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小寶寶快來了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9529778
莉比.葛利森 Libby Gleeson
柯倩華
水滴文化
2021年3月27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579529778
  • 叢書系列:繪本滴
  • 規格:精裝 / 32頁 / 24 x 24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3歲~9歲
    繪本滴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知識學習漫畫 > 其它











    §用孩子的語言,說動人的故事§

    獻給即將成為

    哥哥、姊姊的你




    我們在等我們的小寶寶出生。

    一直等,一直等,一直等。

    「媽咪「,小寶寶什麼時候來?」



    「快了、快了。」



    充滿盼望與期待的繪本

    完美呈現孩子等待新成員到來的熱切和喜悅



    ?本書特色

    資深兒童文學評論柯倩華精心翻譯,富有聲音、節奏和旋律的文字,帶領孩子感受繪本之美和溫暖。

    ★澳洲知名作家 莉比.葛利森 與繪者 潔妲.羅巴德首次聯手創作,適合家中即將迎來新成員,等待著弟弟妹妹的孩子們一起閱讀。

    最佳禮物書!繪者柔軟的插圖並搭配作者溫柔文句,描繪等待小寶寶到來的過程中,充滿盼望期待和家人接納新生命的變化與喜悅。



    〔內容簡介〕

    我們在等我們的小寶寶出生。

    一直等, 一直等, 一直等。

    「 媽咪, 小寶寶什麼時候來?

    「快了、快了。」



    我們洗了很多小衣服。

    一直洗, 一直洗, 一直洗。

    嘩啦啦, 嘩啦啦,嘩啦啦。

    「 媽咪, 小寶寶什麼時候來? 」

    「快了、快了。」



    我們漆了一張嬰兒床。

    一直漆, 一直漆, 一直漆。

    刷刷刷, 刷刷刷, 刷刷刷。

    「 媽咪,小寶寶什麼時候來?」

    「快了、快了!」



    我們的小寶寶應該快到了吧。

    「媽咪,是今天嗎?」

    媽咪搖搖頭。

    她只說, 「 快了、 快了。」



    我輕輕拍媽咪的肚子。

    拍,拍,拍。

    我們的小寶寶碰了我的手。

    碰,碰,碰。



    「媽咪,小寶寶真的會來嗎?」

    「會。一定會。」

    媽咪嘆了一口氣。

    噓, 噓, 噓。



    到底,小寶寶什麼時候來呢?……



    一顆撲通撲通,期待的心,

    一則溫柔充滿情感,關於「我們」的故事。



     





    【專文導讀】關於我們的故事 文� 柯倩華(本書譯者、資深兒童文學評論家)



    迎接新生兒令人喜悅和興奮,對於即將成為姊姊或哥哥的幼兒來說,迎接未知也可能充滿挑戰。幼兒疑惑或擔心的焦點常是「對我有什麼影響?」「我會怎麼樣?」幼兒圖畫書《小寶寶快來了》,從幼兒的觀點述說一個表面單純輕柔、實則內涵豐富且充滿情感張力的圖畫故事。



    作者葛利森以「等待」做為題材,準確表現出幼兒的處境與挑戰。等待對幼兒來說很不容易。小孩一直問媽媽﹕「小寶寶什麼時候來?」媽媽總是回答:「快了、快了。」這樣的回答就像大人常跟小孩說「等一下」,非常抽象、不確定、難以掌握。幼兒的忍耐很有限,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的功課。



    故事裡小孩一次又一次的問,就像一回又一回的練功,需要自己努力,也需要大人的幫助。葛利森理解幼兒的需要,故事開始第一句話「我們在等待我們的小寶寶」,以「我們」做為主詞,代換焦慮不安的「我」,彷彿讓幼兒宣告「我不是獨自受苦,我不是獨自經歷這一切,媽媽跟我在一起,而且她愛我。」



    這樣的宣告帶來溫暖的力量,使不理想的現實感覺好過一點。於是,等待是我們的等待,小寶寶是我們的小寶寶。我們一起做家事,我們一起預備小寶寶的用品,我們一起料理小寶寶的需要。一起做這些事,也有打發時間、轉移注意力和情緒的作用。



    這個關於小寶寶的故事,述說的是親子關係。文字敘述「一直」出現重複的語詞和句型,還有活潑的擬聲字,是幼兒書的特色,也傳達角色的心情。角色的情感表現在圖像裡生動傳神,繪者羅巴德很會用圖像說故事,她運用自己對角色和故事的揣摩和想像,為骨架般的文字添補多彩多姿的血肉,每一頁圖像都與文字有互補關係,營造出完整連貫的生活場景。



    抒情柔和的色調,呈現幼兒心緒的稚嫩纖細。從封面開始,每幅圖像都表達「我們一起」的核心概念。母子的視線有時單向、有時雙向,各合其時。母子的位置關係,或左或右如舞伴般規律變換,使畫面洋溢生命的氣息。當小孩的信心似乎瀕臨崩潰時,媽媽嘆氣回答,其實大人也很無奈。此時畫面上媽媽緊緊擁抱小孩,象徵無奈的母子彼此安慰依靠,連兩旁的花也一起傾向他們傳遞溫情,圖像語言非常動人。



    小孩吹蒲公英的三個連續圖像充滿戲劇性,緊接著圖像的敘事性越來越強,最後以三幅無字畫面結束。結局的圖像極富象徵意義,從左頁的母子關係,到右頁的手足關係,似乎表示依附母親的小孩長大了,有自己的人際關係了,生活即將展開新的階段。然而,小孩並不是因為成為哥哥或姊姊就自動突然長大。從左頁到右頁的跨越,其實是前面所有的經歷和鍛鍊累積而成。



    良好的親子關係,支持幼兒的成長發展。關係必須在相處中建立,日常生活的陪伴是親密關係的基礎。一起做家事,一起散步,或一起看一本有趣的圖畫書,這些「我們」的故事,會使小孩的生命更喜樂豐富。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