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危機的時刻是最有價值的時刻
此時的台灣,當然包括整個地球,處在一個靈性覺醒的邊界,人們深深感受到自身生命的無趣、孤寂與沉淪,所有的無趣、孤寂與沉淪都是靈魂的呼喚:呼喚個人穿越空虛、穿越頭腦的迷執、放下最終一無所有的追逐,躍入覺醒,真心向本性發願:
「是的,我願意,我願意—覺醒。」
世間媒體嘲笑靈修,對靈修一無所知,只是猜測。靈修是靈性的覺醒,每一個人都需要,但是因為清醒太難,人的確是睡覺的機器,所以一味來嘲笑他所陌生的領域。
這個陌生領域存在於你我意識海洋深處,是生命的摩尼寶珠,如何能拾取它?是的,在知識上你知道,也就是奧修所說的—覺察、觀照或靜心。那麼,面對混亂的腦子,該如何平靜呢?人們說:「我就是靜不下來,我的欲望太多、心太亂,我不知道我要什麼?我就只是痛苦。」
首先,神祕主義者葛吉夫建議:
「為了能夠達到再生,或至少開始設法達成,人必須先死去,亦即他必須把自己從成千上百瑣碎的認同和執著中解放出來,是這些東西使他滯留在目前的狀態。」
成千上百瑣碎的認同和執著就是人們畢生所追求的,人們擁有它,最終卻發現一無所有,這些自以為屬於自己的觀念、思想、信念、品味、習慣,甚至缺點和惡習,都不屬於他,而是模仿和抄襲所得。有了這層領悟—記得,這層領悟很困難,很不易跨越,當你真心觀察到自己所面臨的處境,是虛幻投影的夢—你才會願意覺醒,此時,靈修才不會在你生命形成矛盾和困惑。
有人說:等到我年老清閒再來覺醒。那麼,你將失去機會。有人說:我如此為生活所困,活得如此艱辛,怎有空覺醒?那我要引用奧修的話:「危機的時刻就是最有價值的時刻。」
若你苦悶、空虛、不安,這是覺察的好時刻,若你享用一切,渴望永恆,覺察更能教你放下假的,遇見真的。什麼是生命中的真實—就是本性,存於意識海洋深處的本性,已被頭腦、困惑、認同、虛假自我團團圍繞!
許多人來找我做個案,常問:「我是誰?我的天賦禮物是什麼?」我很難告訴他:真正的「我」,是「本性」,本性就是宇宙的天賦禮物。我明白眼前的朋友想要不凡甚於渴望本性;不凡常來自他人的肯定,受肯定是偶發的,為了博得別人肯定,失去的江山更多,許多人遲遲不肯做自己,連靈修都是為了被肯定,苦悶更多!
覺察是覺醒的開始,覺醒是生命要務。如果你認為生命最重要的是愛,就把覺察加入愛中,缺乏覺知的愛,執著與受苦將成為循環的功課;若你認為生命最重要的是當下,把覺察放入當下,每一刻每一個瞥見中,你就會明白將要去哪裡,要選擇什麼。
在我每日駐留的洗衣房,空白的牆上貼著我的第一張奧修海報,標題是—覺知,黑色襯底上的奧修雙眸睿智地對著我笑說:
我沒有教給妳任何東西,我並沒有說,這是對的,那是錯的;這是道德的,那是不道德的。
如果妳有覺知,不論妳做什麼,我會說,那是對的;如果妳沒有覺知,不論妳有什麼理由,都會是錯的。
奧修說他說了六百多本書,只是傳遞覺察(覺知或觀照)。我則感歎世間數千百種修行法皆不離觀照,但放眼望去,心靈知識的描繪多,集中於內在意識的奧祕者少,所以人們撒野地說:我不知道什麼叫觀照?
觀照是逆習性的事。
所以,頭腦根本不喜歡觀照,喜歡認同、執著於對象。我也不喜歡觀照,可是當我身陷苦楚,看著意識流裡天翻地覆、廝殺不已的交通亂象時,我不得不。
漸漸地,「覺知的能量」從「我」身體中升起,彷彿有一隻更大的眼睛,比身體還大的眼睛,看著一切,那隻眼遍布每個細胞,你如果給它名字,可以叫「意識的覺知」,叫「洞察」,是純能量,超越了身體界限。
所以,如果你混亂不安已延綿了幾生幾世,而始終在原地踏步的話,現在你唯一的機會,就是一試「覺察」這可治多種疾病的單方。只要能開始帶著敬意看著你的思想、情緒、身心感受,卻不判斷、不抓取,那麼,真好,你便上路了。
?
王靜蓉 Ma Dhyan Mahita
────────────
作家、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