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定價117.00元
8
折優惠:
HK$93.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五一三的幽靈(思想43)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59546
聯經出版公司
2021年9月16日
120.00 元
HK$ 102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0859546
叢書系列:
思想
規格:平裝 / 364頁 / 14.8 x 21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思想
分
類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同
類
書
推
薦
我們,長期抗戰中:第一線護理人員的疫情觀察誌
少年
自灰燼中綻放:一場名為八仙塵燃的震撼教育
我對抗跟蹤狂的七百天戰爭
兒童與我:乘著歌聲翅膀的小兒外科醫師
內
容
簡
介
本期的專輯是「五一三的幽靈」,收錄了七篇文章。雖然一般認為五一三事件是一場針對華人而起的種族暴動,但其實因暴動而受害的不僅僅是華人而已,還有印度人和馬來人。由於五一三事件在馬來西亞境內仍是一個禁忌的話題,雖不是完全不能說,也不是真的被忘記,但是政治的禁忌與歷史的包袱使得五一三事件造成的創傷至今無法平復,是以「五一三」幾乎以一種幽靈的狀態出沒在作者的記述與常民的回憶之間。這種幽靈的狀態反映的是官方記憶的僵硬與固著,但也突出了受害社群創痛之深重,不因官方的忽視而遺忘。這也顯示了文學作品與常民記憶或許才是歷史真實之所在。期待本專輯能突顯「馬華」離散的歷史與承擔,和解與共生,打造一條相互理解與和解的文學之道。本期還有魏簡教授的訪談,以及數篇獨立論文。
?
目
錄
劉進慶與他的抵抗時代(邱士杰)
為革命召魂?:評汪暉新著《世紀的誕生》(榮 劍)
香港政治思想激進化之路:由七一遊行至反送中運動 (2003-2020)(許偉恒)
思想訪談
再論民間知識分子:對話魏簡(曾金燕)
五一三的幽靈
前言
1969馬來西亞大選是華人海嘯嗎?(黃進發)
五一三的「記憶之工」(魏月萍)
戒嚴時刻的報章表述與日常生活:中巫報章中的「五一三」敘事與官方論述的型塑(許德發)
入殮如建檔:遺體、隔離的記憶與五一三事件個體敘事(傅向紅)
1969年5月13日種族暴亂:馬來西亞的歷史創傷(馬拉基.愛德溫.維塔馬尼著沈昆賢譯)
創傷後:馬來與馬華作家對513事件的心理比較(郭紫薇著? 劉羿宏譯)
五一三的幽靈(李有成)
致讀者
?
序
致讀者
馬來西亞在1969年爆發513事件,導致數百人死亡。為了紀念這場悲劇,50年後張錦忠教授在高雄中山大學籌辦了「後五一三馬來西亞文學與文化表述」學術研討會,會後他選出一些論文,交給《思想》發表。對馬來西亞之外的讀者來說,「513」是一件遙遠而陌生的舊聞。但是這場血腥事件,起於族群的對立、仇視,爆發為民眾之間的街頭屠殺,所造成的傷害強化了馬國政治社會制度的扭曲,積澱在華人與馬來人的記憶中,沒有化解也無從淡忘,其幽靈在五十年後仍然在作祟。
針對這個敏感的議題,我們特別提供篇幅,讓馬國的華人與非華人有一個回憶與反思的公共空間,同時也給其他地區的華人一個吸取經驗的機會。畢竟,馬華人士是台灣社會上特別是文化領域裡一個重要的群體,我們有義務去認識他們的一段歷史。
汪暉教授堪稱當代中國最受矚目的思想家之一,在華人讀者之間如此,對西方左派他更是中國新左的代表人物,備受重視。但是他的大量著作,雖然閱讀者眾,卻少見到認真、深入、可信的解析與批評。與他的影響力相比,這種缺乏批評的狀況並不正常。成因當然很多,包括了汪暉理論文字的艱澀、糾結、冗長(其實讀他一些紀念師友的文章,你會發現他完全寫得出動情、幽雅,令人低迴的作品),但在更大的程度上,當前體制下政治思想與觀點受到的層層拘束,已經封閉了公開討論的環境。這種情況,對中國思想界的傷害固然深重,但汪暉本人只能在同溫層裡聽到附和的回聲,也會感到遺憾吧。
汪暉在2020年出版了《世紀的誕生:中國革命與政治的邏輯》,是他計畫中「20世紀的中國」三卷中的第一本。這本書的主旨是說明,從近代西方的角度看,20世紀的社會主義革命在蘇東乃至於西方世界固然歸於失敗,但因此瀰漫在西方左派之間的悲觀幻滅是錯誤而且多餘的。只要轉換視角,就會看到中國革命已經成功開啟了社會主義革命的另一條道路,締造了新的秩序與價值系統。因此20世紀非但不以社會主義失敗而告終,反而是「世紀的誕生」,這個世紀看到了一種由中國在漫長過程中摸索出來的革命政治。
汪暉的原創論點之一是用「人民戰爭」闡釋中國革命政治的主要面向。他強調人民戰爭締造了新的「政治主體」。中國革命的主體不再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第三等級,不是傳統馬克思主義「去政治化」的無產階級,而是一種在動態的政治關係(包括土改,黨與群眾互動,生產、行政與軍事的結合,文化改革)中形成的「人民」。汪暉志在重新構築中國革命史,為陷入迷惘的中共重溫自己的歷史。
如何評價這一套複雜的論述,對該書讀者將是艱鉅的挑戰。本期榮劍先生的長文,接下了這個挑戰。他對汪暉觀點的闡釋夠不夠準確,他的嚴厲批評是不是公平、有效,讀者必須自行判斷。20世紀革命的經驗堪稱豐富而又沈重,有鑑於其代價之高昂,任何對革命的反思都有其價值。因此我們要肯定汪暉與榮劍各自的努力。話說回來,20世紀革命政治一個最關鍵、也始終沒有找到答案的問題,殆為這種政治的「形式」或者制度究竟是什麼面貌。畢竟,尋覓相應的制度設計與正當性條件,注定是政治思考最現實、也最棘手的任務。本刊下一期將發表與此相關的文章,讀者會有興趣的。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五一三的幽靈(思想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