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這不是一本回憶錄,也不是傳記,反而比較像手札;只是在我記憶未消失前,還未進入失智的65歲前,嘗試將過去在尼泊爾13年的義診的點點滴滴化為文字,記錄下來。每一次義診就像一次旅程,有驚奇、有期望、有感人的故事、也有令人不勝唏噓的悲傷、當然也發生過倒楣的糗事、但也有喜出望外的結局。
一恍十三年了,我猶記得第一次義診時,一位女孩在操場上跑步跌倒致右腕骨折。當時還打電話回醫院找骨科主任求救,在學校附近找了兩塊竹片,再用紗布包紮固定,最後以三角巾懸掛。也記得第一天看診了350位居民,時近晚上7點,天已黑,但看診的教室裡沒有電燈,只能用登山的頭照燈繼續把剩餘的病人看完。這些迄今仍歷歷在目,無法忘懷。
去年12月第56梯次義診團後迄今因新冠肺炎疫情緣故已一年未派出任何一團,然而更慘的是尼泊爾因旅居疫情肆虐的印度尼泊爾人在6月陸續回國,把病毒帶回尼泊爾並造成大流行。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迄今尼泊爾已有23萬1千人染疫,1千4百多人死亡,對於以觀光業為主要國家收入的尼泊爾還因疫情肆虐,百業蕭條,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迄今。這不啻雪上加霜;我們百般焦急卻無能為力。
今年11月6日在中華民國哈佛校友會年度聚會上聽了特別來賓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講述有關哈佛大學通識課程的影響,在結尾回答聽眾問題「您在50歲時回台灣創立台積電公司,對於現場很多已超過50歲的校友們您有何建議」時、他回答說「要做你有興趣的事,並盡其所能地做得長遠」。的確語重心長,給了即將進入65歲的我一道曙光。是的,在我餘生如何幫助尼泊爾人以及發展智慧醫療會是我最有興趣的工作,希望能持之以恆。
今年七月周大觀基金會在全球2千多人中,選拔頒贈我「第23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並冠上「客家史懷哲」稱號,是我這生中最大的榮耀。這或許是一種殊榮,但我相信這更是一股原動力,不僅熱愛生命,更希望激起生命的火花。
這本書的出版不祈求獲利,反而冀望讀者能了解那最靠近天堂的國度-尼泊爾的苦境,大家能有興趣的共襄盛舉。您可以身體力行來參加義診,不論您的專業為何,當然您也可以捐助貧窮孩童的營養午餐計畫來挽救失學率。
推薦序
許院長出生於醫師世家,我跟許院長是大學同學,至今認識四十多年,雖然畢業後我們就各奔東西,但在二十二年前,許院長決定要回到家鄉從事臨床工作,所以來到當時的壢新醫院(現聯新國際醫院),一待就是二十幾年。
剛開始,我們共同開創台灣社區醫療的歷史,成立第一個整合型的社區醫療部,將醫院推動到無圍牆的醫院。在2007年1月,許院長突然於會中報告:「有一所國立大學要組織一個學習服務團隊去尼泊爾,但需要醫療團隊的協助,基於社會公益及推廣無圍牆醫院的理念到國際去,是不是就由我們醫院來支援義診活動?」,當時我就覺得這是很符合醫院創立的理念,所以就答應了,沒想到一晃眼十三年過去,許院長來來回回尼泊爾也逾三十多次,帶領無數的醫療團隊進行義診服務,而我本身也去了三次,了解義診服務的情況。不僅如此,聯新文教基金會和我們的一些朋友,一起在尼泊爾當地建立「聯新尼泊爾期望醫療中心」,希望能繼續服務尼泊爾民眾,所以這樣堅持推動的一個決心,是讓我們大家覺得很感動的。
近年,許院長把焦點轉移到資訊,所以集團也於去年確立了數位轉型的願景,同時許院長也兼任集團的智慧醫療實驗室執行長,以期將集團帶向一個更高、更好的服務品質及更有效率的服務境界。今天許院長出的這本書《以愛為名-醫者的行旅》是記錄他過去十多年來,在尼泊爾的所言、所見、所行,我想這是一個很值得大家探究、學習及參考的一本書!更是值得親子或朋友一起閱讀、一起討論的一書,共同讀完這本書,你們將會更珍惜彼此的愛,而且會很樂意一起去付出愛心給那些需要關懷的人。
聯新國際醫療集團總執行長
聯新國際醫院總院長
張煥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