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蘇志燮的每一天 2008-2015 So Ji Sub’s History Book(紅色溫度 收藏版)
定價200.00元
8
折優惠:
HK$16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秋風寶劍孤臣淚:蔣總統胡璉將軍八二三手札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505444
講台文化有限公司
2021年10月12日
667.00 元
HK$ 566.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505444
叢書系列:
講台文化叢書
規格:精裝 / 184頁 / 17 x 21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講台文化叢書
分
類
人文史地
>
台灣史地
>
歷史事件
同
類
書
推
薦
不沉默紀錄:屬於臺灣人的二二八行動主義
二二八反抗運動:台灣爭取民主之路(二二八事件75週年增訂版)
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第二版)
二二八的虐殺與逃亡
叢林中的山櫻花:高砂義勇隊28問
內
容
簡
介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佚名•《李鴻章》
這首詩係李鴻章(1823-1901)去世後,時人所寫的追悼之作,後世傳說為李鴻章臨終絕命詩。胡璉(1907-1977)將軍在他唯一談論八二三砲戰的文章〈穿山甲•八二三〉一文中引了「秋風寶劍孤臣淚」這一句。「怨?」他說:「不!」但是,那種末世悲涼的心境隱隱穿透紙背,令人不禁為之掩卷長嘆。當時的總統蔣中正(1887-1975)應該也是這種心情吧!
本書收錄了蔣中正於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前後給再度出任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的胡璉的8封信,以及胡璉回稟蔣中正的8封信的原文,匯集成冊,提供做?我人研究當時歷史實情的第一手資料,例如,在砲戰前夕至砲戰進行間,蔣中正、胡璉二人為指揮所遷移、坑道作業、解放軍空中轟炸、登陸作戰、通信作業、軍中人事、副司令官殉職、反攻準備、八吋榴運送、國際形勢變化、美國反應時間、白鴻亮(1899-1979)鐵拳計畫等事務均有所討論。此外,並請軍事評論專家張友驊寫了一篇長達2萬7千字的導讀,他說,胡璉「回臺後七度拒絕蔣介石回任金防部司令官兼反攻軍總指揮。胡璉之所以拒絕,蔣介石、胡璉手札已提供明確答案。」
故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1919-2020)於生前為之序曰:「我展讀全卷,砲戰景象又重躍紙上。? 蔣公戰前洞察先機,前往戰地視察防務,指示備戰機宜。砲戰發生後,竭力補給戰地需求,支援作戰,親臨澎湖押運重砲,急送金門以壓制敵砲,並指派經國先生前進戰地,鼓舞士氣,穩定軍心;後省察外交與國際情勢,譴責中共侵略暴行,謀定對策。將軍恪遵領袖指示,盡忠職守,艱困奮鬥,冒敵砲火抱病指揮作戰之種種作為,均歷歷在目。誠為最珍貴、最具參考價值之第一手史料,我樂見其發行而為之序。」
?
目
錄
序/郝柏村? 4
?
重溫國史,踵武前賢/胡為真 ?6
?
目錄 ?12
?
導讀/張友驊
問題在軍中倫理與指揮道德 ?18
?
六月十六日•高雄
蔣中正總統致函胡璉將軍? 58
?
八月九日八時•臺北
蔣中正總統致函胡璉將軍? 70
?
八月十一日
胡璉將軍覆函蔣中正總統? 90
?
八月二十一日
蔣中正總統致函胡璉將軍? 94
?
八月二十三日
胡璉將軍覆函蔣中正總統? 98
?
八月二十五日十六時
蔣中正總統致函胡璉將軍? 106
?
八月二十七日
胡璉將軍覆函蔣中正總統? 118
?
九月十二日十八時
蔣中正總統致函胡璉將軍? 124
?
九月十五日
胡璉將軍覆函蔣中正總統? 130
?
九月二十日八時•馬公
蔣中正總統致函胡璉將軍? 132
?
九月二十日十二時
蔣中正總統致函胡璉將軍? 146
?
九月二十一日
胡璉將軍覆函蔣中正總統? 158
?
九月二十一日八時•陽明山
蔣中正總統致函胡璉將軍? 170
?
九月二十二日•金門
胡璉將軍覆函蔣中正總統? 172
?
九月二十四日•金門
胡璉將軍覆函蔣中正總統? 174
?
十月二日•金門
胡璉將軍覆函蔣中正總統? 178
?
編後記? 180
序
導讀
──問題在軍中倫理與指揮道德(節錄)
張友驊
楔子
在討論蔣介石(1887-1975)、胡璉(1907-1977)「手札往來」內情前,先說一則金門防衛司令部(簡稱金防部)司令官交接後的一則故事,即可知他們二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非親身經歷者,很難理解蔣介石雖重用胡璉,但從未賦予「絕對」兵權,八二三砲戰後,胡璉終被解除兵權,再也沒有回到他熟悉的戰場。蔣介石之所以任由胡璉虧空案起,乃至將其投閒置散,就是明確的警訊。
1954年(民國43年)6月1日,任職金防部司令官長達4年7個月的胡璉轉調新建的第一野戰軍團司令部司令官。原臺灣中部防守區司令部司令官,胡璉的同期同學劉玉章(1903-1981)出人預料之外的升任金防部司令官。這則看似水波不興的人事調動實則暗潮洶湧,意外衍生出一場政治風波,令胡璉飽嘗「滅頂」之苦。這場風波既是提醒,也是警告,望胡璉改變以「公帑樹私恩」的治軍風格,同時也在測試胡璉部屬對此事的反應。
此事起源於劉玉章任事不到二個月,金防部的聯合勤務總司令部第六財務組(簡稱財務組)上報「部隊伙食費發不出來」。劉玉章在震驚之餘,除指示政治部主任尹殿甲(1913-1995)全面清查胡璉任內的帳目外,還命令財務組報告資金去向。此事初起,劉玉章以為是胡璉部屬對他的下馬威,一度對胡璉非常不諒解,二人芥蒂頻生。詎料,經查核,胡璉任內不僅有伙食費被挪用的問題,還虧空達360萬元之鉅。360萬元是什麼概念,依據當年物價推估,可在臺北市中心總統府旁的衡陽路買15到18棟房,或在臺南市中心的東門路買三進式閩南建築約300棟房屋。
由於胡璉虧空金額過鉅,超出金防部的償還能力,劉玉章不得不以「專函密陳」方式呈送最高當局,請求「解決之法」。蔣介石閱後,連同帳冊轉發胡璉處理。此時,蔣介石未召見胡璉,也沒有要求胡璉說明虧空款項流向,更沒有賦予國防部參謀本部(簡稱參謀本部)、國防部總政治部查辦權力,就靜待胡璉怎麼處理虧空款項。這樁奇案,胡璉沒被送法辦,也沒被問責,暗示善後權責取決於胡璉的態度。360萬元不是小數目,以當時的經濟條件,是任何人都無法解決的難題。蔣介石將「專函密陳」與帳冊轉發胡璉處理,用意是政治算計,也是嚴厲警告,若胡璉處理不慎,一生清譽付諸流水外,還有可能面臨牢獄之災,這對胡璉來說都是難以承受之重。
為解決棘手問題,胡璉既不能將虧空案檯面化,也只有私下與胡、劉二人共同部屬張晴光(1913-?)會商。張晴光出身劉玉章第52軍,與劉玉章熟識,後於1953年(民國42年)赴金參與游擊部隊,擔任福建省反共救國軍海上突擊第42支隊支隊長,成為胡璉部屬;1954年3月,游擊隊整編後,出任福建省政府工程處處長,受劉玉章差遣,負責處理金門要塞化與工事地下化業務,能與劉玉章說上話。
胡璉與張晴光會面,請他看過帳冊後說:「我不虧錢,粵華合作總社有百萬元資金投資酒廠、菸廠、鹽場、磁土場,日後經營都可回收成本,建營房的錢可向國防部報銷。」說明每一筆金額過高的投資流向,目的是請他傳話給劉玉章,所謂「虧空」等同金防部「代墊」款項,未來均可回收。此事不必窮究到底,望劉玉章明白其中內情。
胡璉還告知張晴光說:「這些事,總統都知道!」胡璉的抱怨,張晴光不敢答腔,類似這種不立文字的默契,僅有胡璉、蔣介石心裡清楚,無法與外人道及其中不堪聞問的內情。
最終,胡璉將未批示、未簽名的帳冊轉交張晴光,請張晴光把帳冊交還給財務組組長楊邁卿,了結此案。張晴光返金後,除向劉玉章解釋此事原委外,還交代楊邁卿妥慎處理虧空案。
虧空案處理完,但是,伙食費問題依然困擾著胡璉與劉玉章。由於伙食費係挪用性質,又與部隊切身利益有關,胡璉深知此事若不善後,不知有多少官員要受牽連。在情勢逼迫下,胡璉只好請陳誠(1898-1965)出面說項。陳誠時任副總統,未兼閣揆,知悉胡璉困擾後,即透過前臺灣銀行總經理瞿荊洲(1902-1992)向臺銀商借。陳誠深知此事敏感性高,兼以與胡璉關係的特殊性,處理稍有不慎,反而會引起最高當局猜忌。於是陳誠提出商借120萬元的建議,先解決伙食費發不出來的困境,再談其他。陳誠之所以分階段處理虧空案問題,一是虧空金額過高,償貸問題曠日費時,難免會再度引發不必要的政治風波;二是軍隊的主、副食費,國防部會編列預算支付,只要金防部提出信用擔保,每月均能沖銷,問題不大;三是餘下的240萬元從粵華合作總社與福建省政府物資供應處將每年盈餘逐筆攤還即可;四是避免節外生枝,讓爾後金防部司令官調度資金權限有所限縮,以免觸法。
或許是陳誠出面,在臺銀撥出借貸款項後,胡璉除辭去福建省政府主席外,另偕同新任省主席戴仲玉(1910-1986)飛金,與劉玉章就虧空與伙食費問題會商,爭議才得到初步緩解。至於剩餘的240萬元,待胡璉於1957年(民國46年)7月再度回任金防部司令官,將投資盈餘與結餘款項逐次攤還,爭議總算劃下休止符。
胡璉虧空360萬元奇案在當年可謂是「極機密」,屈指數來,僅有七、八人通曉內情,筆者翻遍檔案,包括蔣介石日記,均無隻言片語記載,唯獨張晴光的《西北名將關麟徵、胡璉、劉玉章》一書有簡略記載,但對解決過程語焉不詳。筆者曾探詢王禹廷(1915-2004)、李守孔(1923-2014)等,其異口同聲地說:「胡伯公雖有提起,僅點到為止,沒有細談。」暗示胡璉晚年對此事心中仍有介懷之意。具體事證為胡璉與劉玉章原本是公誼、私交很好的同學,經此事件震撼,二人雖同朝為官,爾後就很少往來。而最高當局與胡璉之間齟齬不斷,也因此事愈演愈烈,甚至於1955年(民國44年)9月1日親下禁止金門與香港貿易手令,令劉玉章怪罪胡璉,斷絕金門外貿金流,全因胡璉虧空而起,從而轉為蔣介石、胡璉互不信任的導火線。
胡璉虧空案折射出幾則有趣的史實。一是蔣介石三令五申嚴禁軍隊經商,為何對胡璉網開一面,甚至容忍胡璉「走公」?二是陳誠一生痛恨貪腐,為何出面幫胡璉解決難題,進而為胡璉抱屈?三是胡璉虧空金額龐大,有關單位為何不舉報,反而暗助胡璉脫困?四是劉玉章對財務一向錙銖必較,為何接受胡璉解釋,沒把財務組官員楊邁卿等移送法辦?這些有違常理的處理模式難道沒有探究的必要?「歷史因果關係」決定胡璉的宿命。虧空案使胡璉受到蔣介石猜忌,任憑胡璉如何彌補其與蔣介石、劉玉章之間的關係,彼此都無法回到往昔相互扶持的局面。爾後胡璉七度嚴拒蔣介石指令出任反攻軍總司令,虧空案絕對是主因。所以蔣介石、胡璉師生關係決裂,應該有不為人知的內情,虧空案就是因果關係的起手式。
所謂歷史因果關係,就胡璉虧空案而言,全臺唯有金防部「敢」經商,其餘部隊敢向胡璉看齊下海經商嗎?若沒有最高當局默許,胡璉絕對不敢「走公」,搞到虧空的地步。所以看胡璉虧空案,絕對不是法律問題,而是政治誠信問題。查辦胡璉,在法律上絕對站得住腳,但在正當性上卻有問題,這是最高當局難以言喻的隱痛,胡璉能全身而退,關鍵在此……。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秋風寶劍孤臣淚:蔣總統胡璉將軍八二三手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