然,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麻木。我們都知道現今青年人的生活多麼緊迫、多麼乏味,多麼無奈,多麼的缺乏希望。如果哲思能讓我們有多一點瀟灑,多一點「哲學的陌生感」(借陶國璋先生的話),我們的年輕一代,會不會看到另一道風景?會不會看到多一些可能性?

    ?

      哲思是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在生命和生活中的一些觀念和看法。它們孕育自生活,卻比生活精煉,能直指人心。我和讀者一樣,有相似的生活,都在香港、在學校、在互聯網、在人際關係網中遊走或者被困。但請相信我的「魔法」,借中西學術的資源、古今的智慧,我們能在尋常不過的生活中,看到不一樣的道理。希望你看完這本書,會說一聲「活?多好」吧!

    ?

      我是一個樂觀的人,相信未來會好起來。希望就在青年人,他們是世界進步的動力。如果青年人永遠對生活保持?一分敏感,有勇氣去質疑,但同時小心翼翼找出事情的法則和理由,將來由他們管理的世界會是多麼美妙。我在這本書會跟年青人一起從生活的土壤出發,慢慢離開地面,在半空看看我們究竟是如何活?。那豈不是一趟奇妙的旅程,比飛去日本吃喝玩樂更值得期待嗎?

    ?

      這本小書也是向朱光潛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的《給青年詩人的信》和唐君毅的《人生之體驗》致敬。我在青年時慶幸遇上這些真誠而溫暖的書籍,作者們堅定的聲音為你勾畫出生命的輪廓。前路茫茫,但能見古人,知有來者,竟不至過於寂寥。

    ?

      每個時代的青年人都有迷惘,但迷惘總有不同。希望這本書能給青年人溫暖的安慰。我當然比不起上述的哲人,但如果能為青年人做點甚麼,難道尚要推推讓讓嗎?而且,生命是屬於每一個年輕人的,說教的人永遠不會比你更明白自己。不過,透過了解說教者,你也可能更了解世界和自己。

    ?

      本書部分文章和內容曾在《01哲學》、《端傳媒》、《明報》、《讀書好》、《立場新聞》和《字花》刊登,惟都經過改寫,謹此說明並致謝。
    ?

    曾瑞明




    其 他 著 作
    1. 家長應該學會的20堂倫理課
    2. 全球正義與普世價值
    3. 全球正義與普世價值
    4. 香港人應該思考的40個哲學問題
    5. 香港人應該思考的40個哲學問題
    6. 參與對等與全球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