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不一樣的中國史11:從光明到黑暗,矛盾並存的時代──明(作者親簽版)

不一樣的中國史11:從光明到黑暗,矛盾並存的時代──明(作者親簽版)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4719025009764
楊照
遠流
2021年7月28日
127.00  元
HK$ 120.65  






ISBN:9789573292173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304頁 / 14.8 x 21 x 1.8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綠蠹魚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宋/元/明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要回答臺灣怎麼來的,不能不理解中國歷史。



      以歸零、新解的思維,扭轉你過去所讀的歷史印象

      一套重新理解臺灣、理解中國、理解世界的書──

    ?

      十五世紀開始,西方海上而來的歷史力量已經在中國作用,近世後期由此分野。窺看明朝的整體社會現象,充滿「逾制」心態,從衣裝、飲食、建築到公共空間,皆成為僭侈炫耀的展示場。原為統治工具打造的驛道,消除了中國人對「行」的禁忌,讓行旅普及於日常。



      朱學定為官學,與士人內在修養的聯繫慢慢消失,直到王陽明悟出「知行合一」,那是對詐偽社會風氣的嚴厲批判。明代戲曲的精緻創新,源於專業觀眾的眼光品味及文人的關懷參與;從話本到章回小說,中國文字終於可以記錄長篇語言,開啟一段「新造字運動」。



      文官用道德意識干預皇帝的私生活,宮中、朝中分際被打破,宦官擁有超越前代的掌權空間,幾個史上罕見的昏君也在明朝出現。國家財政有個不變的「兩千七百萬石」作為預算基礎,從朝廷到地方,數字上無法管理,官僚系統隨之失能。流寇是明朝政治崩壞的總體現,與此同時,中國已被新世界體系置放在邊緣地帶。

    ?

      【突破看點】


      ◆從食衣住行看明朝的「流行」文化

      ◆理學到戲曲小說,明朝的思想、藝術躍動

      ◆深度解讀黃仁宇《萬曆十五年》的「大歷史」視野

      ◆擺脫選擇性扭曲重新認識滿洲崛起

      ◆從「心理史學」探看崇禎皇帝

    ?

    系列特色



      (共13冊,陸續出版中)

      ◆這是為臺灣讀者而寫的中國通史──只看臺灣,不可能真正認識臺灣。從臺灣主體性出發,中國史是構成及解釋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既是「一家之言」,又超越「一家之見」──楊照自比為「二手研究整合者」,站在前輩同輩學者的龐大學術基礎上,為讀者進行有意義的選擇,建立有意義的觀點。



      ◆全「新」的讀史方法──考古挖掘、敦煌文獻、大內檔案……,王國維、陳寅恪等開啟的新史學革命,以及中、臺、日和歐美學界的新研究成果,充分運用近百年新史料、新觀點,取代傳統舊說法。



      ◆用問題邀請讀者──探討歷史運作的深層邏輯,不只學What(歷史上發生了什麼),更要探究How and Why(這些事如何發生,為什麼會發生)。



      ◆點燃思考的靈光──從社會型態、民生經濟、食衣住行、文化思想的角度切入,關注歷史變化脈絡,自然而然引導獨立思辨的能力。



      ◆學習「活」的歷史──打破傳統帝王將相的「王朝史觀」,去除「中國同質性文化」的假設,改用「求異」的眼光,凸顯長久以來被忽視或誤讀的現象。



      ◆清奇的「說史」方式──既有平易酣暢的故事感,亦有歷史的現場感,更有啟迪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文化界、教育界 磅礡推薦



      小野(作家).祁立峰(《讀古文撞到鄉民》作者).余遠炫(歷史專欄作家).

      果子離(作家).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張大春(作家).張鐵志(作家).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楊斯棓(方寸管顧首席顧問、醫師).

      蔡詩萍(作家、廣播電視主持人).鄭俊德(「閱讀人」創辦人).

      陳一隆(臺中一中歷史教師).陳婉麗(明道中學歷史教師).曾冠?(薇閣中學教師).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教師).蘇美月(高雄女中歷史教師).黑貓老師(網路說書人).



      臺灣是臺灣,但唯有認識中國,臺灣才顯現更自在的位置。──蔡詩萍

      這一系列的書,對於臺灣人了解自己「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非常重要。──小野

      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臺灣是世界的一部分。了解臺灣,認識中國,才能立足世界。──楊斯棓

      歷史是思辨的題材,楊照老師以臺灣為本,提供嶄新的視角。──黃益中

      學院中的歷史過於艱深,普及的又著重帝王將相,無法給予知識上的啟發。幸好我們等到了楊照。──胡川安

      這是一套非常適合高中師生共同閱讀的好書。──曾冠?(薇閣中學教師)

    ?

    ?


     





    序? 中國史是臺灣史的重要部分

    前言? 「重新認識」中國歷史



    第一講? 近世後期的歷史動力

    01「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

    02「下層結構」決定了「上層結構」

    03學歷史不能不懂多層次的時間尺度

    04無法當故事講的,是歷史的大段落

    05被新世界體系編納在邊緣地帶

    06朱元璋的墾荒政策和《魚鱗圖冊》

    07屯田、重視家族帶來的人口動能

    08城鄉分野、地域主義到省籍觀念

    09舊典範支應不了的困窘與無能

    ?

    第二講? 近世生活──食與衣

    01賺錢卻不能花,西方資本累積的動機

    02「商」上升到「農」,不如躍升到「士」

    03《鳳還巢》顯現的明朝社會現象

    04顏色、圖紋等禁令與「衣著逾制」

    05從馬尾裙到蘇樣,衣裝的「創起為奇」

    06社會衣裝的展示場,舉國若狂的炫耀熱

    07公共空間無關市民意識,只在表現身分

    08飲食空間的變化:茶樓不只喝茶

    09從《儒林外史》看喫茶這件事的普及

    10菜餚、食具的排場與僭侈

    11「一筵之費,竭中家之產」

    ?

    第三講? 近世生活──住與行

    01朝廷掌握七萬公里的驛道與驛站

    02「非軍國重事不許給驛」的限制

    03統治工具動機下創造的行旅交通條件

    04《金瓶梅》看送別,《夜航船》作談資

    05明朝人怎麼搭船?乘輿到飛車怎麼選?

    06旅行禁忌變少,建築風水愈發講究

    07官員住所規範及《五雜俎》談南北建築

    08借景、疊石,《園冶》的造園之法

    ?

    第四講? 王陽明與理學新路


    01心性理氣和佛性:佛教對理學的影響

    02強調個人、凸顯自在自由的「學」

    03理學躍動著道德英雄主義的氣概

    04理學家吳澄對「豪傑之士」的探問

    05回返初衷的清理,許衡和劉因的選擇

    06理學在明朝受到「成功的詛咒」

    07道理早於聖賢存在,追求「自得之學」

    08王陽明貶謫龍場驛丞的政治現實

    09「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難中得來」

    10「好惡之知」而非「聞見之知」

    11知行合一,將扭曲良知的各種因素掃除

    12大詐偽時代下逼出的王陽明思想

    13每個人心中自有真理的後遺症

    ?

    第五講? 明代的戲曲小說

    01「中國自由傳統」是怎樣的自由?

    02戲劇能夠發展,靠的是身分制鬆動

    03從「諸宮調」到「雜劇」的形式差異

    04雜劇為什麼從歌唱開始?

    05從《西廂記》看文人添加的精神資源

    06南方的戲曲活力:「南戲」與「傳奇」

    07南戲的多種唱腔與崑曲的流行

    08說書、話本、章回小說與觀眾

    09高度的行業集體性質、隨興遊戲性質

    10中國文明的一段「新造字運動」

    ?

    第六講? 黃仁宇與《萬曆十五年》

    01革命像一百零一年才可通過的長隧道

    02中國為何無法成功地回應西方衝擊?

    03將「大歷史」集中在一個特定尺度上

    04無關緊要、沒有大事發生的一年?

    05不看人物的短時片面,看更根本的結構

    06蓄意「罷工」、不運作的皇帝

    07君臣之間的雙輸局面和奏本制度

    08皇帝指揮宦官,宦官再監視文官

    09文官系統的結果主義和道德修辭評判

    10小皇帝對張居正的依賴與「奪情案」

    11倫常儀節的報復性制約與「立儲案」

    12道德過剩,擠壓實質的行政效能

    13正面規定都失靈,只剩負面規定在作用

    ?

    第七講? 明代的財政及其危機

    01管理工具出現前,國家要如何運作?

    02早熟的帝國靠的是意識領導

    03白銀從來不是明朝官方的貨幣

    04倒退回穀物本位,明代怎麼收稅?

    05官和吏角力,戶部和兵部工部也角力

    06紫禁城的開銷最麻煩也最沒有底

    07銀庫難以劃拔,稅畝成為逃稅弊端

    08地方分級混亂,官吏員額缺、薪俸低

    09明朝官僚體系是管理上無能的敗壞

    10黃冊、魚鱗冊鞏固的里甲底層是明朝根本

    ?

    第八講? 新女真勢力的崛起

    01「驅除韃虜」的口號發明自日本?

    02鼓勵不認同「清國」的人一起強化亞洲

    03為何是朝鮮問題釀成中、日衝突?

    04滿清歷史的情緒性改寫、選擇性扭曲

    05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

    06從後金到滿清,民族認同的策略調整

    07努爾哈赤決意討明的「七大恨」

    08「明助天譴之葉赫」,七大恨重要訴求

    09邊防部隊也是邊境威脅的雙重角色

    ?

    第九講? 諸寇橫行的時代


    01貴妃和太子的衝突疑雲:「梃擊案」

    02輟學太子的短暫皇帝路:「紅丸案」

    03朝臣嚴批李選侍占乾清宮:「移宮案」

    04以禮監視,「朝中」干預「宮中」

    05「么麼里婦,何堪數昵至尊哉?」

    06皇帝私生活被當作大事,人人都是言官

    07魏忠賢弄權,熹宗為何「懵然不辨」?

    08魏黨的鬥爭手段,與東林黨壁壘分明

    09哪個大臣帶兵出去,他就倒楣

    10流寇問題關鍵:「括天下庫藏輸京師」

    11流寇是明朝政治體系崩壞的總體現

    ?

    第十講? 崇禎皇帝──心理史學的分析

    01生祠遍立的「九千歲」魏忠賢的垮臺

    02超越前代的絕對皇權與忠君思想

    03中國士人有著怎樣的集體心理狀況?

    04袁崇煥要求「不以權力掣臣肘」

    05「崇禎五十相」,最難服務的皇帝?

    06極端的自我中心貫串崇禎朝的統治

    07輕信和多疑的矛盾結合

    08崇禎人格中深層的遷怒轉移習慣

    09「刑部易尚書十七人」看責任逃避心理

    10罰遠過於罪,試驗自我權力的界線

    11三餉並徵,崇禎君臣給李自成的大禮

    ?





    推薦序




    其 他 著 作
    1. 再會江湖:金庸小說的眾生相—金庸的武林3
    2. 金庸的武林(全三冊)
    3. 流轉江湖:金庸奇俠的異想世界—金庸的武林2
    4. 金庸的武林 (全3冊,獨家限量加贈李志清手繪「珍藏江湖」明信片一組3入)
    5. 忠於自己靈魂的人:卡繆與《異鄉人》
    6. 曾經江湖:金庸,為武俠小說而生的人—金庸的武林1
    7. 楊照談日本文學名家十講系列套書(共10冊•附十人名家典藏書籤組)
    8. 唱了三千年的民歌:詩經
    9. 解讀梁啟超
    10. 解讀章太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