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愛的科學實驗

愛的科學實驗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383352
泰•凱勒
黃意然
台灣東方
2020年7月01日
107.00  元
HK$ 85.6  






ISBN:9789863383352
  • 叢書系列:青春悅讀
  • 規格:平裝 / 312頁 / 14.8 x 21 x 1.5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美國
    青春悅讀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故事/小說 > 溫馨勵志












    【今夏必讀的STEAM小說】

    蛋會破碎,可是希望不會破滅

    以最科學的步驟,探尋最不可能的奇蹟

    ?

      娜塔麗的媽媽是一位植物學家,對研究和生活充滿熱情,認為科學就是生活,科學就是提出問題和尋找答案。她媽媽曾為了觀察植物四處旅行,之後將心得寫成《如何栽種奇蹟》出版成書;但現在卻足不出戶,有時甚至整天不下床。身為心理治療師的爸爸向娜塔麗說明,媽媽只是需要一些時間恢復。不過,娜塔麗卻覺得媽媽不在乎她了,她心想,她和媽媽共同栽種的鈷藍蘭花枯死了,只要讓媽媽再次看到用奇蹟栽種的鈷藍蘭花,就能夠拯救媽媽。

    ?

      娜塔麗一邊運用科學過程技能中的觀察、提問、調查研究、提出假說等步驟,一邊想著要如何帶媽媽去新墨西哥州,親眼看到在不可能的困境中倖存下來的鈷藍蘭花,以拯救她脫離低潮。但旅行的錢該從哪兒來?當娜塔麗的科學老師鼓勵她報名「雞蛋自由落體大賽」,第一名可獲得五百美金時,她認為這也許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完美方法。

    ?

      於是,她邀請好友特薇格和科學天才達里加入,非奪下冠軍不可!有了朋友的協助,娜塔麗開始了一段令人興奮的旅程,她發現了希望、愛與奇蹟的科學!這一連串的科學過程,讓她和朋友、家人產生了什麼變化?她真的可以幫助娜塔麗找回從前的媽媽嗎?

    ?

    得獎紀錄

    ?

      ★已經賣出德國、義大利、羅馬尼亞和土耳其版權

      ★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臺(NPR)年度優良讀物

      ★《科克斯書評》年度最佳書籍

      ★芝加哥公共圖書館年度最佳圖書

      ★美國Brightly親子閱讀網站當月最佳童書

      ★書單雜誌當月最佳讀者選書

    ?

    媒體好評

    ?

      ◎要寫青少年心情變化的小說不容易,要帶進一點有用的知識更不容易。本書用科學競賽為經緯,教了孩子一些邏輯思考的方式。──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

      ◎當娜塔麗的韓國血統及文化傳統被敏感的探索,正是憂鬱症的核心議題。──出版人週刊

    ?

      ◎對心理疾病的同理曙光影響了廣大的群眾。──柯克斯書評,星級推薦

    ?

      ◎一個充滿希望的迷人故事。──美國Brightly親子閱讀網站

    ?

      ◎娜塔麗學到人們和雞蛋一樣脆弱,都需要被支持和保護,才能避免因跌倒而破碎。一個用現實主義和同理心探討父母憂鬱症的情感故事。──學校圖書館期刊

    ?

      ◎除了和STEM有明顯的連結外,作者的層次使故事平易近人,以科學實驗作為精心安排的隱喻,修補舊友誼和建立新交情的主題,以及一位讓人更有自主能力的教師……一個充滿溫馨與行動的迷人故事。──書單雜誌,星級推薦

    ?

      ◎娜塔麗的敘述非常吸引人,她在家裡的掙扎以及和同儕之間的衝突聽起來很真實。──Deborah Hopkinson,獲獎作家

    ?

      ◎鼓舞人心、溫馨感人。──Melissa Savage,《Lemons》的作者



      *無注音

      *適讀年齡:9歲以上


     






    步驟一:觀察





    導讀

    ?

    即使日子有些難受,仍舊可以因愛並肩而行

    洪蘭(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

      臺灣給青少年看的書不多,談到家裡有憂鬱症親人的書更少,但是這方面的知識很重要,所以我放下譯了一半的書,先替這本書寫導讀。

    ?

      初看這本書時,有點摸不著頭腦,因為它是以一個中學生寫日記的方式來呈現,所以都是以「今天」發生了什麼事為開頭,沒有了前面的說明,你得一邊看,一邊猜。但是很快的,你就了解了:一個七年級的女孩娜塔麗,在學校功課不是很好,人際關係也不是很強,在這個半大不小,生理心理都在轉換的時期,偏偏家裡出了問題,心事沒人可以訴說。

    ?

      本來她們母女很親密,女兒放了學就到媽媽的實驗室去,穿上媽媽助理留下的白色實驗衣,一切都模仿媽媽。現在媽媽突然變了,不下樓、不上班,也不跟孩子說話,這令娜塔麗陷入了惶恐。在這個非常需要大人指引陪伴的時刻,領航員不見了,爸爸好像也不能發揮什麼作用。書中點出一個重點,即在家中發生變故時,大人最不可以做的,就是逃避現實,不跟孩子談話。

    ?

      曾有一個五歲的孩子,爸爸突然過世,媽媽把他寄放在外婆家,自己去處理喪事。等到喪事辦完把孩子接回來時,孩子發現爸爸不見了。媽媽認為他還小,總是避免這個話題。沒想到這個孩子把爸爸的不見歸因到自己不乖,因為那天早上,他不肯上幼兒園惹了爸爸生氣,他以為是這個原因讓爸爸不見了,所以他生怕母親也會突然不見,產生了強烈的不安全感。幸好五年級時,碰到一個好老師,親師的通力合作才將這個孩子導回正途。

    ?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此危機其實是常態,美國股王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正確的評估真相,然後著手面對它。」逃避或否認不能解決問題。很多人以為假裝沒事就是保護孩子,以為這樣孩子就不擔心了。其實這樣孩子更擔心,因為他們會把原因歸就到自己身上,產生內疚,傷害更重。

    ?

      那麼娜塔麗的媽媽得了什麼病呢?書中未明確說明,但是從娜塔麗的描述讀者可以猜出,本來對植物狂熱的媽媽現在放任溫室的花草枯死,生活的一切都對她沒有了意義,應該就是憂鬱症了。書中描寫了一些憂鬱症的症狀,但是沒有提到母親如何對抗憂鬱症,只說最後去找了心理醫生。以故事時間看來,母親的病從八月一直拖到隔年第二學期結束,實在拖太久了,但中間的過程就是本書的重點:孩子寒冬夜闖母親的實驗室,想去偷種子來培養出母親最愛的藍色蘭花,讓她重新找回生命的活力。

    ?

      我原本希望作者能多著墨一點母親如何從憂鬱症中走出,不過透過這個故事,多少可以讓我們對憂鬱症有初步的同理。正如作者在書的最後寫道:憂鬱症不是禁忌的字眼,它不可恥。是的,憂鬱症有基因上的關係,也有荷爾蒙、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的關係,它就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是一種病,不該被汙名化。

    ?

      要寫青少年心情變化的小說不容易,要帶進一點有用的知識更不容易,而本書用科學競賽為經緯,教了孩子一些邏輯思考的方式,如娜塔麗做什麼事都先寫計畫,包括侵入她母親的實驗室。其實計畫非常重要,它是做科學研究的第一步,周慮的思考對做任何事都是必要的。

    ?

      對於美國學校上課的情形,臺灣的讀者或許不那麼熟悉,但是可以感受到一點:他們沒有升學考試的壓力,為什麼看起來也不是活得很快樂?娜塔麗不快樂,她的好友特薇格也不快樂,這說明了家庭對孩子的重要性,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不是物質上的享受,而是一個溫暖的家。

    ?

      書中還點出另一個重點,就是青少年最怕沒有朋友、被排斥、被拒絕。所以當比賽輸了以後,她們彼此第一句話竟然是「我還是不是你的朋友?」。或許父母不要太苛責孩子的成績,多給他一點時間讓他交到知心的好友,這是幫助孩子度過尷尬青春期最好的良藥。

    ?

      這本書讓你在平淡無奇的生活中,看到人生的真理。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