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補教生活對我來說並不陌生,身為一個人生與補習班緊密連結的人,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與補習班結下不解之緣,甚至一個陰錯陽差,在大學時為了不加重父母的負擔,毅然從以往坐在台下的「學生」身分,轉變為站在台上的「老師」,那年我19歲,教學領域是國高中的國文和社會科;站上講台,便愛上了教書的快感,可以感受將自己的價值傳遞給的台下聽眾並受到認同的喜悅,或者與學生一同享受滿面春風報佳績的歡騰。
在求學的生涯過程中,常常驚訝於在校成績的破落(真的是倒數),卻總是能在考場上化險為夷取得高分,筆者便逐漸意識到至少在我國,考試跟知識往往是脫節的,身為學生,除了追求知識外,所有心力亦集中在征服轉進人生下一里程碑的考試;存有以上體悟後,筆者開始嘗試改變教學方法,在著重「傳遞」知識與價值時,也須要替同學釐清考題走向與考試技巧,畢竟人人皆是在考上後,才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地去深入思考以及探索,不是嗎?
這本書除了要讓同學可以在抽象的憲法當中,找到國考重點和爭點之外,仍帶有與同學腦力激盪的功能,書中會有很多筆者想要與讀者對話的地方,因憲法就是價值觀的衝突,大法官所接受的價值同學不一定能接受,故「去思考對方為何採取此一見解,嘗試著反駁或者說服」,是筆者期待同學讀完本書之後,可以習得之重要技能(法制度不外乎,也都是立法者基於民意價值之形塑,採取價值觀的思考方式,可以無往不利的征服法律所有科目)。
本書付梓之前,筆者從未想過自己居然會有寫完一本書並且出版的一天,非常感謝保成出版社以及公職王的同仁,在我稿件延遲心情低喪時給予支持和打氣,希望透過這本書的閱讀,能使讀者在憲法的旅程中滿載而歸,作為前往國考盡頭的捷徑,最終收穫成功,享受上岸的果實。
?
霖徊
2021年夏 於台大法學院學生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