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我們,MZ新世代:準時下班?不婚不生?奉行極簡?帶你秒懂八年級生都在想什麼

我們,MZ新世代:準時下班?不婚不生?奉行極簡?帶你秒懂八年級生都在想什麼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3293163
高光烈
黃莞婷
遠流
2021年11月26日
127.00  元
HK$ 107.95  






ISBN:9789573293163
  • 叢書系列:綠蠹魚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綠蠹魚


  •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觀念/趨勢











      MZ世代,即橫跨「千禧世代」及「Z世代」,

      本書聚焦討論出生於一九九?年代的這群人,相當於我國的八年級生。



      ★ 第一本由MZ世代所撰寫,傳達該世代的真實想法,揭示他人未見之處!

      ★ 著重組織管理與市場行銷,從工作哲學到購物趨勢,洞悉市場新消費主力!

    ?

      作者企圖帶領外界了解MZ世代的文化、趨勢、思想、價值觀以及消費習慣,

      內容提及與他們打交道的方法,以及向擁有經濟實力的他們行銷的方法。

      他們可能是大學剛畢業的職場新鮮人、小資男女,

      也可能是考慮成家、擔任公司幹部的而立青年,

      重點是他們就在你我身邊,已是生活與消費的文化引領者,

      不了解他們就沒有未來!

    ?

      【試舉 MZ世代的特質】


      〔關於工作〕

      準時下班|如果提前30分鐘上班,就必須提前30分鐘下班,工作只是獲得穩定薪水的地方。

      拒絕無償加班|八年級生不是拒絕加班,而是拒絕提供免費服務。

      避開應酬|下班後藉由安靜地離開公司,以婉拒不必要的應酬。

      機會短缺|找不到好的工作,薪資收入普遍少於父母。



      〔關於社群〕

      獨來獨往|喜歡獨飯、獨影、獨旅,且基於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奉行個人主義。

      興趣至上|學緣、地緣已非人脈組成核心,習慣跟志趣相投的人組成社群。

      瞬變的流行|習慣使用 Instagram,習慣創造新造語或縮略語。



      〔關於消費〕

      重視體驗|花一樣的錢,與其擁有一樣東西,不如選擇十種不同的體驗。

      習慣訂閱|樂於付費購買好的內容,以非法軟體為榮的時代早已是過去式。

      追隨網紅|相較於品牌,更愛網紅推薦,經常購買自己喜歡的網紅推薦的衣服和用品。

      日常極簡主義與一次性 Flex|消費趨勢是「選擇和集中」,買一個奢侈品,其他用便宜貨。

      便利付費|即食調理包和外賣市場的成長,只要方便,再貴都買單。



      〔關於人生〕

      七拋世代|戀愛、結婚、生子、買房、人際關係、夢想、希望皆已拋,決定不努力了。

      專注當下|否定未來,絕望於看不見階級流動的可能,好像什麼事都不可能成功

      重視公平|沉迷於比特幣的理由是,在新類型的資產上獲得公平競爭的機會。

      不婚不生|不完全是因為沒錢所以不結婚,而是不想踏入婚姻。

      注重過程|擺脫結果主義,重視努力的過程,把意義聚焦在挑戰本身。

    ?

      【MZ世代的十誡】


      01. 上班打卡09:01很可以,但無法接受08:59

      02. 雖然不能成為有錢人,但一定要體驗有錢人生活

      03. 用辭職對付頻繁的公司聚餐

      04. 電子郵件是老頑固做的事,手寫信是感性

      05. 網路上的朋友也是朋友

      06. 用惡搞對抗大叔笑話

      07. 疼痛不是青春,是生病

      08. 364天超商便當,1天名牌族

      09. 雖然接受貧窮,但拒絕免費

      10. 在公司進行無言修行才是正解(在朋友面前則是多話人)

      儘管摸不著頭緒,但一定得知道的MZ世代的真正想法!

    ?

    各界好評推薦



      末羊子|台灣知名極簡主義 YouTuber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胃酸人|資深韓文老師�YouTuber

      姚詩豪|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黃銘彰|《VERSE》執行主編


     





    前言:八年級生,我們是誰?

    ?

    第一章 八年級生的真面目

    八年級生,新物種的起源

    八年級生自己也不清楚的八年級生的特徵�八年級生前段班和後段班也不同

    八年級生的飯碗遺憾

    比父母更貧困的世代�被 0.1 分劃分人生的時代

    決定不努力了

    職場新人消失了�機會短缺�無意義的「無 mean 世代」

    數位原住民的機智數位生活

    出生一年後就學會滑滑鼠�八年級生的專注力僅十秒

    Instagram 帳號是一定要的,用不用看個人

    八年級生的網路人脈管理�網路上的朋友也是朋友

    八年級生的 B 級文化

    不越線的梗�廢到笑和大叔式玩笑之間

    創造新詞彙的達人

    新造語的條件�新造語成為流行語的條件

    八年級生的獨來獨往文化

    獨飯、獨影、獨旅�飯後用 Kakao Pay 付款

    挑戰內容生產者

    積極效仿�挑戰文化的侷限

    八年級生的沙龍文化

    拒絕緊密的學緣、地緣�以興趣為中心的網路

    八年級生不婚的真正理由

    倒塌的結婚觀、子女觀�孩子生活大不易的殘酷社會

    ?

    第二章 八年級生的思考模式

    有些不同也沒關係

    尊重他人喜好�人生是選擇,沒有非做不可的事

    保障國民年金

    到了六十歲即將見底的國民年金�沒錢養老

    後物質主義的感性

    陷入復古文化的原因�放下激烈的人生

    就算努力,不行的就是不行

    擺脫結果主義�雖然輸了,也是精采的好比賽

    不原諒不公

    反抗看不見的階級�八年級生沉迷比特幣的原因

    對八年級生來說,節目是溝通

    吃播的核心不是食物�小眾內容侵蝕主流

    八年級生的道德主義本能

    一被盯上就很難復出�不需要道歉,請永遠退出

    串流,是為多元體驗或沒錢

    比起下載,更傾向串流�興趣,連汽車都訂閱

    男女已經是平等的

    性別對立矛盾的真相�助長分裂的上一代

    不要強迫我,我會自己判斷

    相較媒體,我更相信我的資訊掌握能力�政治也Online

    ?

    第三章 八年級生的工作哲學

    堅持準時下班,自有理由

    我們為什麼要為公司工作?�準時下班是合約保障的權利�用斜槓代替升職

    八年級生的情緒勞動

    電話一定是新人接?�業務調節和情緒調節的關聯性

    慣於水平思維

    靠團隊合作拿學分的世代�水平思維孕育的 Pengsoo

    分清楚是補償還是剝削

    未來的補償是今日的剝削�盡情享受應享的權利

    不要挽留八年級生

    公司專案於我何益?�八年級生的離職理由

    告知具體答案吧

    八年級生理解的方法�區分指責和具體的指示�和不寫電子郵件的世代的溝通方式

    公司聚餐是壓力

    一個人吃午餐更自在�不過是增加紓壓購物費

    八年級生的分身角色,自發性的 Outsider

    我在公司不會這樣�自發性 Outsider,選擇性 Insider

    寫手寫信的八年級生

    表露真心的類比情懷�紙本手帳的成長理由

    反老頑固!老頑固鑑定師

    年輕的老頑固一樣無解�八年級生的想當年

    ?

    第四章 八年級生的消費趨勢

    世上沒有免費的內容

    訂閱 Netflix 是必要的�免費的內容消失了

    瞬息萬變的流行

    人氣遊戲的流行週期�趕錯流行,就淪為馬後砲

    相較於品牌,更愛網紅市場

    網紅的藝人等級影響力�賣八年級生想要的東西吧

    不是吃超商便當,就是去飯店用餐

    喜歡名牌的最吝嗇世代�只有一天的 Flex

    便利付費──只要方便,再貴都買單

    即食調理包和外賣市場的成長�八年級生挑,上一代買

    支持優質企業

    樂意共襄盛舉,發揮善之影響力�拒買運動是意見的表述

    ?

    第五章 攻克八年級生的推銷手法

    攻克千禧世代的爹地媽咪

    我和孩子的人生都不能放棄�經常請吃飯的漂亮媽媽

    八年級生是流行傳播者

    共享興趣的X世代與千禧世代�八年級生的父母還很年輕

    驅動八年級生的內容行銷

    八年級生躲開廣告的方法�八年級生,了解之後才知道是廣告專家

    Instagram 行銷是必須的

    用圖片誘惑,用體驗招攬�八年級生和品牌加好友

    根據用途選用社群平台

    雖然不玩臉書,但是會用 Messenger�社群網站的主流和非主流

    傾聽八年級生真實心聲的方法

    留言與評論的影響力�獎勵越優渥,誠實的意見越多

    九年級生來了

    不用去學校的第一代�專注於品質的世代



    ?









    八年級生,我們是誰?




      閱讀其他世代從社會、文化與經濟角度分析我們世代的文章,是件有趣的事。以探討八年級生為主題的書籍陸續問世,我得以一窺上一代是如何看待我們這群八年級生,從那些書中描寫的面貌足以綜觀我或我的同一世代的偏好趨勢。要將我們這一代加以整理並準確分析,想必參考了相當數量的資料,也下了功夫研究。不過,若純粹依賴學術數據加以解讀,免不了會出現八年級生無法認同的地方。



      舉例來說,有些書上描述八年級生「近來愛用手機發電子喜帖」「隨著訂閱經濟(Subscription Economy)蔚為風潮,共享公寓(Share House)也趨流行」。但實際上,大多數的八年級生仍舊會一一約見友人,當面發送紙本喜帖;而共生公寓只不過是一種省錢的選擇,同住者之間鮮少交流。就算是住在學校宿舍,大家也會排斥住多人房,遑論會想和初次見面的人同住一個屋簷下。正如上述所言,我想替我所屬的世代發聲,傳達事實。



      一般而言,外界企圖了解八年級生的動機,大致分成以下兩種:一是想了解如何與八年級生新進同事相處,二是了解如何向有經濟能力的八年級生顧客販售(行銷)商品。企業為了使新進員工早日適應組織文化與業務而嘗試推動多種制度,然而,企圖健全公司制度一事,勢必經歷嘗試錯誤,而這些過程全都是在燒錢。我踏入職場三年,從職場菜鳥到如今某種程度已被公司同化的期間,我的想法有了改變。我多方諮詢公司同事和朋友,傾聽他們的故事與真實想法之後,決定分析八年級生想法之所以改變的原因。



      時下最熱門的問答是平衡遊戲,這是讓人們在兩種困難選項中做出抉擇的遊戲,「工作與生活的平衡」(Work-Life Balance)和「金錢」是平衡遊戲的常見問題。比方說:

    ?

      月薪五百萬韓元(折合新臺幣約十二萬元),但常加班的公司

      VS.

      月薪三百萬韓元(折合新臺幣約七萬三千元),但滿足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公司

    ?

      如果是這樣的差距,絕大多數人會選擇三百萬月薪。假如把五百萬再減少一百萬,拿月薪四百萬跟三百萬相比,大家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三百萬元的選項。選項之間的吸引力差太多,這稱為破壞平衡。雖說選錢的人應該還是不少,但八年級生看待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的視線確實有了很大的改變。還有,八年級生開始排斥附屬於某個企業或組織之下。對於工作之外的事務(舉凡公司聚餐或加班等),八年級生有著強烈抗拒的心理,倘若有人希望他們能致力為公司有所犧牲奉獻,就會引發衝突。



      除了上述的第一種職場相關動機,另一種動機則是將八年級生視為顧客。因為我從事行銷相關工作,因此我最常煩惱的是顧客消費心理。理論足以說明人們的潛意識消費行為,但並非每種情況都能透過理論解釋。唯一能確定的是,假如能掌握八年級生的主流消費趨勢,將有助於市場行銷。首先,我在書中提及主流社群媒體 Instagram,也囊括小眾市場的社群網站。



      除此之外,還有 Everytime 應用程式(APP)。Everytime 是韓國大學生主要使用的行事曆 APP,兼具社群功能。這個 APP 是大學生最普遍使用的,但有很多老一輩的人聞所未聞。此外,還有人們常用的 Discord、臉書(Facebook)與 Instagram,跟相對用戶者較少的 Twitter。



      雖然我盡可能客觀傳達八年級生的故事,但說真的,我無法代表八年級生全體,書中內容終究參照我和周遭朋友的故事居多。正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我的朋友畢竟與我的價值觀和想法相近,但我還是盡了最大的努力,真實反映客觀現象。



      我邀請熟人替我看稿,並且詢問他們對內容的想法。我請他們指出無法產生共鳴的章節,一人平均選出三到五個地方,幸好每個朋友無法產生共鳴的部分不同。從結果看來,內容準確度約達70%,這是我考慮到或許朋友有些難言之隱而粗略推估的數字。這本書有可能不適用於某些特定對象,但平均而言是可以有效套用的。



      八年級生對預設特定世代立場的文章很感冒,建議讀者實際應用本書內容時應慎重小心,溫和地展現出願意理解八年級生的態度,對方一定會有所反應,畢竟沒有人會敵視想了解自己的人。下一個新世代比起八年級生有過之而無不及,倘若各位能與八年級生交流無礙,必能更好地適應日後的新變化。

    ?




    其 他 著 作