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自在自得,笑看人生
說起吳玲瑤,許多響亮的頭銜就會在人們的腦中一長串地排列出來: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創會副會長、北加州華文作家協會會長、海外華文女作家第十屆會長、海外最受歡迎的暢銷女作家、幽默文學作家……等等。這些都是我未曾見過吳玲瑤本人時,對她最初的印象。等到與她見面相處之後,發現,這些頭銜無法完全代表玲瑤本人,她本人比這些有趣得太多。
圓圓亮亮的大眼睛、開朗的笑容、俐落的動作,讓人感受到她有顆歲月不染的赤子之心,展現於外的,便是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的外表;而最吸引人的,是她迷人的內在性格。
2014年我們一起參加海外華人女作家協會在廈門舉辦的雙年會,會後安排了旅遊。為了遊覽隱藏在懸崖峭壁上的甘露寺,我們努力地爬著陡峭蜿蜒美麗的山路。大夥自然結伴成三三兩兩一堆爬著走著,一邊喘氣一邊聊天。我與兩三位同伴先到達上面寺院,一邊喘息一邊往下望,我發現不遠處的玲瑤隻身一人左顧右盼地賞景,臉上帶著微笑悠閒地走著,一副自得其樂的模樣。走著走著途中遇到了同團三五成群的隊友,她也瞬即融入其中談笑。她大概又說了個笑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之後,她又自然地起身,繼續孤身上路賞景。那一刻我發現,人緣相當好的玲瑤,不僅能眾樂樂,也能享受獨樂樂。
知名大陸小說家方方曾在給我的來信裡寫道:「在美國,我只在舊金山待兩天半,跟同學一起去了優詩美地,在玲瑤的安排下,觀看了十七英里風景,還去了一家高爾夫球場參觀。玲瑤手藝高段,專門做了台灣的那種糯米團(我還叫不上名字)給我們吃,好吃極了!她是我見過的所有女人中活得最自在最幸福最有運氣的一個。」
喜愛美食,也善於烹飪美食,並樂於與朋友分享;喜愛和朋友相聚,也能享受獨處之樂。玲瑤就是這樣一個活得十分自在自得的女人。
這份自在自得的天性,讓她笑看紅塵眾生,皆能看出其中的趣味盎然,並把這種種趣味記錄下來,寫成一篇篇讓人看了笑中有淚、淚中帶笑的幽默文章。
玲瑤的文章裡許多幽默的菁華,都來自於她對周遭人事物的實際觀察。種種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瑣事,經過她獨具的慧心,敏銳地感受和擷取,再以充滿寬厚風趣的口吻娓娓道來,充滿了人生的珠璣與豁達。這本《幽默過日子》收錄了吳玲瑤對芸芸眾生的日常生活的觀察和看法,並以特有的「吳玲瑤式幽默」呈現,讀了令人捧腹大笑之餘,更能靜下心來思索:身為凡夫俗女的我們該如何面對生活中大大小小的苦惱,幽默地過日子。以下節錄幾段,特別能表現玲瑤的慧黠和詼諧——
身為電腦工程師的妻子、和ABC孩子的媽媽,玲瑤對於夫妻間的相處和親子之間的衝突,著墨最多也最精采。比如在〈機智的對答〉一文中寫道:「鄰居一位太太一直嫌先生小氣,不肯帶家人出去旅行,遊說了半天,先生仍不為所動,還對她說:『幹麼花那個冤枉錢,買本旅遊雜誌看看,又開眼界又省錢。別瞎想了,快去買菜做飯吧。』妻子不知道哪來的靈感,馬上回答:『買菜?幹麼花那個冤枉錢,買本菜譜看看,不也是又開眼又省錢嗎?』」
在〈就是愛瞎拚〉裡也有一段精采的描述:「她的先生說旁人看到他們夫妻出門總是幸福地牽著手,其實真相是:一旦丈夫放開手,太太就會跑去買東西。先生想起大學時經濟課上老師教的,和女朋友逛街,女的盯著一個東西超過一分鐘,男的就買了下來,這個東西算是奢侈品。繼續逛又盯著另一樣東西,這女朋友就是奢侈品。」
關於親子間的代溝和磨合,以下幾段可說是拍案叫絕。
在〈孩子說真話〉裡:「一次和女兒在廚房洗碗,忽然傳出打破碗的聲音,兒子馬上從另一房間說:『一定是媽媽打破的,因為沒有聽到罵人的聲音。』」
〈代溝深幾許〉一文中:「孩子問爸爸:『你現在有微信嗎?』得到的回答是:『你這孩子天天跟我唱反調,我能有什麼威信?』如果是隔代,誤會更大了,孫子說生日時想要有蘋果七代,爺爺拎回七袋蘋果。孫女花了近百美金買了件破乞丐牛仔褲,說什麼越破越好,一個洞表示時尚,兩個洞是潮流,三個洞最個性,讓阿嬤幫忙洗褲子時,卻把洞全給補起來了。」
對中老年人十分熱衷的同學會,在〈參加同學會〉一文中有幾處活靈活現的描寫,直接戳中讀者的笑點:
「聽一位先生講參加同學會的經歷,非常離奇。他走進餐館後卻一個都叫不上名字,以為自己是失憶一族,責怪自己當年蹺課太多。等吃完飯才發現,自己走錯包廂了。」
「茱蒂曾經激動地告訴我們說,她五專的一位同學千辛萬苦找上她,她一向自認有好記性,見了面卻發現許多事還真記不得。不過兩人聊得好開心,感嘆說:『友情真可貴。』幾次接觸後,對方還為她健康著想,推銷她購買昂貴的保健品。在花了一大筆錢之後,茱蒂的感嘆變成:『友情可真貴。』」
在世事變幻莫測的現世之時,玲瑤的作品撫慰了許多焦慮憂愁的靈魂。讀了她的文章,在當下會心一笑(或大笑)之後,突然會有種心安的感覺,那種心安來自於你能隨即領悟,原來這世上和你有一樣的尬尷、困境、煩惱的人,並不在少數,你不是那唯一孤獨、難過的人,問題也不是出在你身上,而是,那些種種,其實就是人生。不妨跟著玲瑤,一起笑看人生。
?
■吳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