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撲馬老師開講-刑法總則-破-國考各類科皆適用(保成)(八版)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818105
撲馬,莊閎凱
新保成
2021年7月29日
227.00  元
HK$ 204.3  






ISBN:9789864818105
  • 叢書系列:律師.司法人員-老師開講系列
  • 規格:平裝 / 800頁 / 17 x 23 x 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律師.司法人員-老師開講系列


  • 考試用書 > 研究所考試 > 法政/教育











      適用對象

      1.欲報考國考各類科之考生

      2.欲對刑法加以研究之考生



      使用功效

      1.以「重要條文說明」及「平易詼諧的例題」,引導讀者熟悉刑法分則的各大罪章。

      2.並提供活用之破題技巧,一步步深入答題核心,真正靈活運用解題秘技。

      3.陸續加入強而有力的各式難題為奠基,終曲顛覆刑法教科書既往承襲之編寫架構,破除墨守成規的傳統窠臼。



      改版差異

      修法條文及內容進行修正。



    本書特色



      你還抱著厚重的刑法總則讀本昏昏欲睡嗎?



      那你絕對不能錯過本書,以簡明的刑法架構圖為序曲,貫穿全文;平易詼諧的例題引導讀者進入九大犯罪,讓構成要件、違法性、罪責成為活躍於平行線上之音符,串起平行線般之理論基礎譜出流暢輕快且不失縝密之完整樂章。



      第一樂章以例題提供活用之破題技巧,引領讀者一步步深入答題核心,有別於一般教科書死背型之思考邏輯,真正教您靈活運用的解題秘技,在穩定進行的節拍中,於第二樂章陸續加入強而有力的基本概念為奠基,終曲顛覆刑法教科書既往承襲之編寫架構,破除墨守成規的傳統窠臼,以基礎的刑罰論、刑法的範圍、解釋做最後收尾,劃下和諧自然的休止符,全書一氣呵成,只要按部就班讀完後,即能有所收穫。



      「刑法總則-破」幫您破除國考魔咒,一試成名。



    ?


     





    前言─服用守則/前1

    導論─題目的解法/001

    在作答時最常遇到看到題目卻不知從何下手之問題,此章教導考生在拿到題目的最初如何分析考題。並提供刑法架構圖,此圖將從第一章用到最後一章。



    第一章 客觀上違法/017

    本章介紹犯罪行為認定的方式,次介紹犯罪結果的認定方式,最後介紹行為與結果之間如何認定因果關係。純正身分亦於此章介紹。

    壹、行為/017

    貳、結果/053

    參、因果關係/071

    相當因果關係的限定:純正身分/093



    第二章 未遂與預備/103

    客觀是犯罪不是只有行為-因果-結果這個模型而已,還有犯罪只到一半的「未遂」,於此有重大考點「不能未遂」的存在!

    壹、未遂/103

    貳、不能未遂/116

    參、特殊主觀要素/134

    肆、預備/136



    第三章 主觀上違法/141

    本章只介紹為故意與過失,光是這兩個觀念可能就殺死一堆考生。依照本書,故意與過失的概念是共通的,貫通之後可以迅速理解題目的方向。故意和過失的考點整理務必熟悉。

    壹、故意/141

    貳、過失/190



    第四章 推翻客觀違法的事由─阻卻違法事由/219

    本章介紹如何看出阻卻違法的方式,且依照本書,所有阻卻違法都是三大步驟,只要瞭解三大步驟,阻卻違法體系即可快速建立。

    壹、基礎法理與架構/219

    貳、依法令行為/227

    參、業務正當行為/241

    肆、正當防衛/246

    伍、緊急避難/272

    陸、被害人承諾與推測承諾/295

    柒、教師懲戒權/311

    捌、義務衝突/312

    玖、其他/314

    拾、誤想系列的處理方式/318



    第五章 推翻主觀違法的事由─阻卻罪責事由/331

    本章介紹四種阻卻罪責事由,此屬考試較為簡單的部分。

    壹、基礎法理/331

    貳、責任能力/333

    形式認定:年齡及生理狀態/333

    實質認定:精神和心智狀態/336

    參、責任能力的例外/338

    原因自由行為之理論/340

    肆、不法意識/354

    伍、狹義期待可能性/363



    第六章 罪或刑的加重與減輕/365

    此章在許多參考書中並未詳盡的論述,本書將加重減輕化繁為簡,並為後續共犯之學習鋪路。中止犯亦於本章介紹。

    壹、寫在加重減輕之前:客觀處罰條件/365

    貳、刑法分則對於總則架構的變化/369

    構成要件加重或減輕/371

    罪責加重或減輕/372

    未必所有的罪責加重或減輕都有基本犯罪/374

    區分的實益/377

    參、特殊型態:結合犯與加重結果犯/380

    結合犯/380

    加重結果犯/383

    肆、特殊型態:中止犯/394



    第七章 多數正犯與共犯/411

    本章開始介紹當題目出現兩人以上時的解決方式。多數正犯與共犯該如何分類是近年來十分流行的考點,卻又少在一般書籍中有詳盡的討論。本書拋開繁瑣的學說爭議,以一以貫之的方法快速劃分兩者。

    壹、複數行為人的兩種解題選擇模式/411

    貳、甲類型:每個人皆為正犯(多數正犯)/414

    參、乙類型:正犯與廣義共犯/428



    第八章 共犯論/437

    本章介紹共犯的三大種類,其實只要注意「不能寫共犯」的四大陷阱以及「共犯的特殊減輕事由」,共犯根本就沒什麼好畏懼的。

    壹、共犯的選擇/437

    貳、討論共犯的陷阱/447

    參、共犯成立的時間(各共犯的詳細分類)/476

    肆、共犯的要件一:行為/487

    伍、共犯的要件二:物理因果與心理因果/502

    陸、共犯的要件三:故意/512

    柒、共犯的加重與減輕/524

    捌、共犯的用語/551



    第九章 多數正犯論/555

    本章介紹多數正犯,既然多數正犯就是「大家都是正犯」,其實回歸一般法理即可解決。重點在於間接正犯的認定和寫法。

    壹、如何看出間接正犯?/556

    貳、討論間接正犯的陷阱/564

    參、間接正犯的寫法:行為、因果、結果/565

    肆、間接正犯的寫法:故意/567

    伍、間接正犯的著手(未遂)/578

    陸、間接正犯與身分/581



    第十章 競合論/583

    本章介紹的競合論在新制之後變成大考點,考選擇題的同學要特別注意競合論之陷阱。然而,競合論說穿了其實就是四種競合,能夠靈活地解決實例題為首要之務。

    壹、競合的概念/583

    貳、行為數的認定法/584

    參、法益的認定法/596

    肆、法條競合/597

    伍、想像競合/601

    陸、不罰前後行為/608

    柒、數罪併罰/609

    捌、已廢除的連續犯、牽連犯、常業犯/611



    第十一章 刑罰論/617

    本章介紹的刑罰論是討論如何決定刑罰的技術,由於直接閱讀法條就可以看懂,但是卻會體系不明,故本書以全新的體系洗牌刑罰論之條文,讓考生學習更為快速。

    壹、刑度的範圍:法定刑與處斷刑/618

    貳、判決輕重的決定:宣告刑/635

    參、如何執行?執行刑/641

    肆、附隨執行:從刑�褫奪公權/667

    伍、沒收/668

    陸、處罰障礙/694

    柒、與刑罰無關卻等同刑罰之保安處分/700



    第十二章 刑法的範圍/707

    本章刑法適用的範圍,是刑法較為簡單之部分。

    壹、地的範圍/707

    貳、時的範圍:罪刑法定主義/712

    參、時的範圍:法律變更後的從舊從輕/717



    第十三章 刑法的解釋/727

    本章只是一些用語的說明。

    壹、公務員定義/727

    貳、公文書/737

    參、重傷/738

    肆、性交/739

    伍、電磁紀錄/740

    陸、刑法總則的範圍/741

    柒、凌虐/741

    捌、其他/742



    第十四章 客觀歸責理論/743

    許多教授偏愛客觀歸責理論,但其理論自成一體,故本書獨立章節,將本書介紹之學說與客觀歸責之差別藉由歷史、體系來說明。

    壹、歷史/743

    貳、取代危險行為─製造法所不容許的風險:非容許風險、非容許信賴、非降低風險/747

    參、補充條件關係:風險升高/753

    肆、取代相當因果:風險實現,另外搭配規範目的理論以及義務違反關聯性的判斷/754

    ?









      離開學校從事法律實務工作後參與撲馬老師經典大作編輯,更感受到這本書的重量(實體的重量以及對於法律學習的重量)。



      法律保護誰?這是一個眾多人追尋的問題。曾做過立法院某黨團的法案助理、律師工作後,我最直接的感受是,法律保護懂法律的人(當然還有會找懂法律的人保護他的人)。學法律就像是我們在學外國語言般,我們必須學習法律人如何講話、法律人如何寫作、法律人如何思考,其實就是一整套法律的語言,在法庭上用法律的語言跟法律人溝通,在談約的場合,交換著法律語言的文件,向主管機關繳交文件時就是用法律的語言重新編碼、書寫。



      如果不懂法律的人直接進到法院、跟主管機關打交道,就像是一個人被丟去講著陌生語言的國家。這就像我第一次踏上韓國時的感受,睜開眼看到的字都不是我認識的,當下除了慌張就是慌張。於是我腦海中開始湧現平常在台灣學習到關於韓國的種種刻板印象,試圖透過這樣的刻板印象活過那段旅程。而用刻板印象來面對所有的突發事件就像是不懂法律的人面對法律時的反應。用他們既有的印象去理解所有關於法律的事件。但如果在韓國待久了,我漸漸地只用韓文思考,不再使用華語,最後有台灣朋友來拜訪時,我也忘了如何用華語說明韓國的各種文化與現象。同樣的很多法律人到最後也忘記如何用白話文跟非法律人說明判決、契約約定或是其他法規的規定,最後只能用法律來解釋法律,搞得非法律系的朋友更一頭霧水。



      而這本書的重量,就在於這是一本介於法律與非法律之間的一本書,他讓不太認識刑法的人可以快速的掌握一套新的語言,有著很豐富、很完整的說明,但又不會過於艱澀地告訴你法律這套語言該如何學習、該如何像個法律人思考。同時也讓學過法律的人不會過度陷入法律文字的堆砌,忘記其實法律背後有一雙意識形態的手在操控著你。



      簡而言之,這是一本既是從「抽象法學理論」角度介紹法律的一本書(從上而下),也是一本從「法律如何被人們理解」角度介紹法律的一本書(從下而上)。



      這次這本書的更新,保留了最精彩上述的部分,也依照最新的修法、實務見解進行翻修,尤其近年來政府對於刑法的動作頻頻,也請大家特別注意,除了實體犯罪的認定以外,刑法中關於程序性的事項也必須要多多留意。



      不管各位學法律的動機是什麼,請大家拿起這本書,感受這本書中炙熱的溫度。

    ?
    在痛苦中感受到希望的

    莊閎凱 2021.07.07




    其 他 著 作
    1. 撲馬老師開講-刑法分則-Q-國考各類科皆適用(保成)(七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