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傳統與創新乃是相輔相生,在文化的土壤之中,「尋根、扎根」是深植茁壯的重要源頭。 「箏該舊有味,韻至心逸生。」。謹致青年作曲演奏家辰樺之<樂遊古今>古箏創作樂譜集發表,著實為當代傳統與現代人文素養與藝術欣賞品味的體現。音樂作品中,令人感受到文人之灑脫,藝術家之涵養,又可感受到紀念哲人之景仰風範,奔放之中不失飄逸,細緻處而氣魄得兼。期許我國傳統樂器,以中華瑰寶千秋萬世的小瑟(箏之古箏)的英姿,追本溯源將創新形式的交流融合,提升傳統藝術之文化精華。希冀能在多元現代社會裡,給予聽眾與琴者一場藝術饗宴,更在心中留下一顆待風發芽的文化種子。-正心箏樂團創辦人暨藝術總監? 台灣箏樂大師 魏德棟教授
◎《樂遊古今》古箏創作集在文學與藝術的交融視野中進行了音樂創作,其中牽涉古箏器樂手法的創新、突破音階限制與定絃重新配置、和聲織度的設計編寫與節奏韻律的複雜交錯。特別是基於音樂與文學互文性參照的審美體驗,是相當少見而有一定程度困難的創寫嘗試。在這一冊樂動人心的箏樂畫卷之中,勾勒來自作者心田的古今人文和音聲交錯的立體樣貌,讓我們一同跟隨樂音的起落,探索當代音樂創作的時代特色,為箏樂創作展望新興的未來。-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 張儷瓊 教授
作者序
◎寫作之於我,如靈魂沈睡中甦醒的另一個自己。我總覺得,想像能夠帶領我們走到很遠的地方。音樂創作如方寸即天地,其實人們在日常之外,尋尋覓覓汲汲營營,不過是盼望心靈上的滿足。在忙碌的日子當中,堅持創作與演奏,披星戴月的日子也能過得有滋有味。這是繼美國求學時期2014年的首張專輯
與
2016年個人第一本箏樂創作集<侘寂>,睽違多年將這段台灣女孩闖盪海外音樂圈的點滴,包含了對於自身傳統文化的思索與夢幻想像的音樂世界心路樂集。也許在雲端的另一頭,也有些人同時會有類似的感受,我希望藉由經典文學古詩詞我們能在匆忙的現實之中找到心靈的安頓,而我則是那位時空中的吟遊樂者,將感受到的旋律與人生百般況味的餘韻譜下,一同感受心有靈犀的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