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定價99.00元
8
折優惠:
HK$79.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城市回眸:香港文學探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7458463
張燕珠
初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2021年7月09日
100.00 元
HK$ 90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87458463
叢書系列:
文學研究
規格:平裝 / 176頁 / 14.8 x 21 x 8.7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文學研究
分
類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華文文學研究
同
類
書
推
薦
打GAME闖關玩古文:Login古人世界,Carry語文知識,以遊戲模式解鎖學習新成就!
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從小寒到冬至,古典詩詞中的時間美學
域外華人的多音交響: 2022「東南亞社會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論集
殷墟甲骨斷代綜述
中國當代文學史編寫史1949-2019
內
容
簡
介
劉以鬯──香港文壇巨匠,寫「娛人娛己」的小說,開創不同小說技法的先河,貫穿中國現當代小說發展史。他的作品跨代文人共同探究的對象,體現香港最重要的作家的文學特色、創新精神等。
侶倫──香港文壇少數的拓荒人,見證香港文學踏出舉步為艱的第一步。他是作家、編劇、副刊編輯,在戰亂中,物資短缺下,在狹縫裡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閱讀他的作品,可以認識早期香港文學的風貌。
舒巷城──香港城市作家,能古詩詞、能新詩、能散文、能小說的業餘作家,通過文字找到另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選讀他的專欄散文,能認識作品中呈現的生活氣息與地方色彩。
也斯──香港文化跨界作家,是教授也是評論家。從他的作品內容、寫作手法,了解多重身分的作家透過文字呈現時代脈搏、城市轉變、沉殿式自省等。
本書評論劉以鬯、侶倫、舒巷城、也斯這四位文壇巨匠的作品,他們一生筆耕不斷,活躍於香港文壇,是香港文學的標誌。
他們的作品影響數代香港作家, 意義重大。研讀他們的作品的評論,重構香港文學與城市、時代、社會、文化、生活等脈絡。
他們曾經在相同的時代中,在同一天空下,留下自己的聲音、人文情操等,成就香港文學的特色、價值與地位。
在文學評論中,回望作品呈現的熟悉 與不熟悉的城市,展望後來者的作品所呈現的可能與不可能。
藉著是次結集機會,讓我們重新思考香港文學往後的發展道路。
目
錄
前言:回眸香港重要作家作品�5
輯一:流動城市的創新精神——劉以鬯作品
劉以鬯小說的創新論�9
劉以鬯小說的重複敘事美學�19
劉以鬯小說的流動形態結構�31
論劉以鬯的香港居住書寫——以《香港居》為中心�39
從劉以鬯小說窺探香港昔日時尚——以《天堂與地獄》和《對倒》為例�43
舊日愛情婚姻重現——再讀劉以鬯《天堂與地獄》�47
論析劉以鬯《天堂與地獄》金錢與批判的關係�53
「封閉式」空間與香港語境──以劉以鬯《他有一把鋒利的小刀》及西西《美麗大廈》為中心�57
輯二:戰亂城市的自我定位——侶倫作品
早期香港文學的拓荒人——以侶倫為例�75
侶倫都市愛情寫作到社會底層創作的轉向�85
紅茶般濃郁幽香的《侶倫卷》�99
輯三:現代城市的生活觀察——舒巷城作品
從語篇分析看舒巷城專欄散文的文化語境�107
舒巷城專欄散文的時代意義�115
舒巷城異邦城市的人文情懷�123
雅俗通變——讀舒巷城《無拘界》�127
報紙專欄結集成書的通盤考慮——以舒巷城《水泥邊》為例�133
漫談舒巷城《水泥邊》的題材�137
海邊貝殼上的舒巷城散文詩�141
輯四:轉型城市的文化心態——也斯作品
也斯《剪紙》的語言、文字和文化界線�147
梁秉鈞〈蓮葉〉組詩的一點青綠�163
後記�169
序
前言
回眸香港重要作家作品
要為文學、香港文學下定義,似乎會有很多概念。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定義,人們也會有不同的理解。要細說香港重要作家,也會有不同的意見。主流的看法,是在香港成長、香港寫作、香港成名、香港定居的作家,他們以文學反映香港社會面貌。若說劉以鬯、侶倫、舒巷城、也斯是本地重要的作家,應該很少人會提出異議。至少,他們部份的作品成為經典,在香港文學史上留下席位。
劉以鬯(1918-2018)是香港文壇巨匠,寫「娛人娛己」的小說,開創不同小說技法的先河,貫穿中國現當代小說發展史。他的作品是跨代文人共同探究的對象,諸如通俗文學和嚴肅文學的分野,報紙連載小說與時代生活、城市文化、人物生活等關係,體現香港最重要的作家的文學特色、創新精神等。
侶倫(1911-1988)是香港文壇少數的拓荒人,見證香港文學踏出舉步為艱的第一步。他是作家、編劇、副刊編輯,在戰亂中,物資短缺下,在狹縫裡找到自己的角色和位置。通過閱讀他的作品,可以認識早期香港文學的風貌,如香港新文化活動與書店、報紙文藝副刊的關係,探討作家寫作轉向的動因。
舒巷城(1921-1999)是香港城市作家,能古詩詞、能新詩、能散文、能小說的業餘作家,通過文字找到另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選讀他的專欄散文,能認識作品中呈現的生活氣息與地方色彩,探討具時代情懷的作家的生活經驗、現實觀察、個人反思等。他的作品展現個體、城市與香港文學的互動關係。
也斯(1949-2013)是香港文化跨界作家,是教授也是評論家,引入香港作家到學院去。從他的作品內容、寫作手法,了解多重身分的作家透過文字呈現時代脈搏、城市轉變、沉殿式自省等。
本書評論的作家的共通點是,一生筆耕不斷,活躍於香港文壇,是香港文學的標誌。他們的作品影響數代香港作家,意義重大。研讀他們的作品的評論,重構香港文學與城市、時代、社會、文化、生活等脈絡。他們曾經在相同的時代中,在同一天空下,留下自己的聲音、人文情操等,成就香港文學的特色、價值與地位。在文學評論中,回望作品呈現的熟悉與不熟悉的城市,展望後來者的作品所呈現的可能與不可能。藉著是次結集機會,讓我們重新思考香港文學往後的發展道路。
本書所選的作品,一般是以它們最初發表的為準,並校正明顯的文字、標點錯誤,原則性改動行文、用語、格式等,以求全書風格統一。由於我們的水平所限,在編選上仍會有不妥之處,謹請批評指正。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孤獨園上的露絲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