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西方人眼中的日治臺灣(2冊套書)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21穿越福爾摩沙

西方人眼中的日治臺灣(2冊套書)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21穿越福爾摩沙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8630932
愛麗絲.約瑟芬.包蘭亭.柯潔索夫,哈利.阿佛森.法蘭克,歐文.魯特
黃楷君,蔡耀緯
遠足文化
2021年6月02日
227.00  元
HK$ 204.3  






ISBN:9789578630932
  • 叢書系列:見聞.影像 visits . images
  • 規格:平裝 / 536頁 / 15 x 21 x 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見聞.影像 visits . images


  •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日據時期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Ilha Formosa」意為美麗之島,

      在日治時期她為日本所有,成為他們口中的臺灣。



      「如果你想確認這座島是否名副其實,最美好的方式之一是:在晴朗的日子裡,搭乘竹筏沿著福爾摩沙的西岸航行,你將親眼見證那在腦海縈繞數日的壯麗山景。肥沃的平原上布滿翠綠的稻田,如畫的小村莊散落四處,點綴著蜿蜒的溪流。越過平原,便可看見輪廓變化萬千的山丘,山頂林木茂盛,襯托著更遙遠、蒼綠的高山。在其中,有時能一次望見五座甚至六座並列的山脈,像是一條條色彩各異的絲帶,從最深的青玉色到最淺的天藍色,由北至南、連綿不絕的美景就在眼前開展。」



      本書收錄了兩篇1910-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的報導文章,記錄下一百年前臺灣的身影和面貌。第一篇文章中這段優美的文字,出自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由愛麗絲.柯潔索夫撰寫,描述1916-1919年間她與外交官夫婿居住臺灣時所觀察到的點點滴滴。第二篇文章由美國旅行作家哈利.法蘭克撰寫,他在1923-1924年從日本到中國後造訪福爾摩沙,1924年出版了《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本書收錄後半部他在臺灣的所見所思:〈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



      臺灣專題首度登上《國家地理雜誌》,是這篇1920年3月號的專題文章〈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作者的外交官夫婿馬克斯.柯潔索夫在1916至1919年間擔任美國駐臺北領事,這篇報導在兩人離臺後刊登。由於作者的身分,以及柯潔索夫領事與臺灣總督府官員的良好關係,因此她能夠從日本官方取得許多資料與第一手影像圖檔。當時正值1915-1920年的「大戰景氣」,日本從債務國搖身一變成為債權國,因此造就了不少日本民間的暴發戶;而1916-1919年也是第六任臺灣總督安東貞美到第七任明石元二郎的時期,臺灣的產業經濟和生活環境已大幅提升,日本統治臺灣的實況得以透過《國家地理雜誌》的報導傳播到世界各地。可惜不久後柯潔索夫夫婦在1923年9月的關東大地震中英年早逝,《國家地理雜誌》對於日治時期臺灣的報導幾乎就此絕響,直至1945年才刊登愛麗絲的外交官哥哥約瑟夫.包蘭亭(Joseph W. Ballantine)所寫二戰期間臺灣的相關報導。



      在二戰以前,哈利.法蘭克以暢銷旅遊作家著稱。這位德裔移民的第二代從大學時代就踏上了世界的旅途,首部著作《環遊世界漂浪之旅》一出版便成為暢銷書,此後他以「漂浪王子」(Prince of Vagabond)聞名於世。1920年代,他首度造訪遠東,先從日本進入朝鮮、滿洲、中國,而後跨越海峽進入臺灣,1923-1925年陸續出版了《遊盪華北》、《漫遊華南》、《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



      在《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的開頭,法蘭克於1923年9月關東大地震之後來到東京,當時因為接待西方人的旅館毀於災變或擠滿難民而不敷使用,於是他被日本政府安排到公務員家庭借宿。旅遊日本之後,他在臺灣停留了一個多月,由北而南的鐵道旅行、從平地到山地的臺車旅行及沿途所見所聞,他都一一記錄下來。他對臺灣原住民的前途抱持悲觀的看法,一方面感嘆殖民者濫用暴力,批評強制同化的政策,另一方面也觀察到臺灣人從不考慮獨立,即使受到日本殖民統治的壓迫和差別待遇,但因為天生被動和追求安定,因此新生代已習慣於日本的統治,不像上一代或朝鮮人那樣銘記被征服的恥辱。今昔對照,令人不勝唏噓。



      《1921穿越福爾摩沙:一位英國作家的臺灣旅行》



      1920年代的臺灣最繁麗生動的畫像



      1921年4月,英國旅行家魯特夫婦橫越太平洋和大西洋,返國途中,他們從南到北穿越臺灣(西方人稱為福爾摩沙)。由於當時英國接納日本移民前往北婆羅洲開墾,魯特得以透過殖民地官員友人的介紹,成為臺灣總督府的貴賓,在總督府官員的隨行下遊覽日本的島嶼殖民地。



      此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日本統治臺灣即將屆滿三十年,進入文官總督時期,實施內地延長主義。然而,民族自決風潮已至,臺灣人的議會請願運動方興未艾;戰勝國日本雖取得世界強國的資格,但日本移民卻繼華人之後成為「黃禍」而遭到歐美排斥,且與英國的同盟關係進入尾聲,菸毒輸入中國的問題也備受質疑。在這隱隱不安的戰間期開端,臺灣總督府為魯特呈現的是一幕幕產業與建設突飛猛進、朝氣蓬勃的景象;曾經擔任英屬北婆羅洲殖民地官員的魯特,卻在讚賞進步發達之餘,憑著自身的東方知識和經驗、對於臺灣歷史的廣泛閱讀,以及不受官方行程拘束的觀察力,敏銳察覺到日本殖民統治光鮮亮麗的背後眾多扞格不入、困窘挫敗之處,尤其是日本對臺灣原住民理蕃政策的缺失,他都在書中一一針砭並給予建議。



      西方老牌殖民帝國管理者與考察者的目光,來到了東方新興強權苦心經營的模範殖民地,雙方在美麗之島交會,究竟擦出了怎樣的火花?又是怎樣的洞察,得以穿透展示櫥窗,為1920年代的東亞島嶼留下繁麗而生動有趣的畫像?在近一個世紀後重讀這本遊記,縱使物換星移,仍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



      本書特色



      ◎1910-1920年代西方人旅遊臺灣、聞名遐邇的報導文章首度翻譯出版:〈福爾摩沙.美麗之島〉是1920年3月號《國家地理雜誌》首次介紹臺灣的專題,〈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則是二十世紀著名旅遊作家在1923-1924年旅遊臺灣的記錄。



      ◎一百年前的臺灣第一手資料和觀察,近百張早期臺灣的珍貴照片,影像清晰,內容包羅萬象,有臺北城、舊城牆、漢人寺廟、日本神社、藝妲樂隊、人物街景、水牛與鴨群等;交通工具如竹排、舢舨、戎客船、手推臺車、人力車、二輪牛車、縱貫鐵道等;臺灣的經濟特產如米、糖、甘蔗、鳳梨、龍眼、紅檜、檜木、樟腦等;以及數量最多的「原住民」影像,包括原住民族群的吊橋、紡織、舞蹈、家屋、教育等,也介紹各族群的樣貌、服飾、紋面,其中最聳動的應屬當時絕少在西方世界介紹的臺灣原住民「露天頭顱博物館」。



      ◎西方殖民地官員第一手觀察,以獨到的觀點道出日本殖民統治臺灣的優缺點,並綜觀和分析臺灣各種產業和建設,是日治時期臺灣珍貴的精彩史料。



      ◎著作等身的文學作家,以幽默風趣的文筆寫出引人入勝的報導文學,並大量參考臺灣歷史相關英文著作,是非常優秀的遊記作品。



      ◎生動的文字穿插數十張日治時期的臺灣影像,讀來宛如親臨現場般令人回味無窮。



      ◎全書編排設計別出心裁,展現質樸又典雅的氣質;開本精緻,採用穿線膠裝方式裝訂,保留質感又能攤平閱讀。



      推薦人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嘉行�焦糖(喜劇演員)

      黃震南(藏書家)

      蔡錦堂(師大臺灣史研究所退休教授)

      (依姓氏筆畫排列)


     





    ▌《福爾摩沙.美麗之島》



    書系總序 寫在出版之前�林志明



    一、福爾摩沙.美麗之島(Formosa the Beautiful)



    導讀 美國駐臺北領事夫人愛麗絲的臺灣見聞錄�蔡錦堂

    植被多樣豐富的島嶼

    「世界第二潮濕的港口」

    一年兩次的日式大掃除

    讓惡靈遠離臨終者的音樂

    工作中的揀茶姑娘

    保護茶葉遠離難聞的船貨

    搜捕走私者

    福爾摩沙,樟腦的故鄉

    一棵樹就能產出價值五千美元的樟腦

    邂逅一位福爾摩沙「兄弟」

    樟腦蒸餾廠的簡易運作

    福爾摩沙的民族

    對獵首的熱愛

    隘勇線

    難以研究的原住民族

    西方發明成為東方的尋常風景

    每隻水牛都有一位白鷺朋友

    隨處望去,風景畫般的旅程

    金崧的故事

    「你砍過幾顆人頭?」

    兩次暗殺

    會爆炸的木頭子彈

    染血的手是原住民天堂的入場券

    為原住民兒童設立的日本學校

    福爾摩沙一度成為日本和中國海盜的據點

    日本人的治理

    繁榮時代

    附註

    註釋



    二、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福爾摩沙部分(Glimpses of Japan and Formosa)



    導讀 浪人遊臺灣:哈利.法蘭克和他的《日本與福爾摩沙一瞥》�蔡耀緯

    福爾摩沙的日本特質

    縱貫南北的鐵道旅行

    帝國的浴池

    環繞每座城市的中國城牆

    失序的福爾摩沙

    再見了,「福爾摩沙問題」

    多疑的統治者

    臺灣沒有自由媒體

    福爾摩沙的產業

    山裡的獵頭族

    隘勇線

    頭顱的作用

    泰雅族和雅美族



    附錄 「福爾摩沙」的由來�翁佳音



    ▌《1921穿越福爾摩沙》



    書系總序 林志明

    推薦序 閱讀魯特臺灣遊記的五種方法 許雪姬

    譯序 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蔡耀緯

    前言



    第一章 接近福爾摩沙

    艾文先生的介紹信�泗水丸號�香港大酒店吵雜的食客�遊龍嬉戲中誕生的福爾摩沙�海盜、荷蘭人與國姓爺�撒瑪納札的詐騙�福爾摩沙的暴行與牡丹社事件�臺灣民主國與劉永福的逃亡



    第二章 南方港都高雄

    包打聽先生�亞熱帶氣候�糖業與製糖所�名片交換儀式�政府官員的制服�越村的習性



    第三章 反抗軍首領國姓爺

    日式旅館�拜會臺南州知事�荷蘭人的堡壘�中國人叛亂�國姓爺進攻�荷蘭人爭取談判�滿清的提議與卡烏的變節�不屈不撓的揆一�熱蘭遮城投降�國姓爺的人格



    第四章 古都臺南

    教育的普及�長老教會學校與醫院�中國式寺廟、燈籠繪師�製鹽和專賣制度�混種船隻�日式菜餚



    第五章 山林的財富

    茶代的習俗�福爾摩沙鐵路�林木資源�阿里山�嘉義營林俱樂部�有禮的郡守



    第六章 豐饒的平原

    日式庭園�日本音樂會�臺中公園島上餐廳�中國的穀倉�製茶業�烏龍茶�農業與園藝試驗場



    第七章 現代首府臺北

    總督府�報社印刷廠及其他景點�開發與建設�礦業�銀行�工業化征服



    第八章 總務長官的晚宴

    我們的女主人�日語演說�為何日本令人畏懼�日本的人口外移�日本移民�日本的轉型



    第九章 樟腦、鴉片與菸草

    樟腦業�鴉片工場�管控鴉片吸食�鴉片走私�種植罌粟�鴉片收益�政府專賣事業�監獄�西班牙人與荷蘭人�英國領事館



    第十章 福爾摩沙的原住民

    乘臺車旅行�角板山據點,教化的原住民孩童�獵首緣起�中國人的暴行�隘勇線�討伐作戰



    第十一章 日本人的挫敗

    尷尬的時刻�黑狐皮�愉快的討價還價�被糟蹋的原住民�原住民部族�古老的習俗�原始的烏托邦�缺乏同情心�吳鳳的故事�補救之道



    第十二章 旅程的終點?? ?

    友好拜訪�感冒治療法�金錢問題�向越村道別�善意之島



    參考書目 關於福爾摩沙重要的英文著作

    附錄一 馬來語、姆律語、福爾摩沙語詞彙對照表

    附錄二 1897-1922日本經營福爾摩沙收支表

    附錄三 1923-1924日本經營福爾摩沙歲入歲出預算對照表

    附錄四 1897-1922福爾摩沙進出口列表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