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尚書今註今譯

尚書今註今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533187
屈萬里
臺灣商務
2021年6月01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570533187
  • 叢書系列:古籍今註今譯
  • 規格:平裝 / 288頁 / 17 x 23 x 1.3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古籍今註今譯


  • 文學小說 > 中國古典文學 > 經史子集











    中國古典文學第一本散文——先秦政事文獻彙編,

    也就是古代的官方文書檔案,

    從先人的處事智慧汲取文化,

    以現代詮釋帶領讀者一探先秦公文的義理思辨。



      在古代,無論公文或函劄皆稱為「書」。《尚書》內容大致為古代的公文,故在先秦時稱此書為「書」,直至漢朝初年才有「尚書」之稱,後世因其列為經部,故又稱為「書經」。



      本書註釋者屈萬里老師為讓青年學子可對先秦文辭通讀無礙,便將自己閱讀前人註述之心得融入本書,以現代語言作註並譯為白話文,以不失原意為出發點,務求簡明、清晰、容易閱讀。在各篇開頭略述篇章特色、考證年代、傳抄歷史,極為適合作為入門國學教材之用。



      相傳古者尚書有三千餘篇,傳至先秦定為百篇,成書後有研究者為此書撰序。本書將〈書序〉作為附錄列於書末,可藉此明瞭百篇尚書之篇目,及其存佚情形。



    本書特色



      1.敘事清晰、淺白,可從註釋中以自己的語言理解,也可參考註釋者的白話譯文。

      2.將文章有條理地分為數段註釋,各段篇幅不長,方便讀者對照閱讀。

      3.註釋擷取歷代《尚書》研究優點,可參看各家說法。



    好評推薦



      尚書學專

      家蔣秋華教授專文導讀


     





    導讀 流傳不朽的《尚書》譯註經典 蔣秋華

    凡例



    虞夏書

    堯典

    ?陶謨

    禹貢

    甘誓



    商書

    湯誓

    盤庚

    高宗肜日

    西伯戡黎

    微子



    周書

    牧誓

    洪範

    金縢

    大誥

    康誥

    酒誥

    梓材

    召誥

    洛誥

    多士

    無逸

    君奭

    多方

    立政

    顧命(合康王之誥)

    費誓

    呂刑

    文侯之命

    秦誓



    附錄 書序



    ?





    導讀



    流傳不朽的《尚書》譯註經典

    蔣秋華�中研院中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尚書》是我國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內容記載古代帝王治理國家的大道理,為儒家所特別重視,故將其納為五經之一,且成為古代政府用人取才、科舉考試的重要教材。然而因為《尚書》的文字相當古奧,識讀不易,自古以來,為其解說字詞、闡發義理的著作,不知凡幾,這可從清人朱彝尊(一六二九─一七○九)《經義考》的著錄情況,略見其端倪。



      在眾多疏解《尚書》的著述當中,唐代孔穎達(五七四─六四八)的《尚書正義》、宋代蔡沈(一一六七─一二三○)的《書集傳》,先後被政府指定為科舉考試的用書,使得凡是想要出仕任官的士人,務必仔細研讀,以博取功名,因而使兩書成為古代最通行的《尚書》注解之作。



      時至近代,由於古今語文的變化,古時通俗的文字,對於今人而言,頗有隔閡,已經不是那麼容易理解了,更何況《尚書》本來就是一部難懂的書。於是為了迎合現代人的需求,勢必得有新穎觀念的注釋,甚至白話翻譯,來取代舊有的解說,如此方能輔助今日讀者順利的閱讀。



      民國五十六年(一九六七),臺灣商務印書館王雲五(一八八八─一九七九)先生擬定編纂「經部今注今譯」叢書,預計第一集出版十種。其後在中國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現中華文化總會)的全力支持下,館方謹慎的選擇著名專家學者,從事各書的譯注。民國五十八年(一九六九),《尚書今註今譯》最先完稿,成為該叢書出版的第一部著作。



      《尚書今註今譯》之作者為屈萬里先生。屈萬里(一九○七年九月十五日─一九七九年二月十六日),字翼鵬,筆名鵬、尺蠖、翼、屈軼、書傭、翼鵬等,山東省魚臺縣人。屈先生自學有成,早年曾在魚臺圖書館、山東省立圖書館供職。抗戰期間於四川任職中央圖書館,旋轉職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抗戰勝利後,復隨中央圖書館遷回南京。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中央圖書館疏遷善本書來臺,屈先生為臺灣辦事處主任,同時應聘臺灣大學中文系任教。民國四十年(一九五一),辭去館職,專心教學。四十六年(一九五七),轉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並受臺灣大學合聘。執教臺大期間,曾擔任中文系主任;服務史語所時,亦曾出任所長。六十一年(一九七二),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屈先生為著名學者,為學多方,通曉經學、史學、文字學、目錄學等,於經部尤長於《易》、《詩》、《書》三經,分別撰有專書數種及論文多篇,久為學界推崇。《尚書》方面,有《尚書釋義》、《尚書集釋》、《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尚書今註今譯》、《尚書異文彙錄》等專著,以及相關論文十餘篇(收入《書傭論學集》及《屈萬里先生文存》),又指導多位研究生,撰寫《尚書》學論文,是相當傑出的《尚書》學專家。



      在屈先生所撰《尚書》專著中,《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考證舊雨樓藏本漢石經《尚書》殘字為偽造,又論定漢石經《尚書》所據者為小夏侯本,並校訂碑文及復原石經《尚書》部分之碑圖。《尚書異文彙錄》除廣引各家版本外,更採用石經、敦煌卷子等新出文獻,從古文字學的觀點,研析考校前人爭訟之《尚書》文字疑問,有助於《尚書》文本之辨正。這兩部都是有關《尚書》文字與傳本的研究。



      《尚書釋義》出版於民國四十五年(一九五六),注解經文,並徵引諸家之說,以為佐證。書中僅註伏生所傳《今文尚書》二十八篇(〈顧命〉與〈康王之誥〉合為一篇),經文前有〈敘論〉一篇,經文後另附有《尚書》逸文、〈書序〉及偽《古文尚書》。因出版目的以作為各大學中文系學生習讀之用,故講解簡明扼要,刊行之後,很快成為臺灣各大學開設《尚書》課程時,廣受採用之教本,亦為眾多研究《尚書》者入門之參考書。此書在屈先生逝世後,由弟子周鳳五(一九四七─二○一五)、李偉泰依其遺稿,訂補、校讀,收入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編印之《屈萬里全集》第一輯,於民國七十二年(一九八三)出版時,改題《尚書集釋》,可說是《尚書釋義》的修訂本。二○一四年八月,北京中西書局根據聯經出版事業公司的《屈萬里全集.尚書集釋》,重新刊印此書,使其得以在大陸流傳。



      《尚書今註今譯》是屈先生另一部注解《尚書》之作,亦僅注譯今文二十八篇,撰作方式,註解多依從《尚書釋義》,然為達普及之目的,故所用之文詞更為簡明,且大量省略引證之語,同時加上白話翻譯。其與《尚書釋義》一書不同處,除多出白話譯文外,於舊說則隨多年研治所得之新見而頗有修訂。〈敘論〉、《尚書》逸文及偽《古文尚書》原文亦因性屬專門,非一般讀者所必須,乃略而不錄,惟〈書序》以有助於了解百篇《尚書》之篇目及其存佚情況,故仍予附錄於正文之後。此書因有白話譯文之輔助,推出之後,迅即獲得廣大讀者之賞愛,一版再版,多達十餘次,可見其受歡迎之程度。目前《尚書今註今譯》已與《尚書釋義》共同成為臺灣學者研修《尚書》之最佳參考著作。



      屈先生所撰之《尚書》單篇文章中,有幾篇是考證《尚書》中某些篇的著成時代,如〈尚書?陶謨篇著成的時代〉、〈論禹貢著成的時代〉、〈尚書甘誓篇著成的時代〉、〈尚書文侯之命著成的時代〉,這幾篇是學術考證,引證資料詳細,於《尚書釋義》、《尚書集釋》中的解題部分,往往以簡明的結論表述;有些是對《尚書》文本相關問題的討論,如〈尚書與其作者〉、〈今本尚書的真偽〉、〈尚書中不可盡信的資料〉、〈以古文字推證尚書?字及糾正前人誤解舉例〉、〈周誥十二篇中的政治思想〉,這一類文章多收入《屈萬里先生文存》中;也有與學者的論戰,如〈對於「與五行有關的文獻」之解釋問題敬答徐復觀先生〉、〈關於所謂「周公旦踐阼稱王」問題敬復徐復觀先生〉,兩篇論文是與徐復觀(一九○四─一九八二)先生對《尚書.洪範》中的「五行」問題與〈周書〉中「王若曰」之「王」是否為周公,所展開的論辯,當時還引起了多位學者參與討論;有些是自己所撰著作之自序,如〈《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自序〉、〈《尚書異文彙錄》敘〉,登載於報刊,有廣告的效用。



      語譯經書,古代已有類似之作,大概在串講時,將一段段經文通說一遍,但並非逐字逐句的說解。近代以來,由於推行白話文運動,民初學者頗有以白話文翻譯古代經典。以《尚書》而論,專書方面,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八月,上海的?學書社出版了陳勗夫的《書經簡明白話解》,書名有「白話」二字,卻非對譯經文,而是以白話語闡說經義,較傳統的文言注解,更便於今人的研讀。當時似未見全書的譯作,僅見一兩篇,如〈湯誓〉、〈金縢〉等,有白話的翻譯。



      《尚書今註今譯》一書,自民國五十八年印行以來,備受讀者喜愛,因而數度再版,可見其確為研究《尚書》者,提供奠立基礎之佳作。屈先生逝世後,友朋門生為其編輯全集,交由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此書亦被收入民國七十三年刊印之《屈萬里全集》第二輯中。這是在臺灣發行的兩種版本。



      此書後來又在大陸刊行,先是二○一一年八月,北京的新世界出版社收入《古籍今注今譯》系列;之後於二○一五年十二月,上海的上海辭書出版社也予以刊印。這兩個版本的出現,可知大陸學界對此書之重視。



      今日,臺灣商務印書館再依據原刊《尚書今註今譯》,重新排版印行,讓此書以不同於往舊的樣貌,再度面世,雖然其式樣略有不同,但內容卻沒有改變,其原有價值依然保存,相信必可供給現代讀者,一部嶄新的研讀《尚書》的最佳參考著作,讓《尚書》中的道理以及屈萬里先生的學術,得以延續發揚。




    其 他 著 作
    1. 尚書集釋(三版)
    2. 屈萬里全集(全二十二冊)
    3. 尚書今註今譯(新版)
    4. 屈萬里先生文存(1-6) (不分售)
    5. 讀易三種
    6. 尚書異文彙錄
    7. 詩經詮釋
    8. 先秦文史資料考辨
    9. 尚書集釋
    10. 古籍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