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射日(序)
年輕時頗喜歡一句俄國的諺語:「含有真理的一個字,比整個俄羅斯更重。」故對哲學的沈思,常集中在基本概念中;兩個哲學家的概念,就可以在類似與差異間比較。
當老子說:「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勢成之。」就可以有道、德、物、勢四個基本概念。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又可以有道、德、仁、藝四個基本概念。為何兩大哲學宗師竟有道、德兩個基本概念相同?不能不使人驚訝莫名!同樣,當在莊子哲學中找出道、德、物、形四個基本概念時,以「形」取代老子「勢」的概念,就產生有趣的比較關係!而在孟子哲學中找出心、性、天三個概念,很精確地表現出孔子道、德、仁三者之間的關係,他的緊張氣正來自於少了孔子「藝」的概念。
對哲學家來說,基本概念是他們畢生的沈思,我們只能像遑惑的旅人逡巡前進,甚至奇怪的是:他們的「開篇」常像「奧義書」,讀20年也抓不住準頭。孟子是個例外。
概念是思想的結晶,意象是感受的結晶。面對《周易》時〈乾〉、〈坤〉兩卦的龍和馬到底想表現什麼?按其順序,〈乾卦〉皆龍,〈坤卦〉除了卦辭談馬外,前五爻除了是生命哲學不能是其他,〈上六〉卻出現「龍戰於野,其血玄黃」這麼雄辯甚至崇高的意象。這種排列的順序很不自然,《周易》有偽造的痕跡。終於我確定《周易》的〈乾〉、〈坤〉兩卦只能「顛倒看」!然後,只能是《歸藏》易!至於《易傳》,是儒家的大創造,文筆崇高有力,但「龍戰於野」的這條龍居然是「陰」冒充自己為龍,與陽爭戰,然後自己受傷流血,變成閨房大戲!荒謬!
《五經》在《傳》的附麗之下,如《春秋三傳》、《三禮》的《周禮》、《儀禮》、《禮記》等,把中國歷史弄成個大蘑菇頭,一個沈重的源頭!
還是要特別感謝學生書局顧問陳仕華教授慨允推薦,及陳蕙文主編等的優秀團隊。學弟楊宗翰教授、陳穎雋博士生在事務上多方協助。內子張修文及我兒趙君?多年的寬容。
?
趙衛民於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