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香快樂的暑假要開始了,她要一個人待在屏東麟洛外婆家一個月,遠離安親班、嘮叨的媽媽和討厭的姊姊。沒想到這個暑假不只開心,還充滿驚喜,原來自己土到爆的名字藏有特殊的含意……
?
從小在台北生活的月香,會說的客家話不多,除了叫外婆「阿婆」,最標準就是「蓋鬧」(漂亮)和最喜歡吃的東西「面帕粄」(粄條)這二句。原來「藏人尋」就是「捉迷藏」,為了玩藏人尋,月香走出院子外,居然迷失在巷弄中,阿婆用一把乾燥花瓣替她收驚沐浴,原來這不是一般的香花,而是製作成盤花供奉給「伯公」(也就是土地公)之後曬乾的。每天陪阿婆去各地方伯公祭拜,因為阿婆告訴她伯公就像家人一樣要天天去問候,月香除了原本計畫要練習學腳踏車之外,還學習客家六堆的盤花,從家中院子摘下一朵朵香花,如茉莉、含笑、玉蘭花等,堆疊在盤子裡,拿來祭拜神明和祖先。也和阿婆在七夕祭拜七娘姑,月香過了一個非常開心的暑假,但一次月光下的藏人尋,讓她發現一個令人擔憂的祕密,到底該如何是好?
?
本書特色
?
★ 第二十八屆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榮譽獎作品
★ 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建崑、作家張嘉驊、國語日報總編輯鄭淑華聯合推薦
?
名家讚譽
?
《月光下的藏人尋》以孩子的眼光,帶我們走入一個屬於客家文化的生活世界,不論飲食、信仰、審美或遊戲,皆有所觸及。浸淫在這樣的世界裡,讀者可以用一種更富有情趣的方式來理解客家族群的風土人情,讀起來,它就像一部用少年小說的形式所寫成的「客家民俗誌」。
?
這部作品流露的鄉土情懷值得品味,相對來說,它的情節設計稍弱了些。在這方面,作者其實可以考慮加重「藏人尋」(躲迷藏)的隱喻,用來豐富故事的內涵,如果還能跟客家文化發展的思考結合在一起,那就更好了!──作家張嘉驊
?
這是一篇優美的生活故事,月香被送回屏東麟洛媽媽的老家,與表姊妹們和鄰居孩子,過了一個無拘無束的暑假。客家莊常見的的一花一草,如含笑、黃梔子、玉蘭花、桂花、倒地鈴,很想讓人嘗試一下鮮花浴呢。開基伯公壇的文化信仰,盤花的編排與獻祭,記錄了鄉下醇厚的人文氣息。藏人尋,也可以稱作「掩喀雞」、「覓相揣」,童年的遊戲展現眼前,宛如世外桃源般的歡樂。全篇像首優雅的牧歌,縈繞耳際久久難以消失。──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許建崑
?
「藏人尋」是客語的捉迷藏。月香暑假作客外婆家,與玩伴玩起捉迷藏,迷走穿梭在客家村的曲折巷弄中,偶爾亂入而聽到大人的街巷雜談耳語。在「藏」與「尋」過程,月香挖掘到父母埋藏甚或遺忘的祕密;找尋中,也發現「月香」這個土爆名字的寓意,旁觀父母如何處理他們的情事,在這自然的靜好中體會成長。
情節之外,透過小說人物場景的描寫,也可以多識草木蟲魚,舒緩而細膩的體會高屏六堆地區客家村落古早的閑適與人情,是另一種讀趣。──國語日報總編輯鄭淑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