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麗茲波頓的謀殺審判:直擊美國史上最駭人聽聞的世紀懸案

麗茲波頓的謀殺審判:直擊美國史上最駭人聽聞的世紀懸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33071
卡菈.羅柏森
徐立妍
臺灣商務
2021年4月01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9570533071
  • 叢書系列:人文
  • 規格:平裝 / 550頁 / 14.8 x 21 x 2.8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人文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有罪? 還是 無罪?

    她真的殺了父母嗎?

    是完美謀殺?還是莫名指控?

    是背負惡名的嫌疑犯?還是活出自我的大齡女?



      與開膛手傑克齊名的驚世血案 故事多次改編為電影、影集、舞台劇

      犯罪史上最受矚目的女性────麗茲.波頓────橫跨兩世紀的未解謎團



      美國最高法院書記官、國際刑事法庭顧問耗時30年追蹤調查

      首度收錄70餘幅照片 歷史信件剪報? 至今尚未公開檔案

      爬梳美國鍍金時代的社會焦慮 重現世紀歷史懸案的真實面貌



      麗茲波頓拿斧頭

      砍了媽媽四十下

      發現自己鑄大錯

      再砍爸爸四十一

      ──知名童謠



      1892年8月4日上午11點,美國麻塞諸塞州弗爾里維市第二街的波登家傳來一聲驚呼。鄰居好奇探問,只見波登家二小姐麗茲叫喊著:「喔,請過來一趟,有人殺了我父母。」這聲驚呼開啟了日後轟動全美、舉世矚目的世紀謀殺案:記者蜂擁而至,民眾擠爆法庭,只求一睹嫌犯面容,堪稱奇觀。目擊者麗茲嫌疑最重,但在歷經十個月的審判後,卻獲判無罪釋放。



      這起驚悚的弒親謀殺堪稱完美犯罪。案件缺乏直接證據,所有對麗茲的指控都自相矛盾,不予成立。麗茲獲釋已超過一世紀,但懸案至今未破,圍繞在她身邊的謎團也晦暗未明。無論貧人或富人、支持婦女參政者或社會保守主義者、法律學者或門外漢,每個人都對她是否真是兇手有一番見解。她究竟是冷血的殺人犯,還是遭受不實指控的淑女?兇手到底是不是她?



      此一懸案引起的研究風潮已超過百年,事件更衍生出相關歌謠、文學作品、好萊塢電影、舞台劇及影集,經由各種不同的形式被一再重現。這起謀殺事件在美國驚悚恐怖案件中已成為傳奇,但相關討論卻忽視它本身的歷史脈絡。



      卡菈.羅柏森以法學者堅持不懈的研究、偵探觀察入微的眼光、加上小說家優雅明快的文筆,根據本案的法庭文件、當時的媒體報導、未經出版的地方紀錄、以及近年才被發現的麗茲本人信件,完整重現了這則離奇的罪案大審判。



      麗茲為何燒掉她的洋裝?看到雙親頭骨居然當庭昏厥?消失的凶器斧頭手柄又到哪去了?諸多高潮迭起的情節及元素,就像一部迷人的推理小說,作者帶我們回到現場,重新呈上證據,讀者則扮演法官及陪審團的角色。



      此外,透過描述這位遭控犯案的女子,我們也得以窺見19世紀末美國鍍金年代耀眼的外表下,蠢蠢欲動的階級紛爭、種族歧見及性別張力。當時的美國究竟「相不相信」一位受過良好教養的上流社會女子,會犯下弒親這等滔天罪案?這樣的「信念」,又如何影響了法庭內外的辯論?在眾聲喧譁的攻防戰中,這位「被觀看」的女性,有無替自己發聲的機會?比起犯罪本身,潛藏的這種時代偏見氛圍及社會角色箝制,或許更令人毛骨悚然。



      麗茲到底是不是兇手?這次,由你來裁決。



      讀者收獲

      1.本書讀者群:推理懸疑小說喜好者,歷史書閱讀者,女性及性別議題關注者。

      2.了解極具爭議的世紀歷史懸案發生過程。

      3.從刑法及鑑識角度重探19世紀末美國犯罪史。

      4.從性別角度反思歷史女性的社會脈絡及道德想像,呼應當代議題。



    本書特色



      ◎作者為牛津及史丹佛大學雙博士,美國最高法院書記官,海牙國際刑事法庭顧問,資歷豐富。

      ◎耗時30年研究集結,最嚴謹真實的世紀懸案大審判完整記錄。

      ◎首度收錄70餘幅珍貴案發照片及歷史檔案文件。

      ◎爬梳階級、族群及性別脈絡,對19世紀末美國社會的一次「深描」。



    好評推薦



      刑法.鑑識.犯罪.女性────四種角度.專文推薦

      江鎬佑│律師,法律白話文運動資深編輯

      李承龍│卡達警官學院特聘鑑識專家,臺灣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副教授

      周愫嫻│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蔡宜文│專欄作家



      世紀解謎.完美讚譽

      冬 陽│推理評論人,臺灣推理作家協會理事長

      李昌鈺│國際知名刑偵專家,美國康州前警政廳長

      李茂生│臺灣大學法律學院教授

      崑 崙│殺人系小說家

      謝松善│前臺北市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主任



      20幾年前,我曾受邀重新檢視麗茲波頓歷史懸案,但因缺乏犯罪現場照片及物證,故而無法作刑事科學鑑定;而本書作者卡菈.羅柏森花了近30年時間詳細研究、整理資料檔案,最終撰成本書,實在令人佩服。雖然也因為缺乏現場血跡紀錄、兇殺武器、血衣物證,故而無法證明麗茲波頓有罪或無罪,但她以犯罪學觀點佐以推理小說手法,從這樁懸案審判去描述美國十九世紀末的刑事訴訟制度,將所有檢辯雙方的攻防策略、文件檔案公平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由讀者來決定事實;不但是一部文學及法律的結合,也是敘事與邏輯的編織,是一本很值得讀的書。──李昌鈺,國際知名刑偵專家,美國康州前警政廳長



      1892年發生的麗茲波頓謀殺案堪稱是美國史上最古老離奇的完美犯罪案件,作者羅柏森以法律學者的專業,加上觀察入微的敏銳眼光,配合優雅明快的文筆,完整重現了這則懸疑罪案的大審判。本案缺乏直接證據,所有對麗茲的指控又自相矛盾,一堆謎團也晦暗未明,雖歷經一個世紀,但懸案至今未破。這起案件具備了所有值得細讀的元素。女兒麗茲到底是不是兇手?且讓我們隨著作者的腳步,一起來探究解析吧。──謝松善,前臺北市警察局刑事鑑識中心主任



      除了鉅細靡遺深入這起懸案的脈絡,我尤其喜歡內附的照片與信件,讓整本書更具『重量』。──崑崙,殺人系小說家



      節奏明快、忍不住一口氣讀完的好書。——《書單》(Booklist)特別推薦評論



      羅柏森不負眾望,寫出了一位法律專家才能寫出的完整故事……喜歡犯罪小說的讀者會愛死它。——科克斯評論(Kirkus Review)



      令人入迷……(羅柏森)重啟這件案子,上呈證據,一切都像是從阿嘉莎.克莉斯蒂小說中摘取出來的迷人細節(包括麗茲燒掉洋裝之謎,還有神奇消失的斧頭手柄)。讀者得同時扮演法官及陪審團的角色。——《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立基於20餘年的深厚調查及新近出土證據,這是迄今為止對美國最惡名昭彰、最久遠的一件謀殺案之完整記載……一本傑出、令人不忍放下的真實罪案敘事。——《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特別推薦評論



      卡菈.羅柏森說故事的能力高超,也具備令人信服的學術經歷,足以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為這起堪稱美國史上最古老的真實犯罪事件注入新生命──也就是發生在鍍金時代的麗茲波頓案。她帶領讀者完整認識了麻州弗爾里維,並一一介紹牽涉其中的各個人物,正是這些人讓這起審判如此受矚目。羅柏森寫出了難得一見的佳作:論點清晰的精彩好書。——米珊(Jon Meacham),企鵝藍燈書屋前執行副總,普立茲獎得主、《美國雄獅》(American Lion)作者



      《麗茲波頓的謀殺審判》是一本氛圍緊繃、作風低調的傑作:難得見到這般讓人頸後寒毛直豎的歷史著作。卡菈.羅柏森以學者堅持不懈的研究、偵探觀察入微的眼光、再加上小說家優雅的文筆,爬梳這件(十九)世紀大審。羅柏森一方面描述波頓謀殺案及遭控犯案的年輕女子,一方面也揭開了鍍金年代耀眼的外表下蠢蠢欲動的階級紛爭、種族歧見及性別張力。——珍恩.卡緬斯基(Jane Kamensky),《彩繪革命》(A Revolution in Color)作者、哈佛大學美國史教授



      這份精彩而可靠的完整紀錄描述了惡名昭彰的麗茲波頓大審,該女子被控殘殺了父親與繼母。文筆優美而細節詳實,《麗茲波頓的謀殺審判》不只清楚呈現審判過程本身,也讓讀者進一步理解審判的時代背景,某個程度上可說是認識了十九世紀末的美國精髓。──勞倫斯.M.弗里德曼(Lawrence M. Friedman),史丹佛大學法學教授

    ?


     





    推薦序

    探詢「真實」的時光機報導文學 江鎬佑

    不同時空下的審判鑑識對照 李承龍

    一場百年未歇的持續審判 周愫嫻

    「名門淑女」的法庭攻防戰 蔡宜文



    插圖列表

    相關人物



    第一部 謀殺

    第一章:總有人會做些什麼

    第二章:驚人的罪案

    第三章:推論夠多了

    第四章:最受注目的女人



    第二部 審判

    第五章:帷幕升起

    第六章:炮火隆隆

    第七章:重大勝利

    第八章:意圖、預謀、準備

    第九章:既短而忙碌,且非常重要

    第十章:大審判的結語



    第三部 裁決

    第十一章:老地方

    第十二章:揮之不去的謎

    尾聲:辯護律師檔案



    謝詞

    註解

    參考書目



    ?





    推薦序



    一場百年未歇的持續審判

    周愫嫻(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




      一八九二年八月四日一個尋常的早晨,在美國東岸的一個小鎮,一戶有錢白人家庭發生了重大命案,銀行家父親與其第二任妻子被發現遭斧頭砍死在屋內。涉嫌最大的是當天在家、未婚的三十二歲女兒麗茲.波頓(Lizzie Borden)。警方在八月十一日以涉嫌謀殺父親與繼母,逮捕麗茲,十二月遭起訴,一八九三年六月五日開啟陪審團的審理期日,陪審團在六月二十日宣判無罪。審理終結後,麗茲搬離舊屋,但仍住在小鎮的山邊,俯瞰小鎮,於六十七歲去世。



      這場麗茲及其家人慘絕人寰的不幸事件,看起來從案發到審判終結,不到一年,但災難真的只有一年嗎?又如果兇手不是麗茲,真實的兇手又是誰呢?本書作者花了多年時間研究檔案資料與文獻重新撰寫。因為真實的兇手至今未明,造成了本案高度懸疑性,本書似乎不需要任何多餘的文字,就能抓住後人的好奇心。



      本書精彩之處是描述這場在兇殺案發生後,兩週公開之司法審判過程,以及鎮上居民與報紙之「社會審判」。在司法審理上,書寫的重點放在證人證詞與物證的爭議。譬如:本案若非麗茲所為,可能的嫌犯為何人?其他涉嫌者,如前一天來家裡拜訪且住宿的被害人前妻舅?但他在命案發生前,已經離去,且有不在場證明。再如,與麗茲同住的姐姐是嫌疑人嗎?但當命案發生時,她正好外出。又如,另一名同住的女傭是嫌疑人嗎?但命案發生時,她正在院子裡工作。若均非當天在命案現場者,或許為「外人」侵入住宅所為?但警方也沒有找到破壞入侵的證據,且這位「外人」需要在房內躲藏約兩小時,因為兩名被害人死亡時間相差了一至兩個小時。唯一在命案前、中、後均在現場的僅有麗茲。除此之外,有證人也證稱,麗茲在命案發生前曾在藥房購買可致命的毒藥,平日與繼母感情不好,經常有爭執,且也會偷竊家中的財物。在缺乏直接證據的情況下,種種跟這個家庭或麗茲有關傳說或隱藏的家庭生活、品性素行,被赤裸裸公開在法庭裡。



      但這種赤裸裸的審判又何止在法庭內?媒體每隔幾日發表一些新的傳言或說法,表面上是對命案有興趣,但又何嘗不是藉機對階級、性別、宗教、婚姻、年齡、種族移民的「社會公審」?麗茲家族非常有錢,有銀行、有工廠、有房地產,活躍於社交圈,英格蘭移民,屬於基督教公理教會,擁有當時所有之階級、政治、族群正確,當然民眾私心裡期待看到這種「高等」家庭成為「例外犯罪類型」。麗茲三十多歲未婚女性,案發後一直到審理終結,對此種女性各種「不倫」或「不正常」傳言不斷,人們樂於閱讀與散布這樣的謠言,替「例外犯罪類型」增添更多「例外犯罪人」特徵。至於參與偵審的執法與司法人員,書中可以看見他們有的站在鄉民這方,有的是想藉此成就自己的法律名聲,有的則想扮演「騎士救美」或「羅賓漢」等等,他們各自以不同的理由在心中評價了麗茲。



      多數人不是一日長成「邪惡的人」,犯罪人也不是「一日成魔」。一旦成了「嫌犯」或「被告」,審判也不會是一天的試煉,而是一種自此持續的狀態。即使在審判之後,不論有罪或無罪,不論刑罰為何,折磨不會終止,當事人人生必然會重新長成不同的風貌。只是,有多少人會像本案涉嫌人麗茲一樣,審判終結後,不願隱姓埋名,不願遷出原地,不願向親友哭訴,不願向媒體世人昭告,不願控訴司法警政不公,在什麼都不做的情況下,默默把剩餘的三十四年人生,拱手讓給一場世紀審判的「強烈後勁」?此外,當天在命案現場的女傭,審判後主人給予一筆費用遣散,女傭沒有回到母國愛爾蘭,而是選擇遷移他州,以沉默謙卑的方式度過餘生。兩人如此安靜的活著,是本案最為出奇之處,代表的意義悠悠回回,耐人尋味。



      麗茲到底是冷酷的殺人犯、失德者、社會心理病態者,還是本案雙重被害人?是地獄選擇了她?還是她拒絕從地獄離開?未因本案審理終結而有解答。唯至少有兩個餘燼,將使本案持續燃燒。第一,犯罪是地獄無疑,但司法審判是地獄二次方,而社會公審則是地獄三次方。本案當時的社會公審、法庭攻防,百年來,不論時代走過多少重大社會矚目案件,彷彿如在今日。餘燼終難將息。第二,本案結局是懸案,真實的嫌犯仍未知。故儘管本案審判已經終結一百多年,對這個審判仍有懸念的法律人員、研究者、獵奇者,總會持續加入新的木柴,欲滅還留。



      本書作者與讀者,自然也是頻頻回首、抱薪求火者之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