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數位併發症:Google把我們變笨了嗎?

數位併發症:Google把我們變笨了嗎?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571356198
馬克.包爾連
溫美鈴編者: 時報出版
2012年8月06日
107.00  元
HK$ 90.95
省下 $16.05
 






叢書系列:NEXT系列
規格:平裝 / 352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NEXT系列


商業理財 > 電子商務 > 網路行銷/趨勢商機









  ●2003年4月,美國民眾花在臉書上的時間是零;2009年4月,他們逗留在臉書的時間是138億7264分鐘,……

  ●根據研究,在Google上搜尋歷史名詞,87%第一順位找到的是維基百科,但是維基百科每一則平均有4個以上的錯誤……

  ●因為科技的突飛猛進,我們的資訊交流彷彿透過光速進行,但是我們的社會常規與生活記憶,也很快變成過眼雲煙……,數位原住民與數位新移民的溝通也愈來愈困難……

  ●我們在網路愈來愈暢所欲言,卻難免更理盲而濫情……

  ●有人透過網路交友找到異國終身伴侶,有人卻在網路上被騙財騙色……

  人類史上,少有單一發明像網際網路,如此徹底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近年,推特、臉書、電子書、部落格、遠距學習,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社群媒體的出現,更加引發了當前社會許多焦慮與辯論。一部分人視現有的數位通訊科技突破,在教育工作、資訊蒐集、公民參與等層面,把世界推向令人鼓舞的嶄新里程碑。有些人則對敗壞的線上禮儀、衰退的閱讀習慣,流失的專注力等,發出「搜尋引擎會讓人變笨嗎?」「網路世代是愚蠢的一代?」「社群網站讓人際更疏離?」「網路讓大腦思考變得零碎淺薄?」的憂心觀察。馬克.包爾連正是近年論辯的核心人物之一,是投下「數位文化論辯」炸彈的重砲手,本書彙整的這些科技對話經典文章,只論分量,不限立場。例如,倡議「Web 2.0」一詞的科技作家兼出版人提姆.歐萊禮、提出「數位原住民、數位移民」概念的馬克.普倫斯基、寫作《虛擬化身》、《電腦革命》等網路身分認同原創研究的雪莉.特克爾,他們的重要原典,都在本書羅列之內,提供我們安排科技在生活中的角色與分量時,做出慎思明辨的決定。

作者簡介

馬克.包爾連(Mark Bauerlein)

  艾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英文系教授。著有暢銷書《最蠢的一代:數位世代如何麻痺美國年輕人並危及我們的未來》(The Dumbest Generation),另著有:《驗屍》(An Autopsy)、《仇視非裔》(Negrophobia: A Race Riot in Atlanta)。文章散見《美國現代語言學協會會刊》(PMLA)、《黨派評論》(Partisan Review)、《威爾遜季刊》(Wilson Quarterly)和《耶魯評論》(Yale Review)。評論發表於《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標準週刊》(The Weekly Standard)、《理性》(Reason)等。個人網址:www.dumbestgeneration.com。

譯者簡介

溫美鈴

  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南加州大學電腦碩士。曾任IBM軟體工程師、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約用研究員、臺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秘書長,以及資訊工業策進會 國際處專職顧問等職。



專文推薦 當海平面快速上升,陸族請趕快學著適應海裡的生活 林之晨
專文推薦 關於網路,那些我們還不理解的事 黃哲斌
專文推薦 低頭族症候群 鄭緯筌
前言 數位狂潮,風起雲湧

PART I 理性與感性
1 當數位原住民遇上數位移民
2 數位移民教師不能再食古不化
3 網際網路狂潮
4 培養數位世代專家級的閱讀腦
5 電玩,天生的學習工具
6 量身打造青少年網站
7 網站使用者技術進步龜速
8 谷歌把我們變笨了嗎?
9 數位腦演化中

PARTII 社交生活、私人生活、學校生活
10 身分認同危機
11 叫我網路小子
12 線上人際網絡
13 社交貨幣
14 N世代八大守則
15 愛在網路蔓延時
16 維基百科「禁用」風波
17 虛擬友誼與新自戀情結
18 數位行動家「揭網」起義

PART III 文化的宿命
19 數位遊牧族
20 何謂Web 2.0 ?下一代軟體設計模式與商業模式
21 網路平方:Web 2.0五年來的進展
22 Web 2.0:二代網路已到來,但出乎意料的糟!
23 維基百科與維基亞:吉米.威爾斯的遠見
24 專注力分裂:茉莉的凝視與泰勒的注視
25 噩夢成真
26 終結孤獨
27 從古騰堡到網際網路



專文推薦 I

當海平面快速上升,陸族請趕快學著適應海裡的生活/林之晨(Mr. Jamie)

  這個世界上有兩種種族的人,我稱他們為「陸族」和「海族」。現在四十歲以上的人,多半是陸地族。他們從小生長在資訊有些匱乏的「實體」世界,最主要的消息來源是「大眾媒體」,也就是電視、報紙、廣播、雜誌,還有書本。而現在三十歲以下的人,大多屬於「海族」。海族從小生長在資訊爆炸的「網路」世界,最重要的知識來源是「社群媒體」,包括Facebook、YouTube、PPStream、土豆網、風行網、PTT、Mobile01,與巴哈姆特等等。

  要分辨這兩個種族相當容易,如果你問一個三十歲以下的人「網路是什麼?」,你會發現他答不太出來。原因是對海族的人來說,網路就像水一樣充滿在生活的四周,他們無論是看影片、聽音樂、讀文章、與朋友聊天、追名人、找資料、收發 Emails, 通通都在海裡面, 所以當然很難跟你形容「網路」到底是什麼。但是你要跟一個陸地人聊起網路,他那既興奮又不安的心情,馬上就會顯露出來。畢竟對陸上生物來說,海底風光雖然明媚,但實在不是可以久住的地方,所以偶爾下水看看,手腳泡軟了,還是得回到陸上。網路裡的資訊包羅萬象,但看在陸族的眼中,很多恐怕都有正確性的問題。Facebook 雖然受年輕人歡迎,但一想到要把自己的生活攤在陽光下,大多數的陸地人還是會感到有點怕怕的。況且電腦螢幕看久了,眼睛會不舒服,所以還是回去讀實體報紙、雜誌,看大台的電視習慣些,有些陸族甚至到現在都還要把 Emails 印出來看。

  陸、海兩族的生活方式雖然大不相同,但一直以來也還算相安無事,下班下課回到家,陸族佔據客廳,海族則佔據房間。陸族看夜間新聞、全民開講,海族則一邊假裝在寫功課,一邊看PPStream、上Facebook 與朋友們聊天。直到近來,隨著網路開始滲透到電腦以外的地方,海平面也跟著升高起來。

  第一個被攻佔的是手機,自從五年前iPhone與Android開始普及以來,邊走路邊上網,邊吃飯邊WhatsApp,似乎已經成為全民必須學會的能力。但那只是第一步而已,接下來,網路還要侵入客廳、餐廳、汽車、高鐵、飛機等以往海水到不了的地方。而最終的結果,就是陸族現在所熟悉的生存環境,他們的電視、廣播、報紙、雜誌、書,在不久的未來,都將大幅改觀。電視、廣播的使用將會透過網路,而實體的報紙、雜誌與書,很有可能十年內都會瀕臨絕種。

  所以,我們即將進入電影海世界的未來,所有陸地族的朋友,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習慣水中的生活,而這本《數位併發症》,或許就是一個好的開始。
                  
專文推薦 II

關於網路,那些我們還不理解的事/黃哲斌

  三十八年前,TCP / IP協議誕生;二十六年前,美國學術網路NSFnet成立;十九年前,提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倡議全球資訊網(WWW)、Mosaic瀏覽器釋出1.0版本。一九九四年一月,第一個搜尋引擎EINet Galaxy上線;幾乎同時,一個名為「傑瑞的網路指南」網站面世,三個月後,這個網站更名為「雅虎(Yahoo!)」。

  雅虎崛起那年,密西根孩子佩奇(Larry Page)、蘇聯莫斯科出生的布林(Sergey Brin)剛進入史丹佛;紐約州長大的佐克柏(Mark Zuckerberg),才上小學三年級。前兩者,四年後創立Google;後者,十年後架設一個網站,叫作「臉書」,全球會員將近十億人。以上這些事,全都發生在我小學三年級之後。

  人類史上,除了印刷術、蒸汽機、電燈,少有單一發明像網際網路,如此徹底、猛烈、恆常地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改變我們文明樣貌;而網路介入、扭轉人類產業及文明的速度和廣度,尤其電光火石,讓人目眩神馳。

  我們身邊的傳播媒體、音樂、錄像、書籍出版、商業交易形式、知識傳遞與保存、意見傳布與共振、集體行動的串流與發聲,同一時間面臨衝擊挑戰,同一時間被迫調適轉型。種種巨變從無到有,就在一個世代之間發生,就在我們眼前發生,而且在我們眼前持續幻變、演化、拆解、重組。

  其中既有猶疑不確定,有悲觀預言,也有樂觀想像,有痛苦毀滅,也有浪潮新生,我常形容,我們正處於一個「水泥未乾」的時代,舊時代的規則被動搖,新時代的規則尚未成形,我們站在新舊大陸板塊的擠壓交界,經常感受「文明地殼的正常能量釋放」。

  在日與夜的未知邊境,自然引發許多焦慮與辯論,例如:「搜尋引擎會讓人變笨嗎?」「網路世代是愚蠢的一代?」「社群網站讓人際更疏離?」「網路讓大腦思考變得零碎淺薄?」「網路真的能促進民主嗎?」

  凡此種種懷疑論及其爭議、引申、辯證,或許是網路時代裡,最值得不斷叩問反芻的議題,它們試圖探究網路進入人類生活後,除了表象的「便利性」、「滲透性」、「連結性」,是否更深層、更徹底地顛覆改寫我們的行為模式、我們的思考邏輯、我們大腦結構,以及連結世界的方法。

  《數位併發症》的編者馬克.包爾連,正是近年論辯的核心人物之一,這位大學英文教授二○○八年出版《最蠢的一代:數位世代如何麻痺美國年輕人並危及我們的未來》(The Dumbest Generation),這本書名聳動的著作,以調查數據佐證,憂心認為沉浸於數位裝置的年輕一代,專注力下降,語言能力減弱,學習精神淡薄而且知識貧乏,加上大眾文化與數位技術合流,年輕世代耽溺於娛樂、時尚等淺薄領域,集體成為愚笨而無知的一代。

  他的書出版後,立即引發正反雙方的激烈攻防,批評者說他以偏概全,過度醜化網路及其使用者,並舉證不乏擅用網路及數位科技,致力於正面價值與貢獻的年輕世代;支持者應和作者觀點,認為年輕人的語言能力及溝通技巧明顯退化,對於嚴肅議題及公眾事務的關心度下降,數位生活難辭其咎。

  馬克.包爾連是投下「數位文化論辯」炸彈的重砲手,他與同一年在《大西洋月刊》發表〈谷歌把我們變笨了嗎?〉一文,並擴大成書的尼古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可說是科技悲觀論的代表性人物(該書原名《膚淺:網路對我們的大腦作了什麼?》,中譯本書名為《網路讓我們變笨?》)。

  值得一提的是,馬克.包爾連彙整這些科技對話的經典文章,大致上只論分量,不限立場(雖然他的自序,對網路文化仍多尖酸批評)。例如,他收錄了相對樂觀,且深具透析能力的克雷.薛基(Clay Shirky)的作品,薛基的兩本著作中譯本《鄉民都來了》、《下班時間扭轉未來》,都很值得閱讀。或如倡議「Web 2.0」一詞的科技作家兼出版人提姆.歐萊禮(Tim O’Reilly)、提出「數位原住民、數位移民」概念的馬克.普倫斯基(Marc Prensky)、寫作《虛擬化身》、《電腦革命》等網路身分認同原創研究的雪莉.特克爾(Sherry Turkle),他們的重要原典,都在本書羅列之內。

  綜觀此書,可作為理解數位文化思潮的桌面捷徑,或開句玩笑,本書差堪比擬為數位時代的《昭明文選》,親炙這些聰慧靈魂的微縮膠囊。

  當然,此書不會讓我們豁然開朗,茅塞頓開,立即為網路的現狀與發展下定論;此書也不是水晶球,讓我們窺見人類科技文明將乘著光纖的翅膀,飛向何處彼方。畢竟,水泥還未凝固,我們像是玩泥巴的孩子,充滿好奇心,想望我們及下一代的可能未來。

專文推薦 III

低頭族症候群/鄭緯筌

  「你是低頭族嗎?」某一天晚上返家,吃完晚飯正準備信步走回自己房間的時候,坐在客廳一隅的媽媽盯著電視螢幕,忽然沒來由地問了一句。

  我端著茶杯,轉頭對著母親會心一笑。嘿,我當然知道媽媽口中的「低頭族」是什麼意思,但比較詫異的是她怎麼會知道這個新名詞?約莫又是從電視新聞或報紙上看來的吧?

  要我說,「低頭族」的現象早已不足為奇。捷運裡、公車上,甚至是偌大的會議室中,到處充斥著「低頭族」,人手一台iPhone、iPad的景象,已然成為都會生活的一道風景。他們只要一有空檔,整個人立刻融入那不到十吋的虛擬天地裡,也許用LINE傳訊軟體和朋友聊天,或者飛快地在螢幕上移動手指,與地球另外一端某個不認識的網友玩著Draw Something。

  每個人都好忙,除了看電視、電腦,還要被口袋裡的手機所制約。試想,人生之中有好幾個螢幕需要張望。在這個S世代(The Screen Generation),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心中那雪亮的螢屏呢?

  事實上,活在這個數位時代的你我,早已不知不覺沾染了「數位併發症」,但卻還不自知。每天早上眼睛才剛張開,就迫不及待拿起床邊的手機,用手指快速開啟電子郵件軟體,只為了知道半夜有誰寄信過來?(通常,我們只會收到一堆垃圾信或是無關緊要的電子報)然後邊吃早餐,一邊忙不迭地打開Facebook,追逐朋友塗鴉牆上的最新動態,以及各種老掉牙的笑話或轉貼圖片。之後,再利用搭車通勤的空檔,對今天生日的朋友們,送出一個大大的笑臉或祝福的話語。彷彿只有親手完成了這些「儀式」,才是展開一天生活的起點。

  然而,你可曾問過自己,多久沒有陪伴家人,又有多久沒有跟身邊的朋友好好聊天談心了呢?是否該暫時放下手邊的數位工具,也不要過於依賴Google、Yahoo等方便的網路服務,讓自己的思維回歸自然的律動呢?

  誠然,我們已經無法抵擋數位文化的洗禮,但也不能小覷隨之而來的各種併發症。如果你想瞭解數位科技帶給世人的各種影響,特別是正反面的矛盾衝突,推薦大家可以抽空閱讀由馬克.包爾連編輯的新書《數位併發症》。

  無論你是數位原住民,或者只是這塊樂土的新移民,只要花一點時間閱讀,相信可以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觀點的啟發,也會更有自信去面對這個新時代的來臨。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