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戰後美日臺關係關鍵50年1945-1995(修訂版)

戰後美日臺關係關鍵50年1945-1995(修訂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164843
王鍵
崧燁文化
2020年10月01日
117.00  元
HK$ 105.3  






ISBN:9789865164843
  • 叢書系列:YZ(九州)
  • 規格:平裝 / 274頁 / 15 x 21 x 1.3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修訂版
  • 出版地:台灣
    YZ(九州)


  • 社會科學 > 政治 > 政治史











    ▏從威權走向民主,1995年故總統 李登輝訪問美國,

    美中台三邊情勢產生微妙變化,台灣開始走出與前面五十年截然不同的道路 ▏



      從1945年台灣光復後至1995年,這50年間台灣與中國、美國、日本的政治與經濟關係為何?



      從清朝領土、日本殖民地到台灣主權未定論,各國的態度又是什麼?



      從蔣中正、蔣經國到李登輝,解嚴後的台灣,逐漸從保守壓抑走向自由開放,台灣前五十年經歷了哪些政治變化?



    本書亮點



      冷戰與台灣


      冷戰格局下,美國在政治上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極力阻止其進入聯合國,並恢復對台灣國民黨當局的經援和軍援。在經濟上透過「巴黎統籌會」等機構對中共實施比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更加嚴厲的封鎖,並一直持續1960年代末。在軍事上透過與台灣及日韓澳等國簽訂雙邊或多邊條約,「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實施策略與安全上的威懾」。美國甚至把台灣視為其西太平洋上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



      新殖民主義

      戰後美日台關係中所呈現出的美國對日台(包括對韓國等東亞國家)的社會改造、以及美日聯手對台灣的經濟控制,儼如新殖民主義在戰後台灣的「實踐版」,是一種很特殊的、表面為平等形式而實則不平等的「三邊關係」。戰後初期英、法、荷等國企圖在東南亞恢復舊的殖民統治版圖,但戰後經濟實力居絕對優勢的美國予以強力阻止。美國欲在東亞地區實施新殖民主義,即對其勢力範圍國家與地區實施與殖民地統治相似的一系列殖民政策,但並不擁有實質意義上的殖民地……



      美援

      美國對台援助是其「外交政策工具箱中一個重要且有效的工具」。美國的目的就是要透過援助對台灣當局不斷施加壓力或影響,從而把台灣納入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滿足其在東亞地區進行冷戰的需求。為此,美國在重新恢復對台灣的經濟、軍事援助之同時,也向台灣當局發出令其「改革」的信號,要求其「堅持更合美國之意的政府改組」。美國不僅積極對台經援,更期待台灣今後成為「其他亞洲國家的典範」……

    ?


     





    版權訊息

    序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思路與意義、研究目標與方法、研究框架與基本內容

    一、研究思路與意義

    二、研究目標與方法

    第二節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近代史上的美日台關係

    一、台灣的地緣政治環境

    二、近代日本對台灣的領土圖謀

    三、近代美國對台灣的策略圖謀



    第二章 戰後初期台灣與美日關係形成的歷史背景

    第一節 雅爾達體系——冷戰格局與新殖民主義

    一、美蘇兩極格局與美國全球策略的形成

    二、戰後美國推行「新殖民主義」

    第二節 冷戰格局下美國對台灣的策略考慮

    一、1940年代末至1950年代初的美國對台政策

    二、韓戰——美國調整台海政策的重要契機

    第三節「美援」主導下日台社會改造與美日台關係的發初

    一、從懲治到扶植——美國對日占領政策的大幅調整

    二、美國對台灣的經濟援助

    三、美援促使日、台從屬於美國關係的發軔



    第三章 戰後美日台關係的基本形成

    第一節 韓戰—美國東亞策略的重大調整

    一、韓戰——美國促使日本重整軍備的契機

    二、韓戰與「舊金山對日和約」——美日安保體制的形成

    第二節 美日台關係的形成與確立

    一、「日台和約」——戰後日台關係的起點

    二、「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戰後美台關係的起點

    三、美日台關係框架的基本確立

    第三節 台海危機期間的美台關係

    一、第一次台海危機期間(1954年)的美台關係

    二、第二次台海危機期間(1958年)的美台關係

    第四節 戰後初期日本政府的對台政策

    一、吉田茂內閣的對台政策(1946年-1954年)

    二、鳩山一郎內閣的對台政策(1954年-1956年)

    三、岸信介內閣的對台政策(1957年-1960年)

    四、池田勇人內閣的對台政策(1960年-1964年)



    第四章 戰後初期美日台經濟關係(1940年代後期-1960年代中期)

    第一節 美日獨占東亞經濟與日本的經濟外交

    一、美日合作獨占東亞經濟

    二、日本積極施行經濟外交

    第二節 美國主導下日台貿易的恢復與發展

    一、戰後初期發軔的日台貿易(1945年-1950年)

    二、「日台貿易協定」時期(1950年-1953年)

    三、「日台貿易辦法」時期(1953年-1961年)

    第三節 戰後初期美日對台貿易、投資

    一、戰後初期美、日對台貿易

    二、戰後初期美、日對台投資



    第五章 美日台關係的跌宕發展(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

    第一節 趨變的世界格局與美日台關係的折衝

    一、「尼克森主義」與美日經濟爭端的激化

    二、1960年代海峽兩岸對峙與美台關係的演變

    第二節日本政府對台政策(1960年代中期-1970年代初期)

    一、佐藤榮作內閣時期的對台政策(1964年-1972年)

    二、田中角榮內閣時期(1972年-1974年)的對台政策

    三、三木武夫內閣(1974年—1976年)的對台政策

    第三節日本對中貿易政策——同時獨占兩岸市場、謀求最大策略利益



    第六章 跌宕曲折的美日台關係(1970年代初期-1980年代中期)

    第一節 1972年後日本與台灣關係的嬗變

    一、中日邦交正常化與日台「斷交」

    二、日台「斷交」對雙邊經濟關係的影響

    三、美日台關係下日台經濟關係的持續提升

    第二節 中美建交——《台灣關係法》與美台「準聯盟」關係的形成

    第三節日本對台政策(1970年代中期-1980年代中期)



    第七章 冷戰格局解體與美日台關係的演變(1980年代中期-1990年代中期)

    第一節 中美圍繞對台軍售的較量與博奕

    一、《八一七公報》——美國對台軍售與美台關係

    二、布希(1989-1993年)、柯林頓(1993-1996年)時期的對台政策

    第二節 冷戰後期美日台關係的演變

    一、日本政府的對台政策(1980年代中期至1990年代中期)

    二、冷戰後期美日台關係的博奔與折衝

    第三節 美日同盟重新定義、全球軍事策略調整與美日台關係的演變

    第四節 安全困境下的美日台關係走向



    結語



    ?





    序言



      筆者在先讀本書定稿後,十分欣喜,又受王鍵博士之邀為本書作序,自然很高興地答應了。但是,卻因為近期參加多次會議和不時有多項任務、工作,使這篇序言的寫作一拖再拖。現在,出版社已經要開印了,只好加班開夜車,趕出了這份急就篇。筆者的序言,像王鍵的本書一樣,肯定有不當之處,筆者真心地敬請方家、讀者不吝賜教。



      王鍵博士的這部新書,對戰後1945-1995五十年間美日台關係的歷史過程做了概略考察。



      按照筆者的思路與解讀,若對本書題目予以更為準確概括的話,應是對冷戰時期台灣與美日兩國這一關係形成、發展、演變過程的歷史考察和研究。



      學界,特別是國際關係學界,對於中美蘇、中美日三國間關係定義為一種三角關係。王鍵在借鑑各方學者的精闢論述並進行獨立思考後,認定戰後台灣與美日的互動過程屬於一種不規則的「三邊關係」,是從屬於中美日三角關係下的一個特殊組成部分,並非真正國家意義間的關係,而是非國家間的關係。戰後冷戰時期美日台關係的一大特徵,就是美日兩國始終利用台灣問題對中國進行策略干擾。本書的題目和作者對「三邊關係」特點的提出,一下子就旗幟鮮明的表明了作者的立場和觀點,也極為有力地吸引筆者,饒有興趣地閱讀本書。



      全書分為七章,緒論章概述了本書研究的思路與意義,第二、三、四三章闡述了美日台關係的形成和確立。論述了以下重要內容:戰後美國在亞洲推行新殖民主義,最初擬以中國為其東亞地區最大的策略夥伴。由於國民黨政權的垮台,加之韓戰等的影響,美國對日政策調整為積極扶植日本,使其成為美國在東亞地區的重要策略夥伴;美國還企圖與日本共同掌控東亞地區經濟,為此,不惜在經濟利益上對日做出讓步;在加強美日關係之同時,美國也將台灣視為東亞地區重要的策略夥伴,出於遏制中國的策略目的,對台灣進行了經濟、軍事的全面扶植;為此,美國主持了戰後日本、台灣的土地制度改革,按照美國設計的社會模式,對日、台進行了社會改造;戰後,主要自吉田茂內閣以來,日本台海政策(對台對中政策)基本確立,即同時占有台海兩岸的經濟資源和市場,實現日本國家利益的最大化;歷經1950-60年代中日民間關係的跌宕發展,日本始終保持與海峽兩岸之間的經濟聯繫;至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實現,日本最終達到其台海政策的策略目標。公開與兩岸發展政治、經濟等關係,為日本的國家利益服務。



      本書第五、六、七三章則闡述了美日台關係的發展、演變:1972日台斷交、1979美台斷交之後,美日台關係有所下降,但維持了實質性的關係框架;美日對台灣的政治、經濟及軍事的控制依舊;台灣在與美日關係互動的過程中,實現了經濟成長;日本更是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美國扶植日台的過程中,由於過度介入越南戰爭等,國力下降;日本對台灣的影響,尤其是對台灣的經濟控制愈加嚴密、嚴重;在冷戰時期,特別是冷戰後期,美日對台政策並不完全一致,以美日經濟摩擦為典型的美日矛盾迭起,充滿折衝與博弈;而在世界冷戰格局解體與後冷戰時期,美日台關係的演變、走向,中日、中美關係以及兩岸關係的走向,均是不可忽視、值得高度密切關注的重大問題。



      本書對上述問題的論證、闡述,新意隨處可見:有不少是學界首次進行的分析和研究,從而彌補了以往研究的空缺和不足;本書運用歷史學、國際關係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方法,既注意全面、總體和理論上的概括、分析和考察,又極為講究實證分析,以系統的數據、原始資料進行比較分析,盡可能還原、探究美日台關係的動態演變;本書將國際關係理論與冷戰時期美日台關係史的實證研究相結合的研究,不僅有理論意義,無疑也具有實踐意義:透過對戰後美日台關係歷史進程的追蹤與描述,並透過各個階段美日台關係的具體論述,總結出美日台政治關係的交流模式與諸多特徵,闡明了美日台經濟關係發展的規律性,也能為中國的美日台研究界及有關部門準確認識、把握美日台關係史的發展脈絡和未來趨勢提供某些政策參考。



      王鍵博士以一人之力,能夠在兩年中撰寫成這部厚重的學術著作,的確可喜可賀!就筆者所知,應該是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一是與他曾經在攻讀博士的三年期間,受教於中國日本史著名學者萬峰等人,接受了嚴格的專業訓練和培養,更與他在進入博士後流動站的三年中,受到其導師、著名的中國史大家張海鵬的薰陶和訓誨,打下堅實、全面的學業基礎,具有了很強的獨立從事科學研究能力是分不開的;二是與他能多次到日本、台灣訪學考察,受到日本、台灣著名學者重實證、重原始資料等良好學風的影響,並多次參加、操辦兩岸關係、日台關係學術會議,從而增強了學術研究要與社會現實相結合的意識;三是關鍵因素,是他長期勤奮努力、刻苦鑽研和虛心學習、注意累積的結果。

    ?
    湯重南




    其 他 著 作
    1. 戰後美日台關係關鍵50年1945~1995:一堆歷史的偶然、錯誤與大國的博弈造成台灣目前的困境
    2. 內經選讀
    3. 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1895-1945卷一
    4. 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1895-1945卷三
    5. 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經濟政策研究1895-1945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