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最佳讀本
啟動科學精神,一場珍貴的生態記錄之旅
-----------------五大專業主題------------------
候鳥Ⅹ林大利(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野蜂Ⅹ李曼韻(師鐸獎得主)
水獺Ⅹ袁守立(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石虎Ⅹ陳美汀(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長)
海龜Ⅹ程一駿(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教授)
==本書特色==
◆ 統整動物專家分享的野生動物觀察研究方法及工具,讓你快速掌握觀察要點。
◆ 收錄珍貴研究照片與成果,還有豐富動物知識,並適時加入重點整理、專有名詞解說,訓練科普閱讀能力,建立科學素養。
◆ 專業分析解說野生動物的生存困境,傳遞生態保育觀念,傳達出不屈不撓的科學家精神。
◆ 動物專家推薦書單,提供科普知識延伸學習。
◆ 附學習單,讓孩子動手開始做生態觀察。
★適讀年齡:五年級以上,無注音
★學習領域:自然與生活科技、生物
★關鍵字:自然科普、生態教育、動物保育
==內容簡介==
每年飛來台灣過冬的候鳥越來越少,
台灣本島的石虎面臨生存危機,
在金門生活的歐亞水獺僅存不到200隻……
▍觀察×保育
氣候變遷,地球環境變化,對於野生動物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失去棲地、繁殖地……族群數量漸漸變少,甚至面臨滅絕。為了維護生態平衡,「動物保育」成為重要課題,但要如何幫助野生動物呢?這就要從觀察與調查開始,唯有了解野生動物,才能找到最有效的保育方法。
▍難得的觀察之旅
為了這些逐漸消失的動物,動物專家學者投入漫長又辛苦的野外調查工作:
冬天清晨頂著寒冷的海風數鳥,半夜輪班找海龜,累得喝水喝到一半也能睡著,山中追蹤石虎,沒路時只能靠自己開出一條路……
▍專家經驗 × 觀察方法
觀察鳥類需要「耳聰目明」?公民科學調查法、發達的自動監測工具、蜜蜂若消失,反而危害人類?「不喜歡就消滅」的錯誤觀念、苦等六年才等到研究成果……
•熱愛鳥類的林大利
.希望扭轉蜂類印象的李曼韻
.研究歐亞水獺多年的袁守立
.推動石虎保育的陳美汀
.成功讓大家正視海龜保育的程一駿
學者分享多年來的觀察方法與心得,以及珍貴的研究資料。
透過動物學者的眼睛,了解野外調查的各種細節及動物知識,還有他們關懷野生動物的心,以及期待大眾一同加入動物保育的期盼。
現在,你也可以為了野生動物站出來,成為熱愛自然、關懷動物的小小生態觀察家。
==各界好評推薦==
•?呂軍逸(蝌蚪老師)�昆蟲&生態講師
•?林青峰�生態觀察家
•?袁孝維�台大森林系教授、台大國際長
•?陳俊堯�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普作家
•?童師薇�台中市大墩國中生物科教師
•?葉惠貞�國立清華大學附設實驗小學資深教師
•?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知識長
==好評推薦==
這本書除了告訴你如何觀察野生動物,以及觀察過程中有趣的故事之外,更深一層的意義,是希望坐而讀,更要起而行,站起來走出戶外,接觸野生動物。接觸不是要你和野生動物零距離互動,而是和牠們所生存的棲地有情感的連結,有了情感,我們才會挽起袖子為大自然的朋友請命並拚命!享受這本書帶你進入野生動物觀察者的世界,也保護我們的「野」朋友都能夠擁有各自安身立命的家。——袁孝維(台大森林系教授、台大國際長)
五位關照不同生命、見識與學識兼備的作者,為了保護與恢復動物和我們共享的世界而站了出來,他們若不是英雄,誰才是英雄呢?——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知識長)
==目錄==
第一章 千分之一的鳥類觀察(作者:林大利)
金門賞鳥去
聽聲音找蹤跡
早起的人兒有鳥數
數鳥嘉年華
飛向天空的鳥群
民眾也能參與的公民科學調查法
消失的遷徙中繼站
觀察鳥類,我要這樣做
我是動物學家——林大利
第二章 我不尋找,我發現——野蜂觀察(作者:李曼韻)
幫「蜂」代言
來去烏來找蜂
蜜蜂家族
蜂與花美好的共生關係
蜜蜂消失的危機
模仿蜂的好處
單親媽媽——泥壺蜂
為什麼怕「蜂」
讓人聞之色變的虎頭蜂
專吃蜘蛛的蛛蜂
用理解開啟尊重、關懷之心
觀察野蜂,我要這樣做
我是動物學家——李曼韻
第三章 獺往何處?金門地區歐亞水獺生態與研究工作(作者:袁守立)
認識金門
人類與水獺的世界
我是生態調查員,出門找水獺
認識歐亞水獺
怎麼觀察與記錄歐亞水獺的活動?
關心歐亞水獺保育,我能做什麼?
勇敢又害羞的水怪們
觀察水獺,我要這樣做
我是動物學家——袁守立
第四章 石虎研究員的調查手記(作者:陳美汀)
收集紅外線自動相機資料
無線電追蹤
小石虎野放訓練
調查研究需要眾人的合作與努力
觀察石虎,我要這樣做
我是動物學家——陳美汀
第五章 半神祕動物——海龜夜間行為觀察(作者:程一駿)
海龜是夜行性動物嗎?
進出沙灘為海龜
海龜終於上岸
海龜開始挖洞準備產卵
終於可以靠近海龜
測量龜卵
小海龜孵化了
野外群體生活,人生成長的體驗
觀察海龜,我要這樣做
我是動物學家——程一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