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尋常的社會設計:一位任性社會學者的選物展

尋常的社會設計:一位任性社會學者的選物展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838832
鄭陸霖
雙囍出版
2020年8月12日
140.00  元
HK$ 119  






ISBN:9789869838832
  • 叢書系列:雙囍文化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5 x 21 x 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雙囍文化


  • 社會科學 > 總論











    拿起工具,成為更完整的你!

    更完整的自我啟蒙,複數思考的新視野

    在「設計當代」中尋找人類的新座標

    一位到地的社會學者,一個道地的設計世界觀



      「關於設計,關於社會,關於身體。」

      「一篇篇由人與物所交織投射出的迷人史詩」



      尋常的社會設計,是小寫的,是普遍存在的,不是設計的一個支系或是派別,而是對設計的一種立場與態度。在設計時代的當下,以複數思考的慧眼,走出集體遮蔽的陷阱,與更寬廣的物我關係聯結。並且召喚被我們遺忘的身體性,完成當代的再次啟蒙。



      「物」與「人」無法分割,並且都存在於複數的網絡關係中,才能順利發展。本書作者Jerry鄭陸霖細說從頭,自人類先祖走下樹梢腳踏實地開始推演,在人類進化的各個階段,找出了相對應的工具:榔頭、地圖、地球儀與手推車。每種工具不但標識了人類演化進程的座標,甚至得到了一個結論:「不是人創造了工具,而是工具創造了人」。物與人的密不可分,維繫到當代。智慧型手機,穿戴裝置,掃地機器人等在日常中舉足輕重,甚至5G物聯網時代即將到來。在相信工具所帶來的進步同時,也需要重新檢視「物」與「人」的關係,由外而內以複眼觀看世界。



      《尋常的社會設計》全書分為三部──

      第一部 設計人類學:一個工具,一個座標


      重寫人類歷史,一字一百年,一個「人與物」交織而成的史觀。

      以榔頭,地圖,地球儀,手推車等工具,標誌出人類在各個演化階段的座標。

      不是人類打造了工具;而是工具創造了人類。



      第二部 古典社會學家在「設計的」當代:群與複數思考

      重寫三位古典社會學家:孔德,涂爾幹,韋伯,運用他們的學說與主張在「設計的」當代中操作,我們會發現這些社會學先趨們是否生錯了年代?

      穿戴裝置,社群軟體,智慧型手機諸多設計產物誕生後,社會學者是否如虎添翼了呢?



      第三部 DXS實驗室筆記:在複數的軌道中試圖著陸

      歷經了人類演化與複數思考的建構後,敘述回到了自身,重新召喚被忽視的身體性。在尋常的生活裡,在閱讀的脈絡中,在孕育萬物的風土之間,我們都是地上的繁星。

      拿起工具,成為更完整的你。

      

      由尺度巨大的人類演化到援引古典社會學家學說在當代應用,最後回歸到日常,在層層遞進的文字之中,一個到地的社會學者展現了一個道地的設計世界觀。張開群學的複數之眼,按圖索驥找尋自我的、群體的座標,最後,不要忘了:



      拿起工具,成為更完整的你!



    本書特色



      我們都是地上的繁星,我們都是啟蒙的叛逆之子。人終究在群體之中,個體意識的覺醒之後,我們還需要突破集體遮蔽,由外而內關照個體與世界的「複數思考」。也正是《尋常的社會設計》所強調的,只有在複數思考之下,才有機會在設計的當代中,成為地上的繁星,閃爍著生命的光輝。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序──

      詹偉雄(《數位時代》創辦人)〈與時代擒抱,在深夜〉

      李明璁(自由學者,作家)〈從新丈量我們與物的距離〉



      跨界複數推薦──

      太刀川英輔(社會設計事務所NOSIGNER CEO)

      吳嘉苓(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李取中(《The Affairs週刊編集》總編輯)

      官政能(實踐大學設計學院榮譽講座教授)

      周奕成(大稻埕國際藝術節發起人)

      鄭慧華(獨立策展人)


     





    推薦序一小序──與時代擒抱,在深夜!撰文詹偉雄

    推薦序二重新丈量我們與物的距離撰文李明璁

    序曲:一位任性社會學者的選物展




    第一部?? ?設計人類學:一個工具,一個座標

    榔頭:最初的工具與完整的人

    地圖:空間的資訊工具與人造的文化環境

    地球儀:人與萬物的星球故事

    手推車:巨大的系統與獨處的自由

    再一次,親近工具!「人類設計學」旅途的著陸結語



    第二部?? ?古典社會學家在「設計的」當代:群與複數思考

    ?重訪孔德

    (壹)一場未竟的哥白尼革命

    (貳)個體時代的群學肄言

    ?涂爾幹的群學心法

    (壹)視社會如物

    (貳)視物如社會

    ?韋伯讀心術

    (壹)理性的激情之旅

    (貳)感性的與物共舞



    第三部?? ?DXS實驗室筆記:在複數的軌道中試圖著陸

    殘破世中無愧的美麗事

    設計,東西的誕生

    那些足以成為尋常的新奇

    從Kindle電子書的Page Flip看兩種「脈絡」觀的典範更替

    從達蓋爾到全球影像場景

    稻地展的幕前話幕後事(寫於二?一八年十月稻地設計展後)

    啤酒、玉米與在地媽媽:一則「社會設計」的小故事

    讓條路給我們的孩子:為了這個城市的未來!

    跟尼采一起登山(或下山):成為更真實的你

    看地上的繁星(作為終章也是緣起)



    謝辭





    推薦序一



    小序──與時代擒抱,在深夜!

    撰文詹偉雄(《數位時代》創辦人)




      與這本書的作者陸霖結緣甚早,少說也有十七、八年,他是當年部落格年代裡,書寫得極度勤奮的作者之一,我在擔任《數位時代》創刊總編輯的期間,希望找一些新鮮的寫手──不只是寫作筆法新穎,最好是生活和眼界也要能在光年之外的那種──來擔任專欄作家,因而結識了陸霖。



      人稱Jerry的陸霖,在網路上開了好幾個部落格,他在美國杜克大學的博士論文寫的是Nike製鞋產業的商品鍊,經濟社會學是他的本行,但遭逢新興到來的網路年代,顯然有更多的事物(譬如新科技硬體、繪本、物我關係與道德經濟學)吸引著他,以他在部落格上頻繁貼文的頻率,可以想見,深夜Jerry的書房桌前,好幾台螢幕繽紛起舞,思緒和比喻如同Akira光明戰士摩托車隊的引擎般,轟隆隆向前擂動。



      那個光景很是吸引我,我在他身上彷彿看見了美國《連線》(Wired)雜誌創刊時期的那種樣態,一種把科學知識和人文關懷結合起來,而且在自身的生活中活出完全不一樣行事曆的那般數位時代風範,因此,我在自己的專欄裡寫了一篇文章〈一個人,與一個時代〉,紀念著我當時的激動以及我們的友誼。



      當時間軸挪移到我們的後中年,陸霖與我的生活都經歷了戲劇性的變化。我在二?一二年因為健康緣由退休離開職場,而陸霖則約莫在前後沒多久離開了中央研究院社會所。揮別學院,對他是個嚴肅的考驗,終於,思想得以自由,可以自己作自己想作的研究,如同猛禽的幼鳥初識天空,但另一方面,失去可預期的、穩定的收入,不免讓快意翱翔兩三趟飛行後,終得回返落地的老鷹,心生躊躇。



      但意外或也不意外的是:陸霖創業了,他在他成長的台北大稻埕老社區邊上,開了一家繪本屋,佐以妻子英語教學的才華,他成了服務業老闆。離開中研院前,他投注在設計社會學的心血不少,算是台灣最寂寞的設計社會學者,因此,不意外地,他又在新據點──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教起書來,相較於理論思考的中研院,實踐大學的工作顯然「實作感」更強,又過了一陣子,他居然也和我一齊爬起山來,他的第一座百岳就是北大武山,接著又爬了一日陡上陡下一千七百公尺的志佳陽大山。



      陸霖是一個天生的社會學家,我是這麼認為:相較於很多學者,他們的學術像是一份理性的工作,上班與下班的生活內容可以截然二分,他的社會學關懷比較像是生命召喚,無時無刻不感覺到社會與他一齊呼吸,如果我猜得沒錯,他渴望一個「有機連帶」(organic solidarity)非常強勁的社會,其中的人們熱中於分享彼此的價值信念,強健的成員可以拉落水的成員一把,而社會也會生長出一種遠遠超乎個人的凝聚力,隨時把分裂的世界力挽狂瀾一下。



      當他進入設計社會學的領域,對於上個世紀日本的民藝思想家柳宗悅非常神往,他看重那些完全不現名號的設計工匠所做出的生活器物,因為在那種關係中,「有機連帶」發揮著不假言詮的作用,社會帶著迷人的甜味;另一方面,他也對西方思想界裡「物件導向」的思維很感興趣,在這種想法裡,比較認為是人類的工具造就了現代人,而不是人為了整全他自己,才發明了工具,這是一種倒轉過來的透視,對習慣性地以人為中心、囫圇吞棗看文明的台灣,頗有啟發作用。



      我們都快走完中年了,也都在生命蠟燭搖曳之年,感受到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的召喚,就我自身的感受來分析,應該與我們不約而同都遭逢到身體的病痛有關,這倒不是說在海德格的學問中感受到生命即將消逝前的慰藉,而是當身體與世界的感應之門在某個關鍵片刻(疼痛到來之際?)被打開之後,人生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年少時並不完全明白「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是什麼意思,但中年後的人生,卻使我們的肌肉與神經對著萬物開始敏感起來,而且有著一種詩意的領悟。



      一九三○年,德國文化部長格里姆(Adolf Grimme)寫信給海德格,邀請他由弗萊堡大學轉職到首都的柏林大學擔任哲學教授,對尋常學者來說,這是一樁莫大的榮耀,十九世紀初的普魯士大哲學家黑格爾,就是由鄉下大學轉到柏林後,開始聲名大噪。但是海德格卻拒絕了,而且還寫了一篇文章〈創造性的地景:我為何選擇留在鄉間〉,作為解釋與答辯。有趣的是,海德格專論存有的哲學著作十分晦澀難讀,但是這篇散文,卻很清晰澄明地解釋了什麼是「在世存有」。



      當時的海德格,居住在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黑森林的鄉間,他的山間小屋,是他思考與研究的居所,夏季與冬天,都常有觀光客來此鄉間瀏覽壯美的地景,但他卻這麼說:



      嚴格說來,我從來沒有觀察過這片地景,但我經驗著它每一小時的變化,無論是在白晝與黑夜,或季節變換的盛大到來與逝去中。森嚴的群山與其上堅硬的原始巨岩、緩慢卻深思熟慮成長著的冷杉、百花齊放中閃耀著簡單光芒的草地、在漫長秋夜中奔流的山溪、鋪蓋著凜然極簡白雪的平原──所有這些的變動與流動,都穿透了這高地上的日常存在,它不是在所謂美學沉浸(aesthetic immersion)的強制片刻,或是人工的共感體驗(artificial empathy)中誕生的,而是只限於當一個人自身的存在,站立於它自身的事功中(stands in its work)。……在一個狂野降下暴風雪的深冷冬夜中,小屋周遭全被鋪平淹沒,這才是哲學的完美時刻。*



      海德格接著解釋他對城市生活中「寂寞」(loneliness)與鄉間生活中「孤獨」(solitude)的不同:前者只是一個人的物理狀態,是獨身,而後者則是把自身與周遭的萬物感應在一起,才是「在此存有」(dasein),而他不去柏林,是想維持著他這樣的生命狀態。



      在我的朋友中,陸霖是最社會學的,其實也是最哲學式的,平凡人如我們常常腦筋是不活動的,像一朵雲停在那裡,這有好當然也有不好,但陸霖是思考個不停的人,有時不免想勸他早些上床,不要再去敲鍵盤了。但是身為讀者,我們卻還是高興能得到這些由夜未央的最深處書寫來的文字──關於設計、關於社會與社會學家、關於身體,全都來自他的「哲學完美時刻」。



      *譯自Martin Heidegger原著英文選集:PHILOSOPHICAL AND POLITICAL WRITINGS,ed. Manfred Strasser, New York and London: Continuum, 2003, pages 16-18., 2003,英譯者是Thomas Sheehan。





    推薦序二



    重新丈量我們與物的距離

    撰文李明璁(自由學者、作家)




      一、先說一個十三年前的預言



      本書另一位推薦者偉雄大哥,某次約了Jerry和我,很認真地「進行了一個挖角的動作」。他說:「你們倆一個在中研院社會學所、一個在台大社會學系,看起來都很不錯,但這並不是你們最適合的地方。兩位要不要考慮離開,我們一起來搞個新型態的智庫、前所未見的東西,卻是最為貼近市場與生活『現場』的研究工作。」



      沒有心動是騙人的,但我當然也沒行動。一方面,就是膽怯。最高學術機構的保護罩很厚,穩定日子怎敢打破。另方面,也是樂觀。以為自己就算有點格格不入,甚至政治不正確的研究傾向,終有一天能被學院同儕肯定接受。



      直到六年前,陸霖離開中研院,兩年前,我也離開了台大。偉雄當年這個奇怪邀請的前提和預想,竟然相當程度地應驗。雖然現在我們還沒有真正「一起搞個新型態智庫」,但現在陸霖有DXS Lab(設計X社會實驗室),而我也創辦了探照文化(Searchlight Culture Lab)。兩個不約而同的「實驗室」,都在做著偉雄當年希望我們一起來做的「貼近市場與生活現場的研究工作」。



      而且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陸霖老蚌生珠(是絕美珍珠無誤)地產出他這本處男作,並希望我們三人,至少能先在這本書裡「合體」一下。也算是在苦笑中,小小完成這個十三年前(或許怦然心動卻無疾而終)的奇妙預言。



      二、再說一個兩年前的搬家心情



      兩年前的夏天,我從一個居住超過十年的地方搬回老家,開啟彷彿沒有止盡的藏物整理過程。那不僅是打包和移動的搬遷工事,更涉及一連串時空重整的問題。比如隔間不同,什麼東西該放哪的邏輯改變了;櫥櫃不夠,有些東西就得調整收納甚至丟棄。此外,在面對記憶物件或處分故障物件時的兩難情結,更常不知所措。總之,那是一個無限放大的「行李箱難題」。



      許多人都會在旅行出發前面臨抉擇:什麼才是此行我必需放入行李箱的東西?這難題大致可歸納成兩點:一、因為構成每個人日常生活的物件體系,總是一物扣連著一物,除非你不顧重量全都帶上,否則暫離日常的旅途就必須斷捨鏈結裡的某些物件。二、因為旅行總是伴隨消費購物,為了騰出「想要(want)物」的行李空間,你必須預先節制攜帶出門的「需要(need)物」。



      行李箱難題,無論大小,其實就是發達資本主義社會中,個人與物件不斷靠近又拉開的麻煩關係。裡頭帶著矛盾張力的愉悅快感,很難完全保持自以為的安全距離。畢竟消費這檔事,歷經跨世紀的社會變遷,早已涵納各種對立命題,持續不斷地衝突、協商——我們與物的關係,既是需求也是慾望、既歸屬世俗也涉及神聖、既耗損物資又生產意義、既遭受支配又尋求解放、既個人主義也集體從眾……



      物人關係就是文明演進的縮影。這也是Jerry這本書所帶領我們進入浩瀚旅程的出發點,一篇篇由人與物所交織投射出的迷人史詩。同時也在這裡,我看到了自己和陸霖在同一主題、不同切入點上的研究差異。這差異相當程度決定了他專注於設計人類學、而我則埋首於市場人類學。前者論述物的產製如何創造人的演化,後者關注物的消費如何改變人的關係。



      三、借說一下我的研究關懷



      以學術研究而言,陸霖毫無疑問是我敬重的前輩。但就大眾出版來說,我倒是勉強可說是他的「學長」。也因此這本書在寫作方向與策略的擬定,與有榮焉地我都在最初就參與了這令人興奮的計畫。能見證他一步步深入淺出描繪思想的版圖,我必須誠實而白目地說:中研院可惜了,但閱讀大眾與莘莘學子有福了。



      陸霖從設計人類學一路談到古典社會學理論,火力全開,讀得過癮。雖是推薦序,我卻不打算做太多歸納導讀,畢竟對極其精彩的作品來說,是多此一舉的破梗,我建議直接翻閱才是王道。無論從任何一篇開始試讀。都能被陸霖獨特的史觀、物觀與人觀,立刻吸引進去。



      先從這本書的第一部分共鳴開始。人類從最初為了維生,採集與狩獵自然生物,演化到能製造各種工具,當成身體的延伸、強化或替代。廣義的「設計」誕生了。起初,這些物件的存在意義僅在於它的使用價值(use-value)。隨著農牧技術發展,人對物的控制與生產力愈來愈強,便開始有了剩餘便可以物易物。物(things)從單純的物自身,變成了可交換的貨物(goods),其交換價值(exchange-value)由此浮現。接著是貨幣誕生,將世間多數物件抽象化,使之能與各類物資,進行等值化的對價關連。於是,物又進一步演化成可交易的商品(commodities)。



      陸霖鉅細彌遺考究了工具(及其設計)史,令我大開眼界,而我還想與之進一步切磋的,則是物的多重面向(不只是作為實體工具、更是象徵物件甚至是抽象概念)的消費史。



      由此,蹦出了馬克思,陸霖在書中第二部分不斷提及的名字。但微妙的是,馬先生在本書所佔的總篇幅,似乎不如另外三大古典社會學家孔德、涂爾幹和韋伯。陸霖甚至認為「孔德的激進不下於馬克思,卻被長久忽視」,陸霖敢於政治不正確的叛逆性格,完全展現在他幫孔德翻案的熱情辯詞。



      四、補說一點馬克思和他的後繼者



      請容我稍稍平衡報導一下吧。



      在物件商品化(commodification)的過程中,馬克思精準指出,每一分勞動的辛苦投入、及其剩餘價值的剝削,其實都是商品價格的核心構成,但這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卻被掩蓋起來。比如一個貴重首飾、或一款高價手機的行銷,都不曾述說它帶著血汗的生產流程。商品必須神祕化,才能成就一種「拜物教」(fetishism)——「由於這種轉換,勞動產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覺而又超感覺的物。」馬克思如此說明。



      當物品能產生交換價值的龐大勞動投入,被商品拜物教故作模糊神祕的話術所遮蔽;有時甚至還會刻意將昂貴的價格,直接本質化到它的使用價值屬性(「因為此物所使用之原料珍貴稀有」),人們才不會看穿自己投入在創造物件價值的勞動,是如何被剝削,當然也就不會萌生反抗。



      這是馬克思在改變世界的經典大作《資本論》裡闡述的核心觀念。陸霖(似乎)沒有全盤否定這樣的看法,但他更在意的是這觀點的後續效應。他提醒讀者:「生產力提升的設計改進如果沒有配合生產關係改變的解放,就只是盲從於資本利益的刺激消費廣告迷惑而不自知,大部分社會學者對設計保持戒心,要跟預設『以購買解決問題』的『膚淺』設計保持清醒距離,上述這些直覺大半還是受了馬克思的影響。」



      換句話說,教條化地使用「商品拜物教」觀點,而忽略了設計所可能蘊涵的協商含義,以至於將設計化約為「勸敗」的一種高明共鳴手段,是陸霖毫不客氣對「社會學道德恐慌」的一針見血。



      我在想,如果陸霖還可以據此更深入和馬克思之後、論述物人關係的馬克思主義者進行對話,那肯定是火花四射。比如羅蘭?巴特在《神話學》中,透過對日常物件的透視,找出它們看似純真中立,其實內藏著主流社會意識形態(ideologies)的教化效果。在進化的消費主義社會裡,物件甚至被言說出某種「個性」(比如玩具、紅酒,乃至行銷物件的廣告自身)。而這在布希亞(J. Baudrillard)《物體系》、《消費社會》等系列大作中,討論得淋漓盡致。他甚至以「符號價值」(sign-value),增補了馬克思所建立「使用v.s.交換價值」的二元框架。



      「要成為消費對象之前,物必須先成一個符號。」布希亞這句名言,為討論物人關係樹立了另一座里程碑。也就是說,物的存在,可能不再是需求使用或商品交換,更涉及深刻的象徵文化。意義(meaning)逐漸重於使用(using),成為消費欲望與行為的判準。而設計,在商品演化中又扮演什麼角色?是追進促成?還是抗拒反思?抑或來回拉鋸?真想「追加菜單」,呼喚博學又犀利的陸霖,左右開弓,補上料理。



      五、另一位任性社會學者的選人站台



      既然這本書的副標叫做「一位任性社會學者的選物展」,這篇推薦序的最後,我也要任性地再選出幾位大師,幫陸霖站台應援一下。



      第一位是陸霖在書中對其盛讚不已的英國社會學家坎貝爾。誠如陸霖指出,他既承襲卻更扭轉了韋伯的經典理論。坎貝爾將浪漫倫理——重視個體意識和自我表達,與不斷追求體驗愉悅的消費主義精神結合起來。據此,人擁有物的動機已不只是「需求滿足(效用)」,更是「體驗追求(感受)」。從這點切入,「設計」的空間整個被打開了,古典社會學以降的包袱也被甩開。



      第二位也是有現身書中的英國人類學家米勒,他在《購物的理論》中完全超前部署、大力應援了陸霖。他說:人們決定如何購物前,會去感受與物品合而為一的感覺——你讓它進入自己生命,自然地成為「你的一部分」。這不就是陸霖在書中最後大聲疾呼的「(自我)身體性」。



      第三位遙遙呼應陸霖論點的,是已故的社會學大師包曼。他指出我們的社會已從工作倫理導向,過渡到消費美學至上。人們的自我認同不再被固定職業所單向決定,更取決於彈性零碎的消費選擇。換句話說,「我消費,所以我存在」——我選擇與擁有的物,投射了我是誰。



      最後一位是沒有出現在本書裡、但我個人深受啟蒙的人類學家道格拉斯(M. Douglas),她與陸霖花很多篇幅深入討論的涂爾幹路數相近。在其經典著作《物品的世界》中,即開宗明義地說:「物是中性的,但其效用卻是社會的。物可被當作圍籬也可以是橋樑……物是溝通的符碼。」是不是,根本契合到直接可以借來當本書的文案了。



      陸霖這本大作,對台灣理解當代消費社會的複雜性,有著「學院左派」沒有的地氣底蘊,這無疑是(不只)十年磨一劍的功力之大成。與其說陸霖駁斥了社會學者心心念念的馬克思批判命題,不如說他是如此努力地在進行「滾動式修正」。那些將事物同質化的商品化力量,固然令人憂心,但其實並無法直接抹煞設計介入、對事物賦予特殊性的意義。持平而言,這兩股衝突力量或許並行不悖。



      於是「物」,不只變得比我們以往認知的更有活力,而且在設計的引導下有著更高的可塑性,以此適應新時代意義的轉換與競爭,這些都是人類追求自由的能動性所賦予的。正如法國哲學家德瓦(R. Droit)所說:「我們對待事物的態度,也顯示出我們與自己的關係。假使事物擄獲我們、令我們著迷,我們便會不知自己身在何處;但如果拋棄並蔑視事物,我們也將偏離自我。或許我們該處於兩者之間,總是準備好與事物相遇,準備好讓它們混入我們之中,甚至侵吞我們所謂的自由空間。我們若想處於自我的『中心』,就只有忍受沒有這個中心存在的事實。」



      十三年前,我和陸霖與偉雄大哥萍水相逢,在台灣「設計」能量正逐漸噴發的轉折時刻,我們都關懷相信,物和人一樣,有其「生命」軌跡,必須細緻對待,因為他們彼此都會在不同階段相互影響。也由此,我始終認為一種物人關係的傳記式考察,才是在新世紀重新丈量「我們與物的距離」最好的取向。感謝陸霖遲來不晚的這本書,做了絕佳示範。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