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楊牧編選,收豐子愷所撰散文隨筆約四十篇,廣泛涉獵海內外所藏各種孤本著作,采摘上乘精品,代表各種題材和風格,舉凡小品,隨筆,童話,美術,略無遺珠,以洪範體例展現一代大師的歷史成就。豐子愷溫文爾雅,民胞物與,其人格和藝術都可以做為現代文化人 ...更多
此集為詩人自定的第一部,廣收少年時代作品,暨去國後耽於科學思維間之偶發,精心修謄改作,分輯展示名家詩藝發展的線索,以洪範體例鄭重問世。此書有楊牧長序,深入分析林泠詩的風格和技巧,探討其價值和影響。
作者簡介 ...更多
香港之秋和別的三季不同,就在晴爽一點上。
我總覺得這裡的夏季太長,熱倒不頂難受,
溼卻溼得人週身都「粘肌骨疊」的,差不多有半年之久﹔
彷彿陰曆年一過,就是夏了。
夾在當中的春天就像要人赴宴,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至於冬天,陰溼 ...更多
本書收集王文興在發表《家變》以前所撰短篇小說十五篇,亦即作者親自肯定平生所有作品之全貌,其寫作期間始於大學時代而終於留學時代之末期,觸及問題多樣而繁複,最能透露王文興堅持的藝術面貌。讀此十五篇,可知王文興的文學心路,艱難曲折,廣大悠遠,更足以 ...更多
本書為楊牧第一本隨筆散文集,收作品二十篇,三分之二為他在臺灣大學任教時所撰之觀察及感懷,大半為「結廬隨筆」專欄之精髓,觸及面極為廣泛,頗能看到楊牧以詩人之心擴張的介入抱負,對於現代社會、文化、教育的體會和批判,於題材風格方面超越了《葉珊散文集》時代之抒情飄逸,也大異於《年輪》一書所代表的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