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台灣史論叢 教育篇】

帝國的學校•地域的學校【台灣史論叢 教育篇】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04030
許佩賢,周婉窈,北村嘉惠,若林正丈,吳密察,洪郁如,藤井康子,鄭麗玲,吳文星,駒?武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20年7月27日
217.00  元
HK$ 195.3  






ISBN:9789863504030
  • 規格:平裝 / 464頁 / 14.8 x 23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日據時期











      學校──帝國與地域社會重要的接觸地帶。



      台灣在日本帝國統治下所建立起來的近代學校體系,一方面是「帝國的學校」,作為統治的工具,為帝國培養適合殖民地統治的人民;同時,也是「地域的學校」,根植於地域社會,不僅是個人自我實踐乃至社會上升的階梯,也承載著台灣人追求知識與文明、自由與夢想的渴望。



      從公學校到台北帝國大學,在日本殖民地時期所創設的學校,雖然為台灣社會近代化或工業化培養了重要人才;但是,這裡的近代化事實上與否定、破壞承繼自祖先的語言、歷史、文化兩者互為表裡。



      如何將這些「帝國的學校」反轉為「地域的學校」,是台灣知識分子一百年來堅持的夢想。林茂生所說的,教育是要「讓每一個人從內在充分發展」,即使到現在也是重要的提醒。本書透過10篇論文,回顧日治時期台灣教育的歷史,期待和讀者一起重新思考近代教育的本質。

    ?


     





    總序:為台灣學研究奠基�王泰升

    編輯凡例

    作者簡介

    圖表、附錄目次



    導論/許佩賢



    第一章 日治初期公學校的成立與地方社會/許佩賢

    一、前言

    二、公學校設立時的經費問題(1898-1899)

    三、學校與地方社會的仲介人:學務委員

    四、學校的營運

    (一)八芝蘭公學校

    (二)大稻埕公學校

    五、結論



    第二章 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台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周婉窈

    一、前言

    二、「國語」教科書的起源及其概況

    三、第三期公學校國語教科書的內容梗概

    四、實學教育的「內地」淵源

    五、國語讀本中的實學知識

    六、國語讀本中的台灣鄉土教材

    七、鄉土愛與國家愛

    八、結語:關於近代教育、國家認同與台灣意識的一些觀察



    第三章 蕃童教育所就學者增加的具體情況:以臺灣總督府的督促就學及其現實基礎為中心/北村嘉惠著,郭婷玉譯

    一、前言

    二、就學率「上升」的實際狀況

    (一)蕃童教育所的設置狀況

    (二)學齡兒童、就學者、不就學者的概念

    (三)畢業率的變遷

    (四)中途退學的狀況

    三、督促就學的辦法

    (一)掌握不就學者

    (二)督促出席的各種辦法

    四、蕃童教育所的財政基礎

    (一)教育所的預算與營運

    (二)「教育振興之基礎」─附屬實習園

    五、結論



    第四章 總督政治與台灣本地地主資產階級:公立台中中學校設立問題(1912-1915年)/若林正丈著,許佩賢譯

    一、前言

    二、台灣漢族本地地主資產階級及其教育要求

    (一)台灣本地地主資產階級的形成

    (二)中學校設立運動關係者的分析

    (三)本地地主資產階級的教育要求

    三、公立台中中學校設立的經緯及其背景

    (一)設立之前的經緯

    (二)總督府案決定的背景

    四、結語



    第五章 殖民地出現了大學!?/吳密察

    一、前言

    二、殖民地台灣的學校教育之發展

    三、台北帝國大學的成立

    四、台北帝國大學之實際狀況

    五、結語



    第六章 學歷.女性.殖民地:從台北女子高等學院論日治時期女子高等教育問題/洪郁如

    一、前言

    二、日本女子高等教育設置之經緯

    (一)近代日本女子高等教育特徵與「女子專門學校」

    (二)殖民地社會變化與女子高等教育需求產生

    (三)以日人為主體之設置請願運動

    三、女子高等教育與殖民政治的關係

    (一)教育資源分配之順位

    (二)歐美派官僚的角色:以杉本良為中心

    (三)「私立官營」的折衷形態

    (四)專門學校升格問題

    (五)中等教員資格與戰爭需求

    四、殖民地女子高等教育的意義與影響

    (一)女子高等教育的機會提供

    (二)學歷的地位表徵功能

    (三)「學院」教育之文化意義

    五、結語



    第七章 台南高等工業學校之誕生/藤井康子著,郭婷玉譯

    一、前言

    二、接下來就是工業時代了:高等工業學校創設的社會背景

    (一)從農業、商業轉向工業:產業政策的轉換

    (二)高等教育機構的重新整編

    三、為了讓工業興盛起來:台南高工創設之經緯

    (一)設立的藍圖

    (二)高等工業學校創設相關人士的想法

    四、日本人為了日本人而設立的學校:台南高工的社會機能

    五、結語



    第八章 戰爭動員下的中等工業教育/鄭麗玲

    一、工業技術統制法規與產業因應之道

    (一)戰爭動員法令

    (二)政府組織改造與產業因應

    二、國家總動員下工業學校的擴增

    (一)州立工業學校

    (二)專修工業學校、工業專修學校與商工專修學校

    (三)工業技術練習生養成所與私立工業學校

    (四)《學校卒業者使用制限令》與學徒勤勞總動員

    三、學生動員與就職關係

    (一)1945年度台北工業學校動員統計

    (二)官、軍、民、學聯繫的動員樣貌

    四、結論



    第九章 殖民教育與新社會領導階層之塑造/吳文星

    一、前言

    二、殖民體制下之菁英教育

    (一)殖民教育制度與菁英教育

    (二)主要的菁英教育機關及其學生素質

    三、留學教育與社會菁英

    四、菁英教育接受者之家庭背景

    五、社會領導階層學歷背景之變遷

    六、結論



    第十章 殖民地支配與近代教育:一個台灣知識分子的足跡/駒?武著,許佩賢譯

    一、前言

    二、殖民教育與近代教育之間

    (一)1900年代

    (二)1910年代

    (三)1920年代

    三、殖民地支配與教育研究

    四、出現在眼前的暴力

    五、結語



    延伸閱讀書目/許佩賢

    索引





    總序



    為台灣學研究奠基

    王泰升(臺大講座教授兼出版中心主任)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秉持「將研究回饋到教學」的理念,不斷鼓勵研究有成的學者,編寫可引導莘莘學子進入學術殿堂的教科書。尤其為了彌補來自外國的教科書,較難周全地顧及本國人文社會環境之憾,特別期待能出版一套有關台灣歷史的叢書。讓台灣本地生易於將整個人類的經驗,融入其所身處之台灣的歷史及社會脈絡中,外地生易於認識台灣經驗在全球社會中具有的獨特性,亦即通過在地化而提升國際化。



      新興的台灣史在敘事架構上,原即不執意於僅做斷代史,復因許多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者,為探求其專業領域的歷史而投入台灣史研究,從而在通史之外發展出更具深度的專史。有鑑於此,作為學術用書的這套「台灣史論叢」,擬以單一的學術領域,或內涵豐富的特定專題,進行分冊。一方面藉由多學科及多面向的探究,描繪出更細緻的台灣整體歷史圖像,以拓展史學研究者的視野;另一方面提供台灣人文社會科學界,於運用台灣的素材建構學術論述時,所亟需之台灣史基礎知識,裨益於人文社會理論的在地化。再基於將學術作品推廣至一般社會生活的宏願,期盼以這樣的跨領域研究,形塑台灣新文化!



      這套「台灣史論叢」的出版契機,來自2018年台大教務處運用教育部經費,支持出版中心所提出的「優質教科書出版計劃」。在最初的發想階段,承蒙劉翠溶院士、謝國興教授、張隆志教授殷切指導,湯世鑄總編輯為多面向的考量,方見其端倪。按台灣學界自1970年代,尤其是1980年代起迄今,在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各層面,已有豐碩的研究成果。本論叢因此擬委請學有專精的教授擔任各分冊主編,就特定的領域或專題,應論述上之需,匯集其個人所撰寫、或學界眾人所發表的相關論文,串連成一書,以詮釋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的發展歷程。有幸邀集來自國內外、任教於各教學或研究機構的學者:王泰升、李文良、呂紹理、吳叡人、吳聰敏、洪郁如、范燕秋、許佩賢、許雪姬、黃美娥、張隆志、詹素娟、劉益昌、劉翠溶、薛化元、謝國興(依姓名筆畫排列),擔任各分冊主編。由於在眾多高品質的學術論文中,僅能納入少數與本論叢之編寫目的、各分冊之核心論旨最為接近者,故為彌補這項缺憾,各分冊都列有「延伸閱讀書目」,以幫助讀者對各分冊所涉議題有更廣泛的認識。本論叢之完成有賴出版中心整個團隊的通力合作,在行政人員提供堅實的支持下,幾位編輯承擔起接洽各選文作者、全書格式一致化、編排索引等繁雜但必要的工作,並由專人負責向學界及社會大眾行銷。



      本論叢初步展現台灣學界,數十年來針對台灣歷史及人文社會所為的學術累積。個人才具有限,忝為叢書的策劃,有緣跟國內外的主編、作者及出版中心同仁,一起為台灣史與台灣學研究的奠基工程,貢獻一份心力,甚感幸運與榮耀。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