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序
我皆凡人,當人的靈一得救,立即引來內心強烈的衝突,一方是神的靈引導我們向著祂的心意走,一方是老我生命持續頑梗地在裡頭作祟,我們在過程中苦鬥掙扎。當我們固定靈修,保持每日與神相交,我們會拒絕聽肉體的聲音,向著神純全可喜悅的旨意屈膝順服;但當我們只習慣聽屬世的聲音,過著一種看似與世人無異的生活時,其實對我們屬靈生命的建造毫無幫助,充其量只能說是一個掛名的基督徒,屆時要告別這個塵世時,才慌慌張張地不知靈魂的依歸何往。
我們並不想過這樣的生活,既已入門,我們都希望能像《天路歷程》書中的主角「基督徒」一樣,走過人生各樣的艱難,最後終於得以勝利地來到「美宮」,在天家永享福分。只是屬靈生命是每一天的事,在建造上既無任何捷徑,加上世事繁瑣,纏累又多,我們應該怎麼行才能得勝凱歸呢?
放心,只要你有凱歸的準備,得勝就已不遠!畢竟光只內心掙扎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太多的人將他的一生擺在不前不進的懸宕中,以致失去了最後的祝福,而這樣的人在此末世的時代有越來越多的趨勢,我們稍一不慎,很可能就永劫不復。
本書蒐集的是歷代以來公認的「成功」基督徒,也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經過作者詹姆士•勞森多方的資料蒐集與實際訪查而編寫成的,沒有意外,也沒有特別去強調任何一人的特色,但很自然地,我們都可從這些不同的人身上清楚看到一些共通的祕訣,瞭解到是這些秘訣使得他們不僅得救,而且是得勝有餘。
是什麼樣的祕訣呢?這些讀來令人感動的見證與實例,不僅能幫助我們立定標竿,勇敢且堅持地向著「天家」直跑,同時也讓我們不再猶豫。雖然我們的老我必定會出來阻擾,但因為我們有了這些榜樣,因此我們懂得到哪裡尋求祕訣,以致腳步穩定,得以大步地向著錫安跨去。
前言
似的屬靈偉人小傳不少,本書的特色是儘量讓歷代著名的屬靈偉人用他們自己所說的話,來敘述他們個人與神的深刻經歷。為著寫此書,我花了許多年鑽研在各個領域的基督教文獻中,為的就是要從中收集這些人對大眾最有幫助的基督徒經歷,除了他們的生平,還包括他們如何勝過艱難,如何走過幽暗,如何至死忠心。本書還包含了各時代基督教文獻的精華,這些偉人的經歷深信將激勵並帶領許多神的兒女進入「基督豐盛的恩典」(羅十五29)。
本書另一重點是記述了這些偉人被聖靈充滿並引導進入事奉的一些重要事件,但礙於篇幅,不可能在這樣一本書裡記錄下所有著名的深層經歷,更何況歷代以來幾乎所有宗派都有一些人擁有成聖的生活和屬靈的經歷,而在他們的世代中成為多人的祝福,這些實在是記錄不完的,唯願這些滿有生命力的深層屬靈經歷,仍會繼續發生在今日擁有同樣渴慕之人的身上。
本書所記載的是來自不同世代、不同宗派的基督徒深層經歷,但書中卻有著極其奇妙的一致性;書中人物雖使用不同的措辭來描述他們經歷的特徵,但歸納起來,會發現他們深刻的經歷卻大同小異。無論是透過聖靈的洗禮、聖靈的充滿或聖靈的恩賜等,他們所描繪的大致相同,而這也是這些人被神大大重用的原因。這樣的現象就如一個人從加拿大那一側來看尼加拉瓜大瀑布,而另一個人從美國這一側來看一樣,雖然他們在描述瀑布時所用的詞句不盡相同,但所看的景色是同一個;同樣地,加爾文教派(Calvinist)的人會按他們的神學立場來描述他們的屬靈經歷,而亞米紐斯主義者(Arminian)也會採用符合他們自己神學觀點的用詞。由於立場不同、看事情的方式不同,所以理論不會一致,但說的卻明顯是同一件事。
但凡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亮光,因此個人的理論絕對無法與另一人全然相同,就如使徒所說:「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糢糊不清……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十三12)本書卻在論到個人的屬靈深層經歷時,幾乎採用聖經中相同的觀點,如被「聖靈充滿」(弗五18),可以「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叫我們的「愛心有根有基」(弗三17),使我們「靠著愛我們的主……已經得勝有餘了」(羅八37),我們若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主必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我們「甚至無處可容」(瑪三10),我們所得的「平安就如河水……公義就如海浪」(賽四八18),而且可以得著「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一8)等等。
在法庭上,如果所有證人所提出的證詞都指向相同的證據,並用同樣的言詞和方式表達,法官會予以駁回,因為這顯示證人間可能作了祕密協定,但若每一個證人用自己的言詞和方式作證,僅在重要的事實上證詞一致,這種證據會被認定可信度極高。因此,既有這麼多不同時代,和不同國籍的基督徒,用他們自己的語言和方式,說明其深刻的基督徒經歷,並在重要事實上完全一致,此即證明這是人人可真正獲得的屬靈經歷,是最有力的證據之一。
我所禱告的,是希望神工作的記錄能帶領你們更加地「飢渴慕義」(太五6),使你們「能以和眾聖徒一同明白基督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並知道這愛是過於人所能測度的,便叫神一切所充滿的,充滿了你們」(弗三18-19)。
勞森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