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文脈:我們的心靈史

文脈:我們的心靈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624590760
王充閭
開明出版社
2021年4月23日
237.00  元
HK$ 213.3  






ISBN:9789624590760
  • 規格:平裝 / 478頁 / 17 x 24 x 2.3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本書是一部形象化的中國人的千年心靈史,也是一部中國人的人文精神史。它以優雅的散文梳理了中國人文的脈絡,描繪中華三千年文明史上先賢的心路歷程,縱貫中國的各個歷史時期,揭秘中國文化托命之人的心靈世界,寫出了中國的仁人志士為傳承文脈而明道、修心、守正、創新等叱吒風雲的往事,以及中國人所特有的胸懷、內涵、堅守、情操……



    名人推薦



      評論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 孫 鬱:

      王充閭是學者類型的作家,對於中國古代文學的認知不都在感性的層面,還有直逼精神內覺的理性領悟。閱讀作品時,涵泳中靈思種種,流出諸多趣談。但又非士大夫那樣載道之論,而是從現代性中照應古人之思,遂多了鮮活的判斷。我閱讀他的書籍,覺得不是唯美主義的吟哦,在對萬物的洞悉中,起作用的不僅僅是學問的積累,還有生活經驗的對照。心物內外,虛實之間,不再是隔膜的存在,作者看到了人世間的陰晴冷暖。王充閭是散文家,他的學問也非書齋氣的,有別人沒有的套路。古風從文字中吹出,他也成了那文字的一部分。



      評論家、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生導師 王向峰:

      論起充閭散文的情感,那則是屬於寄意於廣闊社會人生的仁人與高士的大情感,既有悲天憫人的博愛情懷,也有參透世態的大徹大悟,其前者得益於儒家,後者來源於莊禪。



      評論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北京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孟繁華:

      王充閭的散文是散文困境中的一座豐碑。他獨立的思想和情懷,在溫和從容的書寫中恰恰表現出一種錚錚傲骨,在貌似散淡的述說中堅持了一種文化信念。王充閭對高貴文化更傾心和意屬。值得強調的是,遼寧還是一個散文創作的高地。它的重要性不在於作家隊伍和聲勢,而在於它不能替代的影響力。王充閭的文化散文在文壇上獨樹一幟,可以看作是這個時代散文創作的標誌性成就,他在文壇引起的巨大反響仍在持續。



      評論家、學者、作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李潔非:

      王充閭的歷史散文的文史含量著實令人吃驚,作家胸中若無幾百本書的閱讀積累,無論如何是寫不出的。他的作品深地打動我的,首先是洋溢在作者心中,並透過文字傳遞給讀者的一種來自讀書的單純而巨大的快樂。



      中國當代劇作家、作家,《中國讀本》主編 蘇叔陽:

      充閭先生是當今中國作家中,少有的幾位有大學問的人。



      出版家、三聯原總經理兼《讀書》主編 沈昌文:

      王充閭的功底真好,舉杯一唐詩,落杯一宋詞。如今,這樣的文人已經不多見了。



      評論家、西南師範大學教授 傅德岷:

      20世紀90年代興起的“文化散文”,以其詩性思維和辯證邏輯的和諧統一,反思生命存在和關注生命個體及其哲學、文學、歷史、宗教等方面的內涵。呈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地域上.南方以餘秋雨為代表,北方則以王充閭為代表。後者的“歷史文化散文”空靈飄逸。以詩意的思想、冷靜超脫的靈感、精巧瀟灑的結構、典雅雋永的敘述獲得了對歷史的新的文化語境的闡釋。其獨特的美學魅力領一時之藝術風騷。



      散文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 祝 勇

      充間先生試圖將歷史的任何一個局部放大到很大。而將自己隱藏起來。他的姿態越是平樸。就越是和他所表達的重大主題形成反差,也越會形成語言張力,令讀者感受到他與苦難對質的勇氣和深刻的思索。



      出版家、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 臧永清:

      充閭先生對中國歷史、文化有那麼精深的研究和體悟,又有那麼高超的寫作技巧,完成這麼一本難寫的書的是基本有保障的。我的師兄孫鬱先生早就對我說,充閭先生對中國歷史的研究之深、之廣,甚至是很多專攻於此的歷史學教授所不及的。

    ?


     





    序章

    第一篇 中華傳統文脈



    第一章 基因:大道之行

    第二篇 大道之源

    第三篇 非常道

    第四篇 萬世師表

    第五篇 詩中至美

    第六篇 逍遙遊

    第七篇 燕趙悲歌

    第八篇 魅力工匠精神



    第二章 自覺:性本愛丘山

    第九篇 大風歌

    第十篇 人倫遭遇政治

    第十一篇 洛陽年少

    第十二篇 鳳求凰

    第十三篇 人間正道是滄桑

    第十四篇 自在心

    第十五篇 另類六朝人物



    第三章 大氣:扶搖直上九萬里

    第十六篇 唐僧形象

    第十七篇 逃禪

    第十八篇 千古文章未盡才

    第十九篇 百年歌自苦

    第二十篇 “文宗”求仕

    第二十一篇 風雅大宋朝

    第二十二篇 無字碑

    第二十三篇 靈犀

    第二十四篇 魂斷五國城

    第二十五篇 枉凝眉

    第二十六篇 孤枕夢尋

    第二十七篇 道學家的矯情

    第二十八篇 何人說斷腸



    第四章平淡:人有悲歡離合

    第二十九篇 一代天驕

    第三十篇 獅山梵影

    第三十一篇 要留清白在人間

    第三十二篇 畫家多詩人

    第三十三篇 龍湖之會

    第三十四篇 宦禍

    第三十五篇 初心意味長

    第三十六篇 拷問靈魂

    第三十七篇 詞心

    第三十八篇 兩千年一“夢”

    第三十九篇 深情者

    第四十篇 末世之累

    第四十一篇 長夜先行者



    末章

    第四十二篇 家國天下





    ?




    其 他 著 作
    1. 國粹札記 初集:當代大家讀國史讀人世
    2. 國粹札記 續集:當代大家讀國史讀人世
    3. 成功的失敗者:張學良傳
    4. 滄浪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