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瘟疫有藍天:從公共衛生史與聖經談起

瘟疫有藍天:從公共衛生史與聖經談起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87347
張文亮
校園書房
2020年5月01日
54.00  元
HK$ 51.3  






ISBN:9789861987347
  • 叢書系列:河馬食堂
  • 規格:平裝 / 176頁 / 13.9 x 20 x 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河馬食堂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其他











      誰是公共衛生史上的防疫先驅?

      瘟疫得醫治,倚靠的是醫學?還是神蹟?




      ●為什麼「檢疫」的單字quarantine,有「四十天」的意思?

      ●誰先定義「發燒」是確診感染瘟疫的必須條件?

      ●普世第一個「國家防疫指揮中心」從何時開始?

      ●為何「戴口罩」是防疫必須的一種公民行動?

      ●瘟疫時,禱告有用嗎?瘟疫是上帝的審判嗎?

      ●為什麼會有致命的病毒的存在?瘟疫要教我們什麼功課?



      人類不是第一次面對瘟疫,每當傳染病和瘟疫如洪水猛獸襲擊人類,都再次促使科學家站上第一線與「看不見的敵人」作戰。然而,科學研究首重解開問題、尋找答案,真正的答案卻是上帝的奧祕。



      病毒挑戰人許多事情,改變許多人以為有價值的,證明許多事靠不住。原來看得見的,只是嚇人;可怕的,都是看不見的。所以不要說:「我若沒有看見,就不信。」瘟疫帶給人類省思,科學家、哲學家、企業家、政治人物等,無論如何盡己所能,在造物主面前只能謙卑自視。瘟疫一定會過去,然而瘟疫裡藏有人所不知的生命智慧。



      本書作者張文亮教授,帶你認識公共衛生和防疫醫學觀念,省思瘟疫帶給我們的生命課題,看見瘟疫帶來的危機,可能是世界的轉機。

    ?


     





    〈作者序〉給學生�007



    01為什麼「檢疫」的單字quarantine,有「四十天」的意思?�009

    02誰是第一位提出「傳染病由接觸而來」的人?�014

    03認識「病毒學」�018

    04認識「居家健康」的由來,與一個愛人如己的見證�024

    05誰先定義「發燒」是確診感染瘟疫的條件?�030

    06普世第一個「國家防疫指揮中心」的由來與執行�035

    07瘟疫來自污鬼,不是落伍的看法喔!�041

    08瘟疫時,我們可以成為別人的好鄰舍�045

    09認識「瘟疫之屋」�050

    10瘟疫時,政府要有「疫情公告」的原因與由來�054

    11減少病毒感染,要「洗手」的由來�059

    12「不要太多人前往醫院」的理論依據�066

    13瘟疫時,噴施「消毒液」的由來�070

    14瘟疫時,「戴口罩」成為公民行動的由來�074

    15什麼地方特別容易傳染瘟疫嗎?�077

    16遇到瘟疫不是倒楣,是經歷上帝保守我們的日子�080

    17瘟疫時,我體會生命之路上需要信心而非膽怯�083

    18認識「瘟疫」存在的意義�087

    19瘟疫時,禱告有用嗎?�091

    20戴口罩上教會,是比較沒有信心的行為嗎?�095

    21瘟疫時,為什麼要隔離十四天?�099

    22為什麼致命的病毒會存在?�101

    23瘟疫後的期末考,老師會出什麼考題?�104

    24為什麼會發生「瘟疫」?�109

    25為什麼小小的病毒,對人類有那麼大的致命力?�111

    26瘟疫時,我要跟隨主,走得更長遠�115

    27為什麼人類難以對抗蝗害?�118

    28瘟疫與人的狂傲有關�123

    29瘟疫隔絕不了上帝對我們的愛�125

    30為什麼敵人有瘟疫時,不一定是上帝的審判?�130

    31瘟疫流行時,基督徒會不會較不易感染?�133

    32上帝早就告訴人,瘟疫會在哪裡先發生�135

    33瘟疫發生在A城而不是B城,是不是A城的人罪較重?�139

    34瘟疫提醒我們,如何正確地對待野生動物�142

    35合理照顧野生動物,能減少「人畜共染」瘟疫的風險�145

    36病毒絕對不會得勝�150



    〈跋〉醫治是醫學的知識也是神蹟,兩者不相衝突�154

    參考文獻�161



    ?





    作者序



    給學生




      這些有關「瘟疫」的文章,許多內容是我以前在台大醫學院參與「醫學發展史」與「醫學倫理」課程時的教材。我在「馬偕醫學院」、「台北醫學院」上課時,教過部分內容,也曾在「台灣公共衛生年會」演講「公共衛生醫學史」時,提及部分內容。



      我去年(二○一九年)從台灣大學退休,這場瘟疫蔓延時,我無法回校與學生一起討論瘟疫的問題。有些學生跑來我家問我,有的在網路上問,有的在臉書上問。我按著所知道的,一一回答他們。



      期待學生重視聖經與醫學史,以後你們教的、寫的,比我更好。上帝祝福各位,健康喜樂。

    ?
    張文亮




    其 他 著 作
    1. 張文亮教授獻給中小學生的 5大科普禮物書: 《有誰聽到座頭鯨在唱歌》+《世界第一位樹醫生》+《與十九世紀傑出女性科學探險家相遇》+《愛你喔,螢火蟲》+《來自北海道的科學家》
    2. 數學(第三版)
    3. 電磁學大師馬克士威爾的科學、愛情與理念
    4. 電磁學大師馬克士威爾的科學、愛情與理念
    5. 聖經與植物(2版):從聖經看見上帝奇妙的創造
    6. 來自北海道的科學家:14位改變臺灣的日籍開拓者
    7. 上帝手中的墨水筆:解經王子摩根
    8. 數學(第二版)
    9. 瘟疫是讓人學習彼此相愛:利未記與瘟疫學
    10. 兄弟相愛撼山河(二版):威伯福斯與克拉朋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