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聆聽寂靜:什麼是寂靜�何處可尋�寂靜為何如此重要(限量柔感療癒藏書票套組)

聆聽寂靜:什麼是寂靜�何處可尋�寂靜為何如此重要(限量柔感療癒藏書票套組)

庫存=2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991070427013
厄凌•卡格
謝佩妏
大塊文化
2018年4月27日
107.00  元
HK$ 90.95
省下 $16.05
 





ISBN:9991070427013
  • 叢書系列:WALK
  • 規格:精裝 / 148頁 / 13 x 18 cm / 普通級
    WALK


  • >

















    人類史上第一位征服三極的探險家,

    為什麼還要探向內心的另一個極地?

    ──關於「寂靜」的三十三個提問



      「隔絕世界並不是對周遭環境不管不顧,反而是更清楚地看見世界,堅持到最後,並且試著愛上自己的生活。」



      ▌在噪音時代裡,把世界關在外面,向內覓得真正的慰藉



      面對磨光我們的耐心、干擾寧靜生活的種種噪音、干擾、簡訊和通知,唯有一個解方:寂靜。何謂寂靜?寂靜何處可尋?寂靜如何打造?作者以這三個問題為起點,展開一場探險之旅,以自身經驗為經緯(他曾經獨自徒步遠征南極,連無線電設備也沒帶,徹底與世隔絕五十天),同時納入諸多詩人、哲學家、藝術家、探險家,甚至創業家的獨到觀察。



      在這本簡潔扼要、處處驚喜的沉思錄中,作者探討了外在的寂靜、內在的寂靜,以及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打造的寂靜。作者指出,寂靜也可能藏身在意想不到之處——舞池上、蓮蓬頭下、音符之間的停頓、長了青苔的石頭。迎向寂靜,就打開了一扇通往驚奇和感激的門。打開這本書,就能感受到牽引著你的神祕力量。



    本書特色



      ★探險家厄凌•卡格(Erling Kagge)是唯一征服過三極(南極、北極與珠穆朗瑪峰)的探險家,也是獨自踏入南極的第一人。



      ★卡格還是藝術收藏家、出版商、律師——他相信每個人生來就是探險家,對未知的好奇總是戰勝恐懼,且鼓勵所有人保持前瞻性和開放的心胸。



      ★《紐約時報》:「厄凌•卡格是熱愛思考的探險家——也是個熱愛探險的哲學家。」



      ★一段翻轉心靈的親身紀錄;一帖幸福人生和澄淨心靈的必備良方。



    名人推薦



      伍立人Daniel Wu 瑜伽老師

      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建築作家

      阮安祖 聲音採集師、廣播電視主持人

      許皓宜 心理諮商師

      郭英聲 攝影家

      陳彥博 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焦元溥 樂評家、作家、主持人

      黃聲遠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

      詹偉雄 《數位時代》創辦人

      謝哲青 作家、節目主持人



    各界讚語



      寂靜中,傷悲、恐懼和喧囂都已離去……我只看見一位思考中的探險家。──郭英聲,攝影家



      我作為聲音工作者,經常會上山下海尋找獨一無二的聲音,但只有在吵雜中的寧靜裡,才會找到動人的故事。如果「寂靜」是你的目的地,厄凌•卡格所寫的《聆聽寂靜》是最好的指南針。──阮安祖,聲音採集師、廣播電視主持人



      厄凌•卡格是世界一流的探險家,他在寫作上同樣才氣縱橫。這本令人讚嘆、啟發人心的小書,教我們如何尋找珍貴的寂靜時刻,無論是橫越大西洋、攀登聖母峰,或是在尖峰時間的火車上。——拉努夫•范恩斯爵士(Sir Ranulph Fiennes),英國探險家



      我恐怕無法與專家相比……祝福你未來一切順利。——美國老布希總統



      他以格調和謹慎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法國體育報L’Equipe



      厄凌•卡格是熱愛思考的探險家——或許也是個熱愛探險的哲學家。——《紐約時報》



      現代探險家如……挪威的厄凌•卡格正在突破探險的極限。——《時代雜誌》封面故事



      這片土地可以靠體力征服(如史考特、沙克爾頓、范恩斯),也可以靠聰明才智(如阿蒙森、卡格)。——《星期天獨立報》封面故事



      這本書在我們心中圈出一片可供我們傾聽自身思考的空間。作者以他的沉靜和睿智說服我們拋下現代生活的喧囂,重新學會傾聽。從不可思議的極地探險之旅取材,這是一本讓人專注當下、心無旁騖的書。——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故道:以足為度的旅程》作者



      本書把寂靜和噪音拉到聲音的向度之外,探討現代社會中資訊氾濫、時時需要連線、忙碌成為新宗教等問題。作者的探問新奇有趣,引人入勝。讀完讓人更加留心日常生活之中無所不在的干擾。——《出版人週刊》

    ?


     





    三個問題,三十三個探索



    1 無人記得的愛

    2 一種震耳欲聾的靜

    3 有個人站在月球上俯瞰地球

    4 接近一種概念、一種想法

    5 聲音不只是聲音

    6 隔絕世界,反而更清楚地看見世界

    7 人類的所有問題,都源自人對寂靜的抗拒

    8 寧可接受電擊也不要獨處十五分鐘的人

    9 噪音愈多,就愈需要分心的事物

    10 我們存在人世間,但很少人真正活著

    11 寂靜,需要自己創造

    12 活動過多也可能導致經驗匱乏

    13 寂靜是新的奢侈品

    14 它就在你的內心深處

    15 寂靜可以無所不在、無時不在

    16 語言的盡頭

    17 把目光往上轉向星空時

    18 把世界關在外面

    19 無法言說的,可以呈現

    20 忙於「分享」的徒勞

    21 把長了青苔的石頭帶下山

    22 外在的事物,早已有人訴說過

    23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寂靜

    24 沒吹出來的音符

    25 期待、對比、反差

    26 沉默是如此精準

    27 把一張A4白紙放進影印機之後

    28 停頓就像一座橋

    29 真正的親密時刻

    30 四分鐘認真的對望

    31 任由世界在你一腳踏入時消失不見

    32 找到自己的南極洲



    附註

    圖片出處



    ?









    三個問題,三十三個探索




      無法藉由散步、爬山、出海遠離這世界時,我學會把世界關在門外。



      學會這件事需要時間。唯有瞭解自己對寂靜有著根本的需求,才得以開啟我對寂靜的追尋。車流、思緒、音樂、機械、手機、鏟雪車,種種聲音爭相入耳,眾聲喧譁之下,寂靜就在那裡等著我。



      不久前,我一心想說服三個女兒,世界的奧祕就藏在寂靜之中。那天是禮拜天,我們在家裡吃晚餐。現在平日週間總是有一堆事要忙,一起吃飯對我們來說愈加難得。禮拜天晚餐,變成我們一家人可以坐下來面對面聊天的寶貴時間。



      三個女孩看著我,一臉懷疑。寂靜不就是──什麼都沒有?甚至還沒等我解釋寂靜也可以是良師益友,比她們夢寐以求的LV包包更有價值,她們就已經認定:傷心難過時,寂靜唾手可得還不錯。除此之外,寂靜就毫無用處。



      坐在餐桌前,我突然想起她們小時候對事事都充滿好奇。好奇一扇門後藏了什麼東西;看到電燈開關就眼睛發亮,要我「燈開開」。



      提出問題,找出答案,再提出問題,找出更多答案。好奇是驅動生命的引擎。但我的三個女兒已經分別十三歲、十六歲和十九歲,好奇的事物愈來愈少。就算對什麼好奇,也會馬上拿出智慧型手機搜尋答案。她們仍然對世界感到好奇,但臉上稚氣漸脫,日漸成熟,腦袋裡愈來愈多抱負理想,愈來愈少好奇提問。三個人都沒興趣跟我討論寂靜的話題,所以為了引起她們的興趣,我跟她們說了兩個朋友的故事。這兩人決心要挑戰世界第一高峰——聖母峰。



      某年某月某日的一大早,他們離開基地營,攀越聖母峰的西南山壁。過程相當順利,兩人都如願攻頂,但暴風雨卻在此時來襲。他們很快就知道自己不可能活著下山。第一個朋友用衛星電話聯絡上懷孕的妻子,兩人一起為她腹中的寶寶取了名字,之後他就在峰頂底下不遠處寂寂過世。另一個朋友死前未能聯絡上任何人。沒人知道那幾個小時山上發生了什麼事。由於海拔八千公尺之處氣候乾冷,兩人的屍體都在原地冷凍乾燥。他們躺在寂靜之中長眠,跟我二十二年前最後一次看到他們時,幾乎沒有兩樣。



      餐桌上第一次安靜下來。有支手機傳來簡訊,響了一聲,但是當下沒人想到要去查看,反而任由寂靜將我們填滿。



      過沒多久,我受邀到蘇格蘭的聖安德魯斯大學演講,講題可以自訂。以往,我多半會分享世界盡頭的極地之旅,但這一次,我的思緒卻飄回家裡,指向那個禮拜天的全家晚餐。最後我選定「寂靜」作為講題。雖然做了充分的準備,事前我還是不免緊張。寂靜相關的隨思雜想,會不會只適合星期天的餐桌,不適合大學講堂?我並非擔心十八分鐘的演講會招來噓聲,而是希望台下學生對我心心念念的主題產生共鳴。



      演講開始,我以一分鐘的寂靜開場。全場靜默,鴉雀無聲,連一根針掉在地上也聽得到。接下來十七分鐘,我不只談了外在的寂靜,也談了內在的寂靜;對我來說,後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台下學生靜靜聆聽,彷彿對寂靜渴求已久。



      當晚,我跟幾位學生前往酒吧敘談。進了通風的入口,每個人都叫了一杯啤酒,此情此景跟我當年在劍橋讀書時相差無幾。周圍氣氛熱烈,熱情好學的人圍繞著我,有趣的話題一個接一個。這些學生問了我三個問題,希望我給他們答案:何謂寂靜?寂靜何處可得?為什麼寂靜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那一晚對我意義重大,但不只是因為大家相談甚歡。多虧了那群學生,我才知道自己懂得很有限。回家後,這三個問題持續在我腦中打轉,縈繞不去。



      何謂寂靜?寂靜何處可得?為什麼寂靜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



      每晚我都會坐下來思索這三個問題。我開始寫作、思考和閱讀,但更多是為了自己,而不是他人。



      以下是我為了回答這三個問題而展開的三十三個探索。

    ?




    其 他 著 作
    1. 極地探險家的美好生活祕密:沒膽玩命,也要拚命挖掘的人生冒險法則
    2. 聆聽寂靜:什麼是寂靜�何處可尋�寂靜為何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