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從人類起源到生命樹,重新定義你在宇宙中的多重身分

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從人類起源到生命樹,重新定義你在宇宙中的多重身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382166
威廉•歐文
莊安祺
時報出版
2020年6月23日
150.00  元
HK$ 127.5  






ISBN:9789571382166
  •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4.8 x 21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科學人文


  • 自然科普 > 天文學/地球科學 > 其他











    後疫情時代

    你如何重新定義人生?



    從45億年前行星撞地球

    到人類祖先邂逅繁衍

    哲學家帶你探索

    我們是誰?為何在這裡?



      你是什麼?顯然你是人類,科學家可以用家譜樹繪出你的祖先,但你也有其他身分。



      演化生物學家認為,在生命樹上,你是智人物種的一份子;微生物學家認為,你是一群細胞的組合,每一個細胞都可追溯到數十億年前的細胞祖先;遺傳學者則認為,你是基因複製機器,可以繪出你的基因歷史。



      但,物理學家則對你的身分提出截然不同的答案:你是一群原子的組合,每一個原子都有悠久的歷史,其中有些早在大霹靂時就已存在,有些則是恆星內核融合的結果。不僅如此,你大部分的原子在加入你之前,都曾是其他生物的一部分。因此由你原子的觀點來看,你不過是數十億年漫長旅程的一個小站。



      《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對你的超級大家譜做了跨學科的分析,一路直到宇宙大霹靂為止。你的家譜或許能查到驚人的祖先,而這個超級大家譜則有更精彩的故事,讓你不但能更深入了解自己是誰和是什麼,更能以全新的眼光看周遭的世界。你也會發現,所有為了讓你能夠存在人世間,而必須發生的偶發事件:恆星必須爆炸,地球必須在45億年前和6千6百萬年前分別遭到行星和小行星撞擊,微生物必須吞噬微生物,非洲大草原必須經歷氣候變化。當然,還有你的直系祖先,每一個都得相遇並交配。



      明白了我們的存在是多麼偶然之後,實在無法不覺得能夠成為宇宙一份子而感到幸運,因為世界有個偉大的宇宙計畫,能讓生命有意義,我們的存在視野也將因此更加寬闊,看待短暫人生的思考角度,也將不同。



    專文導讀



      苑舉正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名家推薦



      李家維 《科學人》雜誌總編輯

      寒波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黃貞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高涌泉 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鄭國威 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

      塔特索爾(Ian Tattersall)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起源榮譽策展人

      美國《科學》雜誌



    一致讚譽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過程當中,我不斷在思索人生的意義,以及生命的價值。閱讀本書,我瞭解人生的意義就是,不斷的探索我們的自然,要用最感恩的心情來面對疫情。病毒的出現不是誰的責任,而是演化中的一部分。本書的知識充實了我的認知,也提升了我的勇氣。──苑舉正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人類歷史跟真相一樣只有一個,介紹「人類大歷史」的書卻一本又一本。這麼多類似作品裡,本書作者不但是跨領域寫作的哲學家,還想帶你尋找生命的意義。寫起生物也有模有樣的哲學家,能帶來什麼別出心裁的視角呢?──寒波 「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



      你是不是也曾經想過,你從何而來?又將從何而去?當你年紀愈來愈大,是否就愈來愈不關心這些問題了呢?讓這本好書再次喚醒你沉睡的好奇心吧!來認識一下你有多麼滄海一粟的同時又有多麼的獨一無二。──黃貞祥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你是否疑惑自己來自何方,又要往何處去?或許你未曾想像過《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的觀點:以哲學家的眼光,觀察人類物質身分的種種層面。每一頁都有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彩觀點。──塔特索爾(Ian Tattersall)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人類起源榮譽策展人

    ?


     





    導讀? 我們為何存在?╱苑舉正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緒論? 你的多重身分



    第一部? 你古老的祖先

    第一章? 你的種族

    第二章? 你和我有關係

    第三章? 你有堅強有力的投擲臂

    第四章? 你在生命樹上的位置

    第五章? 你的性問題

    第六章? 你家譜中的尼安德塔人

    第七章? 你賴以生存的密碼

    第八章? 你的(外星生物?)根源



    第二部? 你的細胞層面

    第九章? 你很複雜

    第十章? 你的祖先很乏味

    第十一章? 你的細胞「室友」 ?

    第十二章? 你的「寄宿者」



    第三部? 你的原子層面

    第十三章? 人如其食

    第十四章? 你隨風飄揚的過去

    第十五章? 你的宇宙聯繫

    第十六章? 把你組合起來



    第四部? 你在宇宙中的位置

    第十七章? 你是基因機器

    第十八章? 你(僅僅)是生命的一部分

    第十九章? 你的許多來世

    第二十章? 你為什麼存在?



    謝辭

    注釋

    引文出處





    導讀



    我們為何存在?

    苑舉正 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2020年的春節,歲次庚子,迎來了國人最歡樂的佳節,也面對了新冠病毒的大爆發。這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球所有的人都面對了一個嚴肅的問題:生死。



      在防堵病毒傳染的過程中,我停下所有在教室的教學,改線上教學。教書方式的轉變,為我帶來了很多新嘗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有時間靜靜思考,我為什麼害怕病毒。這時,我有機會閱讀《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這本有趣,又有意義的哲學書籍。



      或許有讀者會認為,本書中90%的內容都在談,人之所以會演化成今天這個樣子的自然歷史,看不出來在什麼意義上是與哲學相關的?我在這邊向大家說明,為什麼這是一本很有意義的哲學書。



      我們哲學有三個最根本的問題:我從哪裡來?我往哪裡去?我是什麼?這三個問題很根本,使得學不學哲學的人,都必須嘗試回答這三個問題。



      《我們為何存在,又該如何定義自己?》這本書,就是從自然史的角度,回答這三個問題。



      本書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其中,自然史部分,佔據了90%,而解釋人存在,佔據了10%。兩者結合在一作,作者很巧妙的應用了一個哲學議題,也就是「忒修斯之船」(ship of Theseus)這個概念。



      「忒修斯之船」在哲學中討論的是「同一性」的議題。「同一性」的議題很有意思,可以直接用在我本人身上。比如說,每天早上我刷牙時,可以從鏡子中看到我自己。幾十年過去了,請問,小的時候的我,跟現在的我,長相已經伴隨歲月產生變化,但還是不是同一個「我」?



      「同一性」的議題,在我本人,跟演化出我這個人的自然歷史之間,搭建了一個概念上的橋樑。我成為今日的我,是怎麼來的?我過去是由什麼因素所組成,所演化的?未來,我又會朝哪個方向發展,以及變成什麼樣子?最關鍵的是,這些都還是我嗎?



      我們重視自己的認同,甚至歷史中曾經出現過追求純種的概念。我們喜歡在各種場合中,記錄著自己家庭的榮譽;我們有家譜,敘述自己的由來;先人的墓碑上,告訴我們,他們從什麼地方來。



      這一切都說明,我們很重視自己的過去,而且我們會強調,我們之所以與眾不同,就是因為我們的先祖們曾經做過顯赫的事業,達成重要的任務,甚至為國家、民族盡過心力。在對家譜的重視中,我們建立祖先的歷史。



      本書從科學的角度,說出了一整套令人無從拒絕,但是又有這麼一點遺憾的故事。本書所談的家譜,不僅是幾百年,甚至也不受幾千年的限制。這本書回溯到幾十萬年前,甚至上百萬年前,說明我們成為人的故事。在閱讀這一部分時,我發覺,時間在追溯我們的起源上,其實沒有什麼意義。



      我們不得不承認,七百萬年前,我們有可能跟猿猴的祖先,是同一個類種,然後進一步進化成今天這個樣子。不但如此,萬物在幾億年前,甚至幾十億年前,根本都是從原生細胞由來,所以我們與萬物原來是相同的。



      坦白說,我在閱讀這套自然歷史的過程中,不免有一些遺憾。我發覺,對於自己的現狀,不管是好,還是壞,其實都沒什麼意義,因為我的組成並不特別。我不但跟大家共有同樣的組織成分,而且從非常廣義的角度來講,萬物不再有動物,植物,甚至礦物的區別,因為我們都是看不到的原子、分子、核子所構成的。



      我承認,遺憾來自我的「人類中心主義」(anthropocentrism)。然而,這想法在科學的解釋中是站不住腳的。把時間拉長,我們就會發覺,人類能夠形成今天這個樣子,其中基因、氨基酸、蛋白質、核?酸、DNA,以及染色體,都發揮了非常關鍵的作用。本書告訴我們,不但人與萬物的分別很模糊,我甚至並不擁有我自己的基因。我的基因在運作的過程中,有自己立場,甚至還稱為「自私的基因」。



      本書不斷地挑戰,我到底是什麼?在書中,從家譜回溯到萬物存在,我發覺其實我是由極小的細胞所構成的。然後它又說,細胞是由更小的分子所構成的,接著它還說,這些分子的由來,不是地球原生的,而是來自宇宙的「汙染」。



      時間是生命形成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這一切都是以極其緩慢的速度發生,但是在宇宙形成的過程裡,我們會發覺,人不但渺小,而且人在形成的過程中,其實包含非常多的意外。我只能說,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我原先知道的實在太少了!



      透過分子生物學的理解,我們的血管其實不只是單純的輸送血液而已。它的複雜功用,綜合了燃油管、水管、建築材料管、氧氣管、排氣管,甚至包含了汙水處理系統。



      你也許不知道,人的形成是多麼的偶然,以及多麼的幸運。我們有投擲臂,使得我們在所有的動物中脫穎而出。我們有發聲器,以致於我們可以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做直接的溝通,而結果是,人跟人之間產生的信賴感。



      我們甚至不知道,糞便裡頭包含了非常重要的腸道微生物。這些微生物聽起來很髒,很可怕,但是做夢都想不到,有一些可以解決脫髮的問題,也可以為我們解決體重過重的問題。大自然的奧妙,不是我們所能夠想像的。



      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我以前認知尼安德塔人是一種已經滅絕的人類,但是萬萬沒有想到,有許多人身上有尼安德塔人的基因。同時我們對他們不但不應該排斥,還應該感恩。沒有他們的先行離開非洲大陸,適應其他地區,我們在入住這些地區時,會遭遇到更多的困難。透過他們已經適應的基因,讓我們具有更多生存的機會。



      最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所有的生物不但都是來自於原初的共同祖先,也極有可能是以分子的狀態存在於地球形成的初期。這些分子開始是沒有生殖能力的,然後從無性到達有性。至於說,人類對於性別那種介於兩性的認知,相較於自然所產生的性別種類,實在是小巫見大巫。總而言之,這本書告訴我,人類發展的自然歷史裡,包含了太多的新知,多到讓我不得不思考起宗教的問題。



      從宇宙的大爆炸到地球的誕生,從物種的演化到人類的出現,從我們的共同祖先到我坐在書桌前,這一切都是隨機的嗎?還是說,有一個創造者,祂提出有秩序的規劃,而我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作者對於這個神學問題,並沒有回避,但是他並不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透過信仰可以回答的問題。他告訴了我們一個很重要的知識態度:我們應該持續求知。



      當我們在研究家譜的時候,我們可以進一步問,我們更早的祖先是什麼樣?當我們仿佛有了一個答案的時候,我們馬上可以進一步問,他們的祖先是誰?這個問題可以反復不斷地問,甚至可以問到在大爆炸之前的宇宙!



      這種不停發問的態度,強調兩點:第一、我們應當對於知識有一個不停止,勇敢求知,不停止探索的精神。第二、當我們問,自己是誰?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我們必須接受人類的自然歷史。同時,我們在接受它時,要心存感激地告訴自己,我們多麼幸運!



      沒有這麼幸運,我們不會在長達幾十億年的演化中,極其偶然地成為現在這個樣子。對於這一點,我們要對於整個宇宙發生的秩序,表達最深刻的謝意,同時也要以最虔誠的心情,繼續面對我們作為一個生物物種所應當面對的演化。



      在新冠病毒肆虐的過程當中,我不斷在思索人生的意義,以及生命的價值。閱讀本書,我瞭解人生的意義就是,不斷的探索我們的自然,要用最感恩的心情來面對疫情。病毒的出現不是誰的責任,而是演化中的一部分。本書的知識充實了我的認知,也提升了我的勇氣。



      我在新冠疫情中,充分地體驗出,生命的價值就是把握當下。從閱讀本書,我體會出,「我從哪裡來,與我將往哪裡去」的答案,有兩種認知。從自然史的角度而言,我從分子的結合,逐步演化而來;在我生命的最終一點,我將受到分解的過程,又化為分子,回到自然。



      然而,從我生命的意義而言,我能夠活在當下,是很獨特的。我生命的意義就是,在我擁有完整的意識中,我積極地做出人生的規劃,實現我的目標,完成我賦予自己的使命。強調我的普遍性與獨特性,是我閱讀本書中所得到的最大的收穫。



      我以非常誠摯以及興奮的心,向國人鄭重推薦本書。

    ?




    其 他 著 作
    1. 善用悲觀的力量:培養逆境抵抗力,放大簡單的快樂,打破不滿足的慣性(《沉思錄》實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