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疲倦的青少年: 孩子天天喊「累」?先別罵他懶,這可能是我們稱為「疲倦」而忽視的病。

疲倦的青少年: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0742824
菲力普.R.費雪
廖桓偉
大是文化
2021年10月27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0742824
  • 叢書系列:EASY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x 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EASY


  • 醫療保健 > 疾病百科 > 其他各科











      ★★★★★亞馬遜讀者評價五顆星!



      ◎將近1/3的美國青少女,每週至少有兩天因疲累而影響上學。

      ◎在英國,每100個青少年就有一個因疲勞而失能,無法正常參與社會活動。

      ◎有7%的荷蘭男孩,疲累時間持續三個月之久。



      這是已就醫而累計的數字,

      未就醫而誤稱為「疲倦」的青少年,實際不知為數多少倍。



      我的孩子天天都睡很多,還是一直喊「累」?

      或者,沒有明顯想睡,但做任何事都沒有活力,

      連爬個樓梯都覺得很辛苦!

      帶他去醫院做了各種檢查,就是找不到原因。



      青少年深受疲勞所苦的比例,越來越高,

      不免讓人懷疑,是不是有什麼「神祕疾病」暗中奪走他們的精力?



      全美排名第一的梅約(妙佑)診所的小兒科醫生費雪,找到了解答!

      他發現,生活忙碌固然會導致青少年疲勞,但其中有一半以上,

      是POTS(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惹的禍。



      什麼是「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

      就是「當姿勢從躺下變成直立時,因為脈搏太快而產生的惱人症狀」。

      父母要怎麼判斷小孩有無此病?要開刀嗎?

      有藥可以治嗎?怎麼做才能康復?



      ◎以下這些疾病,都有可能引起你身體的疲勞:

      甲狀腺功能障礙、糖尿病、低血糖、腎上腺疾病、

      荷爾蒙失衡、肝病、發炎性疾病或病菌感染……

      所以,莫名疲倦時,要先找醫生做全面性檢查。

      萬一都查不出原因,可能就是POTS。



      ◎POTS──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

      POTS會使自律神經系統無法正常管控血流,最終導致疲倦,

      而青少年患者中,女性占2�3。

      過去大家不了解這個疾病,因此常誤判成憂鬱症。



      明顯症狀是:患者會一直喊累,又睡不著;身體的某些特定部位會痛;

      起身時會頭暈,有時甚至會有短暫15秒看不見,

      有的患者會出現腦霧:腦袋就像被棉花糖包住一樣,思緒一整個模糊,

      雙腳會腫脹並發青、心悸到心臟快從胸部跳出來……。



      ◎有可能完全康復嗎?當然!

      全美第一的梅約醫院有一套完整治療計畫,

      例如,強化鹽分攝取、利用傍晚運動(站立的運動最有效),

      或是服用乙型阻斷劑等藥物(本書有列表)。



      最重要的是──大部分患者都會康復,

      患者蘿拉經過作者的完整治療後(她在書中與父母一起分享治療經過),

      已從一個疲倦而虛弱的病人,現今成為醫學院學生。



    推薦者



      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早安健康》專欄醫師�郭育祥 審定

      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

      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小兒科主任�顏俊宇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黃瑽寧

    ?


     





    推薦序一 電器故障不見得是電器出問題,身體器官的毛病也是如此�郭育祥

    推薦序二 當疲勞問題成為流行,可能影響一輩子�鄭凱云

    序  言 我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容易喊累?

    ?

    第一部:如同流行病的慢性疲勞

    第1章:比課業學習更重要的事:睡好覺

    第2章:這些病,引起身體無法解釋的疲勞

    ?

    第二部:患者的身體,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第3章:做過各種檢查,就是找不出原因

    第4章:自律神經失調,體內溝通不良

    第5章:身體有個微小的能量工廠,粒線體

    第6章:學習優等生的撞牆症候群

    ?

    第三部:POTS——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

    第7章:青少年疲倦的其中一種可能

    第8章:他們沒有特別想睡,但就是沒有活力

    第9章:這會遺傳嗎?有可能傳染嗎?

    ?

    第四部:完全康復?當然有可能!

    第10章:如果你親自來找我,我會這樣幫助你

    第11章:怎麼吃、怎麼穿、怎麼動,你會更快復原?

    第12章:可能有幫助的藥物治療

    第13章: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康復

    第14章:就算有症狀存在,仍能正常過日子

    ?

    結  論 因疲倦而虛弱的蘿拉,現在已是醫學院學生

    致  謝





    推薦序



    電器故障不見得是電器出問題,身體器官的毛病也是如此

    自律神經失調症協會理事長、《早安健康》專欄醫師�郭育祥




      如果你生於17世紀的歐洲,當時正統的醫生可能會利用血蛭為你放血。如果你生於18世紀,若是有醫生想為生病的你進行手術,他可能會被當作異端而處以死刑。如果你生於19世紀,恭喜!生病終於可以動手術了,但手術前醫生們並不會特地消毒,即便他的手上、身上,還沾染著上一位患者的血或體液……。



      這些如今我們看來十分荒謬、不合理的過往,在當時都是既正當又正義的。換個角度來看,人類所認知到的「知識」,幾乎每隔半年就會增加1倍,過去許多我們不能理解的事情,現在也開始有答案,就如同本書所描述的慢性疲勞與POTS。



      我完全可以體會作者菲力普.R.費雪醫師,撰寫本書的起心動念,畢竟能讓久病不癒、求助無門的患者重回健康生活,是醫者最開心與驕傲的事。



      1999年,當我仍在傳統醫療體系執業時,便發現有許多患者的不舒服,是當時檢查不出來的,即使採用了最新穎先進的檢測設備,一樣找不出原因。例如有強烈的心悸胸悶,但做了心臟超音波,顯示心臟很健康;明明頭痛暈眩,但檢查了腦波,也做了核磁共振、電腦斷層,卻發現大腦一切正常;受反覆胃痛、腹瀉所苦,然而腸胃科醫師說:「胃鏡、腸鏡顯示你的胃腸無異狀。」異常頻尿到影響生活作息,但泌尿科醫師說:「應該只是太緊張,膀胱過動症,跟它和平共處就好。」



      有太多太多的健康問題找不到答案,這些人的不舒服被當成「想太多」,甚至是「不夠累」、「日子過得太閒」,家人、朋友乃至於求助的醫生,最後往往建議患者要「放輕鬆」,然而他們的感覺都是真實存在的。如同飽受POTS所苦的青少年,那揮之不去的疲倦並非無病呻吟。



      這些受過精良訓練的專科醫師,絕對不是蓄意忽略患者的不舒服,也不是刻意誤解那些造成症狀的根本原因,而是在他們接受的訓練中,「哪裡不舒服就檢查哪裡,檢查無異狀即代表正常」,就像一加一等於二。



      但人體的奧祕往往不等於這樣的必然。很多時候,器官本身沒有問題,是控制器官的神經系統出錯了。我常這麼打比方:家裡的電視、電鍋、電腦、電冰箱統統沒壞,是供電系統壞了、停電了,那麼就算再怎麼檢查維修這些電器,只要供電不順,它們一樣無法好好運作。自律神經失調症如此,與之關聯性強烈的POTS亦然。



      最後,我為疲倦的青少年朋友,以及這些青少年的父母親,真摯誠懇的推薦本書。書中不僅有醫師論述與護理人員觀點,也有來自患者與家屬的親身分享,深入淺出、面向多元。最重要的是,你們將可以不必再辛苦痛苦的度過每一天,當你們開始了解自律神經失調與POTS是怎麼一回事,就有機會透過正確醫療,重新找回健康舒適又自在自主的人生。



    當疲勞問題成為流行,可能影響一輩子

    TVBS《健康2.0》主持人�鄭凱云




      「親愛的,你累了嗎?」

      「來一罐……」



      電視廣告詞,已然變成生活中人人琅琅上口的玩笑對話。但仔細想想,廣告詞之所以快速成為人際互動的流行語,不正是因為人人都感到心有戚戚焉嗎?



      現代人的通病似乎是:怎麼睡都睡不飽、提神飲料一瓶一瓶灌、咖啡也一杯接著一杯、再吞幾顆綜合維他命。在你我身邊,一定有很多人過著這樣的「生活日常」,但是,過去我們只注意到大人有慢性疲勞的隱憂,卻從來沒有留意過,孩子們竟然也處在慢性疲勞的漩渦當中。



      過去我們總說「少年維特的煩惱」,好似只有少數個案承擔著過度煩惱,且這些影響自身的問題相當鮮明;而現在我們面對的是「疲倦的青少年」,青少年的煩惱、疲憊反倒成了常態,且不見得知道原因為何。事實上,沒睡飽、自律神經失調、其他疾病(如本書特別介紹的POTS)等,都可能是疲倦的主因。



      透過書中各章節的詳細描述,我才知道,原來我們最親愛的孩子們,也天天處在疲倦乏力的生活當中,但他們又得背著大大的書包、拖著沉重的步伐,走進校園和課後補習班,面對學業、考試、同儕人際……諸如此類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光想像就相當心疼。



      我們大人工作8小時已經夠累了,甚至有人戲稱「累得像狗一樣」,一週偶爾加班一、兩天,就叫人身心俱疲,罵聲連連。但你有沒有想過,大人早上9點上班,孩子7點多就要到校開始早自習,中間還有好幾個科目要考試;好不容易熬到放學時間,卻連一丁點鬆懈的籌碼都沒有,馬上得轉進安親班或補習班,幾乎天天都補到晚上8、9點,才能回到溫暖的家……然而,回家並不是放鬆的開始,因為還有成堆的作業,等著孩子們一一完成。



      這些都還只是外部看得到的因素,但有時候,其實是身體內部出了問題,且一時很難檢查出來,所以疲勞問題真的不可不慎!



      根據國際間的研究,美國發現有將近1�3的青少女,每個星期至少有2天早上感到相當疲憊;而在英國,每100個青少年當中,竟然就有一個因為疲勞而失能,導致人際互動和社會關係出現問題,甚至無法參與正常的校園與社區活動。影響所及,恐怕不是短短的國中3年、高中3年而已,甚至可能影響一輩子的健康和工作表現。



      任誰都不想成為無精打采的少年、萎靡不振的青年,甚至之後成為疲憊不堪的中年、鬱鬱寡歡的老年!所以很開心在《疲倦的青少年》中,作者幫我們做家長的,找出各種可能性和有效的解決之道,包括心理和生理健康層面,以及飲食、運動的改善方針,帶領家長和孩子們,找到一條身心健康的成長道路,即使因為疾病而感到疲倦,也能看見康復的希望。







    我的孩子為什麼這麼容易喊累?




      青少年很疲倦。



      現今的青少年受疲勞所苦的比例,幾乎跟流行病一樣。



      青少年自己最清楚這件事。許多人按下鬧鐘的貪睡按鈕,早上能賴床多久就賴多久。當他們到學校的時候還是拖著身子,而且他們會喝含咖啡因的飲料,來幫助自己撐過早上。



      父母知道青少年很疲倦。他們費盡心思鼓勵小孩起床與準備上學,但他們覺得自己很嘮叨。明明父母自己的上床時間過了很久,他們晚上卻還要試著說服青少年上床,這樣父母早上才不會這麼累。



      學校知道青少年很疲倦。有些學校甚至延後了到校時間。老師發現青少年在早上10點左右上課的話,課業表現會有所改善。



      醫生也知道青少年很疲倦。研究顯示有將近1�3的美國青少女,每週都至少有兩天早上很疲勞。在歐洲,20%的荷蘭女孩與7%的荷蘭男孩,疲倦持續的時間超過三個月。在英國,每100個青少年就有一個因為疲勞而失能,無法參與正常的校園與社會活動。



      疲勞是很常見的現象,而且會把生活搞得一團糟。世界各地都有青少年與其家人受疲勞所苦。不幸的是,青少年與其父母都不知道青少年為什麼會這麼累,他們的醫生也無法給他們清楚的答案。



      為什麼有這麼多青少年覺得疲倦?



      難不成有什麼「神祕的疾病」暗中奪走青少年的精力?



      他們要怎麼康復?



      我是小兒科醫師,很關心不遠千里來尋找答案、而且希望能康復的病患。我有許多病患都很疲倦,而且儘管他們自己、以及他們的家人與醫生,好幾年來都維持積極的心態、並投注所有心力,但他們並沒有好轉。

     

      我們看過的大多數人,最後都有得到答案與希望,並且痊癒。這固然是好事一件,但經過大家口耳相傳,有上百個家庭來找我的團隊,可是我們的人員擴編得不夠快,無法顧及所有來向我們求助的人。



      所以,我寫了這本書,把它當成我親自給你的訊息,無論你是疲倦的青少年,還是疲倦青少年的親友。我的目標是幫助你在康復的過程中找到方向,還有提供答案與工具給你,幫助你真正好轉。我很樂意親自與你見面、並與你合作,但我更希望你不必來找我們就能康復。



      雖然這本書的目的,是讓我親自與你溝通,但我也是因為有龐大的團隊當後盾,才能夠提供這些內容。自從我1984年完成小兒科的訓練後,幾年來我遇到許多很棒的老師,而我從病患與其家庭學到的事情又更多。這段了解青少年慢性疲勞的旅程,有優秀的同事參與其中。即使我們尚未找到所有答案,但因為科學夠進步,所以還是能提供許多協助。為了將這本書呈現給你,許多人付出了時間來協助我。



      儘管如此,也不是光讀這本書、或實踐書上的建議,就能夠康復。你需要有自己的團隊才能促進康復。你的團隊成員包括支持你的家人與朋友、醫療保健專家,以及其他許多人。我希望本書的內容能夠提供足夠的資訊、甚至啟發,幫助你踏上成功的康復之路。



      疲倦的感覺糟透了!除了你之外,其他許多青少年也受疲勞所苦。但你一定能度過這個艱辛的旅程。疲倦與痛苦都不會永久持續下去。



      ◎本書在談什麼?



      本書在談疲倦的青少年,談他們疲倦的原因,以及他們該怎麼康復。你會讀到什麼內容呢?前兩部會介紹慢性疲勞的整體概念,幫助你了解疲勞的原因,以及你該怎麼處理它。第三部與第四部則是特地寫給有慢性疲勞問題的青少年,而慢性疲勞是姿勢性直立心搏過速症候群(POTS)的其中一個症狀──令青少年失能的疲勞,有一半以上是POTS惹的禍。



      ◎本書是寫給誰看的?



      所以誰會因為本書而受益呢?假如你是被長期疲勞所困擾的青少年,假如你有家人或朋友受疲勞所苦,假如你要照顧疲倦的青少年,那這本書就是寫給你看的。有些意見是直接寫給青少年看的,有些則是能幫助疲倦青少年的親友,不過只要我們能彼此分享相關資訊,我們全都得以受益。我希望每個讀者都能在本書中找到寶貴的建議,而這些內容將會幫助疲倦的青少年與其家人,邁向真正的康復。

    ?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