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是知性命之學,與禮儀並重。未經探賾索隱,窮究其精深,則難以立於君子之林矣。是以易經云:「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夫既窮宇宙人生之道理,復竭仁義禮智之德性,乃能至乎天命,而達於天人合一,內聖外王之境。是則性命之學安可忽乎哉?
宋君英成通乎性命八字之學,探賾索隱,窮究其精深,鉤深索微,極盡其幽奧。復通開物成務,冒天下之理,而對人生之閱歷既深刻又詳審。今著成命學之書,可謂理明而辭達,詳盡而細微,簡易而通暢,人人可知,人人可曉,若能人手一冊,其通八字姓命之學必然矣。有志者曷興乎來。
昔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今宋君以五十之年,撰八字性命之書,亦可謂效法孔子,而學聖人之幽深,著書立言,以研究之心得,不忍獨享,而公諸於世,以利世度人,若能精研其書,而復探之以六經之道,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願與學者更勉之。
孫 序
與宋君英成毗鄰而居是在丙辰年的仲夏,他當時正遭受家庭劇變的波折,雖然處在惡劣的環境中為生活而奮鬥,但是他還是手不釋卷的在充實自己,堪稱勤奮好學。他個性耿直無私,且熱誠謙虛,不急功好利,具有為善助人的胸懷。
研究命理的人都知道,人生的窮通禍福難逃五行生剋制化之外,因此,筆者年輕時為了窺測人生在時空轉軸上運程的流動與轉變,乃毅然投入命理研究的行列。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始知宋君是一位深具子平命理基礎的研究者,當時從他壯碩的身材、憨厚的神態中,實在看不出他是一位業餘的論命高手。然而,他不但能把陰陽五行全部溶化在命理的運用上,而且對八字中六神之間的沖合會刑穿有條不紊的應用到人生禍福吉凶,的確令人嘆為觀止。
尤其在最近幾年,他更能從日新月異的社會,去領悟人間冷暖及百態,來配合先賢所遺留下來的傳統命理經典巨著,合乎邏輯、歸納、演繹、測象。印證多少實例,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才獲得這些成果。如今他不忍獨享,以坦蕩的心胸將這些心得著作成書公諸於世。
筆者身為公務員,雖然對命理研究有濃厚的興趣,可惜公務纏身,錯失不少良機殊感可惜,今宋君之書即將付梓,相信這本使他廢寢忘食的著作,不但對我們有所幫助,而且能使徘徊在研究命理多年但無法突破的人破繭而出,使對命理的竅門更多一層的認識。
代 序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哲理、五術方面之成就,更證明其優越性,如風水地理對人的影響,現今已證實是地球磁場的效應;中醫的針灸與生藥,目前是先進國家在醫藥研究上最熱門的課題;內功、氣功與武術,教外國佬嘆為觀止;卜卦、斗數。八字之論命推運,較之西洋占星術、水晶球與撲克牌算命,可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古聖先賢留給我們這麼寶貴的資產,何其浩瀚,何其精奧,常人浸淫一生,究能參透幾何?更以國人生性保守、甚且崇尚名利,不似歐人士在學術研究上之開闊胸襟。偶有小得,即自秘為珍,不肯公開;即或師徒相授,亦不肯涓滴盡哺,以一派宗師自居,固步自封。殊不知偶驗不足為法,除非屢試屢驗,方為定律;結果以偏蓋全,積非成是,終至百家爭鳴,眾說紛云,而後進末學者無所適從。如此非但阻礙了學術之發展,更抹煞了前賢之貢獻,貽誤了後學之求進。
民國七十八年仲秋,我很幸運的認識業餘五術高手--天愚先生,並經由天愚師兄引介,卻得以加入宋英成師兄發起組織的五術研習會。此會目前的知名度雖不甚高,是中部五術界人士所企盼加入學會;入會條件簡單,然非自稱大師級的人士所能接受的:
(一) 品學俱佳,具五術基礎,愛好五術之人士。 不必五術全精,有某項專精即可。
(二) 心胸開闊,絕不藏私,肯毫無保留的頁獻 所知所學,與同道分享者。
宋英成師兄設籍豐原市,從事運輸業,暇餘嗜研命理,幾成痴迷之地步,屢屢為求得名師、真訣,不惜花費鉅資、遠途跋涉;如今於山、醫、命、卜、相無一不精-訪客報上生辰,即能不經思索而滔滔不絕的解說論斷,教人為之嘆服。為客相宅,進門即知全禍福吉凶,改之,無不福應;占卦,猶如親眼所見,順逆泰否,全在指掌之中。如此高明之境界,是以二十餘年之光陰,耗去不少家產、拜過不少名師換來的。備嘗艱辛的心路歷程,促使宋師兄暗下決心,只要行有餘力,當不計名利、不顧毀譽,為宏揚五術而戮力。(痴人一個,但著實令人欽佩。)
從民國七十六年午月起,宋師兄即經常與五術界人士作不定期聚會;直到七十八年巳月,一向豪俠好義,執業建築師的賴森治師兄(業餘五術高手)聞悉宋師兄之宏願,即慨然提供聚會場所,五術研習會即於彼時成立。
本人於少年時期即對命理發生濃厚興趣,其間亦曾拜師學藝,可是始終無法突破精進。入會後,得宋師兄與天愚師兄之指點,論命不再專重「取用神」,而著重「沖合會刑穿剋拱」之於人、事、時、空之效應,自此茅塞頓開;而諸師兄、姊於研習會上均能盡情發揮,經由辨正質疑、切磋研討,所得之妙訣真諦更能活用,這不是拜師所能求得的,更何況當今名師多留一手。
宋師兄不僅為人慷慨,樂善好施,並且勤勉好學;每次研習會後,必將筆記重新整理潤飾,編篡成冊。武陵出版社的經理建議他將這些手抄本出版,讓有緣人亦得分享,並藉此薪火相傳。感謝石經理的幫忙,才能使本書付梓,順利發行。
本書係以驗證之實際命例作研討,能幫助有志於命學研究者藉此由入門而登堂入室。然本書係研習會筆記整理而成,故文中難免有字句段落之突兀,讀者若不以詞雅藻麗為重,則本書對於八字之邏輯解析方面有莫大益處。
承宋師兄不棄,囑余代為之序;本人才疏學淺,唯承宋師兄教益良多,不敢推辭,乃不揣淺陋,闡抒宋師兄之胸懷,略述本會之成立、本書之緣起及其特色,書中當然難免有蠡測管窺之見,惟四方高明君子倘不見棄,賜予指正,共同宏揚五術,則幸何如之。這是我們所企盼的。
自 序
余生耿直無私,然資賦欠佳,少年讀書時學業無成,深受老師之蔑視。年輕時又棄先父所留之基業於不顧,流浪街頭,欲求溫飽而身無一技之長,勉強為工尚能餬口,但心又不甘,雖力求上進但有志無成,深受窮困所逼。
當時眼看有些人出身富屋朱門,且能享福終身,也有人一生飢寒勞苦終身,更有人平時勞困偃蹇,忽逢吉運猶如枯苗得雨勃然而興,鴻毛遇風飄然而舉;也有一些豪門營幹之士突然惡曜臨身,不是喪妻剋子就是剝職生災。又眼看那些成就非凡者。並非皆聰明賢達之士,資質駑鈍之材亦非皆孤寒顛倒之人。所以,才領悟到人生之禍福皆有定數,並非人力所能左右的,更體會出人命的榮枯得失難逃五行之中,富貴貧賤皆不出造化之外。於是,利用餘暇埋首研究命理,迄今已多年矣!始知青少年時所受之災咎,乃命也、運也,並非余不如人,從此才能身心釋然,不怨天不尤人。
誠然研習命理,能使人高見明識,知進退存亡之機,進而能趨吉避凶。但是命理學博大精深,易學難精,有人窮經皓首,都不得其門而入,欲窺其堂奧又不知從何著手。市面書坊命書之多,著作汗牛充棟,令人眼花撩亂,使有志研究命書者不知如何適從。余有鑑於此,不顧自己學識淺薄,欲為命理界略盡棉薄,深入淺出地揭開我國命理的奧秘,希望對五術有興趣又有命理基礎,但仍然無法迅速論命的人,本書將提供給很大的幫助。
余能初次筆作書,首先要感謝台中市的許天愚先生,他是隱藏在交通界的命理高手,沒有他的策劃相助這本書無法完成;還有鄭永裕先生他是卜筮專家,本書許多命理上的竅門,都是因他所提供的卦理而獲得突破。沒有賴森治建築師提供的場所我們就無法煮茶論命,尤其是賴大嫂不但要在百忙中為我們提供茶水,而且還要忍受我們為命理爭論不休的吵雜,這幾位都是這本書幕後的大功臣,謹藉此向他們四位致最大的謝意。
台中市張輝雄先生雖然也參加我們的論命,但是他對本書的關懷卻不下於任何人,提供很多良好的意見,使余不惜廢寢忘食全力以赴,若是這本書將來有良好的迴響,那就是張輝雄先生最樂意見到的;也是他熱心的回報。命理之學浩瀚如海,但願同好者能不吝指教。
研 讀 本 書 之 方 法 與 態 度
先學會排四柱八字、大運流年、瞭解五行六神之定義,與沖合會刑穿、十二生死歷程之關係。
為節省讀者荷包,以上命學常識不在書本介紹,你手上的萬年曆,均有附載上述資料。
本書提出甚多新的觀點、理論與論命技巧,請用虛懷若谷的心態仔細去研究、探討,你將發現作者豁達的心胸,感激他肯把金針度與人的苦心。
理論與實務並重是本書的一大特點,故事中附有甚多實例,且有詳細解釋,務必仔細揣摩、探索,保證三月小成,一年後破繭而出、天蠶再變。
如果你讀了本書感覺意猶未盡,請稍安勿躁,續集正在籌備中,不久即將隆重推出,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