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小行星的故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965330
國立中央大學
2020年12月01日
120.00 元
HK$ 108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965330
叢書系列:
人文中大書系
規格:平裝 / 210頁 / 17 x 23 x 1.0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人文中大書系
分
類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政府出版品
>
教育學習
>
大學出版中心
同
類
書
推
薦
工業4.1:零缺陷的智慧製造
留學生華語:Mandarin cours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外籍生留台生存手冊
太魯閣語指示詞的語法化研究
大學中原住民族文化永續教學的課程研究
內
容
簡
介
你知道嗎?
小行星分布在整個太陽系中
絕大多數集中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
這個區域稱為「小行星帶」
?
鹿林天文台發現了許多小行星
當軌道被精準確認,有了永久編號
發現者擁有命名的權利
命名是一個人文的活動,
人間與天上對話
你知道有一顆小行星叫鍾理和嗎?
有一顆叫陳樹菊嗎?
這本書告訴你
四十顆小行星的故事
?
目
錄
003 序一 / 周景揚
004 序二 / 葉永烜
005 編例
009 導言——從鹿林凝望星空 / 潘丁菡
■ 輯一
017 鹿林小行星
021 中大小行星
025 布農族小行星
029 鄒族小行星
033 慈濟小行星
037 雲門小行星
041 科博館小行星
045 南瀛天文館小行星
049 臺北天文館小行星
■ 輯二
055 鄭崇華小行星
059 羅家倫小行星
063 沈君山小行星
067 溫世仁小行星
071 蔡文祥小行星
075 奧比 • 薩克思小行星
079 呂克華小行星
083 劉兆漢小行星
087 胡景耀小行星
091 鄧雨賢小行星
095 孫維新小行星
099 陳其寬小行星
103 吳大猷小行星
107 陳樹菊小行星
111 鍾理和小行星
115 李國鼎小行星
119 馮元禎小行星
123 齊柏林小行星
■ 輯三
129 桃園小行星
133 中壢小行星
137 臺北小行星
141 宜蘭小行星
145 屏東小行星
149 嘉義小行星
153 南投小行星
157 合歡山小行星
161 玉山小行星
165 小林村小行星
169 台東小行星
173 雪霸小行星
177 苗栗小行星
181 參考資料
?
■ 附錄
191 仰觀天象,俯察物理——專訪天文學家陳文屏教授 / 郭惠珍 195 守護與延續前人的汗水結晶——專訪鹿林天文台林宏欽台長/莊梓忻
199 鹿林天文台鄰近部落的一則故事 / 張光祥
207 編後記 / 李瑞騰
?
序
序一
周景揚
探索星空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1992年中央大學在國內首創天文研究所,以培養優秀天文人才為宗旨,為想投身天文研究的年輕人開闢進入天文學殿堂的管道。為了開展本土天文教學與研究,費時多年尋找優良的天文台址,1999 年終於在玉山國家公園的鹿林前山設立了鹿林天文台。
鹿林天文台規模雖小,資源不多,但藉由參與許多大型的國際計畫,有著媲美世界知名天文台的科學成果。此外並在小行星的觀測上成果豐厚,自 2002 年發現第一顆小行星以來,迄今發現數量已超過八百顆。
從去年開始,我們嘗試將「人文關懷」結合「永續發展」,加入校務 發展策略成為其中一個主軸來思考。基於此,人文研究中心在今年開始在校園努力召喚「人文精神」,希望為「人文與科學對話」營造友善空間,嘗試以人文方式對應校內理工院系的科研成果,打破學科邊界。小行星故事的編寫,便是其中一項深具創意的嘗試。
由人文研究中心組成本校學生寫作團隊,將命名的四十顆小行星,除 呈現其天文學基本資料外,書寫其命名的因緣和關於人物和土地的故事,彙編成此《小行星的故事》,人間和天上對話,盼能讓更多人了解天體之 運行、認識中大鹿林天文台之運作,乃至於我們這個島上的眾多美好。
序二
葉永烜
是在 90 年代中期的時侯,當時的劉兆漢校長有一次和我談及,在天文學研究方面,有那些題目是臺灣可以做得出類拔萃的?我建議如有一個專門用來觀察小行星的兩米口徑望遠鏡,便可以在這個領域成為世界一流。當知道需要多少經費後,劉兆漢校長便?等你回到臺灣再?。這可能便是這本書想?的故事的一個開端。
因為得到劉校長的鼓勵,天文所在 1999 年開始規畫鹿林天文台的建設。得到教育部「追求卓越」的支持和天文所同仁的通力合作,再加上陳文屏教授的神來之筆,以半價購置了一部一公尺口徑的光學望遠鏡。這部叫做 LOT(Lulin One-meter Telescope) 的望遠鏡聳立在 2862 公尺的鹿林高?,在過去二十年間,不眠不休替臺灣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天文學家,是國家在科學教育和研究的重要資?,也是中大的一個驕傲。故事的另一個開端,則是以鹿林天文台的資深觀察員林啟生(老大)和那時還是高中生的葉泉志為首的遠距離合作。從觀察、發現到軌道計算,他們這個小組從 2006 年開始,在幾年間便發現了八百多個小行星。
根據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規定,其中得到確認的,便可以由發現者予以命名。中大天文所選擇以小行星命名來表彰臺灣,有名城勝景(如桃園、 台東、玉山、合歡山、雪霸等),仁人義士(如慈濟、鄭崇華、溫世仁、 陳樹菊等),文采風流(如雲門、陳其寬、鄧雨賢、鍾理和等),及與中 大有密切關係者(如羅家倫、劉兆漢、李國鼎、馮元禎、蔡文祥等)。
我們一方面由此表達感恩之意,另一方面也希望藉此讓將來的世代, 知道這些人物以及他們的事蹟所代表的意義和傳承。我參與並見證了這個 過程,謹略述緣由,以為讀本書者參考。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