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願痛苦和快樂之間的分界,能夠在閱讀時光短暫消融
出生在嘉義,從小到大,我在各大馬路的路口,都能看見許多生動的石猴雕像。那時候,只知道,石猴藝術在家鄉一直盛行,卻從不知道原由。年紀還小的我,還沒有察覺到所有創作均來自觀察、來自於愛。
嘉義的石猴藝術起源,正是源自對臺灣獼猴的細膩觀察。人稱龍師的詹龍,年少時因在阿里山上採石,利用在溪流邊隨手撿拾的螺紋石,在山林間觀察獼猴模樣,刻成活靈活現的石猴,他的創作,日後成為嘉義知名的藝術表現,也成為我對臺灣獼猴的第一印象。
在高雄壽山,因人與猴之間的生存環境重疊,使人猴關係緊繃,加上在基因無法向外傳播的情況下,母猴產下畸形兒頻率增加,對獼猴一族來說,這幾乎是不可逆的生存危機。尤其當我在網路上,看到臺灣獼猴臥躺在地頭顱出血的照片時,心中既震驚又震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我能為牠們做些什麼事?我如何看待大自然不可逆的悲劇?想要追尋答案的微薄心願,遂成為這本小說的起點。
於是,我試著將家鄉的石猴藝術文化,結合臺灣獼猴在現實中面臨的困境,撐起一個發生故事的空間,一隻身手矯健的小石猴,從此常駐我心。他耐心陪伴著我一起爬梳生命的意義,在耳畔輕輕告訴我他的心願—願人類與萬物共生共榮。在經典小說《西遊記》中,孫行者有著天大本領,相較之下,小石猴是隻小石精怪,會的法術也不多,赤手空拳有的只是一顆赤子之心,卻一心想為人與動物搭起一道橋梁,他就和我認識許許多多為動物著想的朋友一樣,平凡卻又拗執的相信,堅信有這麼一條路從腳下開展,通往一個友善動物的遠方,為此,不屈不撓繼續前行。
為了實際了解各國政府與野生動物共處狀況,我參考多本書籍、論文集,訪問臺東農改場,了解防猴網的製作與運用原理。拜訪法國猴子山、日本嵐山猴子公園、馬來西亞沙巴等地,了解人猴和平相處的可能性,過程中,欣喜的看見,只要政府願意挹注人力與經費維護,就能給予人類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相互友善的互動環境。
為了解石猴藝術在嘉義興盛的原因,我拜訪位於嘉義古南門打石街的老師傅,著迷地聽老前輩回憶當年的學徒們,如何利用手邊的六顆金剛石,從早到晚打磨,只為了將墓碑磨得發光、發亮,他懷念又堅毅的眼神,成為一條時光隧道重返往昔,他告訴我,打石師傅們如何把握時間,私底下勤加練字,只為了刻出端正姓名。人死後,從師傅手中得到一份敬重,對師傅們而言這是一份工作,我聽見了生命直到最後一刻都充滿了愛與祝福。
現在,隨著時代流轉與演進,手工刻墓碑行業,在機器取代之下雖早已不復返,許多神像師傅慈悲的選擇不做將小動物放進神像內的入神儀式,石猴雕刻藝術仍盛行嘉義,生動捕捉臺灣獼猴神韻。細究臺灣工藝之美,讓我看見了人們對萬物的疼惜之情,如何婉轉表現在工藝創作之中。
這是一本從淚珠中孕育出來的作品,能夠付梓出版是一份幸運,對大、小讀者充滿了感謝,我在小說中寫道:「只是人類太傻,傻到以為,天地之間只有他們的痛苦是痛苦,快樂是快樂。」希望痛苦和快樂之間的分界,能夠在你的閱讀時光短暫消融。
導讀
讓故事不只是故事
認識佳如是她來參加獼猴解說團的時候,她給我的感覺和其他團員不太相同,解說的過程中她認認真真的做著筆記,聽到臺灣獼猴的困境以及人類對其誤解之深,她時而沉思、時而蹙眉,當時並沒有想到佳如會將獼猴寫進她的故事中,只是常在Facebook看見她非常關注環境與動物的各種議題,無論是野生動物、流浪動物、環境保護,她都默默地以自己的方式投以關懷並書寫。
佳如的文字如同她的人一般溫柔和煦,在她鋪陳的故事中藏著她對動物的關懷,一字一句仔細地刻劃她想告訴更多人的事,關於這片土地上發生的事;看著《小時候,小石猴》裡描述獼猴處境的段落我不禁鼻酸,讓我深深感動佳如的用心,她讓故事不只是故事。
《小時候,小石猴》是一本對環境、動物關懷的小說,它沒有揮舞著「生態保育」的大旗要讀者們一定要愛護自然環境,卻在每章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中緩緩地描述著關於山、海、環境、動物、人所遇到的難題、困境,引起讀者對故事角色的認同與共鳴;在故事中,佳如也巧妙的置入許多生態知識與讀者分享,讓這本小說更具有生態教育的意義。
《小時候,小石猴》是一本非常適合親子共讀的小說,也期盼大家能透過佳如的文字去省思人與環境、動物之間的關係。
?
林美吟
中山大學生科所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