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位女警官之叮嚀�台北市長 柯文哲
邱子珍女警官小時候想要當一名老師,後來考上中央警官學校進入警界工作,原以為再沒有機會扮演老師的角色,但是警察的工作有三大面向:治安、交通、為民服務。邱警官在「為民服務」這一項找到最接近老師性質的工作。
過去十年,她都在從事婦幼及青少年相關的工作,當了七年的台北市婦幼隊隊長,又當了三年的少年隊隊長,處理的案件包括少年吸毒、詐騙車手、網路援交、性侵害、性騷擾、家庭暴力、青少年暴力犯罪等等。在這十年的工作之後,她把經歷的事件,以故事的方式寫出來,並且提出各種自源頭預防的叮嚀,希望以後這些社會的不幸事件可以減少發生。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社會總是會有黑暗的一面,人生而平等也只是一個理想,畢竟在真實的社會中從來沒有實現過。社會中總是會有弱勢者,總是會有不幸的事情,總是會有弱肉強食的不公平事件。面對這個實際的情況,我常講:關懷弱勢不是施捨,不是憐憫,而是保護自己,因為社會中有太多不幸的弱勢者,總有一天,他們會反撲報復,造成社會的動盪。以台北市的統計數據而言,我們的火災死亡人數,有四成來自自殺的自焚。我們的車禍死亡人數,有相當的比例是所謂的危險駕駛造成的,包括無照駕駛、多次超速違規、酒駕、毒駕等等。這些人不但造成自己的傷亡,更嚴重的是常常傷及無辜,不管是自焚引起的火災,還是危險駕駛造成路人的傷亡。所以建構社會安全網、關懷弱勢、輔導弱勢、幫助弱勢,其實也是間接保護社會上所有的人。所謂預防容易、治療困難,我們從源頭管理,幫助弱勢,避免這些社會不幸事件發生甚至波及無辜。
這本書以故事呈現案例,再加上每篇後面的安全叮嚀。我認為很適合學校的輔導人員作為案例,學習正確處理的方式,也可以作為新進婦幼隊或少年隊的警察同仁,當作一本工作指引的參考書。我更希望透過這本書的發行,讓我們更加注意社會當中弱勢的婦女及青少年,可以更好地保護他們,就可以減少整個社會的不幸事件,也能建立更加和諧和安寧的社會。非常謝謝邱子珍警官的著作,希望我們可有一個更美好的台灣社會,希望台灣因?有我們大家的努力而變得更好,大家加油了。?
?
推薦序 《渴愛的青春》推薦序
�警政署署長 陳家欽
?《渴愛的青春》一書旨在探討婦幼安全及青少年保護相關議題,蒐羅了二十則婦女及青少年受傷害的案例,包括年少輕狂純真的無知、兩小無猜禁忌的愛、奮不顧身盲目的義氣、網路世界危險的誘惑等題材,作者以溫柔細膩的筆觸,淺顯易懂的文字,娓娓道來每一個故事背後愛怨交織的情感,再理性論述各種潛在風險及相對應的法律常識,除了可作為第一線警察同仁的參考書外,亦可讓讀者大眾在閱讀故事的同時,將婦幼安全及青少年保護觀念內化,提升對此類案件的敏感度,建構自我防護意識。
本書的作者邱子珍,現任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少年警察隊隊長,長時間投身於婦幼及少年領域,實務工作經驗豐富,具備高度專業,而其服務熱忱數十年如一日,未有絲毫削減,更令人十分敬佩。往昔「法不入家門」的故舊思想,幾經蛻變演化成現在國家親權主動投入脆弱家庭的關懷;然而在個人自我意識高漲的現代社會,執行婦幼安全及青少年保護工作實屬不易。子珍隊長無懼「清官難斷家務事」,笑看處理案件有時候「公親變事主」的挫折,一心只想為孩子、為弱勢發聲,諄諄教導基本法治教育,剴切提醒兩性交往安全觀念,確保孩子在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當今網路社群媒體發達,五花八門的訊息層出不窮,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血氣方剛,常因急功近利,或受到同儕影響,以致誤觸法網而身陷泥淖;對於青少年犯罪,預防宣導勝於取締查緝,事後的陪伴與關懷亦至為重要,即時導正觀念使其懸崖勒馬,方能重拾美麗人生。孩子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家庭及學校教育是奠定孩子成長的基礎,唯有充滿愛與關懷的環境,才能滋養茁壯孩子的身心,子珍隊長默默耕耘,全心投入婦幼安全及青少年保護工作,化身為脆弱家庭兒少的安全守門人,正是「身在公門好修行」的最佳寫照,感謝子珍隊長的付出,故樂為之序。
推薦序 非典警察成長書�新光三越百貨股份有限公司安控長 馬振華
作者邱子珍與我相識超過三十年。從做同事到擔任她的授課老師及論文指導教授,我認識到她的心思細膩、赤忱為善、求知尚真、識見過人。每次她來與我談話,總是像過去在教室裡一樣率直發問。我的答案盡量不抽象、常常不客氣、處處不保留,自忖應有驚醒當局者迷的效果。當然我無法對每個大哉問都有答案,但是關心及解惑一番,成為多年來我們維繫師生情感的方法。?她的警察生涯沒有走上眾人紛至的大道,卻踏上一條待闢的路徑,因此看到鮮少人知的獨特風景。邱子珍的堅持很對,也可謂幸運。
身為子珍的老師,我了解她不是警察官僚體系謬愛的破案英雄,然而她具備犯罪預防學門的碩士學位,在首善之都連續十年承擔兩個專業職位──婦幼警察隊長及少年警察隊長,都是非典型但是極重要的警察工作領域。她熱愛她的工作國度,情願長期駐足留守,無條件付出。她做得很好,大家都這麼說。她親自處理或經過她眼前的社會問題個案,無計其數,多樣又深刻。異於庸俗的實證經驗,她能心領神會而且虛懷感恩。
最近邱隊長決定為自己十年職涯出一本精采的「成長書」。儘管多年前我曾經鼓勵她著書立言,仍不免好奇問她為何此時動念?她說想幫助更多青少年閃避危險,為社會公益盡些力,在專業路程中留下印記與足跡。我說,寫一本好書,就是一種人生的滿足。此外,科學的精神就在寫下來分享出去,讓大家一起觀察、咀嚼和批判。作者用文字演出二十齣源於真實事件的故事劇,一次呈現在讀者眼前。劇中人物好似從四面八方走出來,訴說他們的遭遇。青少年朋友、爸媽、親人、老師、同學、同事、愛人、網友、陌生人、騙子、黑道、警察……交替走上舞台演一角。劇情沒有因為貼近現實而減色,反而予人窺見事件發生的臨場感。我相信作者蒐羅故事有她特殊的原則,但是可以合理推斷,這些都不是單一個案。書寫出來的事件背後排列著大量類似的例子,只是當中各自主配角不同。每一個場景都會看到邱姐姐出台走位,穿梭推移。她在劇終的叮嚀,恰是一方的肺腑之言,值得回味、消化。除了職業背景以外,邱姐姐的觀點也相當程度反映了她自己成長過程的影響。其中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她自小從豐美的倫常親情中走過,也相信愛才是一切人生難題真正的解藥。
書中的一小段:面對輟學的志明,邱姐姐說,「……就讓姐姐陪你去學校看看?」擁抱了孩子,沒想到志明口中吐出微弱的一聲「好」,邱姐姐滿心歡喜……。書中沒有出現企圖解釋問題或描述現象的學術理論,也沒有陳列生澀拗口的法律條文。我看得出來,其實許多嚴肅的學理暗自在角色對白之間遊走。跟著劇情進展,你也會感覺,法律總是既無情又有情的發生效果。
?《渴愛的青春》是一本容易親近,讓讀者很快就融入情境的書。為人父母長輩的,讀這本書,可以理解新世代生活中不為人知的一面;做老師的,從書裡發現面前的學子們到底欠缺什麼;硬漢警察應該看故事來滋養同理心;社會科學家從中找到實徵的案例;更希望青少年朋友看完,獲得趨吉避凶的心理素質。邱子珍是一位救世觀的實踐者,她的真心話值得一聽。
?
推薦序 相信就會看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林麗珊
我是子珍的粉絲,認識子珍是在十年前,她擔任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婦幼警察隊隊長期間,領導員警自編、自導、自演,拍攝各類婦幼人身安全影片的「白楊樹劇場」開始。據我所知,將生硬的保護宣導以輕鬆的戲劇傳播,這在警界應是創舉。
為何取名「白楊樹」?由於當時和子珍互不相識,我私下忖度,是不是因為白楊樹幹的耿直類比警察的正義執法,以及在白楊樹長大長高的過程中,為了讓白楊樹茁壯挺拔,園丁會鋸掉那些主幹分出的新枝,鋸掉的部分形成傷疤,隨著樹齡的增長慢慢越變越大,甚至裂開,形成一道道淺淺的裂縫,猶如一個個凝視的眼睛,看顧林間來往行走的過客,在叢葉舞動、樹影婆娑間,愉快平安的回家。或許未必完全吻合劇場取名原意,但從陸續推出生動活潑的短片、微電影,宣導、叮嚀婦幼安全與性暴力防治,讓許多推廣性平的單位和中小學校廣泛運用來看,應離發想本意不遠。
不久,我又注意到臉書成立了「台北婦幼——珍妮姐姐講愛粉絲團」,開放網友隨時留言解惑、舉辦父親節抽獎活動、呼籲守護失智者等等;更在二○一六年九月二十八日首次推出「珍心話時間」,子珍透過廣播,字正腔圓、溫暖有力的聲音,或藉由書寫,淺顯易懂、說理流暢的文字,循循善誘社會大眾,特別是關懷懵懵懂懂的青少年朋友,分享即時新聞案例,提醒防範各種詐騙陷阱,多方位拓展、多點發布、多元傳播,不僅具足用心,更是不遺餘力、全心全意努力的付出。
如今,子珍多年經驗與筆耕的成果,擷取精華集結出書。本書涵蓋層面極廣,有探討咖啡毒品、少年車手、網路援交、裸照傳播、中輟失學等等青少年常見議題,每則皆以說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雖隱去當事人姓名,但真人實事的詳細過程,可以讓讀者感同身受地了解到步步墮落的原因,任何一道關卡,只要有人伸出援手或懂得出聲求救,都有挽救的機會。文末,還貼心的條列出安全叮嚀,提醒父母、親友和青少年自己要培養辨識陷阱的判斷能力,預防步入歧途成為犯罪共犯的犧牲品。
緣分就是雖有許多的擦肩而過,終究還是能彼此擁抱。從婦幼隊的別出心裁到少年隊的意氣風發,我與子珍總是從網路報導、臉書訊息遙遙相望,直到一個論壇上的偶然相遇,我短暫的15分鐘致詞,讓我們的緣分終於開花結果。子珍當時豪邁的一句話:「老師,好喜歡聽你講話,可不可以來我們少年隊演講?」她磊落的性情、劍及履及的直爽個性,真是警界異類。隨著越來越多的互動,讓我想起詩人席慕容的《回眸》:「前世,我頻頻回眸,揮別的手帕飄成一朵雲,多少相思多少離愁,終成一道水痕送我遠走;今生,我尋覓前世失落的足跡,跋山涉水走進你的眼中,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我用一千次回眸,換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駐足停留。問佛:要多少次回眸才能真正住進你的心中,佛無語,我只有頻頻回首,像飛蛾撲向火,可以不計後果不要理由,回眸,再回眸,千次萬次,你在我眼中,也在我心中」,想必就是這樣的款款深情,我們才能坐擁促膝懇談的濃濃緣分。每次聚會,子珍始終毫無保留的予人讚美、欣賞,對許多事物充滿孩子氣般的熱情、好奇,都讓人深刻感受到至情至性的坦率與真誠!
警察組織猶如一艘大船,並非每個人都有掌舵的準備與能力,因為掌舵者必須有航程的目標,更要有領軍的熱情,這是責任心與使命感的展現。責任心猶如流光溢彩的水晶,折射出絢麗的奉獻精神,使命感則恰如堅硬的磐石,即使風強浪大也不動搖,開創新局、全力以赴。我所認識的子珍隊長和其帶領的團隊,就是如此的標竿。我曾問子珍,你是如何克服萬難的?她毫不遲疑的回答我:「無論遭受多少艱辛,經歷多少苦難,只要心中還懷著信念的種子,相信自己終能走出困境,生命就會重新開花結果。人生就是這樣,只要信念在,希望就在。」她的座右銘就是:「相信就會看見!」,子珍已具體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