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剩詩毬

剩詩毬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67966
宋熹
秀威資訊
2020年5月26日
83.00  元
HK$ 74.7  






ISBN:9789863267966
  • 叢書系列:秀詩人
  • 規格:平裝 / 158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秀詩人


  • 文學小說 > > 華文現代詩











      人生若剩下詩,它們會像松柏長青樹的毬果,

      產生花粉,結成種子,藉風播植,隨處皆可成詩。



      本書分為三部。輯一〈攀登〉是各期詩作的整合,為四十年來臺灣新詩風潮的縮時攝影(Time-lapse photography),今日以正常速度閱讀,會發現四十年歲月就在二十六首詩中快速流逝。輯二〈詩謎〉是系列創作,稱之為「漢字詩」,共二十四首,詩題皆為單字,詩行自在發展,內容不外乎世間事的碰撞、思考與心得,蘊含中年人所擁有的練達與睿智。輯三〈圖文詩〉將文字與圖像巧妙的結合,呈現細膩深刻的藝術價值。



      書名之所以為「剩詩毬」,是因為作者「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比起年輕時減低不少。命名充滿詩人的機智,也顯現了自我調侃的功力,吐露了一個學者迎戰人生的樂觀胸懷。本書特邀書法家陳欽忠、張默,美術家邱晟毅、王光傑,攝影家張豐吉等人,成就「毬」身的整體美感,也讓「剩詩」有了更大的揮灑空間。



    本書特色



      *本書詩行自在發展,內容不外乎世間事的碰撞、思考與心得,蘊含中年人所擁有的練達與睿智。

      *特邀書法家陳欽忠、張默,美術家邱晟毅、王光傑,攝影家張豐吉等人,成就「毬」身的整體美感。



    名人推薦



      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林煥彰

      詩人、評論家�蕭蕭

      詩人、評論家�蘇紹連

      詩人、評論家�解昆樺


     





    詩說宋熹和宋德喜──讀宋熹詩集《剩詩毬》代序�林煥彰

    《剩詩毬》的謎面與謎底�蕭蕭

    詩的毬果�蘇紹連

    剩詩•餘韻•無窮──序宋熹《剩詩毬》�解昆樺



    │輯一 攀登│

    詩想

    浮生遊記

    水月

    攀登

    歸期

    楊柳行

    詠蟬

    鄉村一角

    晨歌

    生長

    小草

    初航

    屈原死亡筆記

    李白詩酒吟

    王維陽關三疊

    杜甫劫後餘生錄

    李賀點鬼簿

    致阿富汗

    懶人日記

    山村

    不眠的夜

    詩心

    歸航

    尋根

    夜鷺的獨白

    木棉花VS.白頭翁的啟示



    │輯二 詩謎│











































    ?(憩)







    │輯三 圖文詩│



    附錄一:飛越中興湖畔的剩詩毬�林秀蓉

    附錄二:揮手自來去──聞宋熹教授榮退賦詩賀�林茵

    附錄三:宋熹詩人榮退致詞�林淑貞

    後記一:「晚來」天欲雪 能飲一盃無�宋熹

    後記二:從洛夫追憶一段詩的盛唐歲月�宋熹



    ?









    詩說宋熹和宋德喜──讀宋熹詩集《剩詩毬》代序

    林煥彰




      宋熹和宋德喜,

      都是我老朋友;我知道,

      他們都是同一個人,

      我知道,他們都比我年輕十來歲

      但我還是要說:

      我們是老朋友,

      也是好朋友!



      我們認識得很早,

      那時,他們還是大學生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

      我已經忘了

      是先認識宋熹,還是宋德喜?



      現在,我細細想想

      也慢慢推敲,

      可以肯定的是,我是先認識詩人

      宋熹,再認識學者

      歷史學家

      宋德喜;



      認識他們,我一直是

      很開心的,因為

      他們都很優秀,我沾了光!

      在我朋友當中,能成為學者的

      實在不多,能成為歷史學家的

      其實,只有他一個!

      而年輕的詩人

      宋熹,他是壓抑了自己

      應該成為一位優秀詩人的,

      他卻讓給了宋德喜,專心成為

      歷史學者;因此所以,

      詩人宋熹是有很大委屈,久久

      都被學者壓抑著,

      讓我這個老朋友,也久久

      見不到詩人宋熹,讓我

      懷念久久!



      現在,我終於又有機會

      見到他,讀他的詩

      分享他詩人的

      獨特才華;

      印象中,作為詩人

      宋熹,他一直是

      很獨特的,有著既現代

      又質樸的典雅;

      我喜歡他的詩,不只是這本

      《剩詩毬》,還有另一本

      童詩集,也是我

      久久以來

      一直在期待的,希望它

      早日出版……



      (二○一九年十二月三日�上午六點五分 研究苑)



    《剩詩毬》的謎面與謎底

    蕭蕭



      │毬是什麼?




      宋熹(宋德喜,一九五四-),歷史學的博士、教授,六十五歲的年紀準備推出他的第一本詩集《剩詩毬》,一定會引起詩壇的好奇與騷動。



      這騷動,或許就像他寫給興大年輕同事解昆樺的詩:「誰說詩情畫意�總在年少輕狂時龍吟虎嘯�只在中年心事濃如酒�之際 山洪暴發」(〈詩心〉)。真的,年少不輕狂,不龍吟虎嘯,怎會有中年的感觸、怎會有濃如酒的心事!怎會有蓄積的水量、怎會有暴發如山洪的聲勢!



      接讀《剩詩毬》詩稿,我跟大家一樣好奇,毬是什麼?為什麼選「毬」作為詩集的主意象?



      原來「毬」就是「球」,古人稱為「鞠丸」,現代人踢足球,古人就稱為「蹴鞠」之戲。踢蹴的就是這種「鞠丸」,這種「毬」。



      看看「毬」這個字,左邊是毛,表示「毬」的內部所充實的就是很輕很輕的羽毛,「毬」才可以拍擊、可以拋擲、可以踢蹴,現代人用「氣」代替羽毛來充實,那就更輕更勻了!「毬」的右邊是「求」,「求」有借其音、兼其義的效果,「求」是「裘」的本字,也就是「皮衣」的意思,所以「毬」是以皮為衣,以皮為衣可以富於彈性,這就是「毬」,外披以皮,中實以毛的「毬」。後代習用的「球」字,是一種中空的玉石製品,如「罄」、「磬」,中空是為了可以發聲,本質上不適合踢蹴、拍擊。



      後來,「毬」、「球」都用來形容圓形而成團的東西,繡球花、繡毬花,兩者都有人書寫。



      常人都習用「球」字來做運動器材,宋熹獨選用「毬」字,或許就是喜歡詩和「毬」一樣,可以拋擲,可以拍擊,可以遊戲,可以養生吧!不要像地球、月球、水晶球、鉛球那樣沉、那樣累人。



      詩、毬,就這樣結合,成為這本詩集的主意象,輕盈、活潑而美好。



      │剩詩是什麼?



      宋熹鑄造新詞「剩詩」,他的靈感應該是來自於對漢字不甚熟悉的日本人,新世紀以來日本流行男性沙文主義傾向的「剩女」說法,帶著一絲貶意,特指年齡大而未出嫁的女性。其實,「剩女」中肯的說法是「3S女人」:Single、Seventies、Stuck(Stick的被動語態,被卡住了),是指單身、出生於上世紀七○年代、遲遲未婚或不婚的女性。臺灣不是也有很多這樣的女性,獲得碩博士的高學位,卻錯過了青春;獲得教授、經理的高職位,卻錯過了愛情;擁有年薪百萬以上的高收入,卻錯過了婚姻。高學歷、高職位、高收入的三高女性,擁有高顏值、高氣質、高品質的生活水平,卻荒疏了婚姻,這樣的新女性會被高攀不起的男人戲謔為「剩女」,但在這些男性內心深處,那高攀不起的女性,其實應該是他們想要攀緣的「聖女」、「勝女」。



      宋熹為文常常提起大學時期,認識洛夫、羊令野、管管、碧果、羅門、辛鬱、大荒、林煥彰、文曉村的細膩往事,顯露少年的新詩情懷,後來因為休學、服役,轉換為歷史學術研究,荒疏了對新詩的專注關注,再驚覺時已到了中年晚期,頗有「剩女」似的感嘆。好在,近六十歲的二○一二年一個不眠的夜,家人卻在異地,讓他有了細微的悵觸之感,終而重審詩心,再提詩筆,這中間相隔幾近四十年,近「鄉」情怯,所以,宋熹謙稱自己中年晚期的作品,跟一般人的詩創作初啟在青少時代、持續到中壯年而未懈,有所不同,標舉為「剩詩」,顯示了學者型謙虛、禮讓之風。



      若是,宋熹忒謙的「剩詩」,標舉為《剩詩毬》的這部詩集,有沒有可能成為臺灣詩壇的「聖詩」、「勝詩」?



      ……



    詩的毬果

    蘇紹連




      在松柏黑森林中,常見毬果墜落,這不是枯萎,而是已經成熟,以一個美麗之姿從高高的枝椏間落到土地上。松柏是長青樹,毬果為其生殖器官。



      宋熹是歷史學博士,年輕時寫詩、參與詩社,卻因轉入學術研究而中斷了,但過四十年後退休之前才重拾詩筆,出版詩集,書名為《剩詩毬》。「毬」在古代是一種遊戲用的圓球,內有填充物,另外意思是泛指一般的圓形物體,然而宋熹並不取這種意思解釋書名,而是用「腎絲球」三字的諧音,化為「剩詩毬」,為何要這樣呢?原來是他做健康檢查時發現身體出現了紅燈,腎絲球過濾率降低,心有警覺,對身體已至老化的感觸良深,所以用「剩詩毬」當作詩集書名是適時的隱喻,也正符合他在詩集後記中所說的「臨老慰藉寂寥的紀念」。



      不過,我願把《剩詩毬》書名解為:人生若剩下詩,這些詩會像松柏長青樹的毬果,產生花粉,結成種子,藉風播植。



      從宋熹詩作的語言及題材分析,可以感受其創作的源流或特色較具傳統性,但有時又不見得如此。一般深受中國傳統文史薰陶的詩人,其語言的煉鋼煉鐵常會以古典詞語來鍛造,而生活在現代的詩人宋熹,則偶爾巧妙加入現代語詞,其造成的詩語言,像在炙熱紅燙的鋼鐵上錘擊出火花,頗為耀眼醒目,例如這些詩句:



      「您那擱置在家的妻寫伊媚兒催您來著」

      「蒼蒼白髮三千�不也閃爍著詩的發光二極體」

      「魚尾皺紋兩條�總能擠壓出詩的萃取結晶鹽」

      「開口閉口洋腔滑調理論數據�辯證學位帽是就業圓周率」



      「伊媚兒」、「發光二極體」、「萃取結晶鹽」、「數據」、「就業圓周率」這種語詞是當今用語,用在現代詩裡,和傳統語言混搭併貼,既具現代感又能產生新意象,算是大膽突破了傳統性語言。詩的語言如何使用,如何讓其具有詩質,是詩人終日的錘鍊和追求,而選擇語言的表現方式則是詩人偏愛及習慣,於此,宋熹的詩作語言表現方式是既傳統又現代。



      ……



    剩詩•餘韻•無窮──序宋熹《剩詩毬》

    解昆樺




      宋德喜教授為我師執輩學者,在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貢獻心力,學術專業乃在大唐歷史。但我與宋德喜教授結緣,卻是在於詩。



      那時我方在興大任教一、二年,對於興大整個環境仍不熟悉。夏季一日,宋德喜教授來訪身為晚輩的我的研究室,我深知宋德喜教授在歷史研究上的成果,便順道向之請教我的學術專書《臺灣現代詩典律與知識地層的推移:以創世紀、笠詩社為觀察核心》中的難題。因為以典律為概念探究臺灣現代詩史,我以《創世紀》、《笠》兩個臺灣出刊悠久綿密的代表性詩刊之發展與彼此競爭,由此體現臺灣現代詩史之美學典律之趨變。



      然而深入詩刊詩社之史料,盤點詩人之資料便成為了重要的工作。這其中也衍生了難題,主要乃是因為一九五○—一九八○年代對現代文學史料之整理還沒有積極的意識,許多詩人也以筆名進行文學場域活動。所以儘管兩詩社大部分詩人的資料,包括本名、學經歷、出入社團時間、出版詩作�集的紀錄我都已收集完畢,但也有一些詩人的背景資料付之闕如,只能以「略」字暫代,遂成一現代詩史的迷霧。



      那日,我特別從我的書櫃抽出《臺灣現代詩典律與知識地層的推移》,向宋德喜教授就教如何從歷史學研究方法作突破、克服。我指著書上創世紀部分的「宋熹」,沒想到老師居然回答,這個人就是我。



      佛家有「唯識」之學,概言世上萬法萬物皆為心識所變現,是言「決無離心之境,定有內識之心」。那日,早成迷團的「宋熹」,突然就在我研究室出現,對我的現代詩史研究可謂戲劇化的一刻。在我心識中,宋德喜教授也成為了詩人。



      詩人是宋德喜教授遙遠的年少時光,但在此指名中,詩人穿過了時間,而可以在這當下。宋德喜教授與我因詩結緣,他也開始整理舊作,續寫新詩,如今而成《剩詩毬》,既成自我之中的另一詩的主體,又何嘗不為自己勞頓之身體自況?



      我讀其詩,多有中國古典抒情意味,是為學院派詩人典雅風格之發展。然而詩人自言「剩詩」,我卻以為剩,乃為餘。詩人謙稱集中為其詩之寡剩,我極哀其詩主體似無可再有,遂總私以詩之有餘韻。蓋詩之文字有盡,然而詩之餘韻可以無窮,餘韻裊裊,曠人之心境。



      事實上,讀《剩詩毬》詩作多有跨媒體之詩畫、詩歌互文,如此左右逢源,宋熹之詩豈止剩餘,當能自在縱橫。想來這自在縱橫之氣,又何嘗不是專研唐史的宋德喜教授,所知那浪漫奔放的盛唐氣象,以及才華洋溢的唐詩風華。撰筆自此,相望詩人續寫來日之詩。是以序。



      序於興大中興湖畔

    ?




    其 他 著 作
    1. 3年賺千萬的技術:有錢人教你「通往財富自由的關鍵原理與實踐方法」,高效累積被動收入,翻轉薪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