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亞歷山大最高效放鬆法:承百年,解決緊張、瞬間抒壓。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6267041055
木野村朱美
黃怡菁
大是文化
2021年11月30日
127.00 元
HK$ 107.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6267041055
叢書系列:
EASY
規格:平裝 / 288頁 / 14.8 x 21 x 1.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EASY
分
類
醫療保健
>
養生法
>
其他療法
同
類
書
推
薦
是狼型人就不要逼自己早睡早起【1書+1好睡日記本】:解讀睡眠時型,找到你的高效睡眠法
解放心念:徹底轉變心念,才能恢復健康【調和怒、喜、思、悲、恐等情緒,啟動身體自癒力】
亞蒂絲的12堂愛自己冥想課【每堂課均附音訊引導QR CODE】
不生病的智慧百科
醫學芳香療法
內
容
簡
介
解決肩、胸、腰、背、髖關節、膝蓋等的痠痛及緊繃。
就連醫生看不好的小毛病,
像是失眠、便祕、鼻炎、胃脹氣、眼睛疲勞、目眩等,
亞歷山大放鬆法通通有解。
美國影星休•傑克曼、基努•李維、歌手瑪丹娜都在學習的身心技巧,
知名歌手蔡健雅、演員陳意涵都曾親身實證。
什麼是亞歷山大放鬆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
19世紀末20世紀初,澳洲的莎劇演員亞歷山大在藝術事業如日中天之際,
出現了聲音沙啞及呼吸問題,遍尋名醫,卻找不出有效的治療辦法。
他決定自己尋求解方。經過長期的研究、實驗,有了革命性的發現:
身體的所有不適,都是因為脖子太用力,就是聳肩。
聳肩時,人會不自覺縮起後腦及後頸,抬高肩膀,
頭的位置會稍微往前偏,長期下來脖子周圍的肌肉會僵硬。
偏偏人體重要的血管傳輸和神經都分布在這裡,
當血流開始不順,身體各部位就會不舒服。
亞歷山大高效放鬆法就是以解剖學為基礎,
調整身體姿勢,釋放頸部的不當使力,讓頭部、身體都變輕盈。
本書作者木野村朱美,是有20年資歷的亞歷山大技巧指導教師,
她說,這世界總要我們努力,卻沒教怎麼放鬆;
結果,頭部一直用力,人會開始負面思考;
眼睛操過頭,身體會先崩潰;
耳朵太用力,三半規管會異常(就是自律神經失調)。
因此,她特別收錄39種最具成效的亞歷山大放鬆招式,
這套方法成功指導超過一萬名學員,
解決肩、胸、腰、背、髖關節、膝蓋等的痠痛及緊繃。
就連醫生看不好的小毛病,
像是失眠、便祕、鼻炎、胃脹氣、眼睛疲勞、目眩等通通有解。
推薦者
臺灣亞歷山大技巧訓練學校校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講師、職能治療師�彭建翔
超越復健診所副院長�?俐雯
物理治療師、尼西健康小學堂共同創辦人�白凱瑩
加拿大脊骨神經醫師�黃如玉
?
目
錄
不當施力,害你頭部白費力
感受一下什麼叫頭部白費力
推薦序一 建構「身」與「心」的連結,改善沉重的身體�彭建翔
推薦序二 良好的姿態與動作,讓身體不再疼痛�?俐雯
推薦序三 喚醒自己最輕鬆、最自由的模樣�白凱瑩
前言 以解剖學為基礎的亞歷山大高效放鬆法
?
第一章 最重要卻被忽略的器官:頸椎
1想像把五公斤白米扛在脖子上
2頸椎緊繃,氣血就會卡住
3縮脖,是壓力下的本能反應
4近距離用眼,脖子很吃力
5所謂五感,其實只有頭在感受
6這些習慣動作,讓身體再也無法動作
7要我放鬆心情?心要怎麼放鬆?
?
解剖學權威怎麼說1:
亞歷山大放鬆技巧,傳統醫學的延伸
?
第二章 這世界總要我們努力,卻沒說怎麼放鬆
1越想努力,身體就越白費力氣
2幼年的壞習慣延續到成人
3當危險降臨,身體會比大腦先反應!
4呼吸的正確方法:吸吐都要數四下
5頭部一直用力,人會開始負面思考
6用力過度的壞習慣:咬牙切齒
7眼睛操過頭,身體先崩潰
8耳朵太用力,三半規管會異常
9路痴,是因為身體定位認知出問題
10背骨挺直,身體就會放鬆
?
解剖學權威怎麼說2:
放鬆,需要一點想像力
?
第三章 跟身體的所有不適說掰掰
1肩膀僵硬
2腰痛
3胸痛
4脖子痛
5頭痛
6下顎痛
7肩膀痛
8背痛
9腋下痛
10手腕痛
11腹痛
12髖關節痛
13坐骨神經痛
14膝蓋痛
15腳踝痛
16腳底痛
?
解剖學權威怎麼說3:我的太太也在學亞歷山大放鬆技巧
?
第四章 醫生看不好的小毛病,通通有解
1解決水腫、失眠、手腳冰冷
2慢性疲勞
3失眠
4便祕
5鼻炎
6胃脹氣
7眼睛疲勞、目眩
8口齒不清
9發聲困難
10肺活量不足
11頭暈、暈眩
12喉嚨阻塞
13咬合不順
14臉部浮腫
15手腳浮腫
16畏寒
17判斷力不足
18有氣無力
19焦躁
20重聽
21無方向感
22放鬆的辦公作業姿勢
23放鬆的站姿
24放鬆的走路法
?
後記 釋放白費力,頭腦身體都輕盈
序
前言
以解剖學為基礎的亞歷山大高效放鬆法
每天早上醒來,你是否覺得身體依舊沉重、不想動?又或者明明只是坐在辦公室工作,卻感覺身體越來越痠痛、越來越疲勞?我想,身處繁忙社會的現代人,應該都有經歷過上述情況吧。
這大都是因為你的身體不當使力,在錯誤的姿勢上多花力氣,才導致身體不舒服。很多時候,你自以為身體沒在用力,但其實你也沒有正確放鬆。
從小到大,很多人會告訴我們該怎麼動作,卻從來沒有人教過我們該如何放鬆。
試著回想一下,是否從孩提時代開始,父母、長輩,或周遭的人總是一直提醒你:「坐好!」、「抬頭挺胸!」甚至有時候,不管是出自於什麼樣的目的,只要自己做出努力認真的樣子,就能得到周圍稱讚。
即便我們已經長大成人、出社會工作,在職場上仍然聽得到:「要認真啊」、「要專注啊」等話語,也因為身處在這樣的氛圍中,大多數人在上班時,都會坐得端正、打直腰桿,埋頭猛敲鍵盤,或是卯起來寫筆記,從背後散發出一波波「不要跟我說話!我正在忙!」的氣息。
我認為,這種過度規範的話語及氛圍,正是造成我們身體不當使力的原因之一。
這種在不知不覺間不當使力,我稱之為白費力。本書將以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為基礎,介紹如何真正釋放白費力,放鬆身體。所謂亞歷山大技巧,大約從一百年前就已經流傳,以解剖學概念為基礎進而發展,目的是讓我們正確使用身體(按:亞歷山大技巧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澳洲的莎劇演員亞歷山大﹝F. M. Alexander﹞出現聲音沙啞以及呼吸問題,卻找不出有效的治療辦法。他經過長期的觀察、分析、研究、實驗,最後發展成流傳百年的亞歷山大技巧)。
我本身以亞歷山大技巧指導教師的身分,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為上萬名學員解決身體不適與困擾。其中我最常遇到很多學員對於一些基本概念、動作,都說「我知道、我懂、我會做」,但事實上都似懂非懂、一知半解,用錯誤的方式在行動。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行為、思考模式,幾乎都是根據習慣與直覺反應逐步形成,最後就像一套內建在大腦的「程式模組」,當我們接收到外界的刺激、訊息,我們會在不知不覺中,自動執行這套程式模組去應對,也因此對自己身體的長期不當使力、累積潛意識的壓力毫無自覺。為了跳脫無自覺狀態,最重要的是正視自己的行動模組,去理解、挖掘問題並加以改善、修正。
若是一直沒有與自己的身心靈建立正確連結,理解隱藏在身體中的問題訊號,將無法修正錯誤,你的生活自然會充斥各種不順,或是特地花時間運動,也看不到效果,徒增失落。
亞歷山大技巧可以協助你去建立身與心的連結,透過說明、指導、協助等教學系統,讓你察覺身體裡的問題訊號,及時調整與修正,不再受到潛意識壓力的折磨。
推薦序
建構「身」與「心」的連結,改善沉重的身體
臺灣亞歷山大技巧訓練學校校長、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講師、職能治療師�彭建翔
我與木野村朱美女士是在2018年共同參加於日本京都舉辦的ATI(Alexander Technique International)年會上認識的,在會議期間,她帶著親手製作的和?子以及現磨抹茶,招待來自世界各地的亞歷山大技巧夥伴們,讓與會者深深體驗到日本親切的待客之道。
該次會程中,日本教師們呈現了許多運用在日本文化中的亞歷山大技巧,例如:穿著和服時的坐姿、站姿及走路方式。更令人驚訝的是,木野村女士還是位弓道高手,她也向大家展示了將亞歷山大技巧運用在弓道上,令人印象深刻。
在亞洲國家中,日本的亞歷山大技巧教師為數最多(按:臺灣目前合格的亞歷山大技巧教師大約僅十位上下,亞歷山大技巧教師的訓練,需要3年共1,600個小時的全職受訓才能完成),亞歷山大技巧是一百多年前,由澳洲莎士比亞獨白劇演員斐德列克.馬薩爾斯.亞歷山大(Frederick Matthias Alexander)研究發展出來的一套身心技巧,主要在教導人們如何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並改善身心的使用方式,以呈現最有效的身心表現。亞歷山大技巧一開始是在表演藝術的領域,幫助表演藝術的從業人員,不但能夠避免職業傷害,進而能更增進表演的專業技能。
近年來,對於許多慢性身體使用上產生的身心問題,如本書第三章中所提及身體各個容易不適的部位,2008年《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ine Journal,簡稱BMJ)也發表過證明亞歷山大技巧對背痛病患者有顯著幫助的研究。
亞歷山大技巧不是一門容易透過口語或文字敘述表達的專業,在亞歷山大技巧專業領域的討論中,如何透過精確的敘述來描述、教導,甚至推廣亞歷山大技巧,一直以來都是這個專業領域教師們熱衷的議題。
本人於2006年完成亞歷山大技巧教師培訓,回臺推廣亞歷山大技巧至今,也體會到推廣這項專業的困難。
如同大多數的亞歷山大教師,我也深切感受到木野村女士在推廣亞歷山大技巧上的熱情,她在前一部著作《疲勞身體的省力圖鑑》,及本書的前半部,採用許多淺顯易懂的手繪圖畫及圖說,深入淺出的介紹以下各項亞歷山大技巧專業中所強調的重點:
1. 身心的覺察(Mind-Body Awareness)。
2. 透過調整頭、頸、軀幹的良好平衡,達到舒適穩定的姿態(基礎控制,Primary Control)。
3. 克制習慣反應(Inhibition)。
4. 意向引導(Direction)。
5. 身心協調性(Psycho-Physical Coordination)。
此為木野村女士的第二本著作,相較於前一部作品《疲勞身體的省力圖鑑》,這本書的特色,是介紹如何運用亞歷山大技巧,來解決一般人容易遇到的身心問題。
本書增列了真人模特兒示範的照片,讓一般民眾更容易親近這門專業,也能更明白許多身體不適的問題,都是來自於長期錯誤使用我們的身或心所造成的,如果要真正解決問題的根本,唯有改變自身的習慣,才能達成。
書中加入與解剖學專家對談的紀錄,顯示出目前許多主流醫學,只針對症狀緩解或治療的方式,其實無法根本解決問題,如果沒有有效教導人們檢視自身,並進一步處理或改善自我日常身心的使用習慣,問題還是會持續出現。
身為職能治療師的我,在臨床工作中深深體會到,雖然目前大多數醫療專業,都有教導從業人員必須提醒患者,平常就要時時注意觀照自己的身心健康,但似乎以目前的醫療環境,並不容易做到,直到我接觸到亞歷山大技巧後,才發現這項技巧是讓現今醫學更加完整的一塊拼圖。
最後,如同本書前言中提到的,希望讀者們能透過這本書,逐步連結身心,進而改善沉重的身體。
良好的姿態與動作,讓身體不再疼痛
超越復健診所副院長�?俐雯
記不記得小時候長輩們總是要我們坐好坐正,抬頭挺胸,不要垂頭駝背,以前總覺得這些大人們的嘮叨,只是為了要小孩子姿勢不要醜,要好看而已,然而,其實這些叮嚀背後都有更重要的意義。
筋膜肌骨的疼痛雖然不像內科疾病那樣危險或致命,卻是人類最普遍的問題。日常生活中,許多人都長期被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所擾,例如頭皮肩頸緊繃、背部痠疼、關節脹痛等,而大部分都沒有辦法確切找
出當初發生的原因或時間點,大多數人只知其痛,不知為何而痛。
在醫學上,我們極力的想在身體上找到病灶,但最後往往發現,這些疼痛並不是單純因為哪條肌肉拉傷,或者哪個關節發炎,許多慢性疼痛追本溯源,都跟姿勢不良有關。因此,我們常常會教導病人什麼才是正確的姿勢、什麼才是省力的動作模式。
病人在調整姿態之後,會越來越好,身體如果處於正確的姿態,肌肉就不需要白費力去支撐不良姿勢,這樣一來,肌肉就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放鬆喘息,不會那麼容易發炎,肌筋膜的疼痛自然也就跟著緩解。因此,矯正姿勢且改正動作模式,甚至比訓練肌肉提升肌力,更能有效緩解疼痛。
然而,在指導病人矯正姿態的過程中,最讓我們驚訝的是,許多人並不知道什麼樣的姿勢才是對的,因為課本裡只有教授人體的生理知識,例如肝、心、脾肺、腎等臟器的功能,呼吸系統、循環系統與神經系統等,卻缺乏了可以避免或減輕身體疼痛的相關健康教育知識,例如,什麼姿勢最不會讓肌筋膜發炎、什麼活動方式最不會造成關節耗損、哪種姿勢會讓身體與心理能放鬆自在;在身體某部位覺得緊繃痠痛的第一時間,有哪些方式可以先自我放鬆跟調整等。如果每個人在小時候就學習到這些概念,便能隨時關注自己,調整保持良好姿勢,那麼未來每個成年人或老年人,就可以大幅降低筋骨疼痛的機率。
這些沒有寫在健康教育課本裡面的知識,其實非常接近所謂的「亞歷山大技巧」,也就是這本書中分享的概念。
先看清楚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態,充分理解自己的身體姿態跟動作模式,接下來,學習什麼才是正確的姿態,以及良好的動作,再慢慢引導自己往正確良好的方向趨近,一步一步改正不良姿態,我們也就能慢慢遠離疼痛。
喚醒自己最輕鬆、最自由的模樣
物理治療師、尼西健康小學堂共同創辦人�白凱瑩
我推薦想要更省力的使用身體達到生活目標,或是正在為自己的身體疼痛緊繃感到困擾、無所適從的人來閱讀這本書。
是時候來認識身體運作的原則和奧祕了!透過本書作者深入淺出的解釋,可以幫助大眾了解身體運作!明白頭部的位置,如何影響身體其他各個部位的連動?又如何在我們不自覺的狀況下,造成肌肉緊繃?甚至是如何影響我們情緒的反應?還可以了解在坐姿、站姿、走路時,用什麼樣的思維概念,能更輕鬆的使用身體?坐姿、站姿、走路,是一般生活中常會使用到的姿勢和動作,書中提出很實用的使用方法與意象概念,幫助讀者找到最自然的身體使用方式,清楚的講解與照片,十分生動易懂。
作者木野村朱美是「亞歷山大技巧」的專門指導老師,作者的背景,讓我特別期待書中提到的身體使用方法與動作說明。
亞歷山大技巧是身心學領域中影響非常廣泛而深遠的技法。我是在臺東的身心動作教育學會的年度大會上認識身心學,後來跟著身心動作教育學會的美珠老師的經驗解剖系列課程,透過想像與理解,改變看待身體的方式,使用身體不一樣動作的感觸,體驗到身體不同層次的觸碰,放掉緊繃、身體更輕鬆,這都讓我好驚奇!我也是在此地第一次聽到亞歷山大技巧,這些實際體驗在我的職涯中極為重要,它帶給我看待身體細膩的理解,和更多感受層面的同理。
忙碌的生活型態、錯誤不得其法的身體使用方式,常常會讓人身體疼痛不舒服,沒辦法專注在想做的事情上,感到沮喪、萌生無力感、焦慮甚至人生失控。
「頭部位置偏移,大腦就會不安(儘管我們沒有自覺)、產生壓力,導致全身肌肉也跟著緊張,進而累積壓力,再引發挫折感,讓我們身心變得焦躁。」作者指出,那些感到焦躁的日子、煩躁不安的狀態,起因是來自於身體姿勢,特別是頭部姿勢的歪斜。這個觀點也在許多和我上身體課的客戶身上得到印證,常常會看到因為歪斜不對稱,加上長時間使用身體,造成頸部周圍不適,觀察到頭部偏移,也在言談中觀察到客戶工作與生活的壓力。
我們的身體有一本使用說明書,依照身體運作的原則使用,可以事半功倍!期待每個閱讀本書的讀者,都可以擁有看待身體的新視野,省去因為不了解身體運作方式而白白浪費的力氣,釋放掉身體、心理的壓力,喚醒自己那個沒有疼痛緊繃,最輕鬆、最自由的模樣。
?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