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一個明亮的人,如何能理解黑暗?:《罪行》德國律師的思索

一個明亮的人,如何能理解黑暗?:《罪行》德國律師的思索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1343556
費迪南.馮.席拉赫
姬健梅
先覺
2020年4月01日
103.00  元
HK$ 87.55
省下 $15.45
 





ISBN:9789861343556
  • 叢書系列:人文思潮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0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人文思潮


  • 人文史地 > 當代思潮 > 德奧哲學

















    德國知名律師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

    最真實、最深摯的告白



      48則揉合寂寞與幸福、悲傷與救贖的書寫,

      冷硬的文字,敘述的是現實的荒謬與命運的無常,

      寫的是人性的殘酷與美好,

      寫的是我們,與這個活生生的世界。



      國外媒體盛讚:

      「當今德國最重要的作家!」

      《罪行》《罪咎》與《懲罰》三部曲之後

      德國知名律師作家費迪南.馮.席拉赫最貼近真實自我之作



      多年以後,我明白了人類是善還是惡這個問題完全沒有意義。

      人類無所不能,他可以譜出《費加洛婚禮》,建造出西斯汀教堂,發明盤尼西林,

      也可以發動戰爭,姦淫擄掠和殺人。

      這始終是同樣的人類,這個光芒四射、絕望、飽受折磨的人類。

      ──費迪南.馮.席拉赫



      一向重視隱私,慣於述說旁人故事的德國知名律師費迪南.馮.席拉赫,透過手術刀般的筆鋒,以48篇只有編號、沒有標題卻發人深省的短文,呈現他獨特的思考脈絡;更難得地揭露了他的私密往事,既滿足讀者對他的好奇,也有助於對其作品的理解。



      本書對人性、寂寞、對幸福的追求與挫敗、文明的進步與退步、歷史的教訓與重演、人權與法治、失控的民粹議題等,都有所抒發與著墨。作家回顧過往的人生,試圖從他眼中這世界的美好與荒謬,釐清自己何以成為如今的這個「我」。



      透過馮.席拉赫看待人間百態的思緒,這部形式與閱讀感獨具一格的著作,帶我們釐清理解世界時的盲點,並且看見在絕對的黑白之外,那片灰色地帶裡,我們不忍直視卻不能停止思考的事。



    好評推薦



      ◎各界推薦


      蔡慶樺(作家)

      神奇海獅(作家)

      黃瑞明(司法院大法官)

      尤美女(律師)

      邱顯智(立法委員)

      林立青(作家)

      吳曉樂(作家)

      馬 欣(作家)

      ──感心推薦



      ◎好評迴響

      世界持續動盪,仇恨依然存在。黑暗,儘管深沉,但馮.席拉赫看到了黑暗,不忘點燃燭火,讓我們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力量。──黃瑞明(司法院大法官)、尤美女(律師)



      馮.席拉赫真是一個特別的律師作家。

      他筆下的法律,在面對真實人生時總顯得蒼白與無力,這種書寫讓人跟著作者自省,並且深深地認知到身而為人的複雜。

      他讓我們看見,律師應該如何書寫法律。

      他讓我們看見,在法律無法解決的問題背後,潛藏著的是什麼樣的人性。──林立青(作家)



      我所見過最會化艱澀為情節的作家!──吳曉樂(作家)



      閱畢馮.席拉赫的新書,令人覺得哀傷,也發人省思。

      律師的當事人形形色色,特別是刑事律師,遇到的總是許多令人悲傷的故事。馮.席拉赫精采的文字,卻可以在悲傷之外,呈現許多峰迴路轉的演變。

      在他的筆下,故事中的人物不只是當事人,不只是被告、罪犯,他們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真實存在的人。書中對於人性的深刻同理心,更讓我們看到未來的希望。──邱顯智(立法委員)



      ◎國外讀者絕讚好評

      ★48篇完全不同的文字,彼此之間沒有任何關聯,但是每一篇都傳達了其他作家需要寫成長篇小說才能傳遞的訊息。故事之簡潔,文句之精練,似乎每個單字都經過仔細地衡量與巧妙地斟酌,才使馮.席拉赫的書如此獨特,如此令人著迷,如此值得一讀。



      ★令人震驚的筆法!用半個句子,就能捕捉整個場景;僅需一句話,就可以講述整個人生故事。馮.席拉赫只講述事實,不試著操縱讀者,而是讓讀者有足夠的空間,決定如何擺放自己的位置,以及從中汲取什麼。



      ★這居然是我第一本馮.席拉赫的著作?我之前的人生到底都在做些什麼!



      ★雖然幾分鐘內就可以讀畢書中任一則故事,但我總是需要更長的時間反思,以形成自己的看法或準確地重新思考,使我認識了自己和過往的經歷,這正是本書如此不同、如此特別也如此奇妙的原因。這是一部最好的文學作品。



      ★這是部非常個人化的書,呈現了作者一生的思想和經歷。文字清晰,幾乎不帶任何情感,但是簡單的話語仍然使人感動不已。



      ★本書令人震撼!既充滿詩意,又滿載戲劇性和悲傷,而且在文字深處總埋有希望。



      ★在第一則故事中,作者失敗的嘗試,對我們來說是多麼幸運的事。要是沒有這位出色的作家,我們的世界該有多麼無聊!絕對推薦!



      ★可能沒有當代作家像馮.席拉赫一樣,突然在文學界嶄露頭角,並自那以後就超越了所有人!



      ◎德國媒體讚譽

      德國文學的偉大之聲!──德國第二電視台《午間雜誌》(Mittagsmagazin)



      費迪南.馮.席拉赫以簡單明瞭、不加文飾的詞句,使這個世界稍微更容易理解一點。──《紐倫堡新聞報》



      當今德國最重要的作家!──德國phoenix personlich節目



      揉合了救贖與悲傷,馮.席拉赫的洞察力每每令人著迷不已。──德國西南廣播公司



      作者以巧妙的嘲諷、含蓄的幽默以及淡淡的絕望,呈現出哪些事物令他絕望,哪些事物又拯救了他。──北德廣播電台



      簡潔平淡的文字風格、對另一個世界的觀察,以及令人拍案叫絕的故事,將會長留在讀者的記憶中。──《漢諾威廣訊報》



    ?


     





    推薦序



    在黑暗的盡頭,是否終能看見光亮?



    蔡慶樺




      法蘭克福大學有個傳統,該校之創立來自市民捐款,因此也將自己定位為不只是高等教研機構,還是屬於全體市民的大學。多年來該校與市政府合辦「市民大學」系列講座,邀請多位學者及作家對全民演講。我參加過幾年主題為「我們如何成為我們所是」(Wie wir wurden, wer wir sind)的系列講座,講者介紹影響德國社會及文化的重要人物之生平與思想,如何影響德國人成為今日的樣子,包括抗議歌手、參與「德國之秋」的左翼恐怖分子、學運領袖、文學家、電影導演、藝術家、學者、服裝設計師,甚至情趣用品商店創辦者等。



      讀這本德國知名律師馮.席拉赫的文集時,我一直想到曾經參加過的那些講座,那些在歷史中留下足跡,並左右其同代人的自我認同或者政治信念的人們;那些「陰暗與明亮」的人們,自身也決定了其國家與民族的陰暗與明亮。我不記得我參加過的講座裡有法律人,也許未來可以把馮.席拉赫放到這個主題中,從他的作品裡探討德國人如何成為今日之所是。馮.席拉赫的重要性不在其法律見解或文筆(但無可否認,其優美簡練、節奏鮮明的德文寫作方式確顯其寫作才能),而是他在本書中寫下的這個問題:「我年輕時覺得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什麼是『惡』?」



      什麼是惡?德國思想史一直試著為這問題找到答案,例如康德在〈論人性中的根本惡〉論文中,便點出人類天性中的「為惡的傾向」;一九四五年後,這更已不是德國人可以擱下的問題,後世德國人之認同形成過程,有義務思考納粹與大屠殺歷史,也包括探問惡的現象與本質。而我讀過的馮.席拉赫所有作品,都在試圖定義惡,以及人在脆弱與死亡中如何面對惡。這本書,看似隨筆,卻是在散文的文體中同樣承擔起這樣的義務,問了所有德國人都應該問的問題。



      例如寫其祖父,一位曾行不義(與不法)的納粹高官;例如寫那些為赤軍團左翼恐怖分子辯護,甚至參與其中的法律人;例如寫聯邦共和國成立前、《基本法》廢除死刑前最後一件判死的犯行;例如寫倖存於大屠殺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因惹.卡爾特斯,十六歲時便認為「我已經活過了這一生的所有瞬間。人生已經結束了,而我還在」;他也書寫自己的憂鬱與年少時自殺的欲望……。這本書從對他人可能是不起眼的小事來討論善與惡,以及許多難以抉擇及面對的生命困境。他寫的是自己的歷史,但也是一整代人的故事,有時帶著憤怒、有時帶著羞愧、有時是懷疑,但也時有神來一筆的幽默。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刻,德國哈瑙(Hanau)發生了極右派激進分子持槍射殺多名無辜者的事件,這不是單一事件,這些年來世界的黑暗似有逐漸壓過光明之勢。如何面對黑暗,護存明亮?我沒有完美的答案,但也許本書的一個故事,是一個線索。馮.席拉赫少年時期就讀的寄宿學校中,教授他拉丁文與希臘文的神父,在面對因無知而殘殺動物、既疲倦又羞愧的少年時說:「一個人只需要三種品德:勇敢、堅強和溫柔──勇敢地動手去做,堅強地忍受失敗,並且溫柔地對待別人。」一個明亮的人,如何能理解黑暗?或者,如何避免走入黑暗?我們需要更勇敢、更堅強、也更溫柔,這本書正是起點。



      (本文作者為作家,著有《爭論中的德國》和《美茵河畔思索德國》等)



    每個人都值得被凝視



    神奇海獅




      一聽到是馮.席拉赫的新書,我毫不猶豫就點頭答應寫了推薦文。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當時在看他的作品《可侵犯的尊嚴》時,所引發的真實生理反應──呼吸紊亂、頭暈目眩。我至今難忘裡面有一個關於作者本身的真實故事,原來他小時候就讀一間寄宿制的耶穌會學校,那時有一位慈祥的教士在某些機緣巧合下摸了摸他的頭。幾年後他長大了,聽到那名教士性侵男幼童的新聞。



      從此以後,他的記憶就再也不一樣了。



      很難想像作者經歷的那種認知震撼:突然間只發生了一件事,就讓他的記憶整個崩塌。記憶是相同的、景物是相同的,但是意義卻變得完全不一樣了。也許就是因為如此,作者一直很避談自己的私人生活。身為全德國最知名的作家之一,馮.席拉赫的生活卻神祕得不成比例:只知道他是執業律師、爺爺是知名的納粹黨政人士、他喜歡散步和城市迷走。不過根據德國媒體宣傳,這本《一個明亮的人,如何能理解黑暗?》(德文書名直譯是《咖啡與菸》)就是作者所寫過,最觸及自身的一本書。



      事實上,這本書的德文原名取為《咖啡與菸》是有原因的。這起源於二○○三年導演吉姆.賈木許(Jim Jarmusch)拍攝過的一系列同名迷你影集,在這十一集裡,各角色一邊享用著咖啡與菸,一邊天南地北地聊著天。聊天內容從醫學知識、健康飲食、對生活的迷戀、快樂,與對生活的沉迷,應有盡有。整部影集的主題就在於兩個背景天差地別的人,卻可以進行深入且發人深省的交談。所以在看這本書時你會有種感覺,就好像馮.席拉赫本人坐在你的對面,一邊享用著美好的咖啡與抽著菸,接著他就會告訴你關於他自己,或是他見過的,許許多多人的故事──



      在十五歲時,他曾經試圖自殺過。



      在本書四十八個小故事裡,開篇講的就是童年創傷,作者用自己一貫、如律師陳述案情般的極簡筆調來描述這段過往。文章中很少描述角色的心境,也沒有大聲嘶吼,但卻用細緻的景物描述,來替代角色自己的內心轉折──他被帶離了充滿中國藝品、絲綢壁紙的家中,司機開著車一路駛過村莊和空曠的野地,一路往下深入黑森林,來到了一所由耶穌會教士所辦的寄宿學校。「校地位在一處幽暗窄仄的黑森林山谷,冬天長達六個月,距離附近較大的市鎮很遙遠。」



      而那年,他未滿十歲。



      寄宿學校起初禁止家長前來探望,只有在寒暑假時才能回家,每個星期也只准打電話給爸媽一次。直到學生十三歲時才終於放寬規定,允許每隔三週回家一次。十五歲時他接到父親過世的消息,而他卻發現自己根本不認識父親──父母早在他還小時就已經離異,旁人口中父親的一生、棺木旁的相片,對他都像是一個陌生人。



      幾個月後,他不得不用克萊斯特(德國著名文學家)的文章與威士忌麻痺自己,最後他帶著霰彈槍走到父親種的那棵榆樹下,將槍管伸進口中扣下板機──不過最後他沒有死,因為他實在太醉,忘了在槍裡放子彈。



      就因為這樣的故事背景實在跟作者太像,像是耶穌會寄宿制學校、慕尼黑的家,以至於德國的媒體發出了這樣的疑問:這篇故事講的究竟是不是作者本人?但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也不重要,因為在這四十八個小故事裡,都凝聚著作者自身幸福、悲痛、孤寂的短暫瞬間,每個人都會從某些地方拼湊出自己。像我,在十二歲時也被送到北部的寄宿中學去,雖然不至於像故事的主角一樣那麼絕望,但第一次躺在宿舍堅硬的木板床上,我也是整整哭了一整個夜晚。



      但作者畢竟是個溫柔的人,故事裡總還有些光明值得我們去期待。他談到古波斯帝國的居魯士大帝在三千年前就宣稱人有選擇宗教信仰的自由,儘管出身不同,每個人都應該受到同等的對待,這是人類歷史的頭一遭;他也談到《德國基本法》第一條的「人之尊嚴」,這是啟蒙時期的偉大理念,能夠化解仇恨和愚蠢;他也提到透過法律與文明,人之所以為人的原因:隨著文明與社會意識發展,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我們不會走上原始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的叢林法則──



      我們為自己制訂了法律,建立不偏好強者,而是保護弱者的道德規範。

      這就是使我們身而為人的最高意涵:對他人的尊重。



      (本文作者為作家,著有《海獅說歐洲趣史》和《我是留德華》)




    其 他 著 作
    1. 罪行【暢銷百萬紀念版.燙金簽名封面】
    2. 馮.席拉赫「罪行」三部曲:罪行、罪咎、懲罰
    3. 誰無罪 Der Fall Collini
    4. 罪咎 Schuld
    5. 罪行 Verbrec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