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走路?回家【隨書贈:手繪台灣國家級綠道書衣地圖】

走路?回家【隨書贈:手繪台灣國家級綠道書衣地圖】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014134
小野
今周刊
2021年10月07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6267014134
  • 叢書系列:焦點系列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5 x 21 x 1.3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焦點系列


  •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散文











    |小野寫作半世紀巔峰力作|

    *

    活在山岳之島的我們,生來屬於山脈、屬於森林。

    循徑而行,路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台灣第一位】斜槓國民作家×新浪潮電影推手×社會革新實踐者×體制外教育家,多元視角開啟自然書寫新頁

      ★【生涯第一本】小野潛心15年最深情力作,首次以自傳體書寫歷史文化、地理生態及個人生命,剖析島嶼百年故事

      ★【隨書贈】小野限量親簽�插畫家湯舒皮手繪珍藏「島嶼尋路──台灣國家級綠道書衣地圖」

      ★【山上見】獨家BONUS收錄「小野帶路走讀──三條新手路線輕鬆行」



      召喚流浪與自由之魂,,

      追尋安頓、療癒與愛的道路



      寫作四十餘年,這一次,小野談走路、談步道、談森林與大海,道出那些關於家也關於愛的故事。

      本書著眼於小野的生命經驗,將步道結合心理治癒、歷史文化、生活哲思等面向,指引讀者以走路來追尋島國根源,也換來自己的身心安頓。



      -



      【本書以十篇關於山海的壯闊書寫構成】



      �PART1�

      十五年風起雲湧人生哲思


      前五章為小野從二??六年共同發起千里步道協會,至二?二一年大疫之下的十五年私人日記。將一場串連全島、守護大地的革命運動,結合自身生命中的起伏跌宕。



      �PART2�

      三條屬於台灣的朝聖之路


      後五章環繞「淡蘭古道」「樟之細路」「山海圳」三條國家級綠道,訴說台灣山徑古道的風光變貌,以及沿途感受的靈光與領悟。

     

      ◆淡蘭南路起點始於台北艋舺,是百年前茶商出發運貨的古徑,也是現代男女漫步於夏夜晚風的鬧熱街區。



      ◆樟之細路從桃園蜿蜒至台中,途中有馬偕牧師走過的痕跡,有族群衝突與共榮的流轉,有關於石虎的童話臆想,也有客家文豪思慕的田園風景。



      ◆山海圳是一條銜接台江內海、嘉南大圳及玉山的壯麗長路,帶我們從傳說中鯨魚終老的家園,走向住著帝雉、鋪滿杜鵑花瓣的東亞第一高峰。



      -



      家,不只是近在身畔的日常,家也可能是遙遠的朝聖與嚮往,深植於精神的原鄉。



      當我們走路回家,我們也踏上了一段歷史,一個已然消逝或正在形塑的故事,一片等待發現、等待實踐的夢想之地。



      「這是我的千里步道,一條條可以走入山林,也可以走近海邊的步道,甚至可以自己用雙手做出來的真真實實的步道,也是我這輩子自我追尋和認同的道路,透過療癒、流浪、救贖、自由和覺醒的過程,一步一步走向了一個可以完全接受自己,一個更完整的人。」──小野



      步道是情感的沉積物,相愛的長度;

      是獨行沉思,也是一群人一起走路。

      讓我們起身而走,探究未曾看過的母土風景,也回望未曾體會的內心悸動。



    名人推薦



      吳念真|導演

      謝金河|《今周刊》董事長

      謝哲青|作家、旅行家

      劉克襄|作家

      ──暖心推薦 (依首字筆畫排序)

    ?


     





    千里步道序曲

    ?

    |輯一| 生命的長路

    Ch1 療癒之路(2006∼2008)

    Ch2 流浪之路(2009∼2011)

    Ch3 救贖之路(2012∼2014)

    Ch4 自由之路(2015∼2017)

    Ch5 覺醒之路(2018∼2021)

    ?

    |輯二| 島嶼的歸途

    Ch6 鯨魚之歌——山海圳綠道之一

    Ch7 田園之歌——山海圳綠道之二

    Ch8 阿里山之歌——山海圳綠道之三

    Ch9 相遇在步道,如久別重逢的樹——淡蘭古道的聯想

    Ch10 一條浪漫、溫柔的樟之細路

    ?

    |附錄| 小野帶路走讀

    .新手推薦路線

    .延伸書單

    ?





    自序



    〈千里步道序曲〉




      很小的時候我就害怕死亡,覺得人既然會死,為什麼要活下去?



      上了小學之後我又有了新的疑惑,為什麼老師說的話,全班只有我聽不懂?



      再大一點,常常聽到爸爸很焦慮的告訴媽媽,我們住的房子要拆了,八口之家不知道要住哪裡?



      後來的疑惑更深了。因為常常聽到四周的大人互相詢問:「什麼時候回家呀?」他們口中的家,是美國或是其他地方,不是台灣。



      終於有一天我離開了台灣,去到遙遠的美國東北部紐約州水牛城讀書,那是我第一次離開台灣。當我決定返回台灣時,一個和我一起出來的同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不要回去,那個地方終將不屬於我們的。」



      我沒有聽同學的勸告,還是回來了。回來時特別繞了一段很長的路程,順便去拜訪老師和朋友,告知我的決定。



      這段回家的路程真的很長。從紐約的水牛城經過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芝加哥,往南經過密西西比河到聖路易。從平原逐漸進入起伏的丘陵地帶,然後到奧克拉荷馬州的土爾沙,橫跨紅河,最後到達德州休士頓,一共花了四十五個小時。在休士頓生活工作了一陣子,便沿著墨西哥邊境往西行,橫跨美國西部片中的沙漠和荒涼的小鎮,沿著十號公路經過聖安東尼奧、奧桑那、蕃角市、愛帕索、進入亞利桑那州的塔克山,轉八號公路到亞馬,過了亞馬便是加州,到了加州就離台灣更近一點了。直到四十年後我看了一部電影《游牧人生》,才理解這段路程對我的重大意義,那是一群回不了家的人,以車為家的流浪人生。



      回家後的人生彷彿歸了零,一切重新開始。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一條自我追尋和認同的路。我拍電影、做電視、寫小說、不斷尋找台灣生命力、努力建構台灣人民的歷史,甚至走上街頭爭取一個更好的未來。一晃四十年過去。



      我終於明白過去的疑惑了。那是因為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島嶼是被長期禁錮的,它四周面海,但是不能靠近;它的中央都是崇山峻嶺,但是也不能走進去。一個全是高山的島嶼,不能夠航向海洋,也不能走入山林,那麼還剩下什麼?



      其實我要做的一點也不難,只是要恢復我們本來的面目而已,不是嗎?



      有一個夜晚,我坐在中正紀念堂的廣場聽著肥皂箱上的女歌手唱著一首蕭泰然作曲、林央敏作詞的歌《嘸通嫌台灣》,當我聽到:「咱若愛子孫�請你嘸通嫌台灣�也有田園也有山�果籽的甜�五穀的香�乎咱後代吃未空……」時,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因為我忽然想起,我已經有孫子了,我終於在這個島國建立了自己的家園。



      這條道路竟然花了我幾乎一輩子的時間在追尋,那麼簡單,卻又那麼艱難。



      這正是我的千里步道,一條條可以走入山林,也可以走近海邊的步道,甚至可以自己用雙手做出來的真真實實的步道,也是我這輩子自我追尋和認同的道路,透過療癒、流浪、救贖、自由和覺醒的過程,一步一步走向了一個可以完全接受自己,一個更完整的人。



      我的思念,我的牽絆,我的夢想,我的幸福,我的快樂,我最在乎的,都在這個美麗的島國。



      我真的回到家了,一個自己有參與改變的美好家園。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