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自畫自說〉四季更迭的東華春
公車彎進巷子放慢了速度,我可以有多幾秒的時間觀察那家「東華春理髮廳」的門面。在那一整排的三層樓販厝中,除了店名吸引我,它門楣的眷村綠,在清一色黯淡的鐵捲門中也特別顯眼。偶爾,有幾回,我看見老闆在澆花掃地,門旁趴著隻小黑狗。
起初,只有片段片段的情節,然後隨著每天多那幾秒的畫面累積,自然的浮現出故事的輪廓。我還記得,當我在公車上想到故事裡的「東華春理髮廳」是取自一家人名字裡各一個字時的那種興奮不已,接著每天腦子都在想著他們的事。三年後,他們變成了一本漫畫──《東華春理髮廳》,而這些虛構的角色,很奇妙的影響了現實中的我未來如何說其他的故事。漫畫出版後,我拿著書去找老闆想當面致謝,但鐵捲門緊閉,我撐開鐵門的投信孔看進去,已經不見理髮椅,那些放毛巾的木架子也已拆除。隔壁的隔壁也是做美髮的,店裡的阿姨說這老闆退休了,住在山腰上,偶爾下山購物會順道來串門聊天。我在書封內寫上感謝的話,把漫畫託付予她。
這個作品帶給我很多美好,我不但厚臉皮的要求編輯請到吳念真導演掛名推薦,吳導的一通電話更讓東華春有了改編成影視的契機;接著,在阿茉姊的牽線下,畫了改編自吳導的舞台劇《人間條件四》的漫畫。因為太珍視此美好,所以即使《東華春理髮廳》當中還有好些要再補述的故事,我卻一直逃避去碰觸。有不少案例是在接續時搞砸的,導致讀者失落,自己對自己失望。不過,我很清楚這個結從書出版後的民國99年起就一直繫在心上,像陳小華心裡繫著父親在他十歲生日那天不告而別的結。
民國101年,同名電視劇上映,給了角色實體的體溫,而改編後劇情與人物的鋪陳和延展,也帶給觀眾不同於書的想像與感動。照常理判斷,當時會是趁著熱度重新出版並將漫畫繼續下去的好時機,但這也是我難以下筆的原因──真要比喻的話,有點像是豐收後,土地總要進入休耕期,而休耕時並不會種植同樣的作物。
練習說故事是一生的事,雖然在這十幾年間,我說了一些有著類似關懷卻不同的故事,我也不敢說自己練習夠了,只能說比較能抓到上手的「鋩角」。可是自以為的「懂」也不一定是真的懂。坦白說,目前的狀態像是又回頭去拜訪失聯十幾年的朋友,試圖讓他們重回自己的人生。事過境遷,我們人都是自己改變了而不自覺,朋友也會。很多共同的記憶,還有你以為所了解的他們,可能都是過去的印象了,用印象去攀談就如同紙包火般的不可靠,弄不好反而灼傷彼此。因此在這之前必須複習過去的那些曾經,但你不清楚對方是否還願意接受,也無法斷定重拾的友情是否可以如同往日一樣。
不過,我還是鼓起勇氣站在「東華春理髮廳」的門口了,雖然心頭仍是慌的,因為不知道理髮廳裡的那幾位是否接受我接下來要所說的故事,我想,有什麼念頭先進門再說好了,然後我伸出手按下那個下面寫著「爆破按鈕」的電鈴……
?
阮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