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和自己美麗相認
人有必要辨認出自己
這幾年,接到不少來自各地的講課邀請,希望我分享如何能「一眼看穿」人的深層問題和死穴。
說能「一眼看穿」是浮誇了,這種「特異功能」只在我的小說《麻木樹療傷茶館》裏出現過,女主角是一名醫生,能一眼看穿別人的痛症源頭。我本一介凡夫,沒有「一眼」看穿的功力,不過倒有「多眼」看通的能力。
多看幾眼總比只看一眼穩妥。能看通透一個人、一個問題、一個境況絕不容易,需要銳利觀察、個人歷練、累積經驗、反覆印證、細膩入心、磨練耐性、冷靜洞察,還有正氣的修為。對,要求挺高的。
客人來找我都是因為「看不透」當下的困局,希望我能幫助他們看清楚盲點,找到出路走出來。他們到底看不透甚麼?主要有兩方面:一,走進死胡同,看不透目前的情況和困局。二,看不透自己,對自己越來越陌生,甚至害怕看進自己的骨頭裏,一直在逃避面對真相。這種情況非常普遍。
很多人表面上想看透自己的心,更了解自己的「本性」,知道真正想要甚麼、做甚麼,真的走到大門前,偏偏不敢舉步跨進去。有人想看通自己,有人卻害怕看透。
人為甚麼害怕面對真實的自己呢?其中一個原因,是害怕看清楚後不能再逃避,必須面對和承擔,有道德責任需要改善自己。「面對」原是沉重的擔子,有人害怕承擔不起,有人不願意負責任,怕辛苦,怕付出,怕努力。
很軟弱是不是?是,人性本如此。
我看個案已超過二十年。經驗多了,仔細多看幾眼,自能看通甚麼人會得到甚麼效果,誰能很快走上改善之路,誰會腳踏原地不肯衝破自設的障礙,誰會死執盲點和習性,還有漫長自欺路要跌碰,都有跡可尋,可預見結果,並不需要懂神通或算命。軟弱的人難醫治,懶惰的人沒得救,你都懂。
你會問:我應該是最清楚自己的那個人,為何還會有看不透自己的時候?
這裏要談一個關鍵詞:分裂。人很複雜,由多個分裂的自己湊合而成,沒有一個前後一致、完整的你。這個你在努力,那個你在退縮,另一個你很善良,再一個你在偽裝,還有一個你一心只想放飛任性……
分裂沒有好或不好,只是一個正常的腦結構現象。人的心腦結構很複雜,可以同時呈現、發展和混合不同的反應、想法、慾望和期望等各自相融或相沖的狀態。當人遇到難關,或需要選擇時,那些分裂的自己便蠢蠢出場,令人陷進混亂不安的狀態,看不透自己,失去自控或自主能力。
當想法、慾望和期望相融時,你會對自己感到肯定和自滿;當想法、慾望和期望相沖時,你會對自己感到陌生,看不清心裏所想,摸不?方向,失去自信,難做決定。自己的問題已經複雜,周遭的人和事也相當複雜,可人總是糾纏在以為的「那個」困局中,沒察覺到原來同時參和了其他棘手的難題,包括關係或感情問題,個人生活、情緒、健康和財政管理問題,還有對外的溝通和社交問題等,直接或間接地生成當下的困局、情志或生理病。你愈是無法整合自己的分裂,你愈是混亂,不單令自己困苦,還會影響別人。同樣地,你的不穩定,加上別人的內外不平衡,便會影響你,令你進入更混亂和迷失的狀態。這個你,是你又不是你。
每一刻的你都是在變動的自己,你不是要「找回」或「做回」你自己,而是要「辨認出」自己,每一個當下的自己。分裂容易令人痛苦,人有必要辨認出自己,其中一個目的是減低痛苦,包括自己和因自己而導致別人的痛苦。認出當下的這個你、這些你正在做甚麼,想甚麼,怕甚麼,愛甚麼,嘗試在分裂的自己中平衡情緒、慾望和行為,這樣能令你和別人舒服一點。辨認出自己,重建一個整合和清晰的「自己」圖像非常重要,能助你成長,脫離困境,找到喜悅和樂活的方向。
我們都逃不了,需要面對自己。當你有能力看透自己的表裏,和眾多分裂的自己相處、整合、平衡和協調好,你才是你自己。
你不是來看我,你是來看你自己,和自己相認。
習性是你最大的敵人
那如何才能看得「通透」?
我經常在演講和開課時提到,要看得通透,懂得愛,必須先懂得「照顧」。這個詞三歲小孩都懂,可是言簡意賅,我們都忽略了其深厚的意思。照顧是「照」+「顧」。「照」是給予光。光裏有溫度,賦予溫暖和正氣。這是光的物理學,非常具體。光明能讓我們看清楚路向。因此,「照」是能清晰地指引路向的明燈,讓人感到溫暖、安心,沒有暗算或隱憂,光明正大,坦坦白白。
「顧」是看,不只是看,而且是「回頭看」的意思。顧是不只看一眼、看一次,是要回頭再看,是「反覆回顧」的意思。就是說,我們有沒有每天回頭看一下自己和別人?在給予光明和溫暖的同時,你需要細心觀看自己和對方此時此刻真正的需要,不盲目地要求、想像或聽從,避免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裏,猜想對方想要甚麼,或者只滿足自己想做的事情,強迫別人認同你,接受你(的付出)。你要看自己和對方每天不同的變化,在無常變化中顧己及人,調校你的關注點。這才是真正的照顧。
能照顧,求看懂、看通透,不只需要觀外在,更需要打開心眼,看進心裏,骨子裏。光是理性的向外觀察,很多時候會忽略隱藏在背後更多的風景,而我們對自己或別人的不了解,或者自以為已很了解,很多時候又是流於一廂情願或過分感性的定論。兩者都有各自的盲點。
也許,你真的不如你所想那樣。
在面對人生困局時若容易陷於混亂,感情用事且衝動,便需要修煉定和靜,然後理性才歸來,幫你幹實事,處理和解決好問題。相反,遇上問題時,若只信任理性分析或所謂普遍性的科學數據,便會忽略導致問題的原因,可能更多是涉及情緒失控或溝通失敗的結果。
任何人能修到情理兼容,明心通透,都需要親自歷練,不躲懶,不靠運,修細心,不以自己當下的感受或想法為首,願意同時體察別人的處境、情緒和需要。這是我修煉自己的方式,此修為能助我練成敏銳地觀人和事的能力,期望能達至通透。
我們都知道, 佛陀(Buddha)的梵文原意是「覺悟者」、「醒覺者」(awakened)的意思,也是enlightened 的意思,即有光後的覺悟,明心見性也。從沉睡中醒來,眼睛打開了,便能看見,看清楚,看通透。
有個道理你要懂:要走出困局,得靠提起雙腿向前行,不懶不怕不埋怨不嫌煩,別以「你不是我怎會知道我的苦」找藉口。習性是你最大的敵人,給自己一萬個委婉的理由,養活正在蠶食自己的心魔。
請自行對號入座
我非常重視方法,不是理論,不靠討論。
我最重視的諮詢環節一直是「提供方法」,踏踏實實做好生命管理。與其說我是療癒師,不如說我是生命管理顧問更恰當。我不喜歡講太多理論,在此書裏,我會舉出大量的具體案例和自療方案,引航你學習看通自己,看透別人、問題和事態,發現「原來真的不如我所想那樣」,終將釋然面對。請自行對號入座。
人不怕找不到路,最怕是盲目,有路看不見。
此書是送給你的自我觀照寶鑑,教你學做自己的私家偵探,從微觀外表、說話習慣、身體語言和身體狀態開始,初步掌握「看通透」自己或別人的法門,進一步探索包括家庭、成長、健康和感情等的「過去」,細看你「目前」正在說、想、問和做?甚麼。從外到內層層深入,認出自己當下的真面,看到問題的源頭,為自己解困,避免替自己判錯症,犯下人性的五大死穴,並學習調校和照顧自己的具體方法,提高心性修為,重塑一個美麗自信、清安自在的自己。
願你能修煉出安然自若、磊落光明的心跡,和自己美麗相逢。
此書的寫作緣起,來自2018 年我被邀請在上海錄製的一個大師班視像課「如何看通自己,走出困局」,期後被各地不同的出版社邀請洽談合作,都被我婉拒了。我不急於出書,希望能重新整理和加強內容後才出版。沉澱了兩年,適逢全球步入疫症大流行的世紀難關,在人心惶惶失向之際,正想為讀者定定心,做一點美事,剛巧遇上志向相投的出版良緣,一切自有天意,欣然果斷成書。
此書生於亂世,能量穩札如山,願能為眾生暗灰的心,閃出壯美憧憬的鱗光。
希望讀過此書後,你能跟自己重新相認和笑納,和自己好好相處,擁抱親愛關係,也許不用找我做個案了。這是我的小小心願。
?
寫於2020 年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